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5)
2023(5617)
2022(4639)
2021(4145)
2020(3425)
2019(7518)
2018(7126)
2017(12963)
2016(7350)
2015(7694)
2014(7311)
2013(7172)
2012(6506)
2011(5842)
2010(5454)
2009(4988)
2008(4903)
2007(4166)
2006(3494)
2005(2834)
作者
(25556)
(21548)
(21478)
(19874)
(13451)
(10758)
(9341)
(8549)
(8173)
(7498)
(7360)
(7090)
(7051)
(6964)
(6817)
(6561)
(6508)
(6492)
(6300)
(6130)
(5850)
(5360)
(5073)
(4914)
(4803)
(4664)
(4660)
(4656)
(4485)
(4429)
学科
(25583)
经济(25550)
(20074)
管理(19893)
(15353)
企业(15353)
方法(13300)
数学(12142)
数学方法(12044)
(8280)
(7996)
(7317)
(6827)
贸易(6827)
(6680)
中国(6084)
业经(5802)
农业(5657)
技术(5056)
环境(4790)
(4686)
财务(4680)
财务管理(4675)
企业财务(4468)
(4284)
产业(3894)
(3815)
地方(3718)
(3708)
银行(3656)
机构
大学(105881)
学院(105568)
(39950)
研究(39805)
经济(39317)
管理(38162)
理学(34388)
理学院(33967)
管理学(33191)
管理学院(33041)
(32927)
科学(30500)
中国(27519)
农业(26823)
业大(26261)
(22717)
(22066)
研究所(21648)
农业大学(18231)
中心(17075)
(15857)
(14804)
(14770)
(14726)
(14651)
实验(14210)
(13987)
财经(13606)
实验室(13557)
科学院(13538)
基金
项目(83579)
科学(63459)
基金(61482)
(59725)
国家(59291)
研究(48653)
科学基金(48030)
自然(35385)
自然科(34589)
自然科学(34570)
自然科学基金(33996)
基金项目(33451)
(33130)
社会(31418)
社会科(29872)
社会科学(29861)
(28998)
资助(24375)
教育(21293)
计划(20233)
重点(19658)
科技(19110)
(17716)
科研(17582)
(17464)
(17177)
(16936)
创新(16688)
编号(16151)
(15671)
期刊
(35787)
经济(35787)
学报(31764)
(28350)
科学(24776)
研究(23131)
大学(21976)
学学(21661)
农业(19120)
中国(16495)
管理(11753)
(11399)
(10704)
业大(10206)
林业(8448)
农业大学(8363)
(7638)
科技(7303)
经济研究(6821)
业经(6630)
(6533)
金融(6533)
财经(6425)
技术(5815)
自然(5795)
中国农业(5785)
(5427)
问题(5238)
商业(5134)
资源(5083)
共检索到137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力  邵明安  侯庆春  张青峰  
 针对神木试区因水肥不协调而导致大面积低效低产林的现状,以1龄杨树幼苗为指示植物,采用3因子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下,水、氮(N)、磷(P)3因子对杨树生物量的协调效应。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水分对杨树生物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和氮肥,说明水分是影响杨树生物量的主导因素。水分和氮肥、氮肥和磷肥间存在交互效应,且水分和氮肥的交互作用>氮肥和磷肥的交互作用,而水分和磷肥的交互作用不明显。3个因素中,N,P2个因素对杨树生物量的边际效应较为敏感,说明合理施肥对改善杨树的生长状况有重要意义。以上结论说明,黄土高原低效低产林改造的根本途径是增加土壤含水量,培肥土壤,改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丽  贾志宽  韩清芳  杨万忠  杨宝平  丁瑞霞  杨海迪  
【目的】研究水肥耦合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生物量的影响,建立旱地冬小麦生产的合理水肥管理模式。【方法】2011-2012年,以长旱58为供试材料,设置水分(W)和肥料(Y)2个因子,其中水分包括不灌水、低灌水量、中灌水量、高灌水量4个水平,肥料包括不施肥、低肥、中肥、高肥4个水平,共16个处理,于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测定其光合指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生物量。【结果】1)方差分析表明,水分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大于肥料,各施肥水平下,旗叶Pn、Gs、Tr与水分呈正相关。不论在何种水肥组合处理中,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冬小麦旗叶Pn、Gs、Tr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邓欣  陈信波  龙松华  邱财生  郭媛  郝冬梅  王玉富  
为了探明水肥耦合对大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云麻1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通过12个处理研究水肥耦合对大麻不同生育时期株高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期大麻生物量和株高最大的分别为组别9(水45%,氮0.267 g/kg,磷0.100 g/kg,钾0.067 g/kg)和组别7(水45%,氮0.133 g/kg,磷0.133 g/kg,钾0.100 g/kg)。水肥对大麻各生育期株高及生物量的影响表现为水效应>肥效应。在成熟期,对大麻生物量影响的大小依次为水效应>氮效应>磷效应>钾效应,对株高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水效应>磷效应>钾效应>氮效应。合理施肥能促进大麻对水分的利用,在保证施肥量的情况下要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沈玉芳  李世清  邵明安  
【目的】研究水肥空间组合对冬小麦形态指标及生物量的影响,对指导旱地施肥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以肥熟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壤,在全生育期遮雨和人工控制土壤水分条件下,采用分层隔水土柱试验法研究与田间土层分布相同土柱不同土层水分、氮、磷组合对冬小麦叶面积、株高、分蘖数、生物量、根冠比和收获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整体湿润水分处理相比,上干下湿水分处理(0~30cm土层干旱胁迫,30~90cm土层湿润)下,抽穗期小麦旗叶面积、株高分别降低7.03%和3.77%;小麦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及收获指数也不同程度降低,但根冠比增加。从肥料处理看,单施磷和氮磷配施处理,小麦叶面积、株高、有效分蘖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艺  韩烈保  杨永利  苏德荣  谢良生  
天津滨海新区因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城市园林植物高度依赖于人工灌水,耗水量很大且生长缓慢.该试验以2龄洋白蜡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3因子5水平正交回归设计方法,用盆栽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水肥条件下,水、N、P3因子对洋白蜡生物量的影响,寻找最佳水肥施用量.结果表明:水、N对洋白蜡生物量作用明显;水、N对洋白蜡生物量存在着耦合交互效应,N肥对生物量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受水因子的影响,不同的水肥配合有不同的生物量积累.因此,合理施肥、量水配肥是改善天津滨海地区园林植物长势不良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段伟  王保平  乔杰  周海江  王群  
为研究水、肥对楸叶泡桐苗期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优化楸叶泡桐苗期培育方式,以1年生楸叶泡桐组培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水肥处理方式:田间持水量≥80%且复合肥100 g/30 d(T1),复合肥100 g/30 d (T2),田间持水量≥80%(T3),对照(不施肥、不灌溉,CK),并对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楸叶泡桐苗期主要生长性状和不同器官的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种不同处理下,楸叶泡桐胸径、苗高及各器官的生物量均呈现出T1> T3> T2> CK,且T1处理下各参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05),说明适宜的水肥对楸叶泡桐苗期生长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T3处理楸叶泡桐苗期地上、地下、总生物量均大于T2处理,表明与肥料相比,水分对楸叶泡桐生物量积累的影响更大。楸叶泡桐苗期各生长指标与生物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根系提供的水肥是楸叶泡桐苗期生长的关键条件,可为楸叶泡桐苗期水肥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峰  席本野  戴腾飞  于景麟  李广德  陈雨姗  王杰  贾黎明  
【目的】杨树速生丰产林是我国主要的纸浆兼用材林,较低的水肥利用效率容易造成土壤退化、环境污染甚至林分产量下降。因此,迫切需要探究适宜的水肥耦合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根区土壤氮分布、根系分布以及林木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毛白杨人工林的最佳水肥耦合措施。【方法】以三倍体毛白杨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灌溉水平:-20 kPa(I_(20))、-33 kPa(I_(33))、-45 kPa(I_(45))和4个施N水平:0(F_0)、120 kg/(hm~2·a)(F120)、190 kg/(hm~2·a)(F190)、260 kg/(hm~2·a)(F_(260)),并设置CK对照(不灌溉不施肥)。测定其全年的土壤NO_3~--N动态、细根分布以及生物量产量。【结果】(1)施N量和灌溉量显著增加NO_3~--N运移、分布和深层累积量,其中I_(20)F_(260)处理NO_3~--N深层浸出现象严重,而I_(20)F_(120)处理浸出量最小。(2)水肥耦合管理可使根系分布浅层化;其中N肥供应可改变根系分布规律,灌溉促使根系分布表层化;而根系生长对N的响应取决于灌溉水平,其中I_(20)F_(260)处理根长密度(RLD)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岗栓  杜社妮  侯喜录  
 以不修剪为对照,分析了5种修剪措施对苹果幼树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修剪>冬季轻剪>生长季节修剪>冬季轻剪+生长季节修剪>冬季重剪,说明修剪对苹果幼树生物量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修剪措施中,冬季重剪对苹果幼树生物量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树冠小且无花芽形成,并对根系生物量的抑制作用强于地上部生物量;冬季轻剪对树体生物量的抑制作用小,但花芽数量、重量均小;生长季节修剪对地上部生物量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强,但对根系生物量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且花芽量多;冬季轻剪+生长季节修剪与生长季节修剪相比,效果相似,但花芽量略多,树体生物量略小,对地上部分的抑制作用略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自云  梁宗锁  刘启明  
【目的】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酸枣生物量与耗水特性的关系,为酸枣的生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酸枣为研究对象,用称质量控水法控制土壤水分含量,设重度胁迫(SD,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5%)、中度胁迫(MD,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5%)和适宜水分(CK,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3个水分处理,测算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酸枣的耗水量、单株生物量、组织含水量、叶片数及叶面积,分析酸枣生物量与耗水特性的关系。【结果】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枣耗水量差异很大,土壤水分含量越高,酸枣耗水量越大;适宜水分条件下酸枣的平均耗水强度为0.1178kg/(株·d);土壤越干旱,酸枣组织含水量越低,在中度和重度胁迫水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曾伟生  陈新云  杨学云  
【目的】建立人工杨树生物量模型,分析生产力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为提升我国森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在全国15个省(区、市)采集的450株人工杨树样木实测地上生物量和147株地下生物量数据,综合利用哑变量建模方法和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一元和二元立木生物量联立方程组;基于样木胸径、树高和年龄的成对数据,建立与气候因子相关的单木生长模型。根据胸径和树高单木生长模型及二元立木生物量方程,分析气候因子对人工杨树单木生产力的影响。利用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人工杨树林样地调查数据,计算每个样地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建立人工杨树林生产力与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模型,进一步验证气候因子对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建立的一元和二元人工杨树地上生物量方程,确定系数(R~2)在090以上,平均预估误差(MPE)在5%以内;地下生物量方程的R~2在083以上,MPE在10%以内;含气候因子的胸径和树高单木生长模型,R~2均在070以上,MPE分别在5%和3%以内。人工杨树的胸径、树高生长均与年均气温显著相关,林木年龄为20年,年均气温20℃时的胸径、树高和总生物量分别是年均气温0℃时的24、24和95倍。连清样地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年均气温提高10℃,人工杨树林的平均生产力可以提高25 t·hm~(-2)a~(-1);年均气温20℃时的人工杨树林,其平均生产力达到年均气温0℃时的7倍以上,与所建单木生长模型的可比推算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人工杨树立木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方程及其相容的生物量转换因子和根茎比模型,达到相关技术规定的预估精度要求,可以推广应用;温度是影响人工杨树生产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年均气温升高,人工杨树生产力也相应提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力  邵明安  侯庆春  
根据黄土高原因水肥不协调而形成大面积低效林的问题 ,以水肥耦合为中心 ,以 1龄杨树幼苗为研究对象 ,采用三因子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回归设计方法 ,利用盆栽试验和定量分析的手段 ,研究探讨了不同水肥条件下 ,水、N、P三因子对杨树生物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三因素对杨树生物量存在着耦合交互效应 ,不同的水、N、P配合有不同的生物量积累 .因此 ,合理施肥、量水配肥是改善黄土高原因水肥不协调而形成大面积低效林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贺勇  兰再平  孙尚伟  彭晶晶  马鑫  
为了研究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幼林树高、材积、生物量及N、P、K积累量模型,针对14年生杨树人工林幼林,测定其生长量、生物量及N、P、K营养元素积累量,运用R语言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绘点拟合方式得出14年杨树幼林树高曲线方程;采用数学模型拟合14年生杨树幼林单株材方程式、生物量方程式以及N、P、K积累量方程式,并依据统计学从中选出最优模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冠喜  吴小芹  叶建仁  
为研究Burkholderia multivorans WS-FJ9对杨树Populus的促生机制,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对接菌后的杨树叶片的光合指标及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杨树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及杨树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处理期内,接种WS-FJ9菌株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Ci)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Pn和Tr在整个处理期均高于对照,Ci在整个处理期均低于对照,Gs在第30天时低于对照,其后均高于对照。荧光参数Fv/Fm和ΦPSⅡ值均高于对照;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a/b比值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传杰  肖婧  蔡岸冬  张文菊  徐明岗  
【目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土壤生物肥力的重要指标,是土壤养分重要的周转库。探讨不同气候和施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生物量碳、氮)的特征及容量,对于深刻认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土壤生物肥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从中国知网、万方和web of Science 3个文献数据库,以"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中国农田"和"长期施肥"为关键词,共收集目标文献42篇,包括458组含土壤有机碳(SOC)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414组含土壤全氮(TN)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的数据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柳玲玲  李渝  蒋太明  秦松  
为黄壤旱地合理施肥与养分综合管理提供依据,实现黄壤旱地可持续利用,以选择贵州黄壤肥力与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中不施肥(CK)、常量有机肥(M)、常量有机肥+常量氮磷钾肥(MNPK)和常量氮磷钾肥(NPK)4个处理,分析贵州黄壤长期定位施肥18年后的旱地土壤微生物量C和微生物量N。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对土壤中的微生物量C和N均有增加作用,并且影响趋势一致,含量依次为M+NPK>M>NPK>CK。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提高了微生物对有机碳、全氮的利用率,其中全氮的利用率提高最明显,M+NPK处理中土壤微生物对氮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