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52)
2023(2722)
2022(2235)
2021(1906)
2020(1649)
2019(3569)
2018(3336)
2017(6071)
2016(3418)
2015(3464)
2014(3327)
2013(3320)
2012(3065)
2011(2878)
2010(2673)
2009(2396)
2008(2433)
2007(2168)
2006(1793)
2005(1560)
作者
(12826)
(10966)
(10688)
(10184)
(6664)
(5380)
(4637)
(4405)
(4079)
(3806)
(3748)
(3622)
(3582)
(3514)
(3508)
(3423)
(3398)
(3303)
(3176)
(3136)
(2994)
(2674)
(2592)
(2559)
(2506)
(2426)
(2316)
(2299)
(2279)
(2278)
学科
(12374)
经济(12357)
管理(8791)
(8301)
方法(6599)
(6598)
企业(6598)
数学(5985)
数学方法(5930)
(4271)
(3737)
(3019)
中国(2834)
(2567)
贸易(2565)
业经(2533)
环境(2527)
(2496)
技术(2409)
农业(2143)
(1960)
财务(1959)
财务管理(1957)
(1926)
(1906)
金融(1906)
(1900)
企业财务(1892)
地方(1813)
产业(1800)
机构
大学(51804)
学院(51482)
研究(20394)
(19374)
经济(19050)
管理(16538)
(16373)
科学(16043)
理学(15027)
理学院(14829)
管理学(14363)
管理学院(14293)
农业(13362)
中国(13185)
业大(13019)
(11960)
研究所(11444)
(10542)
农业大学(8963)
(8765)
中心(8445)
(8152)
(8055)
实验(7956)
实验室(7643)
(7600)
财经(7566)
(7479)
重点(7300)
(7167)
基金
项目(42234)
科学(32004)
基金(31384)
(31034)
国家(30845)
科学基金(24828)
研究(23365)
自然(18504)
自然科(18124)
自然科学(18115)
自然科学基金(17796)
(16737)
基金项目(16722)
社会(15214)
(14770)
社会科(14561)
社会科学(14553)
资助(12909)
计划(10624)
教育(10323)
重点(10238)
科技(10187)
科研(8831)
(8829)
(8770)
(8529)
创新(8323)
(8159)
专项(7975)
(7306)
期刊
学报(17547)
(16982)
经济(16982)
(14582)
科学(12802)
研究(12060)
大学(11858)
学学(11752)
农业(9572)
中国(7523)
(6323)
管理(5809)
(5594)
业大(5387)
林业(4999)
农业大学(4219)
财经(3916)
科技(3844)
(3687)
经济研究(3451)
(3374)
自然(3331)
(3155)
金融(3155)
中国农业(3012)
自然科(2756)
自然科学(2756)
业经(2672)
科技大(2607)
科技大学(2607)
共检索到67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彪  李品芳  白海峰  樊奋成  
【目的】研究多年生草本鸢尾科植物-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Koidz.)在盐分和水分共同作用下的生长变化及渗透调节效应,为马蔺的栽培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砂培马蔺幼苗为试材,分别设置5个NaCl浓度(S)(0、0.5%、1.0%、1.5%和2.0%)和3种土壤含水量(W)(田间持水量的100%、65%和45%)交互组合为15个处理。幼苗处理8 d后测定地上部无机离子、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含量,并计算其对渗透势的贡献度。【结果】马蔺在土壤水分充足且盐分较低时生长良好,盐浓度在1.5%—2.0%时,地上部生物量明显减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彪  李品芳  
【目的】探讨施用硝态氮对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Koidz.)耐盐性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为马蔺的栽培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砂培马蔺幼苗,透灌含不同浓度NaCl和硝态氮的营养液(设置3个NaCl浓度0.1、140、210 mmol.L-1与3种硝态氮含量0.25、4和8 mmol.L-1交互组合的9个处理),处理35 d后,测定叶片和根部的生物量、矿质元素吸收量以及叶片中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结果】在中等盐浓度(140 mmol.L-1)处理下,施加多量硝态氮(8 mmol.L-1)更大程度地促进了马蔺叶片生物量的累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素萍  赵铭钦  刘鹏飞  李玉娥  付博  
为探究不同光质对烤烟叶片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自然光为对照,在大田条件下通过覆盖不同颜色滤膜获得不同光质,研究红光(R)、白光(W)、蓝光(B)、紫光(P)、黄光(Y)等不同光质对烤烟成熟衰老过程中质体色素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打顶后烟叶中质体色素降解转化,与自然光相比,红光和白光延缓了叶绿素含量的下降,白光和蓝光抑制类胡萝卜素的降解,整个降解过程中各不同光质处理下色素降解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蓝光>黄光>紫光>红光>白光>对照。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黄光和红光诱导了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并且使MDA的含量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从而延缓叶片的衰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玉叶  李德全  
土壤水分胁迫下 ,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昌乐 5号、北农 2号与抗旱性弱的济南 13、鲁麦 5号相比 ,渗透调节能力高 0 4 1~ 0 60MPa ,相对含水量少降 6 39~ 10 74个百分点 ,叶水势少降 0 19~ 0 63MPa。水分胁迫使小麦叶片光合能力下降 ,水分胁迫全过程下降平均百分数 ,抗旱性强的品种比抗旱性弱的品种光合速率少降 17 7%~ 2 2 5% ;气孔导度少降 2 1 0 6%~2 3 75%。小麦叶肉细胞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发生变化且随水分胁迫的加重而加剧 ,但变化程度与小麦的抗旱性及渗透调节能力成负相关。胁迫导致叶绿体外形变圆 ,类囊体肿胀 ,片层间距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亚萍  彭燕  
以‘Pixie’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cv.‘Pixie’)为试材,通过PEG(聚乙二醇-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植物生长素(IAA)对白三叶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μmol·L(-1) IAA能够显著(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建民  史吉平  商振清  
渗透胁迫对玉米幼苗不同叶片、叶位水分状况及SOD、POD活性的影响EffectofOsmoticStressontheWaterStatus,SOD,PODActivitiesofDifferentLeavesinMaizeSeedlings¥//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遵春  陈荣江  包东娥  
以金光杏梅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对金光杏梅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金光杏梅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都明显降低;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Pro)的含量显著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都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而降低,细胞间隙CO2浓度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而升高;轻度干旱胁迫下,气孔限制是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严重干旱胁迫下,非气孔限制是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后有丽  苏世平  李毅  种培芳  马鹏图  魏斌  
以大田环境中多年龄植物红砂(Reamuria soongorica)植株为材料,采用室外试验研究了自然干旱下喷施2、4、6和8 mg·L~(–1)的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对红砂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ABA能降低红砂叶片中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 SS)、游离脯氨酸(free proline, Pro)和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随着ABA浓度的增加,ABA作用效应先增强后减弱。其中,6 mg·L~(–1)的外源ABA作用效应最大,与处理前相比,该浓度下红砂叶片中SS、 Pro、 SP含量分别显著下降35.75%、 90.08%、 16.66%, SOD活性显著上升28.94%,POD活性为处理前的1.35倍,CAT活性显著上升84.46%。因此,喷施外源ABA可缓解干旱胁迫对红砂植株的伤害,以喷施6 mg·L~(–1)的外源ABA效果最佳。在今后荒漠区红砂种群的保育中可喷施6 mg·L~(–1)的外源ABA缓解干旱胁迫对植株的伤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明生  彭忠华  谢波  谈锋  张启堂  付玉凡  杨春贤  杨永华  
对水分胁迫下甘薯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和叶片渗透调节物质与品种抗旱性关系的研究表明 ,水分胁迫下不同甘薯品种离体叶片失水速率比对照均明显减慢 ;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比对照均明显增加 ,K+ 含量明显下降 ,游离脯氨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叶片中可溶性糖、总游离氨基酸和K+ 的相对值 (占对照 % )与品种抗旱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9374、0 .92 2 9和 0 .835 9,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生  杜建厂  谢波  谈锋  杨永华  
对水分胁迫下甘薯叶片渗透调节物质与品种抗旱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甘薯不同品种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比对照均明显增加 ,K+ 含量明显下降 ,游离脯氨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叶片中可溶性糖、总游离氨基酸和K+ 的相对值 (占对照 % )与品种抗旱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937、 0 92 3和 0 836 ,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欢  马彤彤  郭帅  张颖  白志英  李存东  
【目的】研究大麦半矮秆基因uzu与抗旱性的关系,为大麦抗旱优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套大麦株高近等基因系(3T、3D和15T、15D)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方式,以不同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胁迫程度:对照(0)、轻度(5%)、中度(15%)和重度胁迫(25%)对大麦株高近等基因系幼苗株高、根冠比、根系形态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在幼苗长至四叶一心时取样,直尺测定株高;采用烘干称重法获得根系生物量和地上部生物量,二者比值乘以100%得到根冠比;利用根系扫描仪对样根进行扫描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瑞宏  田华  高桂娟  卢欣石  
以陇东(耐旱)、公农1号(耐旱性中等)、BL-02-329(不耐旱)3种抗旱性强弱差异较大的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对干旱胁迫下其叶片水分代谢与两种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苜蓿叶片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水分饱和亏缺增加,总体上3种紫花苜蓿叶片抗旱性强的材料其叶片水势降低的幅度较大,水分饱和亏缺上升幅度及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较低。干旱胁迫下,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上升,2种渗透物质对3种紫花苜蓿均有渗透调节作用。脯氨酸是三种紫花苜蓿主要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的多少及增加的幅度能反映苜蓿的耐旱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永骏  杨延杰  
采用耐冷性不同的3个茄子品系,研究不同亚低温((18±1)℃/(12±1)℃)持续时间及恢复期对茄子苗期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与活性氧清除物质(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低温处理过程中,茄子苗期叶片的可溶性糖、脯氨酸、谷胱甘肽以及SOD、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亚低温处理初期大幅下降,后期变化幅度趋于平缓;POD同工酶在亚低温处理初期Rf=0.114 8时的酶活性明显增强,处理6 d时耐低温茄子品系0814出现一条Rf=0.196 7新酶带。适温恢复后,脯氨酸、谷胱甘肽含量以及SOD、POD活性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耀富  王佩  宋世旭  杨天旭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渗透胁迫对不同供钾水平(0、5、10 mmol.L-1)烤烟叶片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各供钾水平处理烤烟叶片中3种多胺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腐胺、亚精胺含量在胁迫处理24 h达到高峰,而精胺含量在18 h达到高峰;-0.2 MPa和-0.4 MPa胁迫处理3种多胺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同供钾水平下随胁迫强度增大,3种多胺含量增加,相同胁迫强度下随供钾水平提高,多胺含量降低。在重度渗透胁迫和缺钾条件下烤烟叶片中多胺大量积累,这可能是烟草对缺钾和渗透胁迫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丹丹  马英杰  马亮  
【目的】为明确不同覆盖条件对枣树地温及光合影响。【方法】以南疆大田滴灌枣树为研究对象,对地膜覆盖(PM)、秸秆覆盖(SM)、无覆盖对照(CK)3个不同覆盖条件对枣树不同土层土壤温度与枣树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与传统的CK种植模式相比,PM处理增温效果较为显著,农田5~30 cm土壤平均温度较传统无覆盖对照高22.3%;SM处理对枣树主要起降温作用。各处理土壤温度日变幅依次表现为PM> CK> SM,各土层温度日变幅依次表现为5 cm>10 cm>20 cm>30 cm。通过枣树光合测定发现在萌芽展叶期P_n、T_r均呈单峰变化趋势,在花期与果实膨大期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呈双峰变化,出现明显午休现象,且整体表现为PM> SM> CK,SM处理在萌芽期相比CK对照组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WUE),枣树在PM处理下萌芽展叶期、花期、果实膨大期显著提高了WUE。【结论】地膜覆盖显著提高了枣树土壤温度,增强了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更有助于枣树累计干物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