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6)
2023(7867)
2022(6538)
2021(5975)
2020(4972)
2019(10899)
2018(10437)
2017(20212)
2016(11156)
2015(11783)
2014(11474)
2013(11362)
2012(10419)
2011(9324)
2010(8899)
2009(8121)
2008(8135)
2007(6929)
2006(5861)
2005(5070)
作者
(36303)
(30391)
(30124)
(28528)
(19333)
(15114)
(13421)
(12004)
(11583)
(10700)
(10671)
(10031)
(9879)
(9839)
(9596)
(9507)
(9179)
(8965)
(8763)
(8739)
(7956)
(7656)
(7207)
(6944)
(6918)
(6893)
(6641)
(6559)
(6234)
(6231)
学科
(40295)
经济(40247)
(32004)
管理(31045)
(24831)
企业(24831)
方法(20361)
数学(18334)
数学方法(18171)
(12699)
(11924)
(10764)
中国(9793)
(9207)
贸易(9205)
(9010)
业经(8798)
农业(8532)
(7926)
财务(7917)
(7913)
财务管理(7904)
技术(7706)
企业财务(7641)
(6895)
银行(6841)
(6517)
金融(6516)
(6477)
环境(6439)
机构
大学(160108)
学院(159737)
(63852)
经济(62784)
研究(58995)
管理(58763)
理学(52626)
理学院(52001)
管理学(50956)
管理学院(50691)
(44503)
科学(41505)
中国(41285)
农业(36148)
业大(34429)
(32823)
(32600)
研究所(30622)
(27698)
中心(25935)
农业大学(23830)
财经(23279)
(22672)
(21518)
(20640)
(20072)
科学院(19843)
经济学(19833)
(19451)
北京(19366)
基金
项目(120696)
科学(93609)
基金(89853)
(84849)
国家(84202)
研究(75119)
科学基金(69483)
社会(49418)
自然(49299)
基金项目(48279)
自然科(48253)
自然科学(48235)
自然科学基金(47430)
(47083)
社会科(47034)
社会科学(47019)
(40987)
资助(36215)
教育(33608)
重点(28206)
计划(26910)
编号(26310)
(26231)
(25494)
(25121)
科研(24532)
科技(24309)
创新(23978)
(23960)
国家社会(21628)
期刊
(59621)
经济(59621)
学报(40826)
(39778)
研究(38236)
科学(32615)
大学(28591)
学学(28012)
农业(27353)
中国(26287)
(20591)
管理(18913)
(15062)
业大(12611)
(12481)
金融(12481)
财经(11383)
农业大学(10829)
经济研究(10811)
(10657)
业经(10506)
(9698)
技术(9629)
科技(9060)
问题(8709)
教育(8540)
林业(7957)
中国农业(7577)
资源(7328)
商业(7311)
共检索到214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柏丽华  王小奇  田春晖  于凤泉  
在稻水象甲取食选择性试验中,水稻品种IR16与抗虫品种T03差异极显著,确定品种IR16为感虫品种。通过测定各品种水稻叶片的物理性状和营养成分含量,研究其与稻水象甲对不同水稻品种取食选择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稻水象甲对叶脉间距小、硅化细胞数目多的品种取食选择性差;对叶片含水量高、可溶性还原糖含量高的品种取食选择性强;叶片总糖、各类蛋白质含量与稻水象甲的取食选择性无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奇  柏丽华  田春晖  
首先研究了稻水象甲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产卵量。选用13个水稻品种,分别在各供试水稻品种上饲养稻水象甲成虫50d,经对产卵量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表明,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稻水象甲的产卵量存在极显著差异(F=14.527,df=12,104,p<0.0001)。稻水象甲成虫取食后产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永福  廖国会  金剑雪  程英  张忠民  袁洁  陈小均  江兆春  胡吉锋  
为弄清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幼虫在水稻田间的分布情况,采用全田调查和平行跳跃式取样法,运用Iwao回归模型和Taylor幂法则,研究了稻水象甲幼虫在水稻根部空间的分布型。结果表明:稻水象甲幼虫在秧田返栽田虫口密度显著高于移栽田,幼虫在秧田返栽田和移栽田水稻植株根部均呈聚集分布,主要分布在田块的中部区域,但个体间相互排斥,聚集原因系环境因素造成,秧田返栽田密度较高田块的聚集原因除与环境因素有关外,还与稻水象甲幼虫的习性有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碧球1黄所生1黄凤宽1周君雷2  
以6个抗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水稻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淹水试验方法,研究淹水胁迫对抗褐飞虱水稻品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影响及其与褐飞虱取食量的关系。结果表明:TN1、Babawee、RHT、Ptb33、RP1976-18-6-4-2和570011游离氨基酸含量受淹水胁迫的影响很大,其中RHT游离氨基酸含量在淹水后均高于对照,RP1976-18-6-4-2和570011在淹水达3 d以上时高于对照,IR56游离氨基酸含量仅在淹水3 d时高于对照; TN1可溶性糖含量受淹水胁迫影响波动较大; IR56、Babawee、RHT、Ptb33和570011可溶性糖含量受淹水胁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君雷  吴碧球  黄所生  黄凤宽  
以6个抗褐飞虱水稻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淹水试验方法,研究淹水胁迫对抗褐飞虱水稻品种次生物质的影响及其与褐飞虱取食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淹水胁迫对水稻品种次生物质含量变化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因品种而异。受淹水胁迫的影响,Ptb33和570011草酸含量、TN1和IR56、B.W、RP1976-18-6-4-2总酚含量及RHT单宁含量在淹水后均增加而高于对照;而TN1单宁含量和Ptb33总酚含量在淹水后则均减少而低于对照;RP1976-18-6-4-2草酸含量、RHT和570011总酚含量及B.W、Ptb33和570011单宁含量变化波动较大。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淹水后,仅褐飞虱生物型Ⅱ雌成虫在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苏素苗   康天恺   邹家龙   汪本福   张洋洋   廖世鹏   李小坤  
【目的】明确不同水稻品种对锌肥的响应效果以及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籽粒锌有效性的影响差异。【方法】分别于2019和2020年进行田间试验。具体如下:2019年开展第1个田间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稻品种对施用锌肥的响应效果。选取了虾稻一号、虾稻二号、润香玉和隆两优3463等4个水稻品种,设置不施锌(CK)和施锌(+Zn)两个处理,以探究不同水稻品种对施用锌肥响应效果的差异。2020年开展第2个田间试验,旨在探究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籽粒锌有效性的影响。在2019年试验基础上,选择虾稻一号和隆两优3463两个产量较高的水稻品种继续开展后续研究,设置不施锌(S0F0)、土壤施锌15 kg·hm-2(S1F0)、土壤施锌30 kg·hm-2(S2F0)、开花期叶面喷施0.5%ZnSO4(S0F1)、土壤施锌15 kg·hm-2+开花期喷施0.5%ZnSO4(S1F1)、土壤施锌30 kg·hm-2+开花期喷施0.5%ZnSO4(S2F1)6个处理,以探究不同施锌方式对两种水稻产量及籽粒锌有效性的影响差异。【结果】试验1中,不同品种水稻对施用锌肥的响应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施锌后,虾稻一号、虾稻二号、润香玉和隆两优3463等4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分别增加4.4%、11.6%、7.9%和4.8%,其增产效果主要表现为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的提高。与CK相比,4个水稻品种施锌处理的有效穗数分别平均增加了19.8%、3.9%、9.9%和24.0%,结实率分别平均增加了5.4%、9.7%、6.7%和4.0%。此外,4个水稻品种施锌处理的糙米植酸与锌摩尔比分别平均降低了24.3%、30.9%、21.3%和37.2%,精米植酸与锌摩尔比分别平均降低了29.5%、32.4%、33.9%和35.3%。试验2中,不同施锌方式对虾稻一号和隆两优3463产量和籽粒锌有效性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土壤施锌的增产效果显著优于叶面喷锌,且在土壤施锌的基础上配合叶面喷锌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与S0F0相比,S0F1、S1F0、S1F1、S2F0和S2F1处理的虾稻一号产量分别提高了12.1%、14.1%、17.2%、22.2%和29.3%,隆两优3463的产量分别提高了2.0%、10.1%、15.2%、28.3%和31.3%。不同施锌方式对籽粒锌有效性的影响效果有所不同,且两个水稻品种的籽粒锌有效性存在显著差异。叶面喷施对籽粒的锌强化效果明显优于土壤施用,隆两优3463籽粒锌的生物有效性高于虾稻一号。【结论】筛选高产富锌的水稻品种(隆两优3463),并采用合理的锌肥施用方式(土施30 kg·hm-2+开花期叶面喷施0.5%ZnSO4),可实现水稻增产和稻米锌营养强化的目的,助力水稻增收提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霞  郭玉华  王松文  李传友  刘芳  张欣  施利利  
选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249对SSR引物,对9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进行DNA扩增,筛选到具有3条以上特异扩增条带的SSR引物39对,其中能揭示籼粳多态性的引物有6对。用筛选到的引物在9个不同水稻品种间的扩增结果,初步分析了SSR标记的多态性及用于水稻指纹分析、籼粳分化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潜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文娟  钟雪莲  李红松  陈永翠  姬红丽  周雪平  彭云良  
【目的】为筛选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方法】在广西兴安设立病圃,对来自西南稻区的171个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的172个水稻生产品种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在分行初步筛选试验中,拔节期TN1平均矮缩株率为10. 67%,生产品种平均矮缩株率在0. 00%~19. 52%,其中99. 32%的品种其平均矮缩株率低于TN1;平均矮缩株率低于15. 00%的水稻品种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性,不同地区间抗性品种比例无显著差异(P=0. 2725),但49个参试粳稻品种中表现抗性的比例为71. 43%,远远高于参试籼稻品种表现抗性的比例(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琼轩  孟玲  李保平  
为评估外来广聚萤叶甲对外来入侵豚草的寄主专一性,在野外网室中采用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了幼虫期完成发育所取食的植物(豚草、苍耳)是否影响其成虫在这2种植物大、小株型上的产卵决策。连续观测雌虫的4次产卵量、卵粒大小及其卵孵化情况等。结果表明:成虫在小株型豚草和苍耳上平均产卵数量不受其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影响,但在大株型豚草和苍耳上的平均产卵数量受其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影响。当幼虫取食苍耳发育到成虫后,在大株型豚草上的产卵数量大于幼虫取食豚草的成虫,4次产卵数也差异较大(中位值25~46粒);但两者在大株型苍耳上的平均产卵数量无显著差异,4次的产卵数差异较小(中位值15~20粒)。总体上在豚草上的产卵量均明显...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亚强  李强  尤民生  林胜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褐飞虱在转cry1Ab抗虫水稻(mf-mH3301-1)和非转基因水稻(mH3301)上的取食和产卵选择行为,并通过y型嗅觉仪研究了褐飞虱对2种水稻的趋性反应.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mf-mH3301-1对褐飞虱成虫的取食选择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在接虫后2、4、8 H,雄成虫在bt水稻上的着虫率显著低于对照mH3301,而雌成虫在接虫后4、8 H在bt水稻上的着虫率显著低于对照mH3301.然而,bt水稻对于褐飞虱的产卵选择性和趋性反应均无显著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梦娇   孙徐涛   彭震   房加鹏   董立尧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氯氟吡啶酯对水稻的安全性及安全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应用范围,明确氯氟吡啶酯在水稻和杂草间的选择性原理,为氯氟吡啶酯田间应用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采用整株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氯氟吡啶酯茎叶处理对水稻的安全性。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方法测定氯氟吡啶酯处理后原变稗与水稻体内生长素(IAA)、乙烯(ET)和脱落酸(ABA)等植物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低叶龄的水稻对氯氟吡啶酯(有效成分剂量30 g·hm~(-2))比较敏感,容易发生药害。随着叶龄的增加,水稻对氯氟吡啶酯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在水稻4.5叶期及以后用药比较安全;对不同类型水稻抑制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籼稻、糯稻、粳稻;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栽培方式水稻抑制作用从大到小依次是旱直播、水直播、移栽;在15 g·hm~(-2)剂量的氯氟吡啶酯处理下,稗草IAA、ET和ABA含量的变化率显著高于水稻体内的变化率,乙烯合成过程中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含量、1-氨基环丙烷羧酸合成酶(ACS)活性、1-氨基环丙烷羧酸氧化酶(ACO)活性测定结果与乙烯的结果相一致。[结论]氯氟吡啶酯对低叶龄水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推荐在水稻4.5叶期以后用药。氯氟吡啶酯在稗草与水稻之间有较高的选择性,扰乱植物体内的激素平衡是氯氟吡啶酯重要的选择性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朗  梁广文  陈恩海  黄凤宽  
以水稻褐稻虱抗性品种IR36和感性品种TN1为材料,研究其分蘖期甲醇提取物对褐稻虱成虫的行为影响,为应用抗性次生物质为标记培育抗褐稻虱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处理48h后,TN1植株喷IR36提取物与喷清水的处理定向选择率分别是14.00%,26.67%,产卵量分别为16.0,52.2粒,蜜露量分泌分别为5.7,33.3mg,虫体重变化率分别是-22.2%,166.7%;抗性品种IR36植株喷TN1提取物与喷清水的处理定向选择率分别为5.33%,1.20%,产卵量分别是24.4,0粒,蜜露量分泌分别为13.4,3.5mg,虫体重变化率分别是77.8%,-22.2%,说明抗性品种IR36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嘉宇  张世春  徐正进  陈温福  
以直立大穗型常规稻辽粳263和弯穗型杂交稻屉优418为试验材料,用Logistic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不同源库处理对不同穗型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和结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源处理对2个品种灌浆参数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不同的库处理使辽粳263的最终粒重表现出极显著差异,不同的库处理在屉优418的各参数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辽粳263穗的中部籽粒重易受到源库的影响,屉优418则是下部籽粒,源库处理对2品种的弱势粒灌浆速率影响最大。增加源库比或降低着粒密度有利于弱势粒平均粒重的提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虹伶  刘旭  蒲德强  彭云良  
稻水象甲作为一种检疫性害虫于2011年在四川首次发现并报道。本文在发现地隆昌县迎祥镇对稻水象甲的各虫态历期及生活史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稻水象甲在四川1年发生1代,幼虫和成虫的发生高峰期分别为5月下旬和7月上旬。稻水象甲的防治关键是利用低毒杀虫制剂、灯诱、天敌资源等绿色防控技术控制越冬成虫数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峗薇  杨茂发  杨大星  周冲  陈文龙  杨洪  廖启荣  
为了摸清稻水象甲在贵州高原山地环境下的种群动态,并对有效控制稻水象甲的发生及扩散提供参考,于2011年和2012年在贵州省平坝、息烽和花溪进行了稻水象甲成虫的灯诱试验。结果表明:贵州稻水象甲成虫灯下始见日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终见日在8月上旬至9月下旬;始见日至高峰日间隔在9~37 d,平均24 d。灯下虫峰数量2~3个,主峰期较明显,多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全年灯下有虫日数在20~51 d。越冬代成虫上灯数量远高于新一代成虫。贵州稻水象甲成虫总体为灯下种群数量较少,上灯日数不多,始见日、高峰日、终见日在各地间以及年份间有较大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