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9)
2023(5524)
2022(4588)
2021(4105)
2020(3389)
2019(7365)
2018(6937)
2017(12703)
2016(7127)
2015(7308)
2014(6897)
2013(6619)
2012(5925)
2011(5321)
2010(4922)
2009(4457)
2008(4344)
2007(3574)
2006(2944)
2005(2369)
作者
(24102)
(20184)
(20180)
(18764)
(12673)
(10085)
(8739)
(8199)
(7647)
(7042)
(6835)
(6647)
(6543)
(6522)
(6409)
(6244)
(6118)
(6043)
(5760)
(5716)
(5443)
(4917)
(4713)
(4644)
(4484)
(4463)
(4448)
(4396)
(4296)
(4156)
学科
(23932)
经济(23897)
(19688)
管理(19647)
(15141)
企业(15141)
方法(12165)
数学(11126)
数学方法(11041)
(7702)
(7298)
(7180)
(6605)
贸易(6605)
(6461)
中国(5777)
业经(5677)
农业(5359)
技术(5037)
环境(4670)
(4568)
财务(4567)
财务管理(4562)
企业财务(4358)
(3989)
产业(3885)
(3805)
技术管理(3692)
(3498)
地方(3461)
机构
大学(100040)
学院(99728)
(38225)
经济(37646)
管理(36851)
研究(36828)
理学(33586)
理学院(33145)
管理学(32427)
管理学院(32283)
(31510)
科学(28049)
农业(25797)
中国(25272)
业大(24710)
(20811)
(20222)
研究所(19830)
农业大学(17550)
中心(16014)
(14995)
(13806)
(13606)
(13500)
(13413)
实验(13371)
(13344)
财经(12958)
科学院(12791)
实验室(12776)
基金
项目(79976)
科学(61430)
基金(59419)
(57503)
国家(57054)
研究(46933)
科学基金(46645)
自然(34131)
自然科(33415)
自然科学(33401)
自然科学基金(32849)
基金项目(32498)
(31784)
社会(30890)
社会科(29381)
社会科学(29372)
(27964)
资助(22980)
教育(20472)
计划(19442)
重点(18724)
科技(18060)
(17395)
(16851)
(16834)
科研(16794)
(16500)
创新(16362)
编号(15587)
(15235)
期刊
(33341)
经济(33341)
学报(29402)
(27269)
科学(22841)
研究(21149)
大学(20101)
学学(19830)
农业(18385)
中国(15729)
管理(11278)
(10651)
(10370)
业大(9328)
农业大学(7980)
(7103)
科技(6814)
经济研究(6475)
业经(6467)
林业(6251)
财经(6012)
(5939)
金融(5939)
中国农业(5890)
技术(5303)
自然(5292)
(5074)
商业(5066)
问题(4859)
资源(4685)
共检索到127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桂先  荣湘民  刘强  彭建伟  朱红梅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新型玉米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玉米生长调节剂对灌浆期玉米功能叶、茎秆中氮素的转运,功能叶硝酸还原酶与蛋白水解酶活性,功能叶和籽粒的谷氨酰胺合成酶与转化酶活性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加玉米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籽粒蛋白质产量.在调节剂的3个浓度中,以PGRC1较合理.PGRC1处理玉米籽粒的蛋白氮含量比对照提高0.83g/kg,籽粒产量比对照增加13.18%,籽粒蛋白质产量比对照增加19.5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永红  杨勤  何文铸  柯国华  
采用池栽和干旱棚模拟花期干旱胁迫,试验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旱害和正常植株不同时期茎流和光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外源CaC l2、ABA、6-BA、KT-30处理10 d显著抑制植株茎流强度,减少植株失水。还促进干旱影响植株的叶绿素含量(SAPD)、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潜在活性(Fv/Fo)显著提高或者保持相对稳定,减缓干旱对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充分灌溉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也使植株茎流强度下降,SAPD、Fv/Fm和Fv/Fo增加,但其作用强度弱于干旱胁迫处理。随着生育进程(处理20 d),植物生长调节剂还能增强玉米灌浆后期的植株茎流强度,使SPAD、Fv...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蒋迁  李磊  吴瑞娟  张凤路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对夏玉米茎秆生长冗余调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河北农业大学辛集试验站进行了田间试验。以玉米杂交种蠡玉16为材料,设置5.63,7.50万株/hm22个密度,比较研究了2种PGRs(吨田宝和稀施宝)对叶片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茎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施不同PGRs后,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并且在高密条件下影响更加明显。在高密条件下,吨田宝处理使玉米的千粒质量、产量分别提高了8.28%,17.59%,稀施宝处理可分别提高5.40%,23.15%。PGRs显著提高了玉米灌浆期穗位叶的净光合速率,在蜡熟期时,低密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田军  吕天放  陈传永  刘月娥  张译天  刘秀芝  赵久然  王荣焕  
【目的】研究并明确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茎秆性状的影响,可为合理密植、构建适宜群体结构、实现玉米高产抗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JK968为试验材料,设置6.0×10~4株/hm~2(D1)、7.5×10~4株/hm~2(D2)和9.0×10~4株/hm~2(D3)3个密度水平,以及乙烯利矮壮素复配剂(EC)和喷施清水为对照(CK)2个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性状的影响以及茎秆性状对化学调控的响应。【结果】(1)倒伏率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升高趋势,其中在D1密度条件下,JK968的倒伏率分别比D2和D3低69.1%和83.4%;EC处理可显著降低倒伏率,在D1、D2和D3密度条件下分别比对照降低了5.0%、19.8%和41.0%。(2)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数和重心高度在不同种植密度和化控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升高趋势;EC处理后显著降低了地上部第6节以下的节间长度,增加了地上部第7节以上的节间长度,株高和穗位系数略降低,而穗位高和重心高度显著降低。(3)茎秆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在不同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大喇叭口期至成熟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乳熟期达最大值。随种植密度增加,地上部第3、4和5节茎秆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呈降低趋势;不同节间茎秆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表现为地上部第3节>第4节>第5节;EC处理后显著增加了地上部第3、4和5节茎秆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4)穗粒数和百粒重随种植密度增加呈降低趋势;EC处理后,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均较对照增加。在D1、D2和D3密度条件下,EC处理后产量分别较对照高438.8 kg·hm~(-2)、1041.3 kg·hm~(-2)和3376.5 kg·hm~(-2),增幅分别为3.6%、8.2%和27.8%。【结论】随种植密度增加,玉米株高增加、重心高度上移、基部节间伸长、基部节间充实度和抗折力下降。EC处理显著降低了地上部第6节以下的节间长度,显著增加了地上部第7节以上的节间长度,株高略降低,重心高度和穗位高显著降低,基部节间长度缩短、基部节间充实度提高,从而提高了茎秆的抗倒伏能力。由此可见,在风灾倒伏频发地区以及种植密度过大等倒伏风险较大条件下,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显著增加玉米茎秆的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显著降低穗位高、重心高度和倒伏率,有利于玉米高产稳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倩  张明才  刘明  谭伟明  肖佳雷  来永才  李召虎  段留生  
氮肥过量使用导致玉米倒伏,限制了玉米产量潜力的发挥,而作物化控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玉米倒伏,但有关寒地春玉米氮肥与化控技术互作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材料,在不同氮肥水平下于玉米拔节初期(七片展开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30%己·乙水剂,研究寒地春玉米氮肥与调节剂的互作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氮肥施用量增加,玉米株高和穗位增高,茎叶夹角和基部第3节间长度增大,节间氮积累量增加,而叶面积指数(LAI)、节间直径、碳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但节间碳氮比和抗折力随施氮量增加有下降趋势。中氮水平(180kg/hm2)改善了玉米冠层结构,促进了产量提高。30%己·乙水剂处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汤海军  周建斌  郑险峰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和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化控调节剂(赤霉素(GA),ZnSO4,矮壮素(CCC))浸种对玉米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控调节剂浸种可不同程度提高农大108和陕单902两个玉米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的干物重,其中不同品种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室内培养试验中,农大108和陕单902幼苗干物重的提高幅度分别为5.02%~40.83%和0.15%~33.14%;不同化控调节剂的作用效果不同,其中GA有利于玉米幼苗高度的增加,而硫酸锌和CCC有利于玉米幼苗茎粗的增长。土培试验中,农大108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幅度为3.99%~19.66%。与对照相比,农大10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青华  赵宇  邵瑞鑫  马兴立  
为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根系衰老及产量的调控效应。采取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7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拌种处理对玉米根系生长、根系活力、根系抗氧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拌种处理后根系发达,根系数量增多,根量增大,根系活力和后期根系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延缓根系衰老,且复合处理的效应明显大于单一处理。在各处理中,E调控效应最为明显,玉米产量较CK提高9.93%。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根系衰老及产量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在玉米生产应用复合生长调节物质E是一项可行的技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春琴  张福锁  毛达如  
本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铁对玉米体内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对玉米体内氮代谢有较大的影响。在尚未对植株生物量产生明显影响的条件下,供铁已显著提高了玉米新叶中全铁和全氮含量,并显著提高了玉米新叶的叶绿素含量。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缺铁抑制了蛋白质的合成,缺铁条件下,玉米新叶中蛋白质含量下降,而游离氨基酸大量累积,并导致了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下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建伟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朱红梅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配方对水稻氮代谢,籽粒、糙米的全氮、蛋白氮含量和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合理配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水稻在生殖生长前期叶片和茎鞘保持较强的氮素同化能力,在生殖生长后期叶片和茎鞘中氮的降解和转运再利用能力增强;可增强水稻功能叶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蛋白水解酶活性及籽粒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提高籽粒和糙米中全氮及蛋白氮含量.籽粒蛋白质产量以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7+吐温80(PGRF7)为最高,其次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6+吐温80(PGRF6),再次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3+吐温80(PGRF3),分别比对照增产17.9%,15.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文龙  吕英杰  刘笑鸣  佟桐  曹鑫波  顾万荣  魏湜  
【目的】本文探究了供氮水平对不同氮效率玉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单958(低氮高效品种)和绥玉7号(低氮低效品种)为试验材料,试验设置6个供氮水平,分别为0、100、140、180、220和260 kg·hm-2(记为N0、N1、N2、N3、N4和N5),分析其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叶片和茎秆内的氮素含量、产量的变化规律,旨在阐明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氮素利用效率差异的原因。【结果】不同供氮水平下,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谷氨酸合成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玉米氮素吸收转运、氮肥生理利用率、玉米产量及产量因子表现为郑单958显著高于绥玉7号。【结论】郑单958相对于绥玉7号具有更高的氮相关酶活性,从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并获得更高产量,此研究为黑龙江适宜品种选用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洋  董奇琦  贾佩岩  史晓龙  蒋春姬  王晓光  张正  万书波  于海秋  赵新华  
为明确玉米花生宽幅带状间作下不同肥料处理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设置玉米花生间作不施肥(K0)、间作玉米花生施常规肥(K1)、间作玉米施缓控肥花生减施肥料(K2)、单作玉米施常规肥(SM)、单作花生施常规肥(SP)5个处理,测定形态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量、氮含量及相关酶活、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间作玉米氮代谢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各器官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均表现为K2>K1>K0,且间作玉米边行显著高于中间行。K2和K1处理间作玉米产量比K0和单作分别显著增加21.95%、17.34%(p<0.05)和14.10%、9.78%(pK2>K0,中间行>边行,且单作>间作。K2和K1处理花生中间行净光合速率比K0显著增加67.75%和64.82%(p<0.05),产量比K0处理显著增加30.65%和21.26%(p<0.05),但比单作显著降低6.81%和13.49%(p<0.05)。可见,间作玉米施用缓控肥提高了玉米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和净光合速率,生长速率加快,进而增加产量。施肥增加花生生长前期氮素吸收量,促进氮代谢酶活性和净光合速率增加、加快干物质积累,增加产量。K1和K2处理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研究结果对创新优化适宜东北地区种植的玉米花生宽幅带状间作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迅  何川  李钟  郑祖平  
本研究以玉米骨干自交系18-599为材料,采用改良霍格兰氏营养液配方,去除铵离子,不同浓度硝酸盐作为限制因子,处理发芽后去胚乳的玉米幼苗。21 d后,测定根条数、根干重、茎叶干重、叶面积以及叶绿素含量等玉米生长发育指标,利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根条数、根干重与硝酸盐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26和-0.934;回归分析显示玉米骨干自交系18-599苗期生长发育的最佳NO3-浓度为9.6 mol/L,促进根系生长,促进茎叶生长、提高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有利于光合作用,积累产量形成所需的大量物质从而促进后期玉米的高产和稳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勇庆  邹杨  徐晓锋  杨占山  曹志军  李胜利  
为研究日粮中不同比例小麦替代玉米对奶牛氮代谢参数的影响,选择8头泌乳天数为84±17 d,体重为569±47 kg的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重复4×4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含不同比例粉碎小麦(GW)和粉碎玉米(GC)的日粮,4个处理组分别为(DM基础):W0组(0%GW+27.9%GC),W9.6组(9.6%GW+19.2%GC),W19.2组(19.2%GW+9.6%GC)和W28.8组(28.8%GW+0%GC)。结果表明:奶牛的产奶量、乳蛋白率和乳蛋白产量未受影响;随着日粮中小麦比例的增加,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呈二次曲线增加趋势(P=0.07),牛奶尿素氮(MUN)浓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苌建峰  董朋飞  王秀玲  刘卫玲  李潮海  
【目的】在不同的氮肥水平下研究不同夏玉米品种碳、氮代谢差异,分析其协调性,提出高产、稳产的生理学指标,探索根据代谢型进行差异化管理的新途径。【方法】2009—2011年在河南温县和郑州,利用大田和盆栽两种种植方式,60 000株/hm2密度,设计0、120、240、360 kg·hm(-2) 4个氮肥水平,比较郑单958(ZD958)、农大108(ND108)、浚单20(XD20)、豫单2002(YD2002)等4个夏玉米品种的产量、叶片持绿性、氮吸收和转运、不同器官C/N、叶片PEP羧化酶和RUBP羧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艳  
本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光照(200μmol/m2.s、400μmol/m2.s)及N浓度(0.4mmol/L、4 mmol/L)对不同氮效率玉米自交系(478、Baici)生长及N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光照强度有助于光合产物向根系的运输,表现为根冠比、平均根轴长、根体积、根系吸氮量显著增加,光照与N水平对根系的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存在着正的交互作用。高光强高N水平对茎叶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根系,而高光强低N水平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茎叶。从品种的变化来看,在N素胁迫下,提高光照强度能够显著促进氮高效品种478根系的生长,提高了该品种对氮素胁迫的适应能力,能够在低氮下获取更多的氮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