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0)
- 2023(9653)
- 2022(8754)
- 2021(8365)
- 2020(7052)
- 2019(16458)
- 2018(16554)
- 2017(32287)
- 2016(17669)
- 2015(19747)
- 2014(19773)
- 2013(19719)
- 2012(18148)
- 2011(16212)
- 2010(16031)
- 2009(14397)
- 2008(13757)
- 2007(11667)
- 2006(10074)
- 2005(8485)
- 学科
- 济(68291)
- 经济(68218)
- 管理(47534)
- 业(44473)
- 企(37078)
- 企业(37078)
- 方法(34747)
- 数学(30571)
- 数学方法(30261)
- 学(16860)
- 农(16771)
- 中国(16530)
- 财(16008)
- 地方(14350)
- 业经(14004)
- 制(12552)
- 贸(11525)
- 贸易(11518)
- 银(11477)
- 银行(11429)
- 理论(11180)
- 易(11179)
- 农业(11163)
- 融(10998)
- 金融(10996)
- 行(10916)
- 和(10893)
- 环境(10429)
- 技术(10319)
- 务(10191)
- 机构
- 大学(246459)
- 学院(243803)
- 管理(98044)
- 济(92161)
- 经济(90092)
- 理学(85736)
- 理学院(84799)
- 管理学(83210)
- 管理学院(82804)
- 研究(82325)
- 中国(59745)
- 科学(54837)
- 京(52769)
- 农(43666)
- 所(42427)
- 业大(41773)
- 财(40714)
- 研究所(39318)
- 中心(37000)
- 农业(34595)
- 江(34067)
- 财经(33514)
- 北京(33138)
- 范(30986)
- 师范(30635)
- 经(30620)
- 院(30332)
- 州(27885)
- 经济学(27098)
- 技术(26599)
- 基金
- 项目(177096)
- 科学(136994)
- 基金(127579)
- 研究(124592)
- 家(113545)
- 国家(112644)
- 科学基金(95154)
- 社会(75784)
- 社会科(71745)
- 社会科学(71726)
- 省(69402)
- 基金项目(68865)
- 自然(64876)
- 自然科(63352)
- 自然科学(63338)
- 自然科学基金(62197)
- 划(58998)
- 教育(56609)
- 资助(53356)
- 编号(50131)
- 成果(40027)
- 重点(39567)
- 部(38253)
- 发(37092)
- 创(36427)
- 科研(34721)
- 课题(34619)
- 创新(34021)
- 计划(33918)
- 大学(32611)
共检索到340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娟 张贵 王双 徐海舟
为探究思茅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及种群动态,本研究使用10种不同光谱范围和峰值光波的诱虫灯,选择思茅松毛虫虫口密度较高的湖南省岳阳市进行野外诱集试验,分析了思茅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种群动态及雌雄性比。研究结果显示:10盏诱虫灯中5#诱虫灯(光谱范围408.87~433.49 nm,峰值光波422.55 nm)效果最好,13#(光谱范围439.87~543.92 nm,峰值光波494.93 nm、498.57 nm)诱集效果最差;思茅松毛虫雄虫先于雌虫羽化,在雌虫羽化位点等待雌虫羽化后与之交尾;后期,诱集的思茅松毛虫雌雄性比偏向于雌性。总体上,诱集的思茅松毛虫雌性较多,表明思茅松毛虫在林间雌虫占多数。本研究结果为利用频振式诱虫灯监测思茅松毛虫,同时为利用诱虫灯的最佳诱集波长及种群动态进行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监测 预防 不同波长 诱虫灯 思茅松毛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密 张娟 张贵 徐海舟
为掌握云南松毛虫种群动态及其最佳诱集波长,利用8种不同波长范围的诱虫灯,在云南松毛虫虫口密度较高的湖南省武冈市开展了诱集试验,分析了云南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和种群动态及雌雄性比。研究结果显示:1)试验诱虫灯中5#效果较好,8#诱集效果较差;2)羽化初期(10月8日之前),诱集的云南松毛虫雄虫数量高于雌虫;3)10月9日开始,每日诱集云南松毛虫雌虫数量均高于雄虫(雌虫占总数量的50%以上,高峰时达到77.78%);4)试验所用诱虫灯除8#外,其余诱虫灯诱集数量与总量均呈极显著相关,每种诱虫灯诱虫量都能够反映云南松毛虫种群动态变化。5)总体上,诱集的云南松毛虫雌性较多,从侧面表明云南松毛虫在林间雌虫占多数。本研究为利用频振式诱虫灯监测和防治云南松毛虫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武红敢 黄建文 乔彦友 严小君 陈林洪
松毛虫早期灾害点遥感监测研究初报武红敢,黄建文,乔彦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北京100001)严小君,陈林洪(浙江省江山市森林防疫站江山324100)关键词松毛虫害,TM数据,影像,监测松毛虫为我国最为严重的森林害虫[1]。几十年来,各级政府...
关键词:
松毛虫害,TM数据,影像,监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付存 孔祥波 张苏芳 王鸿斌 张真 刘福
[目的]分析思茅松毛虫雌成虫不同地理种群间性信息素成分、含量和比例差异,比较雄成虫触角敏感性和不同配比诱芯诱捕效果差异,开发不同地域有针对性的思茅松毛虫种群监测方法和诱捕防控技术。[方法]运用气相色谱(GC)分析思茅松毛虫湖南、云南和江西地理种群雌虫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利用触角电位仪(EAG)测定思茅松毛虫各地理种群雄蛾触角对性信息素标准品及其不同配比组分的电生理敏感性,然后进行林间生物测定,比较不同配比的性信息素成分诱蛾效果。[结果]思茅松毛虫性信息素腺体中含有顺5,反7-十二碳二烯乙酸酯(Z5,E7-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亓兴兰 肖丰庆 刘健 张李平
马尾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主要害虫,危害很大,实施有效监测是对其进行防治的关键。以福建沙县为研究区,以SPOT-5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短波红外波段、红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等构造归一化植被指数等光谱特性指数,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法提取均值等影像纹理特征,引入坡度、坡向等地形及林木因子构建马尾松毛虫虫害遥感监测指标,通过岭回归分析建立虫情级数估测模型进而反演,进行虫害监测信息提取,并与单纯基于光谱特性指数指标的虫害信息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综合考虑影像的光谱特性、纹理特征与地形及林木因子影响进行虫害监测,显著增强了虫害的光谱响应能力,相比于单纯基于光谱特性的虫害监测信息提取,其总精度提高了14.28%;2)这些为林业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借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遥感监测森林病虫害的理论认识与信息提取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成杰 赵玲 黄金义 蒙美琼 杨秀好 李吉钧
在广西武鸣县的团结、直属站和定标水库林区,设定了7个试验区,首次用新研制的HU2-HPS-2型喷撒设备及用NT100GPS导航与海燕650B飞机配套,喷撒孢子100~120亿·g-1球孢白僵菌粉剂,有效喷幅为80m,粉量调节装置放在1,2,3,4挡,喷粉量依次为4,10,16.7,35kg·min-1,喷粉量均为1.3~1.5kg·hm-2,粉粒+孢子密度为84+48个·cm-2。其中6个试验区防治马尾松毛虫平均死亡率依次为65.34%,88.09%,93.60%,91.99%,80.99%和81.00%;另一防治松茸毒蛾为46.7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成杰 赵玲 黄金义 蒙美琼 杨秀好 李吉钧
新研制的HU2-HW1型超低容量喷洒设备及NT100GPS导航系统与海燕650B飞机配套技术,首次应用于广西武鸣林区防治森林病虫害。2.5%EC溴氰菊酯用0#柴油稀释为油剂,施药量(乳油)为30、45mLhm-2;水剂则为60mLhm-2。航空超低容量喷洒防治松毛虫平均死亡率依次为96.4%、98.3%和97.6%;松茸毒蛾为93.6%(水剂)。1000亿孢子g-1球孢白僵菌,施孢子量为120ghm-2(其配比:孢子水吐温-80盐=51000.50.5)。搅拌均匀,再加3.0L水稀释,航空超低容量喷洒防治马尾松毛虫和松茸毒蛾,平均死亡率依次为67.7%和50.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雪琪 张晓丽 张凝 张连生 马云波
油松毛虫对人工油松林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据统计,辽宁省油松毛虫的发生面积为12万hm2/a,年均直接经济损失340万元。利用遥感技术特别是高光谱遥感大面积及时监测病虫害是今后林业病虫害监测的发展方向之一。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为植物叶绿素和含水率等生物化学参数的定量化诊断提供简便、有效以及非破坏性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本研究采用野外便携式光谱仪测定不同失叶率油松的高光谱反射率数据,使用分光光度计室内测定相应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采用烘干法测定叶片含水率。通过计算归一化光谱指数(NDSI)、比值光谱指数(RSI)、差值光谱指数(DSI)与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含水率的相关系数,选择相关系数最高的光谱...
关键词:
高光谱 油松毛虫 油松 光谱指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曹泽勇
用黑光灯测报马尾松毛虫试验曹泽勇(浙江省淳安县林业局,淳安311700)关键词马尾松毛虫;预测;黑光灯(捕虫用)中图分类号S763.42黑光灯是广泛用于测报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发生规律的工具。本文报道淳安县千岛湖区用...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预测 黑光灯(捕虫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镇宇 陈华盛 袁小环 许志春 王燕
对受赤松毛虫为害与未受害油松的二年生针叶及用这两种油松的完整针叶饲养的赤松毛虫幼虫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植株受害后针叶异亮氨酸酪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含量增加,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水溶性总糖、粗脂肪、单宁、生物碱含量及总糖/氨基酸比例上升;脂肪酸、酚类、萜烯、矿质元素均有较大幅度变化,用受害后油松针叶饲养的幼虫摄食量减少335%,死亡率升高10%,产卵量减少。
关键词:
油松,赤松毛虫,诱导化学防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车锡冰 夏乃斌 屠泉洪 陆鼎煌 宋长义
用昆虫雷达对油松毛虫成虫自然种群的观测资料与影响成虫迁飞气象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油松毛虫成虫迁飞的虫口密度与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海拔高度、风向和风速等因子均有相关关系,其中以风速和风向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成虫迁飞过程中的温度和海拔高度。成虫迁飞的最适气温为22.6℃,最适海拔高度为1010m左右,在这样的条件下,成虫可以受到风的辐合作用,具有飞行一定距离的能力。根据统计结果,油松毛虫成虫迁飞活动时间一般在每日19:00~23:00。
关键词:
油松毛虫,迁飞因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乃斌 屠泉洪 李湛东
本文在测定油松毛虫经济阈值的基础上,对4种序贯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4点:(1)以概率分布为基础的序贯抽样模型为:d_0=27.35043N-570.3982,d_1=27.35043N+570.3982;(2)Iwao(1975)的序贯抽样模型为:(3)Kuno(1968)的序贯抽样模型为:(4)高春先(1983)的复序贯抽样:以Iwao方法为基础,同时结合Kuno方法作出判断.当经济阈值m_0=30,D_0=0.20时,以概率分布为基础的序贯抽样的最大抽样数为复序贯抽样的10倍,Iwao的序贯抽样为复序贯抽样的3.75倍.由此说明复序贯抽样可以进一步减少样本单元数,提高判别能力.
关键词:
油松毛虫 序贯抽样 经济阀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车锡冰 夏乃斌 宋长义 屠泉洪
该文对油松毛虫成虫在迁飞过程中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质进行了生化分析,其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在成虫迁飞过程中相对稳定;而飞行后体重明显下降,其消耗量与吊飞处理时间、实际飞行时间和距离呈正相关;脂肪含量的下降趋势与体重下降一致,脂肪的消耗量占成虫体重消耗量的64.15%~95%;且脂肪含量与迁飞的时间呈明显的负相关。这充分说明油松毛虫成虫在迁飞过程中主要能源物质为脂肪。
关键词:
油松毛虫,成虫,迁飞,能源物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夏明瑞 周国娜 高宝嘉
昆虫和其他生物一样,在长期的生长发育和进化过程中保留了一些遗传特征,使物种得以延续,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变异,以适应新的环境。这些遗传变异不仅仅存在于昆虫的种间,也存在于同种昆虫的不同种群之间(蔡青年等,2004;施立明,1990)。不同的寄主植物、地理隔离及其他环境条件都会对昆虫种群的遗传变异产生一定的影响。顾耘等(2002)利用RAPD技术对辣椒(Chili pepper)、烟草(Nicotianatabacum)和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上所寄生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进行分析,发现棉铃虫不同寄主种群已经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
关键词:
油松毛虫 COⅠ基因 遗传分化 林分类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贾凤友
不同地理种群松毛虫的临界光周值与其所在地的纬度有密切关系。松毛虫光照周期反应的敏感虫期随地理纬度变化而变化。不同地理种群的松毛虫滞育强度也明显不同。光照周期反应是北方松毛虫世代和长江沿岸地区松毛虫二、三代分化的关键因子,当自然界光周值与当地松毛虫的临界光周值相同时,此日期即为当地松毛虫种群分化的临界日。在二、三代地区,临界分化日和幼虫的发育进度决定了当地松毛虫二、三代分化的比例。当温度变化时,其临界日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本文还对安徽东至金寺山林场松毛虫的危害情况和二、三代分化及其原因进行了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