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0)
2023(6019)
2022(5158)
2021(4574)
2020(3811)
2019(8054)
2018(7878)
2017(14347)
2016(7946)
2015(8275)
2014(7430)
2013(7109)
2012(6040)
2011(5580)
2010(5444)
2009(5226)
2008(4764)
2007(4181)
2006(3474)
2005(2908)
作者
(23884)
(20138)
(20003)
(18912)
(12489)
(9720)
(8718)
(7915)
(7578)
(7051)
(6889)
(6510)
(6411)
(6366)
(6284)
(6274)
(6102)
(5971)
(5902)
(5745)
(5296)
(4870)
(4820)
(4659)
(4474)
(4431)
(4325)
(4235)
(4183)
(4176)
学科
(24033)
经济(24008)
管理(18407)
(16799)
(13338)
企业(13338)
方法(10235)
数学(8973)
数学方法(8808)
(8156)
(7998)
中国(6842)
(6610)
业经(5964)
(5798)
贸易(5795)
(5523)
农业(5300)
环境(4791)
地方(4580)
(4316)
理论(3963)
(3871)
财务(3861)
财务管理(3858)
技术(3803)
(3654)
金融(3653)
(3647)
(3627)
机构
学院(103527)
大学(100667)
研究(37956)
(36624)
经济(35884)
管理(33934)
理学(29803)
理学院(29468)
管理学(28612)
管理学院(28445)
科学(28136)
(26751)
中国(25828)
业大(22641)
农业(21075)
(21014)
(20986)
研究所(19740)
中心(16440)
(16143)
(15545)
(14976)
(14348)
农业大学(14131)
技术(13574)
财经(13244)
北京(12828)
(12769)
(12476)
研究院(12446)
基金
项目(78859)
科学(59350)
基金(55286)
(52686)
国家(52298)
研究(51214)
科学基金(42118)
(33069)
社会(31205)
社会科(29604)
社会科学(29594)
自然(29371)
基金项目(28844)
自然科(28695)
自然科学(28685)
自然科学基金(28149)
(27740)
教育(23245)
资助(22687)
编号(19666)
重点(18764)
计划(17572)
(17423)
科技(16750)
(16556)
科研(16255)
创新(15564)
(15367)
成果(14392)
课题(14380)
期刊
(38962)
经济(38962)
学报(27522)
研究(25340)
(24263)
科学(21448)
大学(19320)
学学(18891)
中国(17558)
农业(16247)
(12073)
管理(11469)
林业(10628)
教育(9615)
业经(9268)
(8705)
业大(8209)
经济研究(7236)
科技(7081)
技术(7017)
(6793)
(6541)
金融(6541)
财经(6060)
农业大学(6003)
(5282)
问题(5131)
商业(4860)
自然(4546)
科技大(4534)
共检索到143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淑明  梁宗锁  董娟娥  
对12年生杜仲进行人工供水处理,研究土壤水分对皮叶两用杜仲林萌条生长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的供水对新枝生长均有促进作用,6~9月份,Ⅰ、Ⅱ、Ⅲ、Ⅳ级供水处理的新枝枝长生长量分别较对照增加30.2%、37.1%、77.9%、56.2%,新枝直径生长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2.4%、53.7%、117.9%、83.6%;Ⅲ级供水最有利于萌条的生长,二次分枝数最多(43个/株),平均枝条长度最长(27.3 cm),单株叶片数和叶干质量分别为162个.株-1和16.5 g.株-1;杜仲供水多时,水分并不能被根部全部吸收,水分利用效率降低;5~9月份,秦岭南坡杜仲适宜的灌水量为1 050 m3.hm-...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会勤  杜红岩  杜兰英  杨绍彬  李福海  
以5年生华仲6号杜仲良种为材料,研究果园化栽培条件下不同施肥配方对杜仲生长和结果的影响。试验将尿素、钙镁磷肥和硫酸钾以N、P2O5和K2O的质量分数共进行16个配方。调查每处理当年新梢生长量、坐果率、果实千粒质量、单株产果量及第2年单芽开花数和坐果率,并进行含胶率和产胶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配方对杜仲的当年生长、结果及第2年坐果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当年新梢生长量提高14.1%~25.0%,当年坐果率提高16.2%~21.8%,果实千粒质量提高3.4%~11.1%,当年单株产果量提高15.4%~67.0%,单株产胶量提高12.0%~68.7%,第2年单芽开花数提高12.8%~19.4%...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杜兰英  刘攀峰  朱景乐  杜红岩  
本研究采用‘华仲6号’果用杜仲良种,对果园化栽培条件下杜仲进行了不同强度的环剥、环割处理,通过对其第2年生长指标和生殖指标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杜仲采用环剥、环割处理,对杜仲第二年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同处理间除了果实含胶率外其他指标均存在显著或者极显著差异,不同处理抑制新梢生长量低于对照11.84%~34.21%,单芽开花数超过对照32.35%~72.06%,单芽坐果数超过对照35.59%~69.49%,果实千粒重超过对照3.33%~8.08%,单株产果量比对照提高28.4%~56.2%,单株产胶量比对照提高33.2%~59.7%。不同的环剥环割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单株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咏梅  苏印泉  彭锋  中泽庆久  
通过回流提取法,对杜仲乔林与叶林2种栽培模式下树皮中次生代谢物的含量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乔林树皮中杜仲醇、总黄酮和杜仲胶的含量均比叶林树皮中的高,而叶林树皮中绿原酸、京尼平甙酸和桃叶珊瑚甙却比乔林树皮中的高;同时比较将杜仲树皮碾成粉状和丝绵状2种处理方式对次生代谢物提取的影响发现,二者效果相差不明显,但考虑到后期要提取杜仲胶,建议将杜仲皮碾成丝绵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玲玲  苏印泉  何德飞  
以人工栽培的杜仲Eucommia ulmoides为试材,探讨了两种栽培模式杜仲林的负氧离子含量及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变化。通过分析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水分生理指标关系并拟合得:P=71.87 Cond-2.28 Tr-0.07 Ci+8.86 T-154.572。结合其日变化趋势,分析杜仲的光合、水分生理变化对负氧离子的影响,得出,湿度对负离子含量的影响最大,其关系为I=0.053 H-0.319。通过深入研究杜仲的环境效应以及光合、水分生理特性。近一步探讨不同模式杜仲的适应性、环境效用以及其负氧离子含量变化的生理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岳杰  苏印泉  李雪红  马场健史  张付远  
用有机溶剂法提取杜仲不同无性系叶中的杜仲胶,对其含量进行比较,并用高效液相凝胶渗透色谱对杜仲胶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4个杜仲无性系间杜仲胶的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无性系G 3叶中的杜仲胶含量最高,G 2中的含量最低,无性系G 3,X 18,L 49和L 1(胶含量均在35.00 g/kg以上)可以作为叶胶产量高的优良无性系;相对分子质量较高(Mw在1.550×105以上)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较宽(MW D在13.50以上)的无性系G 2,L 23,L 33和G 1叶中的杜仲胶较适合用作高弹性材料,而相对分子质量较低(Mw在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淑明  梁宗锁  董娟娥  
分别对12和25年生杜仲进行Ⅰ、Ⅱ、Ⅲ、IV级供水处理,研究不同水分条件对杜仲愈伤组织和再生皮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水改善了林地水分条件,土壤平均含水量和贮水量增大,25年生杜仲消耗土壤水分较多,土壤含水量较12年生杜仲林地的低。杜仲剥皮后,供水能加快愈伤组织的形成,剥皮后第5 d,处理Ⅰ、Ⅱ、Ⅲ均有微绿色的愈伤组织出现,较对照提前5 d左右;剥皮后25 d,12和25年生的愈伤组织厚度分别达到1·00和0·94mm,生长速度分别为0·040和0·037 mm·d-1,分别较对照增加47·1 %和80·8 %。供水能显著促进杜仲再生皮的生长,剥皮后5个月,12和25年生杜仲Ⅰ、Ⅱ、Ⅲ、Ⅳ级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段如雁  韦小丽  孟宪帅  
为探讨花榈木幼苗对光照环境的生态适应性,采用人工模拟不同的光照条件(100%全光照、75%光照、50%光照、25%光照)进行盆栽试验,测定了不同光照条件下花榈木幼苗生理生化和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幼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有减小的趋势;强度遮光(全光照的50%和25%)使幼苗的光合日变化曲线由双峰型变成单峰型,没有午休现象;其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大小排序为75%光照>50%光照>100%光照>25%光照;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SOD活性都逐渐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则呈降低趋势,丙二醛含量则表现为弱光下和强光下较大;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红岩  杜兰英  李福海  谢碧霞  
为了弄清杜仲树皮含胶特性的地理变异规律 ,为杜仲高产胶产业化基地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选择我国主要杜仲产地和主要引种区共 16个产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 ;含胶率的测定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 ;利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产地 10a生杜仲胸径、树皮厚度和树皮含胶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北方产区杜仲胸径和树皮厚度普遍高于南方产区 ;在纬度相似的地区 ,东部产区高于西部产区。杜仲皮的含胶率大体上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呈逐步减小趋势 ,南方产区杜仲皮的含胶率一般比北方产区高。海拔越高、年降雨量越大、年均气温越高、无霜期越长 ,越有利于杜仲皮内杜仲胶的形成和积累 ,树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康健  马希汉  马梅  王蓝  张檀  
通过对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的测定,对其生长积累动态作了以下有关分析:不同无性系的次生代谢物含量差异显著:绿原酸在略1中含量最高(407%),略49中含量最低(127%);桃叶珊瑚甙在略1中含量最高(398%),略49中含量最低(108%);京尼平甙酸在灌3中含量最高(012%),略49中含量最低(005%);总黄酮在略11中含量最高(167%),略41中含量最低(018%);杜仲胶在略1中含量最高(380%),略0中含量最低(176%);表明树木的遗传基因(决定个体生长发育)也是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因素。在年周期中,杜仲叶次生代谢物生长积累的动态变化为:绿原酸含量以6月...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哀建国  杜江丽  周爱存  金松恒  宋新章  
建立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模拟氮沉降处理下杜仲Eucommia uimoides皮和叶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桃叶珊瑚苷、绿原酸、京尼平苷酸和京尼平苷等5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0 mm×4.6 mm,5μm),以乙腈(A)-2.0 g·kg-1磷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0~12 min,10%A;12~25 min,13%A;25~50 min,30%A;50~65 min,60%A);流速为0.8 m L·min-1;检测波长203 nm,240 nm;柱温30℃。结果表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桃叶珊瑚苷、绿原酸、京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红岩  孙向阳  杜兰英  孙志强  
为了弄清杜仲叶片含胶特性的地理变异规律,以便为杜仲高产胶产业化基地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该文选择我国主要杜仲产地和主要引种区共16个产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杜仲叶片含胶率的变异特点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杜仲叶片含胶率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呈逐步减小的趋势.南方产区杜仲叶片的含胶率一般比北方产区的高.纬度越高、年日照时数越长、土壤pH越高,杜仲叶片含胶率越低;而年降雨量越大、海拔高度越高、无霜期越长,杜仲叶片含胶率越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鹤松  张劲松  孟平  高峻  任庆福  贾长荣  
采用由热扩散树干液流技术测算得到的、周期为2个主要生长季节(4—9月)杜仲人工林蒸腾数据,结合同步观测得到降雨量以及冠层微气象数据,分析了华北石质山区10年生杜仲人工林耗水规律及水分供求关系,旨在为该地区杜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水分生态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杜仲人工林蒸腾量(TR)呈现出明显的日内变化和日际变化特征,在晴天条件下,杜仲人工林蒸腾呈现单峰变化趋势,在多云及阴天条件下,呈现多峰变化趋势;阴天日蒸腾值明显低于晴天及多云日;杜仲蒸腾的日际变化表现为:4—5月逐渐升高,6月份左右达到高峰值,7月份逐渐降低,2005年及2006年4—9月蒸腾总量分别为268.5、212.0 mm,4—9月...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红岩  李钦  赫锦锦  刘昌勇  刘攀峰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变异类型杜仲皮中几种关键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变异类型杜仲皮中5种不同活性成分的含量及组成比有较大差异,其中京尼平苷酸(GPA)、京尼平苷(GP)、松脂素二糖苷(PDG)、绿原酸(CA)含量以及5种成分的总含量以光皮型和浅纵裂型杜仲皮较高,而龟裂型和深纵裂型活性成分总体含量较低。若遴选优质杜仲药用资源,可首先考虑从优良光皮型和浅纵裂型杜仲群体中开展选育工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素文  毛长斌  肖先平  李浩洋  
杜仲叶总抽出物平均约27%,酊剂含量占原料的10%左右,酸类物质6%~7%,杜仲胶1.65%~2%,木素28.1%,纤维素29.7%,蛋白质3%.仅就胶和饮料产品生产,其叶的工业利用价值不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