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1)
- 2023(6451)
- 2022(5351)
- 2021(4748)
- 2020(3999)
- 2019(8738)
- 2018(8340)
- 2017(15265)
- 2016(8596)
- 2015(8985)
- 2014(8471)
- 2013(8253)
- 2012(7497)
- 2011(6444)
- 2010(6151)
- 2009(5607)
- 2008(5404)
- 2007(4749)
- 2006(3941)
- 2005(3275)
- 学科
- 济(28332)
- 经济(28298)
- 管理(23528)
- 业(23376)
- 企(17991)
- 企业(17991)
- 方法(13694)
- 数学(12470)
- 数学方法(12353)
- 农(9396)
- 学(8572)
- 财(8407)
- 贸(7694)
- 贸易(7691)
- 易(7527)
- 中国(7326)
- 业经(6910)
- 农业(6724)
- 技术(5432)
- 环境(5362)
- 务(5290)
- 财务(5289)
- 财务管理(5283)
- 制(5187)
- 企业财务(5030)
- 地方(4719)
- 划(4591)
- 产业(4484)
- 银(4369)
- 银行(4320)
- 机构
- 大学(117588)
- 学院(117258)
- 济(45351)
- 经济(44538)
- 研究(43825)
- 管理(42896)
- 理学(38317)
- 理学院(37857)
- 管理学(37027)
- 管理学院(36855)
- 农(33889)
- 科学(32163)
- 中国(31001)
- 农业(27504)
- 业大(26820)
- 京(24279)
- 所(24150)
- 研究所(22880)
- 中心(19565)
- 财(18631)
- 农业大学(18509)
- 江(16930)
- 院(16325)
- 省(15708)
- 财经(15588)
- 室(15430)
- 实验(14607)
- 北京(14588)
- 业(14543)
- 经(14446)
- 基金
- 项目(91803)
- 科学(70595)
- 基金(67840)
- 家(64992)
- 国家(64498)
- 研究(55798)
- 科学基金(52961)
- 自然(38247)
- 自然科(37414)
- 自然科学(37395)
- 自然科学基金(36787)
- 基金项目(36679)
- 社会(36282)
- 省(36062)
- 社会科(34503)
- 社会科学(34492)
- 划(31926)
- 资助(26803)
- 教育(24489)
- 计划(21613)
- 重点(21613)
- 科技(19722)
- 发(19505)
- 创(19433)
- 编号(19396)
- 部(19222)
- 科研(19039)
- 业(18405)
- 创新(18310)
- 农(16681)
共检索到157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芙蓉 高艳明 李建设 胡莉
【目的】探究微咸水与分根区交替灌溉上下限在生产中对番茄光合特性、抗逆性、品质产量的影响,为微咸水贮量较大地区番茄高品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大番茄‘TY1602’为材料,在分根灌溉条件下,分别用淡水、微咸水(EC=2.5,3.3,4.1 mS/cm)进行灌溉,设置两种田间最大持水量上下限,分别为A [L侧(65%~90%),R侧(35%~50% )]和B [L侧(55%~80% ),R侧(25%~40% )],低于下限自动滴灌,达到上限停止滴灌。试验共设9个处理,CK:淡水,L侧(65%~90%),R侧(65%~90%);T1:淡水,A;T2:淡水,B;T3:2.5 mS/cm,A;T4:2.5 mS/cm,B;T5:3.3 mS/cm,A;T6:3.3 mS/cm,B;T7:4.1 mS/cm,A;T8:4.1 mS/cm,B)。分析不同处理对番茄光合特性,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激素含量,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随着微咸水EC值增大,植株的光合速率也随之增加,当EC值到达4.1 mS/cm 时,开始出现下降趋势,T6、T8的碳同化酶活性变化最显著,T7、T8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中抗逆指标的含量,T5、T8则显著提高了果实中CTK、ABA的含量,有效应对外界环境的胁迫。T7、T8处理的品质指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风味表现良好,且水分利用率大幅提高,但产量下降较明显。【结论】处理T8的综合评价最好,在微咸水资源丰富、淡水资源短缺地区,可作为生产番茄高品质的灌水策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官凯 武育芳 曹行行 王晓东 张雪艳
为探究以玉米秸秆为主要成分的栽培基质在微咸水和淡水灌溉下对作物生长和品质影响。以单一玉米秸秆为对照(S)、设置添加生物炭(SB)、蚯蚓粪(SE)、生物炭+蚯蚓粪(SBE)4个栽培基质处理,分别进行微咸水和淡水灌溉,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相同栽培基质下,不同灌溉水处理对苗期株高和茎体积相对生长率无显著影响,在拉秧期SE微咸水相对淡水灌溉增加了株高相对生长率,相对淡水增加了79.49%,且总生物量和根冠比无显著差异;S和SB处理,微咸水相对淡水灌溉显著增加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SE降低蒸腾速率,SBE和SB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且SB缓解微咸水胁迫效果最优;相同栽培基质下,微咸水相对淡水灌溉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SB处理下含量最高,相对淡水增加了5.56%。SE和SB处理,微咸水相对淡水灌溉显著增加了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53.84%,50.15%,但产量间无显著差异。相对S处理,SE处理增加淡水灌溉下蒸腾速率,具有最高的Fv/Fm,在淡水和微咸水灌溉下,SBE降低了根冠比,SB增加水分利用效率。相对S处理,SB在微咸水灌溉下增加可溶性固形物效果最显著,SE降低有机酸含量和增加可溶性糖含量效果最显著。因此,在不同水灌溉下添加生物炭和有机质可以促进番茄生长、缓解盐胁迫危害以及改善果实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娟 田萍 李建设 高艳明 任慧 曹少娜
为合理、安全利用微咸水,促进番茄高效可持续生产,以京番301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土槽培、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以微咸水(EC=3 m S/cm)直接灌溉为对照,研究了微咸水不同灌溉方式对坐果期、盛果期、盛果后期番茄植株根、茎、叶及不同生育期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番茄植株根、茎、叶及果实中的10种矿质元素含量在生育期内呈规律性的变化,根、茎、叶中6种大量矿质元素含量均为N、K、Ca大于P、Mg、Na,4种微量元素含量以Fe、Mn较高,Zn次之,Cu最低;除K外,幼果期果实中5种大量矿质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梦吉 刘宇 任树梅 杨培岭 张钟莉莉 张重 夏玉红
为研究微咸水灌溉对加工番茄根系生长的影响,于2013—2014年连续2年在河套灌区对加工番茄进行不同生育期微咸水(矿化度3g/L)淡水(矿化度1g/L)交替灌溉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番茄根系的干物质量主要集中在0~20cm的土层,在开花期进行微咸水灌溉处理,番茄的根长密度较淡水灌溉减小25%~30%,根表面积减小约20%;果期进行微咸水灌溉处理,番茄的根长密度较淡水灌溉增加22%~24%,根表面积增加20%~30%;开花期和果期都进行微咸水灌溉处理对根系总长度、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没有显著影响。2)微咸水对根系的影响主要集中体现在直径<2mm的根系上。3)微咸水灌溉对加工番茄根系的空间分布没...
关键词:
微咸水 滴灌 番茄 根系生长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娟 田萍 李建设 高艳明 任慧 刘梦锦
【目的】探究微咸水不同灌溉方式对番茄果实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微咸水合理、高效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京番301’为试材,采用沙土槽培的栽培方法,在防渗措施与灌水定额相同的条件下,共设5个处理:微咸水(EC=3.0mS/cm)直接灌溉(CK)、地下淡水灌溉(T1)、混合水灌溉(V(微咸水)∶V(地下淡水)=1∶1,T2)、微咸水与地下淡水按生育期轮灌(苗期、开花期为地下淡水处理,果实发育期微咸水处理,T3)、微咸水与地下淡水按次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瑞 牛晓丽 周振江 王旭东 胡田田
【目的】研究分根区交替灌溉条件下水肥供应对番茄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灌水量及氮、磷、钾肥和有机肥用量对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与水肥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单一因素及两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在供试条件下,当其他因子为中间水平时,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与灌水量、施磷量和有机肥用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变化,但其不受施氮量的明显影响。5个因素对番茄可溶性糖含量的交互效应表现为:施氮量与施磷量、施钾量,施钾量与有机肥用量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燕 蔡焕杰 陈新明 郑健
【目的】探明无压灌溉不同供水水平对作物根区土壤水分条件、番茄的形态指标、水分生理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及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东圣一号番茄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进行了灌溉试验研究,试验共设3个供水水平,压力水头分别为0、3和6cm,并采用DPS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显著性分析。【结果】不同供水水平对番茄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有显著的影响。6cm处理番茄产量最高,3cm处理次之,0cm处理最低;但番茄的水分利用效率却是0cm>3cm>6cm处理;0cm处理下番茄的糖酸比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Vc含量降幅也不大;相对于0cm处理,6cm和3cm处理的Vc含量分别提高了19.2%和6.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裴书瑶 曹红霞 张泽宇 赵方洋 李志军
【目的】微咸水灌溉是干旱地区增加灌溉水源,缓解农业用水短缺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合理的灌溉水质会严重限制植物的生理活性和生长。开展不同盐类型的微咸水灌溉对番茄叶片生理变化影响的研究,有利于从生理水平揭示盐敏感型作物番茄对不同类型盐的耐受机理,对农业生产以及利用微咸水进行节水控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番茄为研究对象进行微咸水灌溉盆栽试验,设置灌溉水的盐类型(NaCl(T1)和Na_2SO_4(T2))和盐度(0、1.5(S1)、3.0(S2)、4.5(S3)和6.0(S4) dS·m~(-1))两个因素,分析各生育期番茄植株受不同类型和程度胁迫后叶片气体交换参数、渗透与抗氧化生理调节、离子平衡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NaCl、Na_2SO_4胁迫下番茄光合能力下降程度差异的产生原因。【结果】微咸水灌溉引起了番茄生育后期(成熟采摘期)和高盐度(S4)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与CK相比的显著下降,番茄叶片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片Na~+含量在盐胁迫和生育期推进中不断积累(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在生育后期随盐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T1胁迫下P_n、G_s和T_r的最高下降幅度可达44.13%、64.53%和33.75%,而pro、SS、MDA、Na~+的增幅可达CK的2.31、0.77、0.55和5.81倍。两种盐胁迫下SS、SOD和K~+/Na~+三项指标与P_n关联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T1处理下SS与P_n回归直线斜率显著高于T2(P<0.05),T1处理下SOD与P_n回归直线斜率显著低于T2(P<0.05),K~+/Na~+与P_n回归曲线表现为T1曲线相对偏左。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T1处理,SOD活性值更高,在P_n稳定中有重要作用,但生育后期受到抑制,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水分利用效率;对于T2处理,各生理指标受到胁迫较轻,其中SS积累与光合产物相关,能够促进生物量积累。【结论】盐胁迫导致叶片吸收过量Na~+,引起番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下降,丙二醛在叶片的积累;同时,叶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来应对胁迫。相同灌水盐度下,NaCl胁迫下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受影响程度更大,可溶性糖维持了Na_2SO_4胁迫下净光合速率的稳定,超氧化物歧化酶在NaCl胁迫下能够保护光合系统;净光合速率相同时,NaCl处理需要保持更高的叶片K~+/Na~+水平。Na_2SO_4胁迫的番茄叶片受胁迫影响较小;而在盐度相同时,NaCl胁迫下番茄具有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推荐主要含NaCl的微咸水灌溉盐度应小于3 dS·m~(-1),主要含Na_2SO_4的微咸水灌溉盐度不超过4.5 dS·m~(-1)。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成立 刘宗潇 翟亚明 郑君玉
以玉米为载体,取滨海农区土壤开展温室避雨盆栽试验,采用矿化度为0.2 g/L的自来水配置NaCl溶液,设置了3种(NaCl,分析纯)矿化度水平(1 g/L,3 g/L,5 g/L)和3种微咸水-淡水交替灌溉方式("咸淡淡","淡咸淡","淡淡咸"),研究灌水矿化度和微咸水-淡水交替灌溉方式对试验土壤EC及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矿化度对土壤EC值有显著影响,EC值随着矿化度和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土层深度、相同矿化度、不同微咸水-淡水交替灌溉方式,土壤EC值表现为"咸淡淡"<"淡咸淡"<"淡淡咸"。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成立 刘宗潇 翟亚明 郑君玉
以玉米为载体,取滨海农区土壤开展温室避雨盆栽试验,采用矿化度为0.2 g/L的自来水配置NaCl溶液,设置了3种(NaCl,分析纯)矿化度水平(1 g/L,3 g/L,5 g/L)和3种微咸水-淡水交替灌溉方式("咸淡淡","淡咸淡","淡淡咸"),研究灌水矿化度和微咸水-淡水交替灌溉方式对试验土壤EC及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矿化度对土壤EC值有显著影响,EC值随着矿化度和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土层深度、相同矿化度、不同微咸水-淡水交替灌溉方式,土壤EC值表现为"咸淡淡"<"淡咸淡"<"淡淡咸"。同时土壤的累积入渗量和稳定入渗率均有随矿化度增加而增大的特性;灌水矿化度差异显著影响土壤稳定入渗率,土壤稳定入渗率随灌水矿化度增加而增大;而同一矿化度、不同微咸水-淡水交替灌溉方式处理下,土壤的稳定入渗率差异不大。本实验研究成果可为滨海农区微咸水安全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俊永 曹彩云 郑春莲 李科江 张苍根
为了研究小麦对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的综合反应,于2007-2008和2008-2009年度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试验站,分别采用1(CK),2,4,6,8 g/L 5个矿化度咸水对石家庄8号、衡观35、山融3号、衡观136和沧6004 5个小麦品种进行灌溉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的株高、生物量、叶面积和群体随灌溉水矿化度增高而降低;比叶重(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以及千粒重随灌溉水矿化度增高而呈现升高趋势。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利用适度的咸水一定程度上塑造合适的株型。灌溉水的盐分对小麦群体的影响是造成产量降低的重要原因,采用具有一定株高和分蘖成穗率强的小麦品种,适当加大播量是提高咸水灌溉小麦...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咸水灌溉 矿化度 生长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银坤 郭文忠 薛绪掌 乔晓军 王利春 陈红 赵倩 陈菲
【目的】建立适用于日光温室番茄水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探讨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在日光温室番茄节水节肥增产效能上的差异。【方法】基于负压装置和滴灌系统,研究常规施基肥(CK)、营养液滴灌施肥(DI)和负压供液施肥(NI)对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负压供液施肥模式下土壤水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0—20 cm土层含水量周年变化幅度为20.8%—25.0%,低于滴灌施肥处理的19.7%—28.6%。基于负压装置的供液模式(NI)相对于处理CK和DI,不但养分(N+P_2O_5+K_2O)的周年总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温改娟 蔡焕杰 陈新明 刘红英
【目的】探明加气灌溉滴头埋深和加气灌水频率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实际生产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温室小区对照试验,设置滴头埋深水平(10,15,20cm)和加气灌水频率(3d1次、6d1次),均以对应的不加气灌溉为对照,共组成12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加气灌溉可以提高番茄的生长量、产量及品质,使番茄株高增加36.54%,茎粗增加6.81%,产量增加44.96%,有机酸含量增加2.5%,Vc含量增加11.9%,硬度增加4.3%,糖酸比降低5.4%。6d1次加气灌溉番茄株高、茎粗、产量均大于3d1次加气灌溉处理;其中,番茄株高增加32.7...
关键词:
温室番茄 加气灌溉 生长指标 产量 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雪飞 乔飞 邹志荣
采用二因素四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用不同质量浓度咸水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温室砂培甜瓜‘优选早蜜’进行灌溉,研究其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时期3 g/L咸水处理对甜瓜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在开花坐果期和伸蔓期至果实成熟期,5,7,9 g/L咸水处理的单果重均极显著低于对照,而在果实发育期各咸水处理的单果重均显著低于对照;在甜瓜果实发育期以前,不同浓度咸水处理使甜瓜品质稍有降低,而后期处理则能提高甜瓜果实的品质,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不大;伸蔓期至果实成熟期持续咸水处理对甜瓜营养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株高的影响表现得尤为突出。
关键词:
甜瓜 温室砂培 咸水灌溉 品质与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明池 刘向莉
针对目前水资源紧缺与蔬菜生产用水的矛盾,采用滴灌、渗灌等新的节水灌溉技术与传统漫灌方式进行比 较,研究了3种不同灌溉方式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和节水效果。试验表明,滴灌和渗灌灌溉方式的植 株生长和产量都较漫灌方式有较大的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采用滴灌和渗灌栽培的灌水量显著减少,极大地 提高了水分生产率。
关键词:
番茄 灌溉方式 产量 水分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