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59)
- 2023(6325)
- 2022(5244)
- 2021(4663)
- 2020(3876)
- 2019(8408)
- 2018(7935)
- 2017(14395)
- 2016(8116)
- 2015(8420)
- 2014(8015)
- 2013(7847)
- 2012(7198)
- 2011(6301)
- 2010(6078)
- 2009(5445)
- 2008(5295)
- 2007(4606)
- 2006(3844)
- 2005(3189)
- 学科
- 济(27976)
- 经济(27942)
- 管理(23452)
- 业(22531)
- 企(16894)
- 企业(16894)
- 方法(13179)
- 数学(11991)
- 数学方法(11901)
- 农(9805)
- 财(8556)
- 学(7725)
- 贸(7108)
- 农业(7107)
- 贸易(7107)
- 中国(7101)
- 易(6950)
- 业经(6862)
- 环境(6404)
- 务(5356)
- 财务(5354)
- 财务管理(5348)
- 技术(5212)
- 企业财务(5104)
- 制(5081)
- 划(5009)
- 地方(4872)
- 产业(4335)
- 银(4211)
- 银行(4166)
- 机构
- 大学(112825)
- 学院(112667)
- 济(44491)
- 经济(43705)
- 管理(42088)
- 研究(41799)
- 理学(37448)
- 理学院(37003)
- 管理学(36301)
- 管理学院(36132)
- 农(31642)
- 科学(29809)
- 中国(29417)
- 农业(25600)
- 业大(25234)
- 京(23351)
- 所(22688)
- 研究所(21393)
- 财(18556)
- 中心(18551)
- 农业大学(17313)
- 江(15964)
- 财经(15392)
- 院(15388)
- 省(14993)
- 经(14252)
- 北京(14231)
- 室(13987)
- 科学院(13754)
- 经济学(13504)
- 基金
- 项目(87472)
- 科学(67448)
- 基金(64604)
- 家(61649)
- 国家(61165)
- 研究(53761)
- 科学基金(50360)
- 自然(36018)
- 自然科(35210)
- 自然科学(35194)
- 社会(35189)
- 基金项目(35088)
- 自然科学基金(34622)
- 省(34056)
- 社会科(33479)
- 社会科学(33467)
- 划(30089)
- 资助(25225)
- 教育(23617)
- 重点(20554)
- 计划(20104)
- 编号(18806)
- 发(18633)
- 创(18519)
- 部(18442)
- 科技(18376)
- 科研(17921)
- 创新(17438)
- 业(17170)
- 农(15582)
共检索到152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瑄 刘宇 刘彦辰 辛艳 王晓虹
为了确定水土保持措施对土石质山区减水减沙效果的影响,针对梯田、横垄耕作、水平槽、鱼鳞坑、自然修复等7种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和对照坡进行降雨量、径流量和泥沙量的观测,分析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产沙产流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降雨量的坡面措施产流产沙效果各不相同,在降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不同措施的减水效果依次为:水平槽>鱼鳞坑>大豆梯田>密植横垄耕作>水平梯田>疏植横垄耕作>自然修复坡>对照坡;不同措施减沙效果依次为:水平槽>鱼鳞坑>大豆梯田>水平梯田>密植横垄耕作>自然修复坡>疏植横垄耕作>对照坡。降雨量和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产流产沙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径流量 泥沙量 相关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冉大川
本文对黄河中游河口至龙门区间以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保存率、保存面积以及水土保持坡面措施和淤地坝减水减沙作用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用之于实际计算。结果表明:1970年~1996年,河龙区间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少径流5.456×108m3,年均减沙2.238×108t,分别占对应区间及流域多年平均来水来沙量总和的4.6%和22.9%;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量依时序递增;每年可为黄河下游减少淤积1.57×108t,减少冲沙用水45×108m3。1970~1996年河龙区间淤地坝年均减水减沙量分别占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水减沙总量的59.3%和64.7%;河龙区间淤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磊 饶良懿 崔飞波 李志斌 杜柳红 刘利峰
基于山西省平顺县白马小流域标准坡面径流小区的观测试验,以裸地作为对照,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不同降水量和降雨强度下典型植物措施坡面的产流产沙量进行对比,同时分析各坡面的土壤含水率变化情况,研究太行山土石山区典型植物措施坡面的产流产沙规律和降雨对坡面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雨和暴雨是造成各坡面水土流失的主要降雨类型;在中雨强和高雨强条件下,各坡面径流小区的产流量占总产流量的71.94%73.60%,产沙量占总产沙量的80.78%90.35%。(2)在各降雨类型条件下,各坡面的产流产沙量为:裸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素艳 陈一鸣 姜健俊
为了彻底治理宁夏南部山区的水土流失,改善当地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当地规划了若干水土保持工程,这势必会对山区水循环产生影响。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的拦蓄径流和改善山区水循环,对于一次降水而言,水土保持措施既减少了径流和对地面土壤的侵蚀,又增加了降水入渗进入土壤水和地下水的机率,从而提高了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量。本文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就水土保持措施对山区水循环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定量计算和分析。为了对比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减水效果,本文根据不同水资源配置以及人口经济发展战略情况确定两种水土保持方案。经计算:在高方案发展水平下,2010年、2020年和2030年规划水平年区域地表水资源...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山区 水循环 宁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明玉 王百田
【目的】为兼顾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控制和供水安全,研究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黄土高原小流域径流和产沙影响,以寻找节水、高效的流域综合管理技术。【方法】利用甘肃平凉纸坊沟典型小流域1955—2003年的水上保持措施与径流和输沙等监测数据,建立年径流系数和产沙模数与土地利用的线性关系,定量评价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和产沙的影响。【结果】1955—2003年,年降水量呈不显著降低趋势,年径流深和产沙模数显著减少;小流域降水产流能力随植被破坏而提高,随植被恢复而大幅降低;修建梯田和淤地坝等工程措施可增加小流域的径流拦蓄能力,但会因工程老化而逐渐降低甚至消失;小流域单位径流深的侵蚀与携沙能力随林草面积增加而下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子君 周培祥 毛丽华
随着我国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对水土流失问题及水资源问题的日益关注,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下游水资源的影响已成为当前解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在径流小区域尺度和流域尺度上,分别对我国近几十年来在水土保持单项措施对水资源的影响以及流域综合治理的减水效益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各重点治理大流域的减水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阐述了目前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水资源 减水效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宏伟 陈增奇 郝咪娜 许晓平
浙江省作为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更应该保证水资源这一重要经济发展基本条件的安全性。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是我国三大主要水问题。水土保持措施具有水量效应和水质效应,是解决水问题之根本性、战略性措施。水土保持措施改变了流域产流、汇流下垫面的条件,从而改变流域水文过程。同时,水土保持措施还可以吸收、过滤、迁移和转化土壤或水体中的部分有害物质,具有防治流域、区域非点源污染,改善地表、地下水水质的作用。
关键词:
浙江 水土保持 水量 水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新广
通过石匣小流域径流试验小区的降雨径流泥沙资料,分析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泥沙的影响,探讨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研究结果表明: ①合适的整地造林措施能有效地拦蓄降雨,减小土壤侵蚀;自然坡的水土流失都较小; ②水平条中土埂可减少径流20%~45%,减少土壤侵蚀31 5%~71 2%; ③水平条与鱼鳞坑的水保效益相当; ④在16°左右坡地采取水保措施(水平条、鱼鳞坑造林)比开荒减少地表径流77 7%~92 1%,在4°左右坡地修梯田比坡耕地减少地表径流54 2%,减少土壤侵蚀67 95%; ⑤水保措施均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土壤氮、磷流失量,其中大水平条比开荒总氮流失量减少73 65%,总磷流失量减...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试验小区 蓄水保土效益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綦俊谕 蔡强国 蔡乐 孙莉英
运用经验公式法、双累积曲线法和不同系列对比法计算出岔巴沟、大理河与无定河流域在20世纪70年代水土保持综合措施的平均减水效益分别为14.47%、20.22%和20.78%,平均减沙效益为64.97%、43.62%和47.26%。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用3种方法对岔巴沟、大理河与无定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减水减沙效益的计算结果之间的关系没有尺度效应。引进"减水效率"和"减沙效率"的概念来表示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的能力,然后通过对3个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减水效率和减沙效率的分析发现:①无论是小流域还是中、大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减沙效率都大于减水效率,小流域的减沙减水效率比大于中、大流域的减沙减水效率比,尺度效应明显,后两者减沙减水效率比都各自趋于一致,尺度效应不明显;②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减水效率要低于中、大流域的减水效率,而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减沙效率远高于中、大流域的减沙效率,尺度效应明显,中、大流域减水减沙效率都各自趋于一致,尺度效应亦不明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解明曙 张洪江 王玉杰
以甘肃省武都地区清水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推求出清水沟流域产流和汇水特征值,并求得其设计洪水过程线,同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实地勘测成果,为提出和计算流域水力类泥石流体的起动安全洪水过程线服务。
关键词:
入渗率,暴雨频率,水力类泥石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丹晨 吴海涛 亢庆 王敬贵
水土保持是防止水土流失、治理环境恶化的重要举措。云贵鄂渝水土保持世行贷款/欧盟赠款项目在云南、贵州、湖北和重庆四个省37个县进行。文章利用对项目区8个重点县农户调查数据,在评价农户对项目措施满意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户对项目措施满意度的因素。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满意度 农户参与 社区监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鹤龄 饶良懿 图尔荪 唐菱珮
土壤侵蚀是土壤有机碳退化的主要因素。为探究水蚀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寻求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有机碳进行保护,在北京周边选取4处典型样地,进行土壤有机碳调查及野外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分析了水蚀及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样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土壤堆积区、轻微溅蚀区、细沟侵蚀区、强烈冲刷侵蚀区。水蚀对浅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影响较大,程度剧烈的侵蚀,会造成深层土壤有机碳流失;②土壤平均有机碳质量分数随降雨历时的增加(土壤侵蚀量增长)呈减少趋势,并且减少趋势随降雨历时增加(土壤侵蚀量增长)逐渐变缓而趋于稳定;③不同鱼鳞坑配置对土壤有机碳的累积规律为:乔木枯枝落叶覆盖(32.7 g·kg~(-1))>乔木低矮植被覆盖(27.9 g·kg~(-1))>乔木种植(23.5 g·kg~(-1))>无措施(21.9 g·kg~(-1))>灌木(21.5g·kg~(-1))。其中地表覆盖(枯枝落叶及低矮植被)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碳;④不同植被措施对土壤有机碳恢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人工林、苗圃、果园和农田,因此要选取适合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土壤有机碳的保护。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青 王兆骞 尹迪信
对旱坡地水土保持的截流沟措施、横坡种植措施和植物篱措施进行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裸露耕地上,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地表径流达到4 044.4m3/hm2.a、土壤流失高达172.4 t/hm2.a,以此速率流失土壤,其耕层(15 cm)约在12年后,将被冲刷殆尽。截流沟措施与横坡种植措施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702.6m3/hm2.a和土壤流失19.2 t/hm2.a;但其占地面积大,农作物产量低,收益小。植物篱种植措施与横坡种植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345.3m3/hm2.a;土壤流失21.0 t/hm2.a。虽然植物篱占据耕地面积,但并不影响农作物产量。植物篱种植下的耕层土壤的酸碱度和质地得到改善,...
关键词:
坡耕地 水土流失 植物篱 水土保持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磊 冯青郁 陈利顶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自1950s以来大规模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举措,在减少入黄泥沙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坡面、沟道的水文过程和物质迁移过程等,改变了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的时空分配格局,在土壤保持、粮食供给、水文调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贡献。本文系统综述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发展演变,阐述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水土过程的作用机制及对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贡献,探讨了新形势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建设面临的问题、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应加强维护和管理,提升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统筹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合理的时空配置,以维护黄土高原及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维持和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社会经济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