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22)
- 2023(6472)
- 2022(5409)
- 2021(4913)
- 2020(4061)
- 2019(9043)
- 2018(8538)
- 2017(15804)
- 2016(8846)
- 2015(9379)
- 2014(8853)
- 2013(8577)
- 2012(7796)
- 2011(6937)
- 2010(6687)
- 2009(5986)
- 2008(5894)
- 2007(4973)
- 2006(4229)
- 2005(3505)
- 学科
- 济(30243)
- 经济(30199)
- 管理(27281)
- 业(25918)
- 企(20583)
- 企业(20583)
- 方法(15650)
- 数学(14041)
- 数学方法(13927)
- 农(10134)
- 学(9300)
- 财(9007)
- 贸(7717)
- 贸易(7716)
- 易(7540)
- 业经(7449)
- 农业(6890)
- 中国(6863)
- 技术(6153)
- 务(5892)
- 财务(5886)
- 财务管理(5877)
- 企业财务(5640)
- 环境(5522)
- 制(5371)
- 人事(5361)
- 人事管理(5361)
- 划(5228)
- 技术管理(4376)
- 银(4334)
- 机构
- 大学(126653)
- 学院(125980)
- 济(49125)
- 管理(48761)
- 经济(48357)
- 研究(44235)
- 理学(44095)
- 理学院(43605)
- 管理学(42712)
- 管理学院(42526)
- 农(36559)
- 科学(32460)
- 中国(31452)
- 农业(29500)
- 业大(29112)
- 京(25990)
- 所(24023)
- 研究所(22754)
- 农业大学(19983)
- 中心(19882)
- 财(19682)
- 江(17579)
- 财经(16858)
- 院(15973)
- 经(15661)
- 室(15544)
- 北京(15280)
- 省(15189)
- 业(15186)
- 实验(14738)
- 基金
- 项目(98002)
- 科学(76500)
- 基金(73826)
- 家(69814)
- 国家(69293)
- 研究(59231)
- 科学基金(57952)
- 自然(42375)
- 自然科(41471)
- 自然科学(41453)
- 自然科学基金(40764)
- 基金项目(40301)
- 社会(38980)
- 省(37912)
- 社会科(37046)
- 社会科学(37036)
- 划(33178)
- 资助(29146)
- 教育(26422)
- 重点(22604)
- 计划(22240)
- 部(20821)
- 创(20715)
- 编号(20605)
- 科研(20307)
- 科技(20209)
- 发(19863)
- 创新(19488)
- 业(19366)
- 农(17440)
共检索到164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佳 张秀梅 康乐天 林晓嵩 逄锦艳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3种贝类(太平洋牡蛎、紫贻贝、菲律宾蛤仔)不同浓度组织匀浆液及5种单一L型氨基酸(甘氨酸、谷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等化学刺激物对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摄食行为及呼吸代谢的影响。将多棘海盘车对刺激物的行为反应分为正趋向、负趋向和无反应3类,趋向反应由简单到复杂分为4种反应类型,通过测定耗氧率来表示呼吸代谢水平。结果显示,3种贝类组织匀浆液和5种氨基酸(浓度范围10 10~10 4mol/L,酪氨酸除外)均引起多棘海盘车的正趋向反应,且多棘海盘车产生反应的数量比例随刺激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反应类型也由简单逐渐趋于复杂。同种氨基酸在低浓度下引...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薛素燕 李加琦 李阳 丁敬坤 徐涵 张雯雯 毛玉泽 方建光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摄食、呼吸代谢及能量收支对短期酸化(pH为8.2、7.9、7.6)的响应。结果显示,魁蚶的摄食率和排粪率均受pH影响显著(P<0.05),都随pH的降低而减少。魁蚶的耗氧率受pH影响显著(P<0.05),随pH降低呈明显下降趋势,说明低pH会一定程度地抑制魁蚶的呼吸;排氨率受pH影响差异不显著,随pH降低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O:N值随pH降低而减小。不同pH条件下的能量收支结果显示,魁蚶的摄食能、呼吸能、排粪能和生长余力均随pH的降低而减少。通过建立能量收支方程发现,pH显著影响魁蚶的能量分配(P<0.05),随着pH的降低,魁蚶的呼吸能和排泄能占摄食能的比例增加,而排粪能和生长能占比减少,说明低pH条件下,魁蚶会做出适当生理调整降低摄食率,增加代谢率,导致能量减少,继而造成生长余力减少。本研究表明,短期酸化条件下魁蚶的摄食和新陈代谢显著降低,可能是细胞能量需求的增加和氮损失的协同作用。
关键词:
魁蚶 pH 摄食 呼吸代谢 能量收支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凯 樊启学 张磊 杨磊 周华 李波 方巍
在(28±0.5)℃循环水环境中设置4种溶氧水平,分别为2.92 mg/L(G1组)、4.71 mg/L(G2组)、6.77 mg/L(G3组)、9.68 mg/L(G4组),研究初始体重为(1.62±0.02)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稚鱼的生长、摄食及呼吸代谢规律。结果显示:G3组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均显著高于其它各试验组(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淑芸 张秀梅 聂猛 李文涛 张沛东
为了解不同水温环境中(5~25℃)多棘海盘车(4~8 cm)对菲律宾蛤仔(20~40 mm)的摄食选择性,本实验利用饵料收益率、摄食规格选择性、摄食量与摄食率等指数,分析了温度、多棘海盘车规格及饵料规格对多棘海盘车摄食选择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条件下,捕食者及被捕食者规格对饵料收益率影响显著,温度对饵料收益率影响不显著;根据饵料收益模型,4种规格多棘海盘车依次在摄食20、23、30和35 mm蛤仔时的饵料收益率最大,收益率分别为0.62、0.70、0.83、0.94 mg/min;5~15℃条件下,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大,15℃为多棘海盘车摄食蛤仔的最适水温,此时5~8 cm多棘海盘车摄食量...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代克涛 李娇 关长涛 张媛 赵学伟
研究了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5种双壳贝类的摄食选择性和对栉孔扇贝的摄食节律。结果显示,在有或无日本蟳、刺参等干扰饵料的条件下,多棘海盘车对于5种双壳贝类均可摄食,且表现出明显的摄食选择性。其中,多棘海盘车对菲律宾蛤仔的摄食选择性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贝类(P<0.05),分别为5.7、5.0、5.7、5....
关键词:
多棘海盘车 摄食选择性 摄食节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代克涛 李娇 关长涛 张媛 赵学伟
研究了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5种双壳贝类的摄食选择性和对栉孔扇贝的摄食节律。结果显示,在有或无日本蟳、刺参等干扰饵料的条件下,多棘海盘车对于5种双壳贝类均可摄食,且表现出明显的摄食选择性。其中,多棘海盘车对菲律宾蛤仔的摄食选择性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贝类(P<0.05),分别为5.7、5.0、5.7、5....
关键词:
多棘海盘车 摄食选择性 摄食节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袁有宪 曲克明 陈聚法 陈碧鹃 过锋 李秋芬 崔毅
取体长分别为 3和 5 cm 栉孔扇贝(Chlymys farreri)置室内水泥池流水暂养 1周后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栉孔扇贝 96 h的半致死温度为 27~28℃,导致其耗氧率突然升高和滤水率急剧下降的温度为 26℃,体内淀粉酶活性下降的温度为27℃。因此确定,栉孔扇贝的适宜极限高温为27℃。在水温27℃持续96 h后,扇贝呼吸量迅速增大,随后减弱,摄食和消化能力逐渐降低;在 27℃持续 5 d,死亡率为 50%, 7 d时全部死亡;在相同温度下,个体小的较个体大的耐高温程度要强一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袁有宪 陈聚法 陈碧娟 曲克明 过锋 李秋芬 崔毅
取体长分别为 3和 5cm的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置室内水泥池流水暂养 1周后 ,进行盐度和pH变化对其存活、呼吸、摄食及消化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 ,栉孔扇贝 96h的半致死盐度为 2 5。在不同盐度的海水中暴露 2 4h的实验结果为 ,栉孔扇贝随盐度的降低 ,出现耗氧率升高 ,随后逐渐下降 ,到盐度 15时不再耗氧而死亡 ;滤水率和淀粉酶活性随盐度降低而降低 ,盐度为 15时完全不滤水 ,淀粉酶完全失去活性。小个体栉孔扇贝耐低盐能力较大个体的略大些。pH降至 7.8以下时开始对栉孔扇贝的存活产生影响 ,降至7.6时 ,4 8h后死亡率为 35%左右 ;7.2时达 50 %...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钱永生 陈红林 杜金星 刘至治 王成辉
瓯江彩鲤(Cyprinius carpio var. color)是一种既可食用又可观赏的优良养殖对象。为了解不同体色瓯江彩鲤间生长差异的代谢生理基础,本研究分析了4种体色类型("全红"、"大花"、"粉玉"和"粉花")瓯江彩鲤间的生长、摄食率、消化酶活性和呼吸代谢率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 4种体色瓯江彩鲤的绝对增重率和特定增重率、日摄食量和日摄食率、胰蛋白酶活性大小差异顺序均为"大花">"粉花">"全红">"粉玉";其中带有大块黑色斑纹的"大花"和"粉花"体色个体的上述性状显著高于无黑色斑纹的"全红"和"粉玉"体色(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特定增重率和摄食率、特定增重率与胰蛋白酶活性、摄食率与胰蛋白酶、脂肪酶活性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全红">"粉花">"粉玉",表现出红色体色的呼吸耗氧率高于白色体色。以上结果反映了4种体色瓯江彩鲤的生长差异是与其相关代谢生理基础相关联的,为瓯江彩鲤的进一步种质改良与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瓯江彩鲤 生长 摄食 酶活性 耗氧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邓传敏 李琪 孔令锋 于瑞海 于红
为了从生理学角度探讨长牡蛎壳金选育系的快速生长机制,本研究以两种规格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第4代壳金选育系(简称金1和金2)和两种普通养殖群体(简称对照1和对照2)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温度(16℃、20℃、24℃、28℃、32℃)和盐度(15、20、25、30、35)条件下各实验组的滤水率(Fr)和耗氧率(oCr)。结果显示:(1)摄食实验中,4个组长牡蛎的滤水率均随温度或盐度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温度28℃时出现最大值;对照1的滤水率在盐度25时达到最大值,其他3组滤水率在盐度30时达到最大值;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温度、群体,盐度、群体对长牡蛎的滤水率均有显著性影响,长牡蛎壳...
关键词:
长牡蛎 壳金选育系 滤水率 耗氧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霞 杨移斌 张蕾 胥宁 艾晓辉
为探究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基因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的分子特征以及在不同病原微生物胁迫下IL-22的响应情况,以斑点叉尾鮰为(Ictalurus punctatus)研究对象,采用PCR扩增技术对该序列进行克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各组织分布以及不同诱导模式下IL-22mRNA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该序列CDS长度为534 bp,编码177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分析发现IL-22在鱼类进化中与脊椎动物保守性较高。qRT-PCR结果显示,IL-22广泛分布在斑点叉尾鮰的10个组织中,表达量在后肠中最高,心脏中最低。Poly(I:C)、LPS、PHA、PMA刺激斑点叉尾鮰肾细胞24~48 h后,Poly(I:C)和LPS刺激下IL-22呈上调反应,PHA、PMA刺激下IL-22呈下调反应;细菌、病毒注射实验以及溴氰菊酯浸泡鱼体的攻毒实验结果显示,鳃、皮肤、后肠、脾脏、中肾和头肾组织中IL-22表达量整体上调。上述结果表明,不同刺激下不同组织中IL-22表达模式具差异性,该基因可能参与黏膜和多种免疫反应且发挥关键作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高泉 吕为群
以模式生物斑马鱼作为实验对象,首先从躯体形态和繁殖能力上对6月龄与30月龄斑马鱼的特征进行了区分,而后分别比较了6月龄和30月龄斑马鱼在昼夜节律、应激行为和呼吸代谢方面的差异,研究衰老对斑马鱼代谢和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30月龄斑马鱼脊柱弯曲,并且在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等方面均低于6月龄斑马鱼,显示出明显的衰老特征。6月龄斑马鱼昼夜间的游泳行为具有明显的节律性,与30月龄斑马鱼相比,其白天活动量大,夜晚静息,昼夜间游泳行为具有显著差异。当遭受驱逐刺激后,6月龄斑马鱼的快速游泳距离、快速游泳时间和平均游泳速度均高于30月龄斑马鱼(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梦清 游出超 林立蔚 李世才 董兰芳 刘海娟 龙子扬 彭慧婧 陈瑞芳
【目的】分析不同干露条件对织锦巴非蛤稚贝呼吸代谢和潜沙行为的影响,为优化织锦巴非蛤苗种运输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模拟织锦巴非蛤稚贝实际运输环境,选取体长3.89±0.33 mm的织锦巴非蛤稚贝进行试验,测定不同干露温度(10、15和20 ℃)和干露时间(0、3、6、9和12 h)下织锦巴非蛤稚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对检测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并对织锦巴非蛤稚贝重新入水后的潜沙行为进行观察,分析织锦巴非蛤稚贝的耐干露能力及干露后的呼吸代谢和潜沙行为差异。【结果】不同干露时间和温度对织锦巴非蛤稚贝在恢复期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一定程度影响。当干露温度相同时,织锦巴非蛤稚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着干露时间延长而升高。当干露时间相同时,织锦巴非蛤稚贝的耗氧率随着干露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排氨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干露时长对织锦巴非蛤稚贝耗氧率的直接影响程度大于干露温度,干露时长与耗氧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蒲德永 丁雨箫 刘小红 蒲应媚 辜浩然 何兴恒 吴毅 王志坚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和摄食率对鲈鲤幼鱼摄食代谢特征的影响,在15和25°C条件下驯化4周后,以泥鳅块为饵料,按不同的摄食率(15°C下摄食率为1%、2%和4%体质量,25°C下摄食率为1%、2%、4%和6%体质量)投喂实验鱼[体质量(38.35±0.49) g,体长(14.22±0.10) cm],随后测定其耗氧率并计算其摄食代谢相关参数。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摄食率下,25°C驯化组静止代谢率、摄食代谢峰值、特殊动力作用(SDA)总耗能和SDA系数都显著高于15°C驯化组;25°C驯化组在2%和4%摄食率下的SDA时间显著小于15°C驯化组。在25°C驯化组中,4%摄食率组的代谢峰值、峰值比率、SDA时间和SDA总耗能都显著高于1%和2%摄食率组,但是显著低于6%摄食率组,4%和6%摄食率组的峰值时间显著高于1%和2%摄食率组,2%、4%和6%摄食率组的SDA系数显著低于1%摄食率组;在15°C驯化组中,4%摄食率组代谢峰值、峰值比率、SDA时间和SDA总耗能都显著高于1%和2%摄食率组,各个摄食率组的峰值时间和SDA系数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相比于低温条件,25°C水温条件可能更有利于鲈鲤幼鱼对食物的快速消化和吸收;随着摄食率的增加,鲈鲤幼鱼通过代谢峰值的增加和SDA时间的延长来满足其SDA耗能增加的需求。本研究结果为鲈鲤的养殖实践和物种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鲈鲤 温度 摄食率 特殊动力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珊珊 张秀梅 蔡星媛 佟飞 陈慕雁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变化(10、15、20、25和30℃)对魁蚶稚贝(壳长2~3 cm)潜沙能力,及多棘海盘车对魁蚶稚贝捕食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水温10℃时,魁蚶稚贝的初次潜沙时间(初潜时间)最长,潜沙率最低,分别为28.87 min、21.25%,且与其他温度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水温15~20℃时,多棘海盘车的捕食温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