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4)
- 2023(6891)
- 2022(5713)
- 2021(5215)
- 2020(4378)
- 2019(9786)
- 2018(9428)
- 2017(17157)
- 2016(9831)
- 2015(10551)
- 2014(10296)
- 2013(10172)
- 2012(9048)
- 2011(8033)
- 2010(7862)
- 2009(7288)
- 2008(7548)
- 2007(6738)
- 2006(5888)
- 2005(5149)
- 学科
- 管理(38634)
- 业(32640)
- 济(31445)
- 经济(31408)
- 企(28309)
- 企业(28309)
- 方法(15989)
- 数学(13572)
- 数学方法(13479)
- 财(13423)
- 务(9536)
- 财务(9516)
- 财务管理(9497)
- 农(9081)
- 企业财务(9003)
- 学(8136)
- 业经(8096)
- 贸(7759)
- 贸易(7757)
- 中国(7675)
- 易(7595)
- 制(7555)
- 划(7376)
- 农业(6296)
- 银(6292)
- 银行(6252)
- 人事(6079)
- 人事管理(6079)
- 策(5967)
- 技术(5871)
- 机构
- 大学(135000)
- 学院(134967)
- 管理(54357)
- 济(50658)
- 经济(49533)
- 理学(46004)
- 研究(45931)
- 理学院(45466)
- 管理学(44749)
- 管理学院(44496)
- 中国(36016)
- 农(34653)
- 科学(32758)
- 京(28753)
- 农业(28026)
- 业大(27714)
- 所(25279)
- 财(24495)
- 研究所(23550)
- 中心(21506)
- 江(20770)
- 财经(18944)
- 农业大学(18480)
- 省(18321)
- 北京(17470)
- 经(17385)
- 院(16288)
- 州(16103)
- 业(15684)
- 科学院(15235)
- 基金
- 项目(96308)
- 科学(73805)
- 基金(70546)
- 家(66321)
- 国家(65786)
- 研究(60144)
- 科学基金(54526)
- 自然(39281)
- 自然科(38376)
- 自然科学(38363)
- 社会(38195)
- 基金项目(38155)
- 省(38018)
- 自然科学基金(37720)
- 社会科(36285)
- 社会科学(36273)
- 划(33032)
- 资助(28210)
- 教育(26943)
- 重点(22231)
- 计划(21665)
- 编号(21588)
- 创(20300)
- 部(20180)
- 发(19667)
- 科研(19665)
- 科技(19448)
- 创新(19071)
- 业(19019)
- 大学(16635)
共检索到196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平 陈新平 田长彦 张福锁
在南疆塔里木盆地的南缘和北缘两个试验点研究了不同水氮措施对棉花产量、品质和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氮素实时监控技术和土壤水分实时监测技术的优化水氮管理比常规水氮管理大幅度减少氮肥施用量,策勒点施氮量由常规的432 kg·ha-1减少到256 kg·ha-1,尉犁点施氮量由310 kg·ha-1减少到137 kg·ha-1,灌水量也由常规的660 mm 减少到427 mm(策勒),600 mm 减少到402 mm(尉犁);优化水氮管理在减少水氮投入的同时获得了与常规水氮管理相同甚至更高的生物量、产量、纤维综合品质以及吸氮量;大幅度地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和灌水利用率;显著减少了土壤Nmin残留和...
关键词:
棉花 氮素 水分 养分平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武雪萍 郑妍 王小彬 赵全胜 胡育骄 蔡典雄 庄严 张国明 白洋 左余宝
采用不同盐分含量的海冰水进行棉花灌溉试验,结果表明:①经过1年3次灌溉和降雨淋洗作用,海冰水盐分含量为1g/L、3g/L和5g/L的灌溉处理,土壤均表现为明显的脱盐效果,在0~20cm表层土壤脱盐率随海冰水盐分含量升高而降低,脱盐率最高为1g/L处理,达到57.22%,分别高于3g/L和5g/L处理3.28%和18.34%;而盐分含量为7g/L和9g/L的灌溉处理0~80cm土壤各层次表现为积盐,以60~80cm积盐最为严重。②各处理以1g/L和3g/L海冰水灌溉棉花果枝数、单颗棉桃重和产量最高,随灌溉水盐分含量增加产量呈递减的趋势,9g/L海冰水灌溉3次的处理与无灌溉相比出现显著减产,减产率...
关键词:
海冰水 盐分含量 棉花产量 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熠 张志刚 周仲华
以湘K25为试验材料,在相同施氮量前提下,设置4个施氮深度处理H1(0 cm)、H2(5 cm)、H3(10 cm)、H4(15 cm),研究不同施氮深度对油后直播棉花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深度对棉花产量影响显著,对纤维品质影响不显著;施氮深度为10 cm时,棉花皮棉产量为1 354.26 kg/hm~2,比H1、H2、H4处理分别高412.24、218.6、171.3kg/hm~2;吐絮期,H3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达13 640.8 kg/hm~2;盛铃期,H3处理的叶面积指数仅小于H2处理的;盛铃期,冠层横向、纵向有效光合辐射(PAR)截获率相对合理,获取的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较多。综合分析,施氮深度为10 cm时,油后直播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均相对较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友昌 荣义华 黄晓莉 胡爱兵 李洪菊 冯常辉 闫显会 李蔚 张贤红 罗艳萍 杨国正
为探讨夏(麦/油后)直播棉适宜的氮肥用量,2018年在湖北省3个主产棉区5个试验点进行施氮量分别为120,150,180,210,240 kg/hm~2的一年多点试验,在固定磷肥和钾肥及夏直播模式下研究见花一次施肥技术的氮肥用量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及田间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皮棉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氮肥用量为150kg/hm~2的处理皮棉产量最高(1 498 kg/hm~2),但是5个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该模式在本试验设置的施氮水平范围内可获得最佳产量及比较稳定的产量;纤维品质在5个不同氮肥处理间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此模式下施氮量对棉花品质没有产生影响;棉花生育特性及田间长相在5个不同氮肥施用量处理间也没有显著差异,该模式下一次施氮量的5个处理对棉花生育进程及长势没有产生影响。因此,湖北棉区夏直播模式条件下,见花一次施氮量在120~240kg/hm~2可实现棉花稳长,并获得稳定的产量和品质。为提高植棉效益,从"减投不减产"植棉策略出发,夏直播棉一次施氮量不超过150 kg/hm~2是可行的。
关键词:
夏棉 见花施肥 施氮量 产量 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平 陈新平 张福锁 田长彦
【目的】探讨不同水氮管理策略对高产棉田氮素平衡及氮素移动的影响。【方法】设置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常规灌水+常规施氮、优化灌水+优化施氮、常规灌水+优化施氮、优化灌水+优化施氮、常规灌水+不施氮处理条件下的棉田氮素平衡和土壤硝态氮动态。【结果】在常规水氮管理条件下,收获后表观损失量高达163—294 kg.hm-2,60—200 cm土层中硝态氮含量较播前有大幅增加,增量与表观损失的比值达到0.39—0.69;优化水氮管理条件下表观损失量仅为19—87 kg.hm-2;常规水氮处理不同层次土壤剖面上均呈现出硝态氮的积累,而且随灌水量加大累积峰下移,优化水氮管理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程度较小。【结论】...
关键词:
棉花 氮素 水分 养分平衡 硝态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邓忠 白丹 翟国亮 冯俊杰 赵红书 韩启彪 张文正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在2种滴灌施肥方式下3个施氮水平对膜下滴灌棉花干物质积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各处理棉花干物质积累量与出苗后天数关系均符合Logistic方程,呈现"S"型曲线增长趋势。开花到盛铃期是干物质积累的高峰期,在此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占全生育期地上部总积累量的60%左右,是棉花生产的关键时期。施肥方式和施氮量显著影响棉花干物质积累量,进而影响棉花干物质积累的增长速率和最佳时期。NPK肥全部随水滴施(施肥方式F1)易造成棉株中后期旺长,衰老快,干物质积累量不高。基施PK肥加滴施N肥(施肥方式F2),棉株生长健壮,干物质积累提早进入关键期且持续期长,干物质积累量大。施肥方式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董迎 张豫军 马淑萍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又是同时涉及农业和纺织工业两大产业的重要商品。长期以来,棉花供需矛盾多次困扰我国,目前已上升为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为了积极寻求解决棉花问题的根本出路,有必要首先对我国棉花供需的总量状况做出基本的分析和判断。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棉花供需平衡的方式是“堵住两头”,即由政府直接控制生产和居民消费。同时生成了一套相当配套的体制以及能与之配合操作的政策措施,保证了从棉花生产到棉纺织品消费这一系统内的相对平衡与稳定。与此同时也付出了资源和产品长期短缺的代价。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原有封闭的棉花供需系统,由两端开始松动、开放,但在棉花流通方面,仍靠计划经济中...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芳 马云珍 郑苍松 徐文修 李玲 张娜
【目的】为了揭示连续定位不同施氮水平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定点设置0(N0)、90(N90)、180(N180)、270(N270)、360(N360)、450(N450)kg·hm~(-2)不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2019年和2020年连续2年分别在2018年各处理原位上进行重复试验,并且分别测定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棉花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2019年和2020年全生育期各处理的平均叶面积指数(LAI)均表现为N270>N450>N360>N180>N90>N0,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抛物线变化趋势,均以中氮(N270)处理最高,同时胞间CO_(2)浓度(Ci)最低,且定位3年(2020年)各处理的LAI、SPAD、Pn、Tr、Gs等光合参数的差异均高于定位2年(2019年)的。2018—2020年各年的产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单峰曲线,且基本为中氮N270处理的单铃重、单株铃数、产量最高。连续施氮2年(2019年)和3年(2020年)的N270处理的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N0)、低氮(N90、N180)、高氮(N360、N450)处理,定位年限越长表现越显著,2019年N270处理的产量比N0、N90、N180、N360、N450处理分别增加了17.10%、5.11%、3.83%、3.83%、5.16%,2020年分别增加了41.40%、18.30%、8.12%、9.08%、8.44%。【结论】棉田连续不施氮棉花光合作用最差,造成严重减产;低氮量90、180 kg·hm~(-2)对光合作用的提高不显著,产量增加幅度小;高氮量360、450 kg·hm~(-2)随着连续定位年限越长,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越强,棉花增产幅度也越小;本试验表明连续施氮量为270 kg·hm~(-2)时,棉花光合作用能力最高,可使棉花产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关键词:
连续 定位 施氮 光合特性 产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一帆 彭增莹 段松江 申莹莹 李宗润 郭仁松 张巨松
为探明不同施氮水平与缩节胺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互作效应,以“新陆中88号”为试材,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置320(N_1)、480 kg/hm~2(N_2)2个施氮(纯氮)水平和67.0(F1)、150.0(F2)、260.5(F3)、371.0 g/hm~2(F4)4个缩节胺喷施剂量,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缩节胺喷施剂量对棉花光合特征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施氮水平与缩节胺剂量对棉花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与产量构成因素均存在互作效应。氮肥与缩节胺对棉花P_n与T_r的促进作用主要在棉花盛铃期与吐絮期,且P_n与T_r均以N_1F3处理较高。N_1最终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与皮棉产量均高于N_2,各指标依次高出5.6%、11.32%、7.68%。同一施氮水平下,F3剂量能够显著提高棉花生殖器官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增加棉花单株结铃数、单铃质量与皮棉产量,亦均以N_1F3处理较高,但其与N_1F2处理相比均未达显著差异水平,其中N_1F3皮棉产量为2 803.32 kg/hm~2,但其仅较N_1F2处理增产0.3%。因此,综合考虑各测定指标表现,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南疆棉田适宜施氮量为320 kg/hm~2,同时配合喷施缩节胺剂量150.0 g/hm~2为宜,节本的同时可保证较高的棉花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西尔艾力·吾麦尔江 米热扎提江·喀由木 董强 王香茹 贵会平 罗彤 王倩倩 李晓曈 阮思嘉 顾云琪 吴全忠 张西岭 陈国栋 宋美珍
【目的】探明不同基因型棉花品种产量及碳同化物代谢响应低磷胁迫的差异机理,为生产上提高低磷胁迫下的棉花产量品质的生理调控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低磷耐受基因型(BX014和LuYuan343)和低磷敏感基因型(FJA和DLNTDH)为试验材料,设置低磷(P1,15 mg/kg)、中磷(P2,50 mg/kg)、正常磷(P3,150 mg/kg)和高磷(P4,300 mg/kg)4个处理,研究不同施磷水平对棉花的干物重、磷素吸收利用、产量性状及棉铃对位叶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及其碳同化物代谢酶活性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关系。【结果】①低磷胁迫条件下,棉花不同器官干物重积累、磷素积累量、株高、果枝数、果节数、铃数、铃重、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及衣分显著降低,而磷素利用效率及棉铃脱落率显著上升;且在不同磷处理和品种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②棉铃对位叶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响应低磷胁迫的关键物质;低磷处理下,随着磷含量的增加,棉花棉铃对位叶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蔗糖磷酸合成酶(SPS) 和蔗糖合成酶(SuSy)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③在P1、P2和P4处理下,低磷耐受基因型棉花干物重、磷积累量和磷利用效率及产量指标都显著高于低磷敏感基因型,对低磷胁迫的响应程度并不一致,表现出较强的耐低磷特性;且SPS和SuSy活性都显著高于低磷敏感基因型,酶活性的差异可能是低磷耐受基因型耐低磷的原因之一。④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皮棉产量分别与铃重(相关系数0.95)、SPS(相关系数0.96)和SuSy活性(相关系数0.99)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低磷胁迫下低磷耐受基因型棉铃对位叶中较高的SPS和SuSy活性,保持蔗糖合成能力,进而促进糖的再分配,从而保证了低磷条件下干物质的生产和累积进而提高皮棉产量。
关键词:
棉花 低磷胁迫 产量 碳代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新新 陈吉 刘敬然 吕丰娟 马伊娜 王友华 周治国 陈兵林
【目的】为采取适宜栽培措施减轻花铃期不适宜温光条件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温度敏感性差异较大的科棉1号(低温弱敏感型品种)和苏棉15号(低温敏感型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期(4月25日、5月25日、6月10日)播种和花铃期遮阴(相对光照率CRLR为100%、80%、60%),形成花铃期不同的温光条件,研究温光互作(用铃期内累积辐热积PTP表示)对棉花不同空间部位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1)铃期内日均温、日均最高温、日均最低温和光合有效辐射是造成棉纤维品质差异的主要气象因子,棉株不同空间部位各气象因子值纵向随果枝数增加、横向随果节数增加均逐渐降低。(2)纤维品质指标中马克隆值对...
关键词:
棉花 温光互作 空间部位 纤维品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柳青 田长彦 胡明芳
通过野外采样、盆栽试验及ICP化学分析,研究棉花在土壤锌、锰胁迫条件下对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高或较低浓度锌、锰,限制了棉花对氮、磷养分的吸收;而土壤锌、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促进棉花根系对氮、磷养分吸收,和地上部对氮、磷养分的积累。
关键词:
锌,锰,氮,磷,棉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文娟 同延安 高义民 张树兰 孔莹
【目的】探讨平衡施肥对线辣椒产量、果实品质及养分累积的影响,为线辣椒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宝鸡凤翔连续2年(2007~2008年)进行大田试验,共设NPK、PK、NK、NP及不施肥(对照)5个处理,研究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对线辣椒产量、品质和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平衡施肥(NPK处理)可使线辣椒产量最高达22 001 kg/hm2,纯收益18 830元/hm2;每施入1 kg N、1 kg P2O5和1 kg K2O,线辣椒产量分别增加11,10和17kg。与NPK处理相比,PK处理使辣椒果实硝态氮与维生素C含量分别降低2.3和223 mg/kg,差异显著;NK处理使辣椒果实维生素C...
关键词:
线辣椒 平衡施肥 品质 产量 养分累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宁 冯克云 南宏宇 丛安琪 张铜会
【目的】探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棉花水氮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为河西走廊棉区合理利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2021年进行田间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充分灌溉(W1)和亏缺灌溉(W2);副区为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25%有机肥+75%化肥(OF1)、50%有机肥+50%化肥(OF2)和75%有机肥+25%化肥(OF3),分析不同水分条件下施肥对棉花生育期土壤含水量、阶段耗水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转运分配、水氮利用效率、籽棉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棉花籽棉产量和水氮利用特征受不同水肥处理及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亏缺灌溉下棉田土壤含水量、总耗水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和籽棉产量显著下降,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适宜的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能够提高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降低棉花苗期和蕾期耗水,增加花铃期耗水量,提高棉花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并促进其向生殖器官中分配。充分灌溉条件下,25%有机肥配施处理(OF1)籽棉产量最高,两年平均较单施化肥(CF)提高10.5%;50%有机肥配施处理(OF2)与单施化肥(CF)无显著差异,但75%有机肥配施处理(OF3)显著降低。25%有机肥配施处理在各施肥处理中水氮利用效率最高,其中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较单施化肥提高8.9%、14.3%和28.9%。亏缺灌溉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籽棉产量均高于单施化肥,其中50%有机肥配施处理表现最高,两年籽棉平均产量较单施化肥提高12.9%,同时50%有机肥配施处理水氮利用效率也表现为最高,其中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较单施化肥提高6.3%、35.5%和31.6%。【结论】适宜比例的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协调土壤-作物水分养分供需关系,提高棉花籽棉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综合考虑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和植棉效益,25%有机肥配施处理为河西走廊棉区适宜的有机肥配施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俊杰 马奇祥 刘焕民 贾新合 董中东 刘书梅 崔小伟 张志新
【目的】研究嫁接棉花对棉花黄萎病抗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探索通过嫁接来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可行性。【方法】选用已明确抗黄萎病的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海7124和Pima90为砧木,以陆地棉G.hirsutum品种湘杂棉21和感病品系冀棉11为接穗,完成4个嫁接组合,将其种植在连作棉田,调查嫁接棉花和非嫁接棉花的棉花黄萎病、产量和纤维品质。【结果】嫁接棉花和接穗对照相比,棉花黄萎病明显减轻,有些嫁接组合的抗病性达到高抗水平。和接穗对照相比,多数嫁接组合的株高和果枝数高于对照,嫁接对多数嫁接组合的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衣分、铃重以及纤维品质的大多指标影响不显著。4个...
关键词:
嫁接棉花 棉花黄萎病 产量 纤维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