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19)
2023(16406)
2022(13718)
2021(12714)
2020(10522)
2019(23143)
2018(22813)
2017(42380)
2016(23574)
2015(25886)
2014(25250)
2013(23922)
2012(21471)
2011(19273)
2010(19410)
2009(18107)
2008(17265)
2007(15357)
2006(13291)
2005(11687)
作者
(68044)
(56911)
(56754)
(53618)
(35671)
(27404)
(25425)
(22256)
(21556)
(19938)
(19453)
(19003)
(18270)
(17875)
(17755)
(17430)
(17147)
(16950)
(16511)
(16060)
(14524)
(14017)
(13889)
(12981)
(12973)
(12582)
(12541)
(12510)
(11544)
(11363)
学科
(86238)
经济(86111)
管理(65003)
(58425)
(47924)
企业(47924)
方法(36839)
数学(32506)
数学方法(31871)
(25931)
中国(24027)
(21791)
业经(20272)
(19971)
(19674)
地方(19544)
农业(16919)
(15927)
贸易(15921)
(15469)
理论(15024)
(14642)
(14274)
环境(14270)
银行(14211)
(13795)
金融(13787)
(13584)
技术(12999)
(12915)
机构
学院(319935)
大学(315037)
(119873)
管理(117368)
经济(117117)
研究(109676)
理学(101754)
理学院(100561)
管理学(98204)
管理学院(97653)
中国(81113)
科学(72309)
(66049)
(63669)
(56612)
(55513)
业大(54397)
研究所(52053)
农业(50484)
中心(49968)
(48289)
财经(43823)
(41728)
师范(41128)
北京(40837)
(40598)
(39734)
(38766)
技术(38060)
经济学(35920)
基金
项目(225783)
科学(175454)
基金(160642)
研究(158898)
(144501)
国家(143322)
科学基金(120553)
社会(99119)
社会科(93727)
社会科学(93700)
(91475)
基金项目(84280)
自然(79933)
自然科(78101)
自然科学(78074)
(77443)
自然科学基金(76611)
教育(74248)
资助(64934)
编号(64164)
重点(52340)
成果(50961)
(48962)
(47716)
(47595)
课题(46348)
创新(44625)
计划(44140)
科研(43677)
国家社会(40893)
期刊
(131274)
经济(131274)
研究(85208)
中国(65798)
学报(60600)
(58727)
科学(52572)
大学(44884)
学学(42880)
管理(42679)
(42567)
农业(39750)
教育(38609)
技术(27755)
(26581)
金融(26581)
业经(24020)
经济研究(21649)
(21002)
财经(20763)
(18232)
(17825)
业大(17131)
问题(16644)
科技(16639)
统计(15693)
(15030)
商业(14514)
农业大学(14392)
资源(14098)
共检索到463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袁建平  蒋定生  甘淑  
首次运用正态整体模型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林草植被覆盖度下小流域径流泥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小流域林草植被具有良好的减水减沙效益 ,初步得出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最低下限值为60 % ,取得最佳水保效益的林草覆盖度值为78% ,流域径渗比临界值为林草覆盖度6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毕华兴  朱金兆  张学培  
该文研究黄土区以小流域为尺度的暴雨径流泥沙规律,为该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以森林水文的较大研究尺度流域综合试验为出发点,在晋西黄土区小流域分类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小流域11个,对这些小流域进行了3~8a的定位观测,获得了131场暴雨产流和产沙资料.在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降雨、土壤入渗、流域产流、汇流及输沙的理论与方法,获得精度较高、适用性较强的流域径流、泥沙统计模型和数理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明玉  王百田  
【目的】为兼顾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控制和供水安全,研究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黄土高原小流域径流和产沙影响,以寻找节水、高效的流域综合管理技术。【方法】利用甘肃平凉纸坊沟典型小流域1955—2003年的水上保持措施与径流和输沙等监测数据,建立年径流系数和产沙模数与土地利用的线性关系,定量评价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和产沙的影响。【结果】1955—2003年,年降水量呈不显著降低趋势,年径流深和产沙模数显著减少;小流域降水产流能力随植被破坏而提高,随植被恢复而大幅降低;修建梯田和淤地坝等工程措施可增加小流域的径流拦蓄能力,但会因工程老化而逐渐降低甚至消失;小流域单位径流深的侵蚀与携沙能力随林草面积增加而下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丁楠   李义博   陶福禄  
海河流域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中国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地区之一。人口密集、长期不适当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加剧了该区水土流失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对海河流域径流、泥沙以及氮磷流失的影响,不仅可为流域水沙灾害的预警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为理解流域生态环境演变规律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对1985—2015年海河流域气候、土地利用、蒸散发(ET)、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净初级生产力(NPP)等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表明:(1)海河流域六个子流域中,各变量(ET、NDVI、NPP、径流、泥沙、氮磷等)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2)温度和降雨直接影响径流,从而间接地影响泥沙和氮磷流失;(3)蒸散发受到温度和降雨影响,直接影响径流,并间接影响泥沙和氮磷流失。由此揭示了过去30年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泥沙及氮磷流失的影响机制,对于理解流域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及其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田田  陈有超  齐文华  张全发  张克荣  
丹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其水量和水质直接关系到京、津、冀、豫的用水安全。为了揭示丹江流域的径流量和泥沙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本文基于SWAT模型,结合了2000、2008和2018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和2008-2018年气象数据,定量分析了径流量和泥沙量在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的变化。结果表明:(1)2000-2018年间,丹江流域耕地面积净减少了1400.98 km~(2),林地、草地、城镇用地和未利用地分别增加了938.20 km~(2)、400.04 km~(2)、43.53 km~(2)和12.44 km~(2);(2)情景分析的结果表明:城镇用地、耕地和草地面积的减少以及林地面积的增加会导致径流量和泥沙量的减少。整体而言,相较于2000情景年,2008情景年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减少了3.25亿m~(3)(-2.18%)、多年平均泥沙量减少了1.19万t(-6.74%);相较于2008情景年,2018情景年间多年平均径流量减少了20.00亿m~(3)(-13.67%)、多年平均泥沙量减少了8.97万t(-54.46%);(3)丹江流域单位面积产水量呈现上游和下游较高而中游较低的格局;单位面积产沙量呈现上游和中游较低而下游较高的格局。本研究可为丹江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水土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红艳  张志强  查同刚  朱聿申  张建军  朱金兆  
径流曲线数(SCS-CN)是预测场降雨地表径流常用的水文模型之一,由于其基本假设合理、参数易于获得而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流域径流的形成受广泛存在空间或时间异质性的地形、地貌、土壤、气象、植被以及土地利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按照标准径流曲线数模型估算的场降雨径流与实测径流相差可能很大。因此,针对特定区域、特定流域对该模型进行相应的修正是提高其径流预测精度的有效途径。本文于晋西黄土区吉县蔡家川分别以农田草地、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的3个典型小流域为对象,将2004—2011年实测的场降雨径流数据分为模型参数率定期(2004—2009年)和验证期(2010—2011年),对比标准SCS-CN模型和修正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军  清水晃  壁谷记  延廣竜彦  
以日本山地源头森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泥沙自动取样器和自计水位计,研究了悬移质泥沙的输出过程及其与洪水过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森林流域的泥沙来源主要是林道、沟道、沟道两边裸露地;河川径流中悬移质泥沙浓度与总泥沙浓度间有很好的相关性;降雨时悬移质泥沙浓度随流量过程的变化呈现出顺时针变化的套索;悬移质泥沙的输出过程属于波浪式变化;悬移质泥沙浓度最大值与洪峰流量几乎同时出现,属同步型;悬移质输沙量主要取决于10 min最大雨量;场降雨量对悬移质输沙量的贡献较大;单场大暴雨造成的悬移质输沙量占全年输沙量的5%左右;悬移质年输沙量的30%是由为数不多的几场降雨造成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阳  余新晓  
为探讨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与泥沙产量的影响,了解黄土高原区域水土资源变化规律,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罗玉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理统计、双累积曲线、灰色关联度分析、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流域1986—2008年间降水、径流、泥沙年际变化特征,并量化分析了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泥沙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6—2008年间,流域年均降雨量变化趋势不显著(P=0.22);流域径流、泥沙呈减少趋势,减少趋势显著程度分别达到P=0.025和0.087,且二者均在1994年发生减少突变;2)除降水外,径流与潜在蒸散敏感性最强,而输沙量大小与日照时数关系更为密切;3)气候变化对径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守红  刘苏峡  莫兴国  舒畅  郑超磊  侯博  
基于无定河流域降雨、泥沙、径流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历年统计数据,根据M-K-S检验得到径流和侵蚀产沙序列的突变点,将研究期分为基准期(1957—1972年)和措施期(1973—1996年)。采用双累积曲线、经验公式和修正系数法,研究该流域降雨变化和水保措施对径流和产沙量变化的影响,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离了降雨和水保措施对径流和产沙量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与基准期相比,水保措施引起径流减少3.16亿~3.42亿m3,占基准期年均径流量的23.0%~24.4%;引起产沙量减少0.71亿~1.07亿t,占基准期年均产沙量的47.1%~57.3%。措施期降雨变化引起径流量减少0.46亿m3,产沙量减少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华林  高华端  杨涛  高儒学  孙泉忠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中心,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而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层浅薄,极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为了揭示喀斯特小流域不同植被措施减沙功能,在贵州省平坝县典型喀斯特区凯掌小流域野外径流小区定位监测的基础上,根据小流域2010-2012年4个坡面径流小区的定位观测资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研究在水土保持林(柏树Cupressus funebris),经济林(茶树Camellia sinensis),坡耕地(玉米Zea mays)和撂荒草地4种不同植被措施下径流小区的产沙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涛  陈传胜  肖波  申小波  
植被过滤带可显著减少农田径流及其携带的污染物,是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最佳管理措施,而数学模型是设计植被过滤带的有效工具。本研究通过浑水模拟冲刷试验研究了不同宽度(1 m、2 m、3 m)和不同坡度(3.3%、6.7%、10%)的草本植被过滤带对径流和泥沙的拦截效果,并对VFSMOD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最后基于该模型对植被过滤带拦截效果中坡度和宽度二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VFSMOD模型对径流和泥沙浓度的模拟偏差在8%和12%以内,Nash-Sutcliffe-Effi ciency系数分别为0.85和0.93,表明该模型可对植被过滤带拦截径流和泥沙的效果进行较好的模拟;同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吕乐婷  彭秋志  郭媛媛  刘颖慧  江源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以及SUFI-2程序对东江流域进行了51 a(1960—2010年)月径流模拟,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东江流域水文过程的空间差异。模拟结果表明,河源站受新丰江水库影响,模拟结果不确定性较大,确定性系数R2和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相对其他站点较低,龙川站、岭下站、博罗站R2和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皆满足模型适用性要求。流域出口博罗站率定期R2、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分别为0.83、0.83,验证期为0.84、0.84,模型模拟精度较高。东江流域径流深主要受降水空间不均影响,形成由北向南先增后减的趋势。流域下垫面差异对产流过程也有一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博  周丽丽  范昊明  方明  
通过建立蒲河流域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应用SWAT模型结合ArcGIS技术建立适合该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模型的敏感性分析对参数进行率定,选取敏感参数应用自动与手动校准相结合进行调参,确定模型参数值。利用实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相对误差Re=-0.0689、相关系数R2=0.8820、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ns=0.8568,各项指标均满足模型要求,模型适宜性较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新广  
通过石匣小流域径流试验小区的降雨径流泥沙资料,分析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泥沙的影响,探讨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研究结果表明: ①合适的整地造林措施能有效地拦蓄降雨,减小土壤侵蚀;自然坡的水土流失都较小; ②水平条中土埂可减少径流20%~45%,减少土壤侵蚀31 5%~71 2%; ③水平条与鱼鳞坑的水保效益相当; ④在16°左右坡地采取水保措施(水平条、鱼鳞坑造林)比开荒减少地表径流77 7%~92 1%,在4°左右坡地修梯田比坡耕地减少地表径流54 2%,减少土壤侵蚀67 95%; ⑤水保措施均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土壤氮、磷流失量,其中大水平条比开荒总氮流失量减少73 65%,总磷流失量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致颖  方海燕  
为科学地认识中国东北黑土区流域土壤侵蚀特征,探讨TETIS模型在该区的适用性,本文以乌裕尔河流域为例,利用1971-1987年日径流与泥沙实测数据对TETIS模型进行了校正与验证,进而分析了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特征及其与坡度、土地利用方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TETIS模型在乌裕尔河流域适用性好,日径流与日输沙量的纳什效率系数在0.520.70之间,决定系数在0.600.71之间,体积误差均不超过15%。流域平均侵蚀模数为397.2 t/(km2·a),流域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约90%的产沙来自于坡面。平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