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54)
2023(5701)
2022(4739)
2021(4246)
2020(3481)
2019(7685)
2018(7292)
2017(13446)
2016(7523)
2015(7744)
2014(7383)
2013(7108)
2012(6389)
2011(5657)
2010(5281)
2009(4908)
2008(4839)
2007(4029)
2006(3304)
2005(2698)
作者
(25459)
(21359)
(21337)
(19697)
(13236)
(10704)
(9168)
(8610)
(8136)
(7427)
(7314)
(7025)
(6941)
(6919)
(6752)
(6532)
(6423)
(6348)
(6158)
(6025)
(5817)
(5224)
(4922)
(4874)
(4728)
(4717)
(4660)
(4654)
(4534)
(4339)
学科
(25222)
经济(25191)
(20724)
管理(20627)
(15885)
企业(15885)
方法(12784)
数学(11648)
数学方法(11563)
(8315)
(8127)
(7916)
(6819)
贸易(6818)
(6668)
中国(6107)
业经(5838)
农业(5695)
(5599)
财务(5598)
财务管理(5593)
企业财务(5334)
技术(4978)
环境(4869)
(4293)
(3960)
产业(3957)
土壤(3945)
地方(3906)
(3831)
机构
学院(105431)
大学(104762)
(39617)
研究(38984)
经济(38968)
管理(37992)
理学(34371)
理学院(33924)
(33158)
管理学(33131)
管理学院(32980)
科学(29969)
中国(27285)
农业(27058)
业大(25983)
(22391)
(21940)
研究所(21157)
农业大学(18335)
中心(16997)
(15952)
(14590)
(14534)
(14437)
(14324)
科学院(14071)
实验(13989)
(13829)
财经(13525)
实验室(13383)
基金
项目(83336)
科学(63871)
基金(61752)
(59886)
国家(59443)
研究(48619)
科学基金(48458)
自然(35741)
自然科(34972)
自然科学(34957)
自然科学基金(34357)
基金项目(33672)
(32901)
社会(31587)
社会科(30059)
社会科学(30050)
(29110)
资助(24140)
教育(21196)
计划(20301)
重点(19663)
科技(18882)
(17817)
(17511)
科研(17382)
(17065)
(16904)
创新(16801)
编号(16352)
(15647)
期刊
(34759)
经济(34759)
学报(30942)
(28898)
科学(24044)
研究(22339)
大学(21214)
学学(20927)
农业(19683)
中国(17291)
(12571)
管理(11435)
(11296)
业大(9980)
农业大学(8476)
(7691)
科技(7041)
林业(6773)
经济研究(6665)
业经(6477)
中国农业(6310)
财经(6202)
(6173)
金融(6173)
自然(5920)
资源(5704)
技术(5558)
(5221)
商业(5061)
问题(5037)
共检索到136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月   高艳菊   刘亚兰   李向义   黄彩变   周杰   曾凡江  
为探究极端干旱区油莎豆经济有效的水肥种植措施,本研究在和田地区沙漠-绿洲过渡带风沙土上设置了水肥、覆膜的双因素实验,其中3个水肥处理:60%,80%和100%水肥;3个覆膜处理:无膜,液态膜和白膜,共计9个处理,分析了不同水肥处理和覆膜方式对油莎豆干物质产量、土壤养分、土壤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肥处理对油莎豆的生长与各部分产量均没有显著影响,覆膜处理显著影响了油莎豆株密度,块茎个数,千粒重及块茎产量(P<0.05),其中,油莎豆叶生物量与块茎产量均在覆盖白膜条件下为最大,块茎产量在液膜处理下为最低。水肥与覆膜处理对土壤养分均有显著影响,水肥处理与覆膜处理对0-20cm土壤有机质、有效氮、速效钾,以及20-40cm土壤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种植油莎豆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其余养分含量,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白膜+60%水肥条件下为最高。并且,种植油莎豆显著降低了土壤深层盐分含量,但过量的水肥会导致表层土壤盐渍化。我们的研究表明,在覆盖白膜的条件下,选择较低的水肥添加量能够在获得较高的油莎豆产量的同时,减少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生态效益,因此,针对贫瘠缺水的沙化土地,推荐使用白膜+60水肥的模式种植油莎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月   刘亚兰   高艳菊   李向义   黄彩变   周杰   曾凡江  
为探究极端干旱区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经济有效的水肥种植措施,本研究在和田地区沙漠-绿洲过渡带风沙土上设置了水肥和覆膜的双因素试验,设3个水肥处理(60%、80%和100%水肥),3个覆膜处理(无膜、液膜和白膜),共计9个处理,分析了不同水肥处理和覆膜方式对油莎豆干物质产量、土壤养分、土壤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肥处理对油莎豆的生长与各部分产量均无显著影响(P> 0.05),覆膜处理显著影响油莎豆株密度、块茎个数、千粒重及块茎产量(P <0.05)。油莎豆叶生物量与块茎产量均在覆盖白膜条件下最大,块茎产量在液膜处理下为最低。水肥与覆膜处理对土壤养分均有显著影响,水肥处理与覆膜处理对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速效钾,以及20-40 cm土层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种植油莎豆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其余养分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白膜+60%水肥条件下为最高;并且显著降低了土壤深层盐分含量,但过量的水肥会导致表层土壤盐渍化。综上所知,在覆盖白膜的条件下,选择较低的水肥添加量能够在获得较高的油莎豆产量的同时,减少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生态效益,因此,针对贫瘠缺水的沙化土地,推荐使用白膜+60%水肥的模式种植油莎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建力  张学军  李红霞  陈晓群  裘敏  
以强筋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传统灌溉和节水灌溉条件下,有机肥处理、增氮处理和减氮处理对春小麦产量、品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在传统灌溉条件下和节水灌溉条件下,与有机肥处理相比,增氮处理和减氮处理不仅能提高籽粒产量,而且能提高小麦的品质;(2)在传统灌溉条件下,与增氮处理相比,减氮处理能使籽粒产量提高2.9%,使沉降值提高3.6 mL,且降低了0~180 cm土层的NO3--N含量;(3)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与增氮处理相比,减氮处理的沉降值提高3.3 mL,且降低了0~30 cm土层的NO3--N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全忠  张建平  陈竹君  周博  高雪玲  周建斌  
【目的】提高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水平,保持生态环境持续发展,提出针对性的设施栽培水肥高效调控技术。【方法】分别于陕西杨凌和西安长安布设肥料配比和肥水调控田间试验,对不同土壤条件下日光温室番茄生长期间和收获后,土壤剖面中几种主要养分(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及盐分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配方施肥处理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量以及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但收获后各试验不同处理0~200 cm土壤剖面中的硝态氮累积量为1164.9~1986.3 kg/hm2,0~20 cm土壤剖面中有效磷含量为196.0~349.5 mg/kg,速效钾含量为229.3~523.2 mg/k...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唐海龙  龚伟  王景燕  舒正悦  黄帅  赵昌平  周书玉  
为了解水肥措施对竹叶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通过盆栽设置土壤含水量(20.0%, 40.0%, 60.0%和80.0%的田间持水量),氮肥(氮施肥量分别为0, 75.0, 150.0和300.0 kg·hm~(-2)),磷肥(五氧化二磷施肥量分别为0, 30.0, 60.0和120.0 kg·hm~(-2))和钾肥(氧化钾施肥量分别为0, 75.0, 150.0和300.0kg·hm~(-2))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水肥耦合对盆栽竹叶花椒生长、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竹叶花椒地径(D),苗高(H)和D2H,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总微生物数量、碱解氮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均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地径、苗高和D2H,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和总微生物数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养分含量与竹叶花椒地径和苗高均呈显著相关;土壤肥力隶属度和D2H呈显著相关。通过对土壤肥力隶属度(y)与土壤含水量(x1),氮肥(x2),磷肥(x3)和钾肥(x4)的多元回归预测得到,最适宜竹叶花椒幼苗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提高的水肥组合为:土壤含水量为61.5%,施肥量为244.3 kg·hm~(-2)氮肥, 112.4 kg·hm~(-2)磷肥和240.1kg·hm~(-2)钾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增丽  董平国  樊晓康  王天任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溉定额对土壤水盐时空分布特征、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在石羊河流域中游,通过2014—2015两年的灌溉试验,对春玉米生育期设置不同灌溉定额(4 800、4 200和3 600 m3·hm~(-2)),测定0—100 cm土层内,土壤水盐时空分布特征,春玉米播种前和收获后土壤全盐量在年内和年际间的变化,春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结果】随灌水定额的增加,0—6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增加明显,当灌水定额从420 m3·hm~(-2)增加到480 m3·hm~(-2)时,春玉米吐丝扬花期0—60 cm土层平均含水率可保持在24.52%以上。在作物需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长源  焦凤丽  洪圣哲  孙池涛  张明明  张凯  李全起  
为了探索华北平原生物可降解地膜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及为寻求更加环保的替代方式,解决地膜覆盖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设置普通PE地膜覆盖(PM)、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BM)、秸秆覆盖(SM)3种不同覆盖处理,以裸地不覆盖(CK)作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处理对春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覆盖处理对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在春玉米生育期内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趋势,而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在生育期内先减小后增大。在春玉米收获期,2种不同覆膜处理均能提高上述3种酶活性,秸秆覆盖只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有提高作用。其中,对于土壤脲酶活性各个覆盖处理的提升效果明显,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分别较CK处理提高了58.73%,33.65%,83.84%和26.19%,50.98%,61.21%。与CK相比,各个覆盖处理都提高了表层0~10 cm土层内的土壤有机碳、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且以秸秆覆盖效果最优,分别显著提高了24.68%,11.10%,23.34%,而2个覆膜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对于土壤有效磷含量,各个覆盖处理没有显著的提高作用。综上所述,在华北平原地区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对于上述3种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与覆盖普通PE地膜的效果相似。因此,生物可降解地膜代替普通PE地膜覆盖到农田当中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博  陈竹君  周建斌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不同水肥调控对番茄产量与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农民的常规施肥处理相比,采用调整N,P,K比例并减少其用量的配方施肥处理可保持番茄产量,而且可增加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硝态氮和有机酸含量,改善果实品质;同时也显著降低了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在土壤中的过量累积,降低了土壤盐分累积。与常规灌溉处理相比,在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节水灌溉处理对番茄产量与品质及土壤养分累积等指标均未产生不良影响。说明在当前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采取节水节肥措施具有很大潜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东  史海滨  霍再林  晏云  李延林  张义强  
通过对河套灌区不同盐渍化土壤进行的田间试验 ,分析了在不同生育阶段盐分水平对向日葵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可知向日葵各个生育阶段对盐分的反应并不相同。苗期对盐分较敏感 ,作物各生育指标对盐分的响应很大。现蕾期土壤中适量含盐 ,作物对苗期受盐分影响有补偿性生长。全生育期土壤盐分含量高于 5mg·g-1时 ,严重抑制作物生长 ,最高减产率可达 4 5 5 2 %。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远赛  刘志鹏  林琪  张玉梅  
为明确适合盐碱地小麦的播种方式,试验以青麦6号为材料,以平播为对照(CK),研究不同沟播处理[沟播2行(T1)、沟播3行(T2)]对盐碱地小麦生育时期间不同土壤层全盐动态、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麦田020cm土层的全盐含量均大于2040cm土层,不同处理的土壤全盐含量均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越冬期过后不同处理的土壤全盐含量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进呈现上升的趋势,且不同土层的全盐含量均在小麦返青期达到最大值,沟播处理沟内土壤的全盐含量显著低于CK与垄上的土壤全盐含量,尤其是在返青期之后。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郗金标  邢尚军  宋玉民  张建锋  张建国  董振成  
研究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5年生白刺林和新淤地上18年生不同类型林分土壤盐分和养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刺造林后显著地促进了土壤脱盐,明显地提高了土壤肥力;新淤地上植树造林能有效抑制土壤返盐,培肥地力;不同类型林分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效果没有差异,杨树、刺槐行间混交林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最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树  汪景宽  高艳梅  
采用培养熏蒸-提取法测定了不同施肥处理和长期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含量。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产生显著影响。长期施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使土壤微生物量碳平均提高102.6%和60.1%,使土壤微生物量氮平均提高107%和41.2%;施氮肥处理则使土壤微生物量碳平均降低30.8%,使微生物量氮平均降低1.46%。地膜覆盖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影响不显著,不同施肥处理覆膜后变化趋势不同。其中,对照、N4及M4N2P1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覆膜后平均升高20.4%、44.6%和12.9%,土壤微生物量氮平均升高22.9%、12.7%和56.5%;而M4处理土壤微生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玉倩   米俊珍   赵宝平   徐忠山   陈晓晶   李英浩   张碧茹   刘景辉  
为探究秸秆与微生物菌肥对盐碱地土壤和作物盐分含量的影响,试验于内蒙古达拉特旗重度盐碱地,分别设不施秸秆不施微生物菌肥(CK)、秸秆单施(G)、微生物菌肥单施(F)、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GF)4个处理,分别种植燕麦、高丹草、黍子、油用向日葵4种作物,分析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对盐碱地土壤和作物盐离子浓度及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能显著降低土壤含盐量,提高作物生物量及作物体内盐离子积累量,其中土壤全盐量在种植油用向日葵的土壤中最低,为4 400.41 mg/kg,较CK显著降低了13.85%;作物生物量及盐离子积累量以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处理下的高丹草最大,生物量和盐离子积累量分别较CK提高了68.32%,108.28%。此外,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增强了各作物对盐离子的选择吸收能力,配施处理下燕麦对Mg~(2+)、Cl~-、SO_4~(2-)有较强吸收能力,分别较CK提高50.51%,72.74%,56.39%;高丹草对Ca~(2+)有选择吸收能力,较CK提高76.01%;油用向日葵则主要吸收K~+,其含量较CK提高12.90%。综上,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能显著提高作物生物量、盐离子积累量及对盐离子的选择吸收能力,并且能有效降低盐碱地土壤全盐量,4种作物中,以高丹草和油用向日葵表现较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鲁浩  李玉义  逄焕成  孙庆泉  
基于湖南、北京两地19年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开展了不同土壤类型下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褐潮土和红壤2种不同土壤类型上,有机无机均衡施肥(NPKM)均能够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而长期不均衡施用无机肥土壤中N、P、K养分在2种土壤上则表现出较低的水平,尤以红壤上降低最为明显。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与对照处理(CK)相比,在红壤上增产788.32%,对产量形成的贡献率为88.74%;在褐潮土上增产828.05%,对产量形成的贡献率为89.22%。在2种土壤类型上无机均衡施肥(NPK)小麦产量差异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小梅  温祝桂  赵宝泉  刘冲  邢锦城  董静  丁海荣  洪立洲  
【目的】明确不同绿肥作物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为滨海盐渍土改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种植豆科绿肥田菁、草木樨,分析了绿肥生长季滨海盐渍土容重、孔隙度、p H、养分、有机质及盐离子总量的动态变化。【结果】与种植前相比,一个生长季后,种植田菁、草木樨土壤容重减轻6.72%8.82%,孔隙度增加6.90%9.43%;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含量分别较种植前增加4.56%6.80%和9.49%10.7%,且含量最高的是1月和3月;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降幅范围为2.17%35.6%;020 cm土层p H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