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9)
- 2023(11289)
- 2022(9450)
- 2021(8413)
- 2020(7089)
- 2019(15455)
- 2018(14938)
- 2017(28161)
- 2016(15256)
- 2015(16454)
- 2014(16298)
- 2013(15873)
- 2012(15113)
- 2011(13872)
- 2010(13891)
- 2009(12714)
- 2008(12335)
- 2007(11019)
- 2006(9754)
- 2005(8853)
- 学科
- 济(79759)
- 经济(79682)
- 管理(40153)
- 业(39157)
- 企(30247)
- 企业(30247)
- 方法(28381)
- 数学(25315)
- 数学方法(25131)
- 地方(18049)
- 学(17951)
- 中国(17664)
- 农(16964)
- 财(15312)
- 业经(14449)
- 地方经济(12547)
- 贸(12380)
- 贸易(12375)
- 制(12275)
- 易(11988)
- 农业(11739)
- 环境(10909)
- 融(10810)
- 金融(10809)
- 银(10296)
- 银行(10229)
- 行(9815)
- 技术(9365)
- 体(9184)
- 和(9045)
- 机构
- 大学(227840)
- 学院(226540)
- 济(101364)
- 经济(99549)
- 研究(88049)
- 管理(80160)
- 理学(69772)
- 理学院(68864)
- 管理学(67503)
- 管理学院(67111)
- 中国(62664)
- 科学(56917)
- 农(51160)
- 京(47627)
- 所(47518)
- 研究所(43935)
- 财(42800)
- 业大(40960)
- 农业(40771)
- 中心(38187)
- 财经(34880)
- 江(33247)
- 经济学(32794)
- 经(31898)
- 院(31016)
- 北京(29732)
- 经济学院(29409)
- 科学院(28242)
- 省(27984)
- 范(27745)
- 基金
- 项目(158210)
- 科学(122687)
- 基金(116356)
- 家(107906)
- 国家(106645)
- 研究(104126)
- 科学基金(87852)
- 社会(68973)
- 社会科(65464)
- 社会科学(65442)
- 省(61377)
- 基金项目(61284)
- 自然(59063)
- 自然科(57737)
- 自然科学(57713)
- 自然科学基金(56736)
- 划(52528)
- 资助(47346)
- 教育(46218)
- 编号(37032)
- 重点(36687)
- 发(34959)
- 部(34239)
- 创(32769)
- 计划(32418)
- 科研(31267)
- 创新(30847)
- 国家社会(29988)
- 成果(29313)
- 科技(28637)
- 期刊
- 济(112653)
- 经济(112653)
- 研究(65151)
- 学报(49695)
- 农(45943)
- 中国(42404)
- 科学(41415)
- 大学(35780)
- 学学(34788)
- 财(32009)
- 农业(30957)
- 管理(29597)
- 经济研究(20278)
- 融(19531)
- 金融(19531)
- 财经(18368)
- 业(16923)
- 业经(15998)
- 经(15966)
- 技术(15963)
- 教育(15352)
- 问题(14493)
- 业大(13815)
- 版(12815)
- 技术经济(11769)
- 科技(11662)
- 世界(11617)
- 贸(11574)
- 农业大学(11456)
- 统计(10842)
共检索到334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宏 蔡平钟 冯永德
用0.2% 、0.3% 、0.4% 和0.5% 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全龄浸消桑叶、清水浸桑叶及未处理桑叶分别饲蚕, 比较浸消桑叶对家蚕健康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①各种桑叶区、蚕发育经过基本一致; ②0.2% ~0.5% 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浸消区能显著降低蚕病的发生, 对蚕的健康性无不良影响; ③浸消区对家蚕丝质无不良影响;④产卵成绩以清水浸叶区较好,有效氯0.5% 的漂白粉澄清液浸叶对产卵成绩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漂白粉澄清液 桑叶 家蚕 健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晓义 蔡宏玉 王革新
用颜色遗传稳定、经济性状较差的黄茧家蚕品种与经济性状较好的现行白茧家蚕品种杂交,培育成经济性状优良、颜色稳定、茧层颜色分布改善的一代杂交种。其全茧量平均比原种提高71.32%,茧层率提高29.71%,平均纤度为3.23D,其他指标均符合生丝原料茧要求。
关键词:
家蚕 黄茧 经济性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斌 鲁成 赵爱春 向仲怀
利用家蚕品系C100和大造的回交一代BC1群体,用WinQTLCart2.0软件对家蚕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蛹体重等4个重要经济性状在分子连锁图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重区间作图分析。共检测到40个QTL,分布于21个连锁群,其中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蛹体重的QTL中,贡献率超过20%的主效QTL数分别为2、2、3、2个,贡献率超过30%的主效QTL有4个,分别是控制全茧量的qCW-19、茧层量的qSW-2、茧层率的qCSR-4和蛹体重的qPW-23。相关显著的经济性状的QTL具有集中分布的特点,并且检测到的QTL均与其单侧标记紧密连锁,利用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将不同的增效QTL进行聚合,为优质高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志新 陈孝煊 李良华
研究了红螯螯虾虾苗对高锰酸钾、敌百虫、漂白粉的耐受性和幼虾对高锰酸钾、敌百虫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水温23~24℃时,虾苗对高锰酸钾、敌百虫、漂白粉在48h的LC50分别为12.38mg/L,0.11mg/L,106.41mg/L,安全浓度分别为1.79mg/L,0.016mg/L,28.39mg/L;幼虾对高锰酸钾、敌百虫在48h的LC50分别为15.77mg/L和0.12mg/L,安全浓度分别为1.81mg/L和0.014mg/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彬斌 罗峰 杜周和 吴建梅 陈义安 刘俊凤
家蚕体内的热激蛋白数量与家蚕材料的健康性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家蚕热激蛋白基因(Bmhsp24.3)并对其进行实时定量(Real Time PCR)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目的基因Bmhsp24.3在不同家蚕材料中都有所表达,但在不同材料间的表达差异很明显;饲育条件不同,该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饲育温度的升高,该基因的表达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健康性好的材料,目的基因的表达量增加的较多,健康性差的材料,目的基因表达量增加的较少。目的基因Bmhsp24.3在不同材料间的表达差异,刚好与品种的健康性保持一致。本研究实验结果说明材料的健康性与目的基因B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俊凤 杜周和 张剑飞 肖金树 朱洪顺 赵邦美
以中系、日系两大当家系统中24个限性品种资源为对象,测定了对四龄结茧率、对四龄虫蛹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5个对品种生产潜力具有重大影响的主要经济指标。采用联合方差分析法和回归系数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各主要经济性状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受环境的影响,其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中系品种锦7、795、田10、蜀52、75新、限1,日系品种N8440、限2、星光不仅综合性状优良,而且性状稳定,受环境影响小,适合用作新品种培育的亲本素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宏 刘映红 邓新平 赵志模
采用乙醚、丙酮、乙醇、石油醚4种有机溶剂浸提和热提苦瓜叶片,以提取液涂抹桑叶和甘蓝叶后分别饲喂家蚕(BombyxmoriLinne)和菜青虫Artogela(pieris)rapaeLinnaeus。试验结果表明,4种有机溶剂提取液处理试虫,其取食量降低,生长速率缓慢,存活率下降,其中以乙醚提取液的作用最强。
关键词:
苦瓜,家蚕,菜青虫,提取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建华 杨大平 杨伟克 丁志伟
【目的】探究家蚕感染BmNPV后,不同组织碱性磷酸酶(ALP)及其基因表达变化规律,为阐明BmNPV的侵染机制及培育抗NPV蚕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和思考。【方法】通过经口添食BmNPV,检测分析家蚕中肠、血淋巴和脂肪体ALP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编码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家蚕中肠ALP基因在感染BmNPV后6、9和12 h呈现上调表达趋势,其编码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感染24 h基因表达被抑制,同时酶活性显著降低。血淋巴碱性磷酸酶及ALP基因对BmNPV的响应略晚于中肠,ALP基因在感染9 h开始上调表达,在12 h表达量最高,在24 h表达量急剧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在9和12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24 h急剧减弱,显著低于对照组。脂肪体ALP基因表达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仅在感染12 h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家蚕感染BmNPV后,中肠、血淋巴和脂肪体ALP基因表达水平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均是呈现先升高后急剧减弱的趋势。基因的表达情况与酶活性变化规律一致,这与家蚕感染BmNPV后,其自身机体的生理代谢进程存在紧密联系,暗示碱性磷酸酶在家蚕抗病毒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BmNPV 碱性磷酸酶 基因表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米智 曾彪 徐水 朱勇
为了探讨氟化物对家蚕代谢机制的影响,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研究材料,从5龄起蚕开始分别添食经50、100、200、400 mg/kg Na F溶液浸泡后的新鲜桑叶,检测家蚕血液和中肠中酪氨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血液中,734添氟组酪氨酸酶活性是对照组的0.79~1.71倍,T6约是对照组的0.59~0.96倍。734对照组和2个低浓度添氟组(50、100 mg/kg Na F处理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2个高浓度添氟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T6对照组和最高浓度添氟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在中肠中,734添氟组酪氨酸酶活性是对照组的0.60~1.16倍,...
关键词:
家蚕 氟化物 血液 中肠 酪氨酸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松 李在留 薛建辉 李雪萍 陈晶晶
【目的】研究掌叶木种子千粒质量、出仁率、含油率和籽油脂肪酸等经济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及变异规律,评估并筛选最优生物柴油原料种源。【方法】以广西乐业、田林、凤山、环江和贵州独山5个种源掌叶木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千粒质量和出仁率后,采用索氏抽提法分别测定种子、种仁和种皮含油率,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籽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对种子经济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各种源进行聚类分析;基于脂肪酸燃料特性因子对各种源进行评估。【结果】1)各种源间的种皮含油率差异不显著,千粒质量、出仁率、种子和种仁含油率差异均极显著(P1%)占籽油脂肪酸组成的98. 19%,它们在种源间的变异系数均值为7. 21%,其中神经酸平均质量分数(7. 8%)排在已知含有神经酸木本植物第4位。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含油率与种仁含油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华 沈卫德 李兵 秦佳梅 郁有兰 马鹏宇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家蚕卵巢细胞系(Bm N)细胞cyclin A基因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试剂将针对cyclin A基因的特异性siRNA片段转入家蚕Bm N细胞,采用SYBR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yclin A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转染siRNA-cyclin A可有效下调cyclin A基因的表达,转染48 h后,cyclin A mRNA表达量降低到对照的37.4%;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结论]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华1 沈卫德2 李兵2 秦佳梅1 郁有兰3 马鹏宇1
[目的]研究小干扰 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家蚕卵巢细胞系(BmN)细胞 cyclinA基因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通过脂质体转染试剂将针对 cyclinA 基因的特异性 siRNA 片段转入家蚕 BmN 细胞,采用 SYBR 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 cyclinA mRNA 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转染 siRNA-cyclinA 可有效下调 cyclinA 基因的表达,转染 48 h 后,cyclinA mRNA 表达量降低到对照的 37.4%;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 G0/G1期细胞比率显著增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兴荣 冉瑞法 董占鹏 董家红 黄平
为研究家蚕病毒弱毒株系对强毒株系的交互保护作用,探索利用弱毒苗添食防治家蚕病毒病,试验收集了8种云南不同地区的BmNPV多角体,经纯化后,配制成102~108个/ML7种浓度多角体悬浮液,分别添食3龄起蚕,每种病毒的每种浓度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小区,每小区30头蚕,调查记录各区蚕死亡头数,连续调查至供试蚕上蔟,累计死亡头数,计算各区蚕死亡率。参照吉田的方法计算其LC。结果表明,8种云南不同地区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家蚕致死中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BmNPV(Heqing)>(BmNPV(Xiangyun)>(BmNPV(Mengzi)>(BmNPV(Qiaojia)>(BmNPV(Lulia...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蔡明 牟兰 刘建勇 王宗礼 黄必志
桑(Morus alba)是一种潜力较大的蛋白饲料资源,但其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和天然活性物质,具有一定饲喂风险性,因此需注重饲用安全性及饲喂剂量研究。本研究以SD大鼠(Sprague-Dawley rats)为试验动物,通过长期经口灌胃桑叶受试物,观察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判定其毒性反应,以期为桑叶的饲用潜力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选择60只SD大鼠,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置T_1溶媒对照组和T_2低剂量组(1 g·kg~(-1))、T_3高剂量组(2 g·kg~(-1))进行灌胃试验。每组20只,雌雄各半,连续经口灌胃桑叶受试物28 d,恢复期14 d,于灌胃期和恢复期结束时分别测定其血液生化、组织器官及其病理学指标。结果表明,与T_1溶媒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大鼠的血液生化、组织器官系数和病理学指标,虽有个别指标异常,但属正常生理现象或不具毒理意义,大部分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初步验证了桑叶具有一定的饲用安全性。本试验条件下,其无毒性反应剂量(NOAEL)为2.00 g·kg~(-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海燕 战勇 张恒斌 刘小芳 杨相昆 刘涛
为了研究重茬连作对打瓜植株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选择在农十师183团连作1、2、3、4和5年的田块为5个连作处理,以连作1年为对照,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对打瓜主蔓长、主茎节数、子蔓数等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打瓜农艺经济性状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打瓜连作年限与打瓜主蔓长及打瓜节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连作年限与打瓜子蔓数也呈负相关,连作前3年对打瓜子蔓数的影响较为显著;同样随着打瓜连作年限的延长,打瓜瓜数总体仍呈递减趋势,减少幅度较为平缓,仅在连作3年后递减达到最高峰,其它连作年限之间减少相差不大;而连作年限对于打瓜坐瓜节位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打瓜 农艺性状 连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