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27)
- 2023(17730)
- 2022(15604)
- 2021(14481)
- 2020(12243)
- 2019(27880)
- 2018(27703)
- 2017(54349)
- 2016(29480)
- 2015(33145)
- 2014(32977)
- 2013(32371)
- 2012(29835)
- 2011(27194)
- 2010(27354)
- 2009(25681)
- 2008(25165)
- 2007(22315)
- 2006(19932)
- 2005(17946)
- 学科
- 济(116000)
- 经济(115840)
- 管理(89246)
- 业(83372)
- 企(68729)
- 企业(68729)
- 方法(53477)
- 数学(46957)
- 数学方法(46422)
- 财(35418)
- 中国(32786)
- 农(32693)
- 制(27542)
- 贸(26446)
- 贸易(26435)
- 业经(25856)
- 易(25788)
- 学(22868)
- 地方(21667)
- 农业(21090)
- 务(20913)
- 银(20875)
- 财务(20833)
- 银行(20826)
- 财务管理(20783)
- 行(19880)
- 企业财务(19648)
- 融(19400)
- 金融(19396)
- 理论(18577)
- 机构
- 大学(421703)
- 学院(420914)
- 济(173807)
- 经济(170068)
- 管理(164360)
- 理学(141572)
- 理学院(140096)
- 研究(139916)
- 管理学(137742)
- 管理学院(136978)
- 中国(107236)
- 京(88808)
- 财(86307)
- 科学(82851)
- 所(69927)
- 财经(67869)
- 农(65369)
- 中心(63264)
- 研究所(62872)
- 江(62550)
- 经(61577)
- 业大(59861)
- 北京(56394)
- 范(53843)
- 经济学(53547)
- 师范(53357)
- 农业(51128)
- 院(50701)
- 财经大学(50369)
- 州(50179)
- 基金
- 项目(278558)
- 科学(219130)
- 研究(206577)
- 基金(202429)
- 家(175016)
- 国家(173579)
- 科学基金(149176)
- 社会(130864)
- 社会科(124120)
- 社会科学(124095)
- 省(107460)
- 基金项目(106215)
- 教育(95582)
- 自然(95508)
- 自然科(93243)
- 自然科学(93221)
- 自然科学基金(91543)
- 划(90425)
- 编号(84874)
- 资助(84617)
- 成果(70188)
- 部(62767)
- 重点(62077)
- 发(58848)
- 课题(58471)
- 创(57623)
- 教育部(54355)
- 创新(53772)
- 制(53764)
- 国家社会(53742)
- 期刊
- 济(191817)
- 经济(191817)
- 研究(130428)
- 中国(79617)
- 财(65888)
- 学报(63360)
- 管理(60974)
- 农(59475)
- 科学(57329)
- 大学(48532)
- 教育(46442)
- 学学(45651)
- 融(44093)
- 金融(44093)
- 农业(40362)
- 技术(35292)
- 财经(33740)
- 业经(31643)
- 经济研究(31547)
- 经(28854)
- 问题(25254)
- 贸(22946)
- 理论(20925)
- 图书(20164)
- 业(20157)
- 技术经济(19928)
- 商业(19106)
- 国际(18964)
- 科技(18920)
- 现代(18859)
共检索到628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浪南 柳阳
本文采用TVAR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政策能否产生净出口的需求效应,并运用广义脉冲响应(GIRF)分析了该效应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在不同汇率制度下均产生了净出口需求效应,但是随着汇率浮动幅度增大,货币政策的净出口需求效应出现非线性的变化。这种非线性效应主要表现为,货币供应环比增速的增长引起净出口环比增速波动的幅度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明显大于固定汇率制度下;净出口环比增速受到货币政策冲击后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则一直在正负双向波动中逐渐扩大。此外,货币政策对净出口需求的有效性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仅有一年,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则始终存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净出口需求 TVAR GIRF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柳阳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阈自回归(DPTAR)模型检验1990-2012年我国各省份的货币政策消费需求效应在时间上和个体上是否存在非线性变化,并通过对比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代表性城市在1990-2012年间居民收入增长率的面板数据,对货币政策需求效应出现非线性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实证结果显示:(1)货币政策的消费需求效应在1998年前后出现明显非线性变化;在不同城市货币政策的消费需求效应也并不一致。(2)收入增长率是非线性效应产生的原因。在收入增长率达到11.5%后,居民消费水平受收入约束的影响下降,货币政策会因此而产生更明显的消费需求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消费需求 DPTAR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詹小颖
人民币汇率弹性化改革以来,我国出现了"理论上可提高货币政策的绩效"与"实践上的无改善效应"的"货币政策绩效之谜"。本文运用VAR模型对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前后两个时期的货币政策绩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汇制使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对最终目标的政策力度更大,灵敏性更强,但货币政策工具对中介目标的传导作用并不明显,人民币汇率的有限弹性与基准汇率形成机制对我国货币政策绩效的提升空间有限。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杨国中 姜再勇 刘宁
本文对我国包含货币因素的线性泰勒规则和非线性泰勒规则进行了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在线性泰勒规则形式中,前瞻性的泰勒规则更符合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实际,但利率对通货膨胀和货币供给增长率变化反应不足,且产出缺口参数不显著。以通货膨胀率作为转换变量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非线性检验表明,我国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和M2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LSTR2形式的非线性关系,即我国利率操作对通货膨胀存在反应区间,在反应区间内,利率对通货膨胀和M2增长率变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更倾向于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而在通货膨胀反应区间外,利率与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和M2增长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将迅速向非线性关系转换。
关键词:
泰勒规则 非线性 LSTR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刁节文 章虎
本文基于总需求方程缩减式构建包含利率、汇率、资产价格以及货币供给因素具有动态权重的金融形势指数FCI,将其作为信息变量纳入到线性和非线性泰勒规则中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拓展的前瞻性泰勒规则更能描述我国利率行为,利率能很好的反应金融形势而对产出和通胀反应不足。以通货膨胀率为转换变量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进行检验和估计表明泰勒规则是非线性的,存在LSR1模型的非线性形式,利率对通胀的反应是非对称的。对非线性进行拓展性研究表明当通胀达到一定程度时,利率和FCI指数才具有稳定关系。
关键词:
金融形势指数 泰勒规则 货币政策 非线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云峰
本文将1986~2005年的20年按不同的汇率制度分为若干阶段,并就在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组研究讨论。试图找出各个汇率制度下,最能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对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发现: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利率成为最能影响宏观经济变量的因素。
关键词:
汇率制度 汇率改革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方平 王少平
本文应用非线性光滑转换面板数据模型,从微观层面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非线性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公司的投资传导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效应,我国货币政策在总体上具有微观有效性;非线性效应体现在:当公司利润率处于6.75%左右,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处于中间机制,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效应最弱,而信用渠道效应最强;而当公司利润率小于-12%或大于25%左右,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处于外机制,此时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效应最强,而信用渠道效应最弱;在两机制间,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光滑转换,转换速度为221.467。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利率调控优先于信用调控投资的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春雨 张龙 王金明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时期,产业结构失衡对经济增长的阻碍愈演愈烈,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周期明显加快,外部经济环境日益复杂,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产生了非线性的调控效果,导致以往常参数计量模型研究的货币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长期不变的调控效果严重缺乏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因子扩展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应用该模型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非线性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在经济下滑时期,量化宽松的短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和紧缩的长期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为主、宽松的短期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和紧缩的长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为辅的货币政策操作组合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经济上升时期,紧缩的短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和紧缩的短期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为主、宽松的长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和宽松的长期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为辅的货币政策操作组合更能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春雨 张龙 王金明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时期,产业结构失衡对经济增长的阻碍愈演愈烈,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周期明显加快,外部经济环境日益复杂,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产生了非线性的调控效果,导致以往常参数计量模型研究的货币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长期不变的调控效果严重缺乏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因子扩展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应用该模型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非线性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在经济下滑时期,量化宽松的短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和紧缩的长期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为主、宽松的短期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和紧缩的长期价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游
在当前汇率制度下,央行在维持有管理浮动汇率时,向市场大量买入外汇,被动超发大量基础货币,同时,为确保人民币币值稳定,又被迫动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从市场中回收流动性,这种机制最终导致我国当前的通胀压力,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因此,我国应采取措施逐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配合下,逐步放宽资本项目的管制,促使经济内外均衡发展。
关键词:
汇率制度 人民币 货币政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村璞 何静
突破原有的线性框架约束,使用非线性方法对我国的货币传导渠道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存在三条,分别是信贷渠道、利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每一条渠道都有各自的门限值,各条渠道不同的门限值造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非对称性特征,同时也形成了每一条传导渠道的非对称性。
关键词:
货币传导 非线性 非对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旺春 李光明
文章基于2005年7月21日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连续时间序列数据和离散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两个变量—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人民币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人民币汇率贬值,银行间信用隔夜拆借利率上升可以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因此,中国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同时,应有效监控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影响,密切关注银行间同业拆解利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内外平衡和外汇市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 货币需求 金融经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亚平
基于泰勒规则以及借助门限自回归(TAR)模型,对1996年1月至2008年6月期间我国货币政策非线性反应函数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是非线性的,即面对经济运行的不同状况,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和产出偏差反应系数的大小是不断变化的;并且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也会根据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而相应地进行调整,即在低通货膨胀状态下,货币政策更侧重于促进经济增长,但在温和以及较高通货膨胀状态下,货币政策会侧重于防止通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山 崔彦宗 单卓 王家庆
本文应用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2002年以来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汇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写作本文的目的于对汇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提出要不断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金融环境,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建中
本文就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这一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得出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会产生不同的货币政策效应的结论。并进一步分析了在我国现行汇率制度下的国债市场、利率机制、外汇管理制度以及外汇储备结构等自身存在一些问题也会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效应产生不同程度的制约。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 效应制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