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9)
- 2023(9942)
- 2022(8300)
- 2021(7379)
- 2020(5860)
- 2019(13141)
- 2018(12629)
- 2017(23494)
- 2016(12906)
- 2015(13779)
- 2014(13596)
- 2013(13373)
- 2012(12667)
- 2011(11645)
- 2010(11582)
- 2009(10465)
- 2008(10334)
- 2007(9058)
- 2006(8110)
- 2005(7469)
- 学科
- 济(56336)
- 经济(56279)
- 业(34559)
- 管理(33440)
- 企(24840)
- 企业(24840)
- 中国(18880)
- 地方(18698)
- 农(17889)
- 方法(17759)
- 数学(15419)
- 数学方法(15311)
- 业经(13895)
- 农业(12753)
- 财(12181)
- 学(12149)
- 贸(11745)
- 贸易(11735)
- 易(11324)
- 地方经济(10510)
- 发(10332)
- 环境(10253)
- 银(10109)
- 银行(10054)
- 融(10021)
- 金融(10020)
- 行(9713)
- 技术(9529)
- 制(9482)
- 产业(7941)
- 机构
- 学院(183597)
- 大学(180512)
- 济(75024)
- 经济(73588)
- 研究(71148)
- 管理(65583)
- 理学(56132)
- 理学院(55386)
- 管理学(54394)
- 管理学院(54076)
- 中国(52650)
- 科学(46987)
- 农(43431)
- 京(39490)
- 所(38450)
- 研究所(35152)
- 农业(34289)
- 业大(33611)
- 财(32183)
- 中心(31344)
- 江(28519)
- 院(25768)
- 北京(25223)
- 财经(25158)
- 省(24799)
- 范(24774)
- 师范(24350)
- 州(22990)
- 科学院(22891)
- 经(22813)
- 基金
- 项目(126206)
- 科学(97674)
- 基金(89664)
- 研究(85828)
- 家(82369)
- 国家(81620)
- 科学基金(67525)
- 社会(54915)
- 社会科(52118)
- 社会科学(52106)
- 省(51114)
- 基金项目(48025)
- 自然(44833)
- 自然科(43793)
- 自然科学(43777)
- 划(43494)
- 自然科学基金(42997)
- 教育(37542)
- 资助(35344)
- 发(33658)
- 编号(32865)
- 重点(29270)
- 创(26764)
- 部(26062)
- 计划(25843)
- 发展(25784)
- 展(25367)
- 成果(25340)
- 创新(25088)
- 科研(24591)
共检索到282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颖姝 李铁华 文仕知 何功秀 黄石嘉
以青冈栎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种皮对种子吸水性和透气性的影响,不同沙藏方式对种子透气性的改善以及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去皮后的青冈栎种子发芽率高于完整种子,去皮种子的发芽率高达88.33%,而完整种子的发芽率只有46.67%。青冈栎种子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去皮和完整种子的吸水量相差很小,说明种皮对种子吸水没有阻碍作用。青冈栎种子的透气性不强,经过沙藏储存后的种子透气性有所增强,低温沙藏后的种子透气性优于常温沙藏的种子。低温沙藏后的种子发芽率高于常温沙藏的种子,因此青冈栎种子更适合采用低温沙藏的方式储存。在25℃环境下,青冈栎种子的发芽率最高。
关键词:
青冈栎 温度 发芽率 沙藏方式 种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平 吴敏 赵英 赵仕花 邓雯 张风远 韦银霞
【目的】研究喀斯特地区土壤中交换性钙离子对干旱胁迫条件下青冈栎种子萌发特性以及有机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明青冈栎种子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萌发所需的最佳外源钙浓度,为在喀斯特地区进行青冈栎的推广造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大小相近、饱满的青冈栎种子为供试对象,采用双因素设计试验,即干旱胁迫和添加CaCl_2 2个因素,其中干旱胁迫共设6个水平,环境水势分别为0,-0.1,-0.3,-0.6,-0.9,-1.2 MPa,对应PEG-6000质量浓度分别为0,50,125,200,250和300 g/L;添加CaCl_2共设4个水平,对应CaCl_2浓度分别为0,10,20,30 mmol/L,进行完全组合设计,共设24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青冈栎种子萌发参数(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和活性指数),丙二醛(MDA)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处理青冈栎种子的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外源CaCl_2、干旱胁迫及其交互作用对青冈栎种子各萌发参数均有极显著影响。在环境水势为-0.3 MPa、CaCl_2浓度为10 mmol/L组合处理下,各萌发参数值均达到最大;在环境水势为-1.2 MPa、CaCl_2浓度为30 mmol/L组合处理下,种子停止萌发。(2)外源CaCl_2、干旱胁迫及其交互作用对青冈栎种子萌发生理生化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同一外源CaCl_2下,MDA含量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显著增加;在同一环境水势下,随着CaCl_2浓度的增加,MD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环境水势为0 MPa时,随着CaCl_2浓度的增大,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当环境水势为-0.1~-1.2 MPa时,在同一环境水势下,随CaCl_2浓度的增大,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环境水势为0 MPa时,与无钙组相比,CaCl_2处理组的SOD活性无明显变化,而POD、CAT、APX活性则明显升高;当环境水势为-0.1~-1.2 MPa时,在同一环境水势下,随CaCl_2浓度的增大,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可知,当环境水势为-0.3 MPa、CaCl_2浓度为10 mmol/L时,对应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最高,青冈栎种子的耐旱性得以有效提高。【结论】在喀斯特地区利用青冈栎种子播种育苗时,播种前用10 mmol/L CaCl_2浸种可以提高种子的耐旱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任鸿雁 石颜通 国有清 姜国峰 袁涛 王莲英
为研究不同处理对凤丹Paeonia ostii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穴盘育苗的方法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_3,0,100,200,300 mG·L~(-1))结合不同温度(10,15,20℃)的处理对凤丹种子生根的影响,不同主根长(根长1~5 cm,根长>5 cm)对生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低温处理时间(15,30,45,52 d)对已生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下胚轴最膨大处直径和侧根数量对根长>5 cm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0℃结合300 mG·L~(-1)赤霉素(Ga_3)处理,最有利于凤丹种子生根;对已生根种子4℃低温处理52 d后萌发率最高,达到84%,但耗时过长,且与低温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海霞 李恒锐 冯兰 梁振华 黎萍 马仙花 郭素云 韦雪英 谢君锋 刘连军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化学试剂对桄榔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桄榔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果实、种子的形态,测定其大小及千粒重;用不同浓度的2,4-D、NAA、吲哚丁酸3种生长调节剂溶液及1%过氧化氢、1%氢氧化钠、0.3%硝酸钾和0.3%亚硝酸钠4种化学试剂溶液浸种,研究几种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2,4-D、NAA的最佳处理浓度是200 mg/L,发芽率分别为(65.56±1.93)%、(73.33±3.34)%;吲哚丁酸的最佳处理浓度是150 mg/L,发芽
关键词:
桄榔 种子萌发 发芽率 发芽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艳 李庆梅 刘勇 侯龙鱼 刘广全 白世红
以房山栎和夏栎种子为材料,研究去碗疤、去皮、去除1/2子叶、去除2/3子叶对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房山栎和夏栎存在延迟萌发、出苗不整齐和只出根不萌芽现象。2)与对照相比,去皮(全子叶)、切除1/2子叶和2/3子叶均显著降低房山栎和夏栎种子根和芽的平均萌发时间,提高根和芽的萌发整齐性指数,增加根和芽的活力指数;去皮和1/2子叶处理显著增加种子出根率、萌芽率、根长和苗高,而切除2/3子叶处理种子的出根率和萌芽率有显著提高,但根长和苗高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3)与全子叶比,去除子叶过多(2/3)显著降低种子的出根率和萌芽率。4)去碗疤显著降低房山栎和夏栎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但萌发整齐性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庄正 李艳娟 于洋洋 王俊男 卢晖 刘爱琴
为研究不同预处理对杉木种子萌发的影响,寻求合理的杉木种子预处理方法,以杉木种子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浓度的KMnO_4、NH_4Cl、H_2O_2溶液,对杉木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浸种处理,分析其对杉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浓度和浸种时间有利于提高杉木种子质量,促进种子萌发。KMnO_4和NH_4Cl溶液在系列浓度和浸种时间处理下皆能不同程度的促进杉木种子萌发,在低浓度(0.1%、2%)处理下,各发芽指标随浸种时间增加而上升,且分别在0.1%浓度浸种3 h和2%浓度浸种0.75 h处理下达到最大值;随着H_2O_2溶液处理浓度的增加,杉木种子各发芽指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且在5%浓度浸种3 h时达到峰值。据此认为,适当浓度的KMnO_4、NH_4Cl、H_2O_2溶液浸种一定时间均可促进杉木种子萌发,达到齐苗、壮苗的目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蔡鹏 蒋馨 李跃建 刘独臣 刘小俊 梁根云 杨宏 房超
采用14种试剂对托鲁巴姆种子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Ca Cl2、H2O2、KMn O4、乙烯利、IBA、6-BA等6种试剂对托鲁巴姆种子萌发无促进作用;PEG、NAA、青霉素、抗坏血酸、IAA、ABA、KNO3和GA3等8种试剂对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其中0.5 mg/m L GA3的促发作用最为显著,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物理处理,筛选出促进托鲁巴姆种子萌发的最佳方法,该方法可使托鲁巴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98.4%和92.4%,可直接在茄子嫁接生产中推广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兆伟 郝丽珍 文静 李娜 李红艳
自内蒙古境内腾格里沙漠采集的斧翅沙芥(Pugionium dolabratumMaxim.)种子,研究不同温度和不同NaCl浓度对斧翅沙芥种子萌发的影响,评价其种子萌发的耐盐能力和探讨其在沙生盐渍环境中的萌发机理,从而为盐碱化荒漠植、草地的植被恢复和改良,以及耐盐植物的引种种植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种子忍耐NaCl的极限浓度为150mmol/L,种子在NaCl中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将在各温度和NaCl溶液处理下不萌发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中后,经200mmol/L NaCl前处理的种子具有较高的恢复萌发能力。另外,一定程度盐分前处理不但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而且会促进低温条件下种子的萌发,并有...
关键词:
斧翅沙芥 温度 盐分 耐盐性 沙生植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文杰 杨钦淞 李国雷 姚飞 邵占海 刘文
【目的】分析栓皮栎大、中、小粒种子的萌发出苗特性,解析种子贮藏物质和内源激素影响其萌发出苗特性的生理机制,从种子规格角度阐明栓皮栎的更新策略。【方法】称量采集的5 000粒种子的单粒质量,聚类分成大粒(Ⅰ)、中粒(Ⅱ)和小粒(Ⅲ)共3个规格等级,后于人工气候培养箱育种并观测萌发出苗动态。采用酶解法测定种子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影响种子萌发与出苗的主要因素。【结果】(1)栓皮栎Ⅰ、Ⅱ、Ⅲ级种子数量所占比例分别为23.82%、42.78%、33.40%。不同规格种子的淀粉、可溶性蛋白、ABA含量均值存在显著差异,Ⅰ级种子的淀粉含量均值分别是Ⅱ、Ⅲ级种子的2.02、2.37倍;Ⅰ级种子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值分别是Ⅱ、Ⅲ级种子的1.05、1.87倍,Ⅰ级种子ABA的含量分别是Ⅱ、Ⅲ级种子的0.86、0.60倍。(2)种子萌发出苗试验结果显示:Ⅰ、Ⅱ、Ⅲ级种子累计萌发率分别为91%、84%、77%,累计出苗率分别为90%、81%、70%,萌发未出苗的种子比例分别占1%、3%、9%,萌发至出苗结束所需天数分别为17、18、23 d。(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贮藏物质与植物激素对种子萌发出苗均具有一定影响,以ABA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最为显著。【结论】栓皮栎规格大的种子所占比例小,萌发和出苗速度快,萌发和出苗率高,规格小的种子则相反,资源分配与萌发特性存在权衡;不同规格大小的种子萌发出苗之间的差异受到贮藏物质以及植物激素的影响。因此,人工培育苗木时,先将种子分级后再播种可提高苗木整齐性,降低挑苗、分级育苗的人工成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敏 张文辉 马闯 周建云
【目的】揭示栓皮栎种子萌发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0.1,-0.3,-0.6,-0.9,-1.2,-1.5 MPa),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栓皮栎种子萌发能力及生理生化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并对种子萌动、萌芽与出苗的环境水势予以定量分析。【结果】(1)在-0.1 MPa时,栓皮栎种子萌发率、萌发势和胚根长均高于对照,且种子萌发启动时间、萌发指数、活力指数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在-0.3-0.9 MPa时,各项萌发指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
关键词:
栓皮栎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生理生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建国 黄财智 陈永华 张文辉
【目的】阐明枯落物对辽东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辽东栎林天然更新障碍研究及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方法】在陕西延安黄龙山林区,选择林相良好的辽东栎中龄林采集成熟种子,设置在种子上覆盖0(CK),1,2,3 cm枯落物及在种子下铺垫1,2,3 cm枯落物共7个处理,分析枯落物厚度及铺盖方式对辽东栎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采集辽东栎纯林、油松纯林及辽东栎与油松混交林枯落物,用其水浸液处理辽东栎种子,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分析不同枯落物水浸液对辽东栎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枯落物厚度及铺盖
关键词:
辽东栎 枯落物 种子萌发 萌苗生长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倩 李亚奇 王泽翻 曾凡景 赵世伟 赵惠恩
按照不同施用周期对无刺狗蔷薇(Rosa canina inermis)、‘Jill Dando’、‘Many Happy Retwins’种子采用不同碳源生物营养剂进行处理,探究不同碳源营养剂及处理方式对3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碳素营养剂均可不同程度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不同品种适用的碳源不同,‘Jill Dando’、无刺狗蔷薇适用蔗糖,‘Many Happy Retwins’适用可溶性淀粉;处理方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显著,对于3个品种,每20 d添加1次营养剂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蔷薇属 种子萌发 生物营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平芳 普甜 余潇 代嫚婷 杜春 王娟 栗宏林
【目的】探索沙藏层积对滇牡丹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滇牡丹种苗繁殖和栽培奠定基础。【方法】以人工栽培的滇牡丹种子为试验材料,采取室温沙藏层积至上胚轴露出时,每隔15 d取60粒,对滇牡丹种子在沙藏层积过程中的萌发指标进行测定,根据层积过程中种子外部形态特征的变化,将种子划分为6个不同萌发阶段(S1~S6),并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沙藏层积前(S0)和不同萌发阶段种子结构及种胚的变化特征,分析胚乳中贮藏物质(蛋白质、淀粉、油脂)的组织化学染色情况,同时测定各萌发阶段胚乳和种胚中营养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室温沙藏层积过程中,滇牡丹种子的瞬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呈现增大趋势,瞬时发芽率在沙藏90 d时增加到85.00%,活力指数增加到20.82。在S0阶段,种胚较小;S1阶段(层积30 d),种子吸水膨胀;S2阶段,胚根突破种皮,少量种子开始萌发;S3阶段,下胚轴明显伸长和增粗;S4阶段,子叶进一步增大,胚根明显伸长和增粗;S5阶段,随着胚根的不断伸长,子叶继续变大;S6阶段,能够观察到少许种子的上胚轴明显伸长。从S2到S6阶段,滇牡丹种子的横纵径、厚度、质量、去皮质量均未显著增加,但种子纵径、胚乳长、胚乳宽、胚长、胚宽分别从S1阶段的(12.19±1.71),(10.75±1.83),(9.22±1.59),(3.20±0.69),(1.56±0.43) mm到S6阶段显著增加至(14.07±0.42),(13.46±0.28),(11.14±1.57),(70.53±14.43),(8.85±0.31) mm,胚率从S1阶段的(30.21±4.31)%显著增大到(525.02±116.10)%。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和种胚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胚乳中贮藏物质含量最多的是油体和蛋白质,淀粉含量较少。胚乳和种胚中POD活性总体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S3和S1阶段达到最高值23.20和58.07 U/g,胚乳和种胚中SOD活性总体呈增加趋势,均在S5阶段达到最高值320.42和2 604.39 U/g。【结论】沙藏层积50~70 d的滇牡丹种子发芽率较高,酶活性较强,有助于种子的进一步萌发,取此时段的种子播种,辅以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能有效提高种子的出苗率。
关键词:
滇牡丹 沙藏层积 种子萌发 贮藏物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鹏 白晓雷 韩海霞 霍宏竹 张凤兰 杨忠仁 郝丽珍
以筛选出不同温度下促进沙芥种子萌发的最适赤霉素(GA3)浓度为目的,为其在自然环境下种子萌发及播前处理提供指导。以沙芥种子为材料,在15,25,35℃条件下,研究赤霉素(GA3)对沙芥种子萌发特性及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温25℃下,外源GA3浓度超过20 mg/L,均抑制种子萌发;在15℃和35℃条件下,浓度为50mg/L的GA3处理均显著、极显著提高沙芥种子的萌发指标。浓度为50 mg/L的GA3处理可明显提高沙芥种子萌发初期的α-淀粉酶活性。综上得出在15℃和35℃温度条件下,促进沙芥种子萌发的最佳GA3浓度为50 mg/L。
关键词:
赤霉素 沙芥 种子 萌发特性 α-淀粉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绪文 任长华 胡江漫 曾庆欣 赵青春 王建华
用水作为引发剂对4个大小等级的菠菜种子进行引发处理,通过幼苗生长测定、电导率测定以及模拟田间试验等比较分析种子活力指标,探索引发处理提高菠菜种子活力的效果。结果表明:去除果皮不利于菠菜种子正常成苗;适宜的水引发处理能明显提高菠菜种子的活力,不同大小等级菠菜种子水引发的适宜浸种及保湿时间有所不同,其中种子直径d
关键词:
菠菜 种子萌发 种子活力 水引发 温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