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34)
- 2023(6640)
- 2022(5630)
- 2021(4903)
- 2020(4007)
- 2019(8603)
- 2018(8620)
- 2017(15406)
- 2016(8561)
- 2015(8981)
- 2014(8262)
- 2013(7752)
- 2012(6718)
- 2011(6034)
- 2010(5884)
- 2009(5595)
- 2008(5022)
- 2007(4255)
- 2006(3601)
- 2005(3022)
- 学科
- 济(26191)
- 经济(26168)
- 管理(21305)
- 业(19091)
- 企(15137)
- 企业(15137)
- 方法(11973)
- 数学(10609)
- 数学方法(10450)
- 农(9314)
- 学(7670)
- 环境(7603)
- 中国(6832)
- 业经(6667)
- 财(6162)
- 农业(6121)
- 贸(5713)
- 贸易(5711)
- 易(5545)
- 划(5155)
- 地方(4665)
- 理论(4610)
- 技术(4542)
- 发(4302)
- 制(4212)
- 务(4164)
- 财务(4149)
- 财务管理(4143)
- 和(4074)
- 企业财务(3878)
- 机构
- 学院(113066)
- 大学(109118)
- 研究(39492)
- 济(38396)
- 管理(38325)
- 经济(37532)
- 理学(33881)
- 理学院(33465)
- 管理学(32431)
- 管理学院(32260)
- 农(30301)
- 科学(29359)
- 中国(26822)
- 业大(24910)
- 农业(24587)
- 京(22429)
- 所(21651)
- 研究所(20325)
- 中心(17594)
- 农业大学(16696)
- 江(16417)
- 财(16053)
- 技术(15373)
- 省(14274)
- 院(14235)
- 范(14186)
- 师范(13928)
- 室(13589)
- 科学院(13352)
- 北京(13332)
- 基金
- 项目(84991)
- 科学(64921)
- 基金(59824)
- 家(56030)
- 研究(55800)
- 国家(55585)
- 科学基金(45783)
- 省(36174)
- 社会(34108)
- 社会科(32389)
- 社会科学(32378)
- 自然(31961)
- 基金项目(31800)
- 自然科(31241)
- 自然科学(31229)
- 自然科学基金(30664)
- 划(30412)
- 教育(25700)
- 资助(23668)
- 编号(21904)
- 重点(19981)
- 发(19066)
- 计划(19024)
- 创(18422)
- 科技(17319)
- 创新(17245)
- 科研(17132)
- 部(16521)
- 成果(16354)
- 业(16031)
共检索到153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秋英 李发东 刘孟雨 王纲
利用OS 30型叶绿素荧光分析仪研究水分胁迫对小麦旗叶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旗叶的T1/2值减少,旗叶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降低,光合作用的潜在活力降低,这些参数下降影响了光合电子的传递和CO2同化的正常进行,表现在可变荧光淬灭速率减慢,可变荧光下降比值减小。同时还讨论了水分胁迫对灌浆速率的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蔡瑞国 王振林 李文阳 张敏 周筑南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强筋小麦8901和弱筋小麦1391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灌浆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都有增加的趋势,但是过量氮肥又使它们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两品种均以中氮处理(240kg/hm2)光合速率大,灌浆进程合理,产量水平高。研究发现,强筋和弱筋小麦生育后期叶光合特性和子粒灌浆进程差异显著;旗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及子粒产量呈正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艳荣 贾秀领 张丽华 张全国 马瑞昆
在大田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水分运筹对6个冬小麦品种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土层较低的土壤水分(40%
关键词:
冬小麦 土壤水分 叶绿素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桂霞 赵广才 许轲 常旭虹 杨玉双 马少康
为了研究灌水和化控处理对不同粒色小麦籽粒灌浆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3个不同粒色小麦为材料,采用不同灌水及化控处理,研究花后小麦颖壳、籽粒、旗叶叶绿素含量、千粒重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花后5~30d,灌2水比灌3水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速度快,花后15d和25d时,灌2水与灌3水处理的千粒重差异显著。灌水对灌浆速率的影响与千粒重相似。籽粒、颖壳、旗叶叶绿素含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千粒重、灌浆速率在不同粒色小麦中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本试验中化控处理对籽粒灌浆和叶绿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灌水 化控 叶绿素 灌浆 不同粒色小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亚琴 石华荣 王彬 李春玲 苗芳 刘党校
【目的】研究遮荫条件下非顺序衰老小麦旗叶和倒二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规律,揭示遮荫条件对小麦叶片非顺序衰老的影响。【方法】以非顺序衰老小麦温麦19、兰考矮早8、豫麦19和顺序衰老小麦陕229为材料,分别采用CCM-200手持式叶绿素仪和FMS-2型脉冲调制式荧光仪测定了遮荫和自然天气条件下小麦花后旗叶和倒二叶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无论在遮荫还是自然天气条件下,扬花至成熟期非顺序衰老小麦温麦19、兰考矮早8、豫麦19及顺序衰老小麦陕229旗叶和倒二叶叶绿素含量、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均呈下降趋势,而热耗散量子比率...
关键词:
小麦 遮荫 非顺序衰老 叶绿素 荧光参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丽霞 于振文 石玉 赵俊晔 张永丽
【目的】探讨测墒补灌和定量灌溉对2个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荧光、衰老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为小麦节水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3—2015两年度,在大田条件下,选用泰农18(T18)和济麦22(J22)2个小麦品种,设置3个水分处理:W0(全生育期不灌水)、W1(依据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进行测墒补灌,拔节期和开花期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均为65%)、W2(定量灌溉,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灌溉60 mm),研究测墒补灌和定量灌溉对2个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及衰老特性的影响。【结果】W1处理通过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牟会荣 姜东 戴廷波 荆奇 曹卫星
【目的】研究长期遮荫对小麦旗叶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以扬麦158、扬麦11、南农9918和南农02Y393等4个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品种为材料,从拔节至成熟期进行遮光22%和33%处理。【结果】灌浆前中期,遮荫对较耐荫的品种扬麦158和南农02Y393旗叶SPAD(Soil-PlantAnalysesDevelopment)值无显著影响,而降低不耐荫品种扬麦11和南农9918的旗叶SPAD值,但遮荫显著提高了灌浆后期小麦旗叶SPAD值。遮荫降低了小麦旗叶光合速率(Pn)、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与干物质积累量,而...
关键词:
遮荫 光合 叶绿素荧光 干物质积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爱国 保尔江 张建国 何彩云 赛力克
该文探讨了华山松不同叶龄、不同部位的针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华山松针叶的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先减小后增大的动态规律,在12:00达到最低值;而向阳针叶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在12:00达到最大值,说明华山松具有在强光条件下通过热耗散作用降低光合机构受光抑制程度和免受光氧化破坏的机制。②华山松阴生叶的各项荧光参数日变化幅度均较小,阴生叶的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Fv/Fm、电子传递效率(Fm/F0)及PSⅡ潜在活性(Fv/F0)均明显高于阳生叶,但阴生叶的NPQ明显低于阳生叶,尤其是幼叶。③针叶叶龄越小,Fv/Fm越低,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喻敏 胡承孝 王运华
目的探讨低温缺钼条件下冬小麦叶绿素合成受阻位点。方法采用土培试验、微区试验、营养液培养试验,设不施钼(CK,土壤有效钼0.112mg·kg-1)和施钼(+Mo,施钼水平为0.13mg·kg-1)处理,及δ-氨基酮戊酸(ALA)转化抑制剂乙酰丙酸(LA)处理,研究了缺钼对冬小麦品种叶绿素几种重要合成前体的影响。结果低温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Chla/Chlb)上升,而不施钼时比值不变,表明低温抑制Chla向Chlb的转化,而缺钼不影响它们的转化。叶绿素合成前体原叶绿素酸(酯)(Pchl)、镁原卟啉Ⅸ(Mg-ProtoⅨ)、原卟啉Ⅸ(protoⅨ)、尿卟啉原Ⅲ(UroⅢ)不施钼时显著下降,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袁慧 马尚宇 王艳艳 黄正来 张文静 樊永惠 侯君佑 盖盼盼 单雅敬
为明确花后渍水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小麦生长季在安徽农业大学皖中试验站以皖垦麦076和皖麦52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小麦开花后设置了0(W0),3(W3),6(W6),9 d(W9)4个渍水处理,研究花后渍水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14 d,两品种W3处理旗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W0无显著差异,W6和W9处理显著低于W0,而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不同品种间表现不同,皖垦麦076的W9处理旗叶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皖麦52的W3和W6处理旗叶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W0但高于W9处理。渍水6,9 d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灌浆的平均速率,不同小麦品种在渍水条件下对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花后各渍水处理对小麦穗数无显著差异,皖垦麦076 W3处理的穗粒数与W0无显著差异,W6和W9处理显著低于W0,而皖麦52的穗粒数表现为W3、W6和W9处理均显著低于W0,以W9处理最低,两品种千粒质量和产量均表现为W0>W3>W6>W9,渍水9 d时,两品种产量降幅分别为34.99%,40.44%。本试验条件下,开花期渍水降低了小麦旗叶光合能力,影响了籽粒灌浆进程,降低了平均灌浆速率,导致千粒质量下降,从而降低了产量。
关键词:
小麦 渍水 光合特性 籽粒灌浆 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巩擎柱 吕金印 徐炳成 李凤民 张海波
采用不同种植方式,对长武135(A,新品种)和平凉40(B,较老的品种)2个冬小麦品种在拔节到成熟期进行了水分处理,用Image-PAM调制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其荧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单种方式下,抗旱性较弱、根系过大的B品种在水分胁迫下,其最大荧光产量(Fm)、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 Ⅱ潜在活性(Fv/Fv)、非光化学猝灭(qN)和光化学猝灭(qP)均显著下降,而A品种除qN外,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干旱胁迫及混种方式下,抗旱性较强、根系相对较小的A品种则呈相反的变化,其Fm,Fv,Fv/Fm,Fv/Fv,qN和 qP均显著下降。分析认为,在单种方式及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红春 李文芹 刘连涛 张永江 李存东
利用以色列Eldar2 Shany Techno logies公司最新设计生产的Galilieo—LPS-05MD植物生理监控系统对盆栽棉花的小生态环境以及主茎功能叶(倒四叶)叶柄的茎流速率进行全天候监测。通过对主茎叶片叶柄的茎流速率日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的主茎叶叶柄茎流速率日变化规律发生变化。高水分条件下高峰期和低谷期出现较早,中、低水分条件下高峰期和低谷期出现较晚。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环境因子对茎流速率的影响不一样。高水分条件下土壤温度(ST)和大气相对湿度(RHS)与茎流速率分别存在极显著和显著相关关系;中水分条件下则是空气湿度(AT)和大气相对湿度(RHS)与茎流速率存...
关键词:
棉花 水分 茎流速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振旺 吴金芝 黄明 李友军 赵凯男 侯园泉 赵志明 杨中帅
为了明确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冬小麦灌浆期下午旗叶光合荧光特性和产量的影响,2018—2019年度和2019—2020年度,在防雨棚池栽条件下,以强抗旱性冬小麦品种晋麦47(JM47)和弱抗旱性冬小麦品种偃展4110(YZ4110)为材料,采取测墒补灌的方法,设置重度干旱(W1:播前65%MFC(最大田间持水量)+拔节后45%~55%MFC)、中度干旱(W2:播前75%MFC+拔节后55%~65%MFC)、轻度干旱(W3:播前75%MFC+拔节后65%~75%MFC)、适宜供水(W4:播前75%MFC+拔节后75%~85%MFC)4个处理,测定了灌浆前期、中期和中后期14:00—16:00的旗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以及成熟期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水分和品种对小麦灌浆期下午的旗叶光合、荧光特性和成熟期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从2 a均值来看,与W4相比,干旱胁迫处理(W1、W2和W3)灌浆期下午的旗叶Pn、Gs和ΦPSⅡ,JM47分别降低2.07%~68.92%,-3.23%~50.00%和-1.89%~30.19%;YZ4110分别降低7.71%~80.19%,11.11%~59.26%和0~73.47%;JM47和YZ4110灌浆中期下午的旗叶Tr分别降低6.30%~32.87%和6.49%~41.74%,灌浆中后期下午旗叶Fv/Fm分别降低1.20%~18.52%和2.50%~30.00%,且上述指标的降幅基本表现为JM4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建喜 马林 陈乐梅 聂文魁 石书兵 周燕 蔺胜权
对新疆春小麦品种新春6号在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子粒灌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新春6号的子粒灌浆规律均符合Logistic自然生长曲线。各方程的决定系数R2都在0.998 1以上,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耕作方式可影响子粒各阶段灌浆持续天数T、子粒灌浆速率和粒重。小麦留茬免耕处理渐增期的持续时间明显长于传统耕作;在灌浆各阶段,免耕各处理的灌浆速率均比传统耕作高,在快增期,小麦免耕留茬处理灌浆速率比传统耕作的高7.7%,小麦免耕不留茬处理比传统耕作的高7.4%。因此选择合适的耕作方式,可提高小麦各阶段灌浆速率,对增加粒重、提高产量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洪文 宋凤斌 朱先灿 童淑媛
以郑单958和农大364两个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对大田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玉米苞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玉米苞叶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在灌浆期达到最高值,且农大364苞叶的叶绿素降低速率要低于郑单958,这样有利于其保持更为持久的光合能力。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品种间苞叶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v/Fm、Fv/Fo等)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郑单958高于农大364,说明郑单958苞叶反应中心活性较高,具有较高的电子传递速率,并且苞叶叶片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捕获激发能的效率高于后者。
关键词:
玉米 苞叶 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荧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