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45)
2023(7640)
2022(5687)
2021(4938)
2020(4022)
2019(8721)
2018(8565)
2017(16745)
2016(9284)
2015(9909)
2014(10118)
2013(9602)
2012(8447)
2011(7559)
2010(7374)
2009(6549)
2008(6616)
2007(5882)
2006(5078)
2005(4758)
作者
(28279)
(23858)
(23490)
(22653)
(15036)
(11455)
(10521)
(9199)
(8855)
(8474)
(8204)
(7812)
(7750)
(7728)
(7599)
(7340)
(7230)
(7037)
(6963)
(6731)
(6061)
(5857)
(5798)
(5467)
(5456)
(5334)
(5271)
(5132)
(4926)
(4826)
学科
(37372)
经济(37329)
(25560)
管理(24489)
(19898)
企业(19898)
方法(15576)
数学(13689)
数学方法(13566)
中国(11908)
(11019)
(10335)
业经(9367)
(8920)
农业(7538)
(7439)
地方(7031)
(6718)
财务(6701)
财务管理(6691)
(6560)
银行(6529)
企业财务(6494)
(6402)
金融(6402)
(6212)
技术(6126)
(5963)
(5950)
贸易(5948)
机构
大学(131386)
学院(131207)
(53289)
经济(52261)
研究(47876)
管理(45728)
理学(40141)
理学院(39675)
管理学(38829)
管理学院(38597)
中国(33690)
科学(31487)
(29123)
(27008)
(25155)
(25068)
研究所(23353)
农业(23221)
业大(23065)
中心(21133)
财经(20681)
(19464)
(19066)
经济学(17926)
(17221)
(16575)
经济学院(16374)
师范(16304)
北京(16256)
财经大学(15739)
基金
项目(95119)
科学(74724)
基金(70645)
(64864)
国家(64395)
研究(63488)
科学基金(53987)
社会(42262)
社会科(40262)
社会科学(40252)
基金项目(37176)
(36830)
自然(35931)
自然科(35230)
自然科学(35217)
自然科学基金(34628)
(31613)
教育(28791)
资助(28131)
编号(23177)
重点(22201)
(20659)
(20600)
(19676)
计划(18964)
国家社会(18938)
科研(18692)
创新(18548)
成果(18341)
(17675)
期刊
(54049)
经济(54049)
研究(36624)
学报(28945)
(27381)
中国(23965)
科学(23413)
大学(20764)
学学(19995)
(19313)
农业(18302)
管理(16796)
(12393)
金融(12393)
教育(11603)
财经(10572)
(10243)
经济研究(10026)
技术(9148)
(9144)
业经(8946)
业大(7829)
问题(7789)
(7570)
科技(6704)
农业大学(6599)
(5835)
商业(5772)
现代(5634)
技术经济(5548)
共检索到185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立金  云兴福  王永  
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在黄瓜种子期进行不同时间的浸种处理,结果表明:在黄瓜的种子期用4000 ̄9000mg/L的乙烯利处理能降低黄瓜第一雌花节位、增加雌花数、减少雄花数、增加雌雄花比值,提高早期产量。浸种处理12h者,浓度以8000mg/L促雌效果最佳,其第一雌花节位比ck降低了1.45个节位,1 ̄30节内对1 ̄15节位雌性化作用效果明显,此节位段雌花数分别比ck增加了47.02%,48.13%,59.48%,且1 ̄30节单株总雌花数比ck增加了48.32%。浸种处理16h者,浓度以7000mg/L促雌效果为佳,其第一雌花节位比ck降低了1.38个节位,1 ̄30节内对1 ̄20节位雌性化作用效果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永铨  张海明  陈远生  
采用FH激素诱导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a)雌性化,结果显示:以鱼苗为起始材料,奥利亚罗非鱼雌鱼的转化率为76.5%~89.6%;以胚胎为起始材料,雌鱼的转化率可达到100%,ZZ型合子可完全变成生理雌鱼,卵巢发育正常,具有繁殖功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鸿雁  王在厚  魏冬梅  
用乙烯利处理黄瓜植株,除具有增加雌花数、抑制徒长、提高产量等作用外,还影响黄瓜叶片生理活性及品质。适当浓度(50和150μL·L-1)乙烯利处理,既可促进植株雌花分化,又能使功能叶片维持较好的生理活性,不会引起叶片早衰,为黄瓜高产优质栽培奠定了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玥琳  徐大平  杨曾奖  刘小金  洪舟  张宁南  
[目的]为了解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降香黄檀心材形成和精油成分的影响。[方法]以胸径6~8 cm降香黄檀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注射的方法,研究不同乙烯利浓度(CK、0.1%、0.5%、2.5%)对降香黄檀淀粉和可溶性糖、基本材性、组织化学、精油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边材和变色边材的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明显,变色边材的含糖量均明显低于边材;各处理边材的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CK, 0.5%处理的变色边材中的淀粉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0.5%处理的生材密度最大,为1.036 g·cm~(-3);绝对含水率、相对含水均为2.5%处理的最高;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显著提高了变色边材的百分比和变色边材形成率。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各处理边材中均含有大量淀粉,变色边材中基本没有;变色边材中观测到大量脂类、酸性脂类和酚醛类物质,而未在边材中出现。变色边材出油率随乙烯利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0.1%、0.5%、2.5%分别比CK增加了52.28%、121.54%、128.54%。在检测到的12种共有心材成分中最主要的为橙花叔醇,各处理的橙花叔醇含量顺序为:CK>0.1%>2.5%>0.5%;甜没药萜醇A含量最高的为2.5%,比CK升高了36.59%;α-金合欢烯和紫檀素均为0.1%处理的含量最高。[结论]综合分析各乙烯利处理对降香黄檀可溶性糖、基本材性、组织化学、精油成分和含量的影响, 2.5%处理更有利于促进降香黄檀心材的形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俊杰  胡琼  管潇萌  李飞  王明坤  李胜忠  
为研究和开发白斑狗鱼雌性化诱导方法,实验将750尾白斑狗鱼仔鱼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为实验组,分别从不同的发育时间(孵出后第10、20、30和40天)开始投喂用20 mg/L雌二醇浸泡过的水蚯蚓,另外1组为空白对照组,投喂正常水蚯蚓。各实验组喂饲17β-雌二醇30 d,然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鱼进行正常饲养。至206 d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鱼进行成活情况统计,然后分别进行解剖,取出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投喂用20 mg/L雌二醇浸泡过的水蚯蚓对白斑狗鱼仔鱼具有非常明显的致死效应,成活率由对照组的4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方永强  张为民  翁幼竹  刘丽丽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服用17 β雌二醇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年鲻脑各部和性腺进行芳香化酶的定位。结果发现,芳香化酶转录物和特异性蛋白在幼年鲻端脑(嗅球和大脑)、间脑、中脑和小脑是丰富的。在性别未分化时,芳香化酶免疫活性细胞在幼鲻脑各部的分布密度有显著的差异。在嗅球,对照组芳香化酶免疫阳性细胞的分布密度高于实验组,而在间脑、中脑和小脑实验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比对照组多1~3倍,特别是下丘脑视前区芳香化酶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尤占优势,提示芳香化酶在幼年鲻性分化中可能起关键的作用。另外,在性分化后,芳香化酶免疫活性还定位在卵巢颗粒细胞和精巢间质细胞与足细胞。同时,免疫阳性物质也定位在卵巢和精巢的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厉建梅  秦智伟  周秀艳  辛明  武涛  
【目的】分析黄瓜雌性遗传效应,为黄瓜雌性系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雌性系(D0401、D0420)、强雄性系(D06103、D0819)、普通的雌雄异花同株(HL-3)黄瓜为试材,按照Griffing双列杂交试验方法Ⅳ1/2P(P-1)配制杂交组合,同时选取其中一个组合(D0420×D06103)构建6世代群体P1、P2、F1、F2、B1、B2,调查统计单株25节内的雌花节率,采用数量性状A-D遗传模型,分析不同季节(春季、秋季)黄瓜雌性遗传规律。【结果】黄瓜的雌性遗传符合A-D遗传模型。加性方差、显性与环境互作方差占总变异的比率分别为51.05%、19.66%,显性和加性与环境互...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天  王素平  郭世荣  
精确控制营养液溶氧浓度和外源乙烯浓度,研究了黄瓜幼苗根系在低氧水培时的生长情况以及PAs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乙烯对根际低氧逆境下黄瓜幼苗根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虽然根径增粗,含水量增加,但根系的总根数、总表面积、总体积、干重和鲜重都有所减少,随着乙烯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外源乙烯对根际低氧逆境下黄瓜幼苗根系PAs含量有着明显的拮抗作用,外源乙烯使根际低氧逆境下黄瓜幼苗根系的伤害症状加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艾辛  何长征  彭振春  祝莉莉  时振英  何光存  
研究了硝酸银对雌性黄瓜产生两性花的诱导效应 ,对其在育种中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当硝酸银质量浓度高于 1 0 0 mg/L时 ,两性花和雄花的数量没有明显差异 ,诱导雌性株产生两性花的适宜质量浓度为2 0 0~ 2 5 0 m g/L ;在 3~ 4叶期处理黄瓜植株能在较低节位有效地诱导两性花 ,利于留种 ;硝酸银诱导的两性花及其果实皆明显小于单雌花及其果实 .两性花隔离后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的座果率为 6 7% ,其中有 6 0 %的果实有发育正常的种子 ;选择雄蕊将柱头基本包裹的两性花自由授粉 ,种子的纯度可达 86 .4% .利用两性花控制或自由授粉可以简化黄瓜雌性系选育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翁惠玉  武宗信  
1989~1991年在山西省临猗县和太原两地,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进行喷施,研究其增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乙烯利在小麦旗叶刚伸出时喷施,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增产最多的是亩喷施20g有效成分乙烯利,亩增产小麦32~48kg,增产率达10.22%~22.8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迪  许勇  郭绍贵  赵越  宫国义  张海英  
乙烯受体基因ETR1是乙烯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基因。研究根据ETR1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Nadai var.lanatus)和黄瓜(Cucumis sativus L.)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序列长度分别为1 633 bp和1 491 bp的基因片段CLETR1和CSETR1。序列分析表明,CLETR1和CSETR1与Genebank中收录的多条ETR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0%~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75%~98%。西瓜和黄瓜ETR1基因片段的编码序列存在明显的单核苷酸变异,共23个核苷...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樊晓旭  王春琳  朱冬发  崔朝霞  宋微微  邵银文  励迪平  
采用热休克法和冷休克法分别对胚胎处于第1极体、第2极体外排期、膜内无节幼体期及膜内蚤状幼体期的三疣梭子蟹亲蟹处理后进行室外水泥池育苗,幼体发育至Ⅲ期仔蟹(CⅢ)时每池随机取样3次,每次取样200只,在解剖镜下辨别雌、雄生殖孔的位置来确定雌性比例。结果显示,膜内无节幼体期热、冷休克处理和膜内蚤状幼体期热、冷休克处理的亲蟹成活率分别为80%、60%、80%和100%,幼体雌性比例分别为(57±0.5)%、(64±0.5)%、(56.5±0.5)%和(65±0.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翁幼竹  张为民  方永强  刘丽丽  
用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技术和鼠抗人芳香化酶抗体、兔抗人雌激素α受体与β受体亚型(ER α和ER β)抗体、兔抗人雌激素(E2)抗体,对鲻鱼(Mugilcephalus)脑各部位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芳香化酶和E2、芳香化酶和ER α、芳香化酶和ER β、ER α和E2的双染免疫活性物质分布在鲻鱼嗅脑、大脑、间脑和小脑的神经细胞的胞核或胞质及其突起或神经纤维上。值得指出的是,鲻鱼下丘脑视前区芳香化酶免疫活性细胞上共存有雌激素α受体与β受体亚型,提示E2诱发鲻鱼雌性化的作用机制是,E2先与芳香化酶样神经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而后激发与性分化相关的芳香化酶基因的表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辉  胡义钰  冯成天  袁坤  王真辉  
【目的】研究乙烯利过度刺激采胶所诱导的橡胶树死皮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胶乳产量和生理变化规律,为利用乙烯利刺激增产以及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死皮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橡胶树品种‘热研7-33-97’健康植株,通过乙烯利过度刺激采胶诱发不同等级死皮,测定分析不同等级死皮植株胶乳产量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包括p H值、黄色体破裂指数、干胶含量、总固形物含量、硫醇含量、无机磷含量、橡胶粒子粒径分布及平均粒径等。【结果】1)在乙烯利过度刺激采胶过程中,胶乳产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刺激割胶早期阶段,胶乳产量不断增加,普遍增产3倍以上,但很快会诱发死皮。随着死皮发生、发展,胶乳产量逐渐下降,最终低于健康植株。2)黄色体破裂会导致乳管堵塞,黄色体破裂指数随植株死皮等级提高而显著提高,这与死皮发生有直接关系。死皮植株的胶乳p H值也略有上升,但仅3级死皮植株与健康植株具有显著差异。3)乙烯利过度刺激对胶乳具有稀释效应,死皮植株胶乳干胶和总固形物含量均低于健康植株,其中2~3级死皮植株中的含量递减,而4~5级死皮植株中的含量逐步回升。4) 2~3级死皮植株的胶乳硫醇含量递增,均显著高于健康植株,而4~5级死皮植株中的含量逐步回落,与健康植株无明显差异。2~5级死皮植株的胶乳无机磷含量呈递减趋势,但均高于健康植株。5)健康植株的胶乳橡胶粒子粒径在0.09~2.27μm范围呈单峰分布。随植株死皮发生发展,胶乳橡胶粒子粒径分布向小粒径方向逐步偏移,且峰值逐渐下降。与之相符,胶乳橡胶粒子平均粒径亦随死皮等级提高而逐渐变小,2~5级死皮植株的平均粒径均显著低于健康植株。健康植株的胶乳橡胶粒子平均粒径为0.89μm,而5级死皮植株的平均粒径仅0.79μm。【结论】乙烯利过度刺激采胶会促使胶乳黄色体破裂增加、硫醇和无机磷大量外排、橡胶粒子变小,从而导致乳管系统受损与堵塞,影响橡胶生物合成和胶乳外排,表现出死皮症状。天然橡胶生产中应合理使用乙烯利刺激,避免因过度刺激诱发死皮造成减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剑亚  俞炳果  曹大铭  
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变与乙烯、多胺的关系已有报道。骆炳山等报道光敏核不育水稻(PGMR)的雄性不育与穗中高乙烯水平有关。冯剑亚等的研究表明PGMR的雄性不育与幼穗中低多胺水平有关。为了进一步了解多胺与乙烯代谢在PGMR育性转换中的作用,1990年用乙烯利和氯化钴进行了试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