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9)
- 2023(451)
- 2022(447)
- 2021(401)
- 2020(349)
- 2019(801)
- 2018(758)
- 2017(1273)
- 2016(833)
- 2015(856)
- 2014(727)
- 2013(782)
- 2012(677)
- 2011(573)
- 2010(585)
- 2009(449)
- 2008(419)
- 2007(366)
- 2006(279)
- 2005(199)
- 学科
- 济(2053)
- 经济(2053)
- 方法(1381)
- 管理(1379)
- 数学(1341)
- 数学方法(1320)
- 业(1139)
- 学(1066)
- 企(840)
- 企业(840)
- 水产(662)
- 动物(655)
- 农(477)
- 贸(467)
- 贸易(467)
- 环境(458)
- 易(454)
- 动物学(413)
- 及其(389)
- 壤(369)
- 土壤(368)
- 技术(360)
- 人事(352)
- 人事管理(352)
- 财(345)
- 其他(342)
- 中国(335)
- 划(314)
- 农业(304)
- 出(276)
- 机构
- 大学(10646)
- 学院(10502)
- 农(5237)
- 研究(4958)
- 科学(4391)
- 农业(4355)
- 业大(3693)
- 所(3190)
- 研究所(3135)
- 济(2925)
- 中国(2922)
- 经济(2880)
- 管理(2877)
- 农业大学(2820)
- 实验(2673)
- 室(2651)
- 理学(2627)
- 理学院(2590)
- 实验室(2538)
- 管理学(2505)
- 管理学院(2491)
- 业(2452)
- 重点(2418)
- 省(2327)
- 京(2066)
- 中心(1985)
- 院(1894)
- 技术(1755)
- 科学院(1746)
- 研究院(1712)
共检索到13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猛 廖梅杰 常青 王印庚 李彬 荣小军 高磊 范瑞用
以浒苔、石莼、豆粕、扇贝边、葡萄糖、贝壳粉、维生素和矿物质预混料为原料配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饲料,利用酿酒酵母菌菌液和碱性蛋白酶制剂对刺参饲料进行4种不同的处理,得到5组实验用饲料,分别为对照组、发酵组、酶解组、复合组和鲜浒苔组。将上述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1.92±0.02)g的幼刺参42 d,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幼刺参。结果显示,不同的浒苔型饲料对幼刺参的存活率(SR)、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系数(FC)有显著影响(P0.05)。复合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秦搏 常青 陈四清 刘长琳 吕云云 王志军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先配制6种浒苔含量(0、5%、10%、15%、20%和25%)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1.44±0.01)g幼刺参49 d,然后根据浒苔含量实验结果配制20%含量、3种方法处理的浒苔[干燥粉碎(DC)、纤维素酶酶解后干燥粉碎(DCC)和蛋白酶酶解后干燥粉碎(DCP)]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4.58±0.23)g幼刺参60 d,以研究饲料中浒苔添加量以及处理方式对幼刺参生长、消化率、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实验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喂35头刺参。结果显示:(1)浒苔对提高刺参特定生长率(SGR)、肠道淀粉酶(AMS)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降低饲料系数(FCR...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胡炜 赵斌 李成林 韩莎 张艳萍
关键词:
刺参 甘薯 生长 体腔液 非特异性免疫力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婷婷 陈效儒 梁萌青 王成强 郑珂珂 徐后国 陈齐勇
实验以基础饲料组[含30%鱼粉蛋白(FM)]为对照组,用鱼蛋白水解物(FPH)、猪血蛋白水解物(PBPH)、酵母蛋白水解物(YPH)和豆粕蛋白水解物(SPH)分别替代配方中1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组等氮等脂的饲料,喂养初始平均体重为31.99 g的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8周,探讨饲料中不同蛋白水解物对花鲈生长、饲料利用、体组成成分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实验鱼存活率在97.78%–98.89%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FPH组与FM组的末重和特定生
关键词:
花鲈 蛋白水解物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松涛 赵斌 李成林 胡炜 韩莎 李琪
本实验以小[(6.05±0.44)g/头]、中[(14.68±1.76)g/头]、大[(25.64±3.27)g/头]的3种不同规格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氨氮胁迫浓度为0、2、4、6、8、10 mg/L时对刺参体腔液中溶菌酶(LSZ)、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氨氮浓度为8 mg/L时,第10天后,3种不同规格刺参均出现吐肠、化皮,直至死亡。氨氮浓度为10 mg/L时中规格刺参存活率最低,为86.7%。在氨氮浓度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苟仕潘 陈乃松 徐祥泰 刘子科 尹佳
配制6种可消化淀粉水平(5.93%、8.71%、11.96%、15.11%、18.16%和21.74%)的等氮和等脂饲料,以实验鱼的生长、体组成、血糖及非特异免疫等作指标,评定大口黑鲈饲料中可消化淀粉的适宜水平。用上述6种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28.36±0.10)g的大口黑鲈48 d,每种饲料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采用表观饱食投喂,每天饲喂2次。结果显示,饲料中可消化淀粉为21.74%时,实验鱼的成活率最低(P<0.05)。可消化淀粉超过8.71%时,实验鱼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下降(P<0.05)。可消化淀粉为11.96%时,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达到最高(P<0.05)。...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晨露 李京昊 成永旭 涂纹 吴乐 奚业文 朱传忠 李嘉尧
采用生物絮团、饲料和冰冻萼花臂尾轮虫 (Brachionuscalyciflorus)3种饵料,对由同一亲本孵化的(0.0179±0.0005) g克氏原螯虾仔虾进行42 d的养殖实验。比较各实验组的水体指标,以及实验结束后各组仔虾的生长性能、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结果显示:(1)在整个养殖期间,絮团组的总磷、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浓度最低,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 0.05),絮团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饲料组(P < 0.05),与轮虫组差异不显著(P> 0.05)。(3)饲料组的α-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絮团组最低。絮团组的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都显著高于饲料组(P < 0.05)。轮虫组的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与其他两组差异不显著(P> 0.05)。(4)絮团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丙二醛(MDA)含量最少,与饲料组和轮虫组有显著差异(P < 0.05)。综上,这3种饵料中生物絮团的养殖效果最好,对仔虾的存活、生长、消化酶和免疫抗氧化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晨露 李京昊 成永旭 涂纹 吴乐 奚业文 朱传忠 李嘉尧
采用生物絮团、饲料和冰冻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 3种饵料,对由同一亲本孵化的(0.017 9±0.000 5) g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仔虾进行42 d的养殖实验。比较各实验组的水体指标以及实验结束后各组仔虾的生长性能、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结果显示:在整个养殖期间,絮团组的总磷、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浓度最低,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3个实验组仔虾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无显著差异,絮团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饲料组,与轮虫组差异不显著;饲料组的α-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絮团组最低,絮团组的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都显著高于饲料组,轮虫组的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与其他两组差异不显著;絮团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丙二醛(MDA)含量最少,与饲料组和轮虫组有显著差异。这3种饵料中生物絮团的养殖效果最好,对仔虾的存活、生长、消化酶和免疫抗氧化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常青 梁萌青 王印庚 高淳仁 王家林
用维生素C(Vc)含量为0~2500mg/kg的配合饲料连续投喂大菱鲆70d后,测定大菱鲆血液白细胞的总数、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总补体活性。结果表明,饲料中Vc含量增加到250mg/kg,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进一步提高Vc含量,白细胞总数没有显著变化;血清溶菌酶活性在Vc含量为250mg/kg时最高,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添加Vc的各试验组的总补体活性明显地高于对照组,但是添加Vc的各组之间的总补体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别;Vc含量对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没有影响。
关键词:
大菱鲆 Vc 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永海 张根玉 张海明 刘永士 严银龙 谢永德 陆根海 徐嘉波 刘建忠
为了解配合饲料和活饵料对刀鲚幼鱼生长、存活和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对用配合饲料和活饵料喂养178 d的刀鲚幼鱼的生长、存活和消化酶、非特异性免疫酶、代谢酶以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显示,配合饲料组的最终体长、体质量、成活率、鱼体肥满度和肝指数(分别为125.17 mm、6.27 g、65.73%、0.31 g/cm3和1.4%)显著低于活饵料组(分别为150.66 mm、12.39 g、85.59%、0.36 g/cm3和1.9%),两组鱼的肠长和体长比无显著差异(分别为25.3%和23.6%);两组鱼的肝脏中均未检测出蛋白酶,配合饲料组的幽门盲囊中碱性蛋白酶的活性(43.49 U/mg...
关键词:
刀鲚 饵料 生长 存活 酶活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跃斌 孙忠 陆建学 朱云海 胡则辉 柴学军
以初始体长为(4.70±0.36)cm的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类型饲料添加剂对日本囊对虾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实验设4个试验组(A~D组)和1个对照组(E组)分别投喂饲料:对照组为实验用配合饲料,A组为在配合饲料中添加0.1%的维生素C;B组为在配合饲料中添加0.16%的低聚糖;C组为在配合饲料中添加6×105cfu·g-1的芽孢杆菌;D组为混合添加组(由A、B、C 3组各1/3的量组合而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显著提高了日本囊对虾的增长率(P<0.05);A、B、D组显著提高了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但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斌 李小勤 冷向军 李家乐 文华
采用维生素C(VC,以VC磷酸酯为VC源)添加量分别为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300mg/kg饲料的配合饲料,喂养体质量(42.4±5.0)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60d,以不添加VC的基础饲料饲喂组为对照,探讨VC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VC能显著提高草鱼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当VC添加量为150~200mg/kg时,草鱼生长性能最佳;随VC添加量增加,肌肉失水率、肌纤维直径和肌原纤维耐折力呈增加趋势;肌肉胶原蛋白含量和肝脏VC含量随VC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VC添加量为...
关键词:
草鱼 VC 生长 肌肉品质 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立斌 王安利 张伟 张海发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对美国红鱼生长(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和非特异性免疫相关指标(血清中溶菌酶活性、血清总补体活性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影响的研究,设计了5个不同维生素E水平(0.1、25.3、51.0、102.8和203.2mg/kg)的等氮等能饲料,对美国红鱼进行为期56d的生长实验,每个水平3个重复,每个养殖单元放养初始体重为151g左右的美国红鱼20尾。饲养实验在海水网箱(1.5m×1.0m×1.0m)中进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维生素E含量增加,美国红鱼饲料效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显著提高,美国红鱼最佳生长性能的饲料维生素E添加量为102....
关键词:
美国红鱼 维生素E 生长 免疫力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亭亭 蔡完其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6酵母硒、0.1%花粉、0.5×10-6酵母硒+0.1%花粉的混合物,投喂中华鳖幼鳖90d后。测定幼鳖的生长和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淋巴细胞转化率、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同对照组相比,0.5×10-6酵母硒+0.1%花粉组能显著促进中华鳖的生长(P0.05)。各组间成活率无差异(P>0.05)。0.5×10-6酵母硒组NK细胞活性以及血清中SOD酶和GSH PX酶的活力分别比对照组高了156.06%、44.7%...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桂芹 管倩侽 王琪 刘海英 董维国 朱鑫
为探讨饲粮菊糖添加水平对肉仔鸡消化代谢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选取30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对照组中添加0.5,1.5,2.5,5g·kg(-1)的菊糖,饲养试验6周,采用全收粪法进行代谢试验。结果表明:饲粮添加菊糖极显著提高了肉仔鸡干物质的代谢率和表观代谢能(p<0.01)。5g·kg(-1)菊糖添加组显著提高了肉仔鸡十二指肠淀粉酶和空肠胰蛋白酶活性(p<0.01),而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
关键词:
消化代谢 免疫功能 菊糖 肉仔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饲料菜粕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肝脏组织结构和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乙酰甲喹对刺参幼参非特异性免疫、生长及抗应激能力的影响
发酵豆粕饲料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饲料中维生素C对七彩神仙鱼仔幼鱼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黄霉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肽聚糖对大黄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饲料中脂肪与蛋白质比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对银鲳幼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组织生化组成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源、V_C和V_E对大菱鲆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