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0)
- 2023(7055)
- 2022(5940)
- 2021(5567)
- 2020(4620)
- 2019(9954)
- 2018(9735)
- 2017(18178)
- 2016(10337)
- 2015(11245)
- 2014(11282)
- 2013(11181)
- 2012(10616)
- 2011(9638)
- 2010(9777)
- 2009(8868)
- 2008(9070)
- 2007(8346)
- 2006(7172)
- 2005(6542)
- 学科
- 济(41621)
- 经济(41574)
- 管理(25443)
- 业(23499)
- 企(18860)
- 企业(18860)
- 方法(17114)
- 数学(14797)
- 数学方法(14497)
- 学(13928)
- 地方(11744)
- 中国(10449)
- 农(9783)
- 财(9597)
- 制(7750)
- 地方经济(7595)
- 业经(7469)
- 融(6693)
- 金融(6692)
- 农业(6536)
- 银(6481)
- 银行(6440)
- 理论(6387)
- 行(6183)
- 贸(6149)
- 贸易(6145)
- 和(6046)
- 务(5987)
- 财务(5975)
- 财务管理(5958)
- 机构
- 大学(151588)
- 学院(149874)
- 研究(59984)
- 济(52973)
- 经济(51595)
- 管理(49172)
- 科学(43329)
- 中国(43165)
- 理学(42386)
- 理学院(41696)
- 管理学(40435)
- 管理学院(40153)
- 农(35368)
- 所(33734)
- 京(33388)
- 研究所(31308)
- 农业(28345)
- 业大(28091)
- 中心(26659)
- 财(25134)
- 江(23845)
- 院(22341)
- 范(21637)
- 师范(21288)
- 省(20988)
- 北京(20720)
- 财经(20103)
- 州(19074)
- 科学院(18924)
- 室(18730)
- 基金
- 项目(107277)
- 科学(82747)
- 基金(77652)
- 家(73123)
- 国家(72595)
- 研究(68688)
- 科学基金(59024)
- 社会(42329)
- 省(42232)
- 自然(41741)
- 基金项目(40841)
- 自然科(40795)
- 自然科学(40781)
- 自然科学基金(40032)
- 社会科(40004)
- 社会科学(39992)
- 划(37122)
- 资助(32249)
- 教育(31464)
- 重点(25852)
- 编号(25270)
- 计划(23570)
- 发(23283)
- 部(22638)
- 科技(21694)
- 科研(21635)
- 创(21379)
- 成果(20994)
- 创新(20244)
- 课题(18982)
共检索到223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方炎 李昆 王小庆 张春华 罗长维 崔永忠 彭辉
基于随机取样和跟踪观测的方法,对金沙江和红河两流域干热河谷区麻疯树Jatropha curcas前后2次开花过程中性别分化特征以及两性花序中雌花数目进行了跟踪观测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两流域麻疯树单个1年生小枝分化出两性花序数均较少,且受林地环境的影响较大;②第1次开花时,两流域麻疯树两性花序数均远高于雄性花序数,而第2次开花时,两性花序数略低于雄性花序数;两性花序中雄雌花朵数比均高达15:1以上,且第2次开花远高于第1次开花;③第1次开花时,两流域麻疯树中具有6~10朵雌花的两性花序所占比例均为最高,均在40%以上,但具有16朵及以上雌花的两性花序较少,仅占2%~3%;而第2次开花时,雌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永 朱国立 何智彪 包春光 陈晓凤 姜桐桐 李佳会 黄凤兰 周婷婷 常旭丰 刘佳琪
为了建立Lm型雌性系蓖麻不同发育时期的标雌/单雌/两性系花序mSAP反应体系,提取不同类型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序基因组DNA,混合成基因池;用EcoRⅠ和HPAⅡ/mSPⅠ的组合,12 H可将DNA酶切完全;16℃条件下,将酶切产物与EcoRⅠ、HPAⅡ/mSPⅠ接头过夜连接;连接产物用于预扩增。优化后的预扩增反应体系为10×PcR BuffER 2.5μL、D NTPS(10 mmoL/L)2.5μL、mg2+(25 mmoL/L)2.0μL、模板2.0μL、E0扩增引物(10PmoL/μL)1.5μL、H0扩增引物(10 PmoL/μL)1.5μL、LA TAq(5 u/μL)0.25μL、D...
关键词:
蓖麻 花序 MSA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艾辛 何长征 彭振春 祝莉莉 时振英 何光存
研究了硝酸银对雌性黄瓜产生两性花的诱导效应 ,对其在育种中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当硝酸银质量浓度高于 1 0 0 mg/L时 ,两性花和雄花的数量没有明显差异 ,诱导雌性株产生两性花的适宜质量浓度为2 0 0~ 2 5 0 m g/L ;在 3~ 4叶期处理黄瓜植株能在较低节位有效地诱导两性花 ,利于留种 ;硝酸银诱导的两性花及其果实皆明显小于单雌花及其果实 .两性花隔离后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的座果率为 6 7% ,其中有 6 0 %的果实有发育正常的种子 ;选择雄蕊将柱头基本包裹的两性花自由授粉 ,种子的纯度可达 86 .4% .利用两性花控制或自由授粉可以简化黄瓜雌性系选育和...
关键词:
黄瓜 雌性系 硝酸银 两性花 育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树战 王艺儒 孙鹏 李华威 傅建敏
【目的】旨在了解雄全同株性别类型‘龙岩野柿1号’雄花和两性花花芽转录组中的SSR位点及序列特征,为SSR分子标记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雄全同株种质‘龙岩野柿1号’花芽分化的两个形态学关键时期的雄花和两性花花芽转录组序列,运用MISA软件的默认参数即单碱基类型SSR重复数≥10、双碱基类型重复数≥6和三、四、五、六碱基类型重复数≥5对转录组获得的unigenes序列中的SSR位点进行搜索,分析SSR位点的序列特征。【结果】对‘龙岩野柿1号’转录组的82 910条unigenes进行搜索,共在25 349条unigenes上获得了38 751条SSR序列,发生频率为30.57%,出现频率为46.74%,平均每2.94 kb会出现1个SSR序列;双碱基重复类型SSR位点数目最多,占总SSR数的50.59%,单碱基重复类型SSR数目次之,占比24.59%;单碱基重复至三碱基重复类型的优势重复基元分别为A/T、AG/CT和AAG/CTT,分别占比22.8%、35.15%和7.77%,四碱基重复至六碱基重复类型的优势重复基元分别为AAAG/CTTT、AAAAG/CTTTT和AGGGCG/CCCTCG,占比分别为0.45%、0.09%和0.05%;SSR位点的基元重复次数以5~20为主,序列长度变化范围较大,为10~94 bp,共有11 731个SSR位点的序列长度≥20 bp,占比为30.27%。【结论】‘龙岩野柿1号’花芽的转录组中SSR位点丰富,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在柿属植物性别类型相关的分子标记开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秀荣 丁贵杰 谢毅 韩磊
为了解麻疯树不同器官的养分分布状况,分别对雌雄花、花序轴及叶片内的包括N、P、K及微量元素在内的13种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器官内糖的含量和C/N比的大小和器官的发育阶段有关;N、P、K的含量大小依次为N>K>P,高含量的P和较高的复合营养有利于麻疯树花的形成,适合于麻疯树花的N:P:K比例约为9:1:5;高含量的Zn、Fe及高的K/Na比有助于麻疯树的花,尤其是雌花的建成;各元素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多种元素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元素间的增效或拮抗作用多在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的极限情况表现更为突出。
关键词:
麻疯树 器官 营养分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谷丽萍 郭永清 郎南军 杨旭 泽桑梓 李江 阮宏华 谷晓萍
用平均标准木法建立了云南红河流域麻疯树Jatropha curcas人工幼龄林不同器官生物量回归方程,并采用VARIOEL元素分析仪测定了麻疯树不同器官的含碳率,开展了麻疯树人工幼龄林生态系统植被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碳密度研究。结果表明:用y=25.005(D2H)0.952方程测算出麻疯树人工幼龄林生态系统生物量为26.03t·hm-2。不同器官含碳率变幅范围为39.35%~56.74%,其中果实含碳率为56.74%,干枝含碳率为45.87%,根含碳率为45.12%,叶含碳率为39.35%,平均含碳率为47.27%。麻疯树幼龄林碳密度为5.54t·hm-2,灌木和草本植物碳密度为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耀平 林植华 雷焕宗 王成辉 项松平
研究了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体重和形态特征等19个参数的两性异形及雌性个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除特定体长1龄雌性个体的体高和体重显著小于雄性个体外,其它17个性状不存在显著的雌雄两性异型。在2龄鱼中,雌性个体的头长、头宽、头高、眼后头长、眼间距、尾鳍长、体重和躯干重显著大于雄性个体,而体高却显著小于雄性个体,其它性状也不存在显著的雌雄两性异型;对这9个差异显著的形态特征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共解释67.6%的变异,体高、体重和躯干重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解释42.9%变异),头宽和眼间距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解释24....
关键词:
瓯江彩鲤 形态 两性异形 生育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玲 韦树谷 赖佳 代顺冬 张骞方 曾华兰 刘佳 刘杭 叶鹏盛
为探明芦笋两性花、雄花发育与碳氮比及氮化合物的关系,测定了芦笋两性花与雄花性别分化的前期、中期、后期3个时期花蕾的碳、氮化合物含量,并采用RNA-seq技术分析了6个样品中相关氮化合物基因的可变剪接及表达量的差异。结果发现,在性别分化的前期、中期,两性花蕾中含碳量低于雄花蕾,但含氮量却显著高于雄花蕾;在性别分化后期,两性花蕾中含碳量与雄花蕾相当,但含氮量仍然显著高于雄花蕾。可见,较低的碳氮比有利于两性花蕾中雌蕊的发育。RNA-seq测序及GO富集分析表明,有86个氮化合物相关基因只在两性花蕾中发生可变剪接,这些基因主要编码核糖体蛋白、MADS-box转录因子和一些酶类物质等,并且在性别分化的前期、中期,分别有52,47个基因表达量高于雄花蕾。这与两性花蕾中氮化合物含量高于雄花蕾的差异一致。综上所述,氮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的可变剪接及较高的表达量和较低的碳氮比有利于两性花雌蕊的发育。
关键词:
芦笋 两性花 雄花 碳氮比 可变剪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文广 汪阳东 陈益存 高暝 吴立文 许自龙 曹佩 李红盛 赵耘霄 焦玉莲
目的]了解和掌握山鸡椒雌花花芽分化的形态特征及碳氮营养规律,为山鸡椒人工栽培及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山鸡椒雌花花芽分化的组织解剖结构,采用生理试剂盒-分光光度法测定雌花不同分化时期的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碳氮比等碳氮营养指标。[结果]表明:(1)山鸡椒雌花花芽分化经过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苞片原基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花器官分化期5个时期。(2)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花芽分化的发展呈不断升高的趋势,最高可达65.07 mg·g~(-1)。叶片淀粉含量随着分化时期的推进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最高值出现在苞片原基分化期,达到81.30 mg·g~(-1),最低值出现在花器官分化期,为52.19 mg·g~(-1)。(3)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花芽前3个分化期呈持续下降趋势,从61.32 mg·g~(-1)下降到52.48 mg·g~(-1),之后基本保持稳定。叶片中的碳氮比在花芽前3个分化期呈持续上升趋势,从1.49上升至2.61,之后基本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山鸡椒雌花花芽分化的内部形态特征与雄花基本一致,雌花花芽分化分为5个时期。山鸡椒雌花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中可溶性糖不断升高,而可溶性蛋白下降明显,碳氮比升高且保持在较高水平。
关键词:
山鸡椒 雌花 花芽分化 碳氮营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钰 董知洋 张蕾 李雯琪 张启翔 高亦珂
为探究大百合花序分化进程以及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大百合鳞茎为试材,采用扫描电镜对大百合花序分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形态进行观察,同时通过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SRM/MRM)质谱分析法测定不同分化时期内源激素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大百合花序分化过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花序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初期、苞片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花被片分化期和花芽分化完成期;花序发育过程中,吲哚-3-乙酸(IAA)和赤霉素(GAs)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高水平IAA和GAs有利于花序以及花器官的分化;玉米素核苷(ZR)和水杨酸(SA)为先升后降的单峰变化,二者在分化中期起到较为积极的调控作用;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和茉莉酸(JA)总体呈下降趋势,推测是解除了对花序(芽)发育的抑制作用;高比值的IAA/GA_3与cZR/GA_3有利于大百合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二者变化趋势完全相反。总体看来,ZR对大百合苞片原基和小花原基等新器官的形成起重要作用,IAA和GAs在花芽分化后期形态建成作用更显著;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可以促进大百合花序(芽)的发育,高水平的蛋白质是分化前期花器官形态建成的需要;大百合花序分化过程中小花发育存在渐趋同步的特点。本研究结果为大百合开花机制研究以及花期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秀荣 丁贵杰 李平 刘烈志
对麻疯树花序、雌花及雄花连续石蜡切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同一花序不同分枝上花的发育下部枝早于上部枝。同一花序分枝上位于二歧聚伞花序的中央的花发育早期早于两边的花。雌花在发育上经过两性时期,但雄蕊后来停止发育,形成功能上的单性花;雄花的发育则不经过两性时期,即在结构和功能上均为单性花。胚珠原基在发育过程中生长方向发生约90°改变,最终形成倒生胚珠。
关键词:
麻疯树 雌花 雄花 发育 解剖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媛 郭素娟
为明确板栗雌花分化的解剖学特点,以河北迁西板栗‘燕山早丰’为研究对象,通过制作石蜡切片显微观察雌花的内部解剖构造,结合外部形态变化,研究了板栗的花芽分化过程。结果表明:板栗雌花在河北迁西地区从4月初开始分化,6月上旬雌花大量盛开,整个分化过程需70 d左右,分化过程可分为未分化期、分化前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苞片原基分化期、雌花簇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板栗花芽分化温度在8.8℃至25.7℃间,雌蕊原基形成到雌花盛开温度在9.7℃至23.3℃间为宜。根据有效积温、芽体大小、形状、叶片颜色等方面,建立了板
关键词:
板栗 花芽分化 外部形态 内部解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立栓 胡建军 苏雪辉 李喜林 赵自成
以美洲黑杨种内杂交得到的29个后代雌株为材料,对杨絮的空间分布、杨絮量、结实量、生长量等相关的10个数量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了杨絮的影响因素,并筛选杨树少絮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杨絮主要集中于树冠的集花区,花枝数、果序数、杨絮量及种子量在冠层中的分布均表现为中部>上部>下部。单株杨絮量与单株花枝数及平均冠幅呈极显著相关,与平均胸径、集花区长、单果序种子数、单株果序数、单株种子数呈显著相关;与树高及枝下高不相关。遗传变异分析表明:各性状在杂交子代中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且大都属于高水平重复力,且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从调查的8个相关性状中选出可代表杨絮量、集花区、单果序结实量等相关指标的3个主成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彩霞 李凤兰
本文利用光镜、透射电镜及电泳和薄板薄膜层析技术对文冠果两性花和单性花(雄花)花药的绒毡层和花粉壁的发育及其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类型的花粉在绒毡层和细胞壁的发育方面没有明显差别,但两性花的花粉内壁较厚,细胞器和淀粉的贮存明显不足,且缺乏蔗糖等化合物,氨基酸的种类也较可育花粉少.两类花粉中蛋白质多肽的组成及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谱带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文冠果两性花花粉败育的原因可能与花粉中某些细胞器的减少,及生理生化代谢上的障碍造成花粉缺乏足够的营养物质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文冠果 两性花 花粉 败育 营养物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永安 骆晓铭 魏建国 杨洪彬 远藤利明 胡庭兴
通过研究干旱和复水对麻疯树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气体交换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小,麻疯树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持续下降,胞间CO2浓度先下降后上升;最大荧光产量、PSII最大光量子产量、光化学猝灭系数和PSⅡ实际量子效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初始荧光有小幅上升。复水后,气体交换参数和荧光参数能很快恢复,植株可以成活,表明麻疯树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对基质干旱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当基质含水量从21.91%下降到15.22%时,各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当基质含水量从8.70%下降到6.83%时,各参数均有显著变化(P<0.05)。基质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