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82)
- 2023(6049)
- 2022(5246)
- 2021(4823)
- 2020(4116)
- 2019(9021)
- 2018(8954)
- 2017(16158)
- 2016(9200)
- 2015(9840)
- 2014(9248)
- 2013(8753)
- 2012(7546)
- 2011(6868)
- 2010(6837)
- 2009(6634)
- 2008(5965)
- 2007(5002)
- 2006(4224)
- 2005(3535)
- 学科
- 济(32275)
- 经济(32248)
- 管理(22143)
- 业(19991)
- 方法(17809)
- 企(16639)
- 企业(16639)
- 数学(16344)
- 数学方法(15964)
- 农(8484)
- 中国(7776)
- 学(7353)
- 财(6528)
- 业经(6467)
- 贸(6162)
- 贸易(6157)
- 易(5939)
- 理论(5757)
- 地方(5653)
- 农业(5529)
- 环境(4929)
- 技术(4573)
- 制(4534)
- 和(4252)
- 划(4195)
- 务(4178)
- 财务(4155)
- 财务管理(4149)
- 融(3947)
- 金融(3945)
- 机构
- 学院(120388)
- 大学(116668)
- 管理(42448)
- 研究(42205)
- 济(41655)
- 经济(40755)
- 理学(37446)
- 理学院(37010)
- 管理学(35734)
- 管理学院(35551)
- 科学(30612)
- 农(30421)
- 中国(28218)
- 农业(24969)
- 业大(24698)
- 京(24127)
- 所(23630)
- 研究所(22060)
- 中心(18685)
- 江(17715)
- 财(17316)
- 技术(16312)
- 农业大学(16272)
- 省(15684)
- 范(14707)
- 院(14663)
- 师范(14454)
- 州(14420)
- 科学院(14300)
- 北京(14289)
- 基金
- 项目(89566)
- 科学(67966)
- 基金(62520)
- 家(58483)
- 研究(58398)
- 国家(58075)
- 科学基金(47502)
- 省(38524)
- 社会(35197)
- 自然(33507)
- 社会科(33376)
- 社会科学(33369)
- 自然科(32837)
- 自然科学(32823)
- 划(32395)
- 基金项目(32280)
- 自然科学基金(32158)
- 教育(27943)
- 资助(26676)
- 编号(23323)
- 重点(21349)
- 计划(20296)
- 发(19670)
- 创(19244)
- 科技(18528)
- 科研(18066)
- 创新(18010)
- 部(17910)
- 成果(17565)
- 课题(17049)
共检索到166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俭 蒋开锋 罗婧 李昭祥 杨乾华 杨莉 曹应江 游书梅 李赓觅 张涛 郑家奎
【目的】比较不同氮肥水平下香型杂交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特点,筛选对氮环境具有广适性的高产香型杂交水稻品种,为香型杂交水稻高产氮高效栽培和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长江上游和四川近年审定的8个香型杂交水稻品种和3个非香型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在低(施氮0 kg/hm~2)、中(施氮120 kg/hm~2)、高(施氮210 kg/hm~2)3个施氮水平下进行大田裂区试验,通过对比、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不同氮水平下各品种籽粒产量差异和产量构成特点。【结果】供试香型杂交水稻品种产量水平整体高于非香型对照品种冈优725和II优838,但低于F优498;不同氮水平下香型水稻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品种产量差异主要体现在低氮下的产量和中氮增加到高氮时的产量变化。施氮增加了有效穗和每穗粒数,进而提高了颖花量和单穗重从而使水稻增产,香型品种施氮平均产量增幅小于非香型品种。与非香型品种相比,香型杂交水稻有效穗和千粒重优势明显,但每穗粒数和单穗重低于非香型品种。低氮下,香型水稻产量与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颖花量显著正相关,中、高氮水平下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均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中、高氮下产量因子间相互抑制作用加剧。通径分析表明,颖花量均是不同氮水平下香型水稻产量的最大贡献因子,其次为单穗重。水稻品种产量在不同氮水平间呈现一定的直线相关性,中氮和高氮下产量相关性较好,但低氮和中氮下相关性略差。【结论】德优4727、德香146和花香7号在低氮水平下颖花量大,中、高氮水平下各产量因子相对协调,因而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均能收获较高籽粒产量,是本研究筛选出的高产高效香型杂交水稻品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世龙 程博 曹凑贵 余铭 文木嘉鼎 苏亚飞 江洋
以优质食味常规籼稻品种洋硒早和常规粳稻鄂香2号为材料,在4个氮肥施用水平(0、50、100、200 kg/hm~2)条件下,设置喷施和不喷施木醋液,研究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施用木醋液对水稻产量和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喷施木醋液相比,不同施氮条件下喷施木醋液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其中喷施木醋液对常规粳稻鄂香2号的增产效果更为明显,且在低氮肥水平下喷施木醋液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不同施氮条件下喷施木醋液可显著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对糙米率和精米率有明显提升作用;不同施氮条件下喷施木醋液还有利于改善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可显著提高稻米的消减值,降低崩解值,进而提升稻米的食味值,且在低氮肥水平下喷施木醋液对稻米食味品质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结果表明,喷施木醋液,尤其是低氮条件下喷施木醋液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并改善稻米食味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包灵丰 林纲 赵德明 李云武 贺兵
以优质香型杂交水稻宜香2292为材料,在四川南部主要针对基本苗、施肥水平对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本研究设置了9.0、18.0和36.0万株/hm23种水平的基本苗;3个施肥水平,水平1为纯N 75 kg/hm2、P2O537.5 kg/hm2、K2O 60kg/hm2,水平2为纯N 112.5 kg/hm2、P2O556.25 kg/hm2、K2O 90 kg/hm2,水平3为纯N 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120 kg/hm2。结果表明宜香2292随着肥力水平的提高,要求基本苗随之提高;在相同基本苗水平和相同肥力水平下,适度密植有助于提高产量。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宜香2292 高产栽培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贺帆 黄见良 崔克辉 王强 汤蕾蕾 龚伟华 徐波 彭少兵 Ronald J.Buresh
【目的】探讨两系和三系杂交水稻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对氮素的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差异。【方法】试验于2004和2005年在大田条件下,以两优培九、汕优63为材料比较研究了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不同叶绿素仪(SPAD)预设阈值对其吸氮特性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水稻叶片叶色存在基因型差异,汕优63顶叶的SPAD值比两优培九平均低1.7~2.0个数值单位。在实时氮肥管理模式下,施氮量与SPAD预设阈值呈指数相关关系。对于汕优63而言,Nrate=0.9956e0.132SPAD(r2=0.8338**),对于两优培九则为Nrate=0.1565e0.173SPAD(r2=0.9508**)。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敖和军 王淑红 邹应斌 彭少兵 程兆伟 刘武 唐启源
【目的】探索超级杂交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规律。【方法】于2004年和2005年,选用超级杂交稻品种准两优527和两优293为供试材料,在湖南省5个不同水稻种植生态区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在农民实际平均施肥量及分别减少和增加25%施肥量条件下,超级杂交稻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体内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和吸收积累规律。【结果】无论在抽穗期,还是成熟期,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水稻植株体内氮、磷、钾养分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其在不同地点间的变化幅度低于相应的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量;养分吸收量差异主要由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不同所引起。在不同施肥水平下,随着产量升高,氮、磷、钾收获指数呈上升趋势,但生产单位稻谷...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产量 施肥量 养分利用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芳艳 武云霞 孙永健 郭长春 张桥 马均
以杂交籼稻广优847(优质食味)和F优498(高产低食味)品种为材料,在总施氮量120 kg/hm~2和150 kg/hm~2条件下,设置基肥、蘖肥、穗肥施用比例分别为4∶4∶2、3∶3∶4、2∶2∶6共6种氮肥运筹综合管理方式,以不施氮肥处理为对照,研究氮肥运筹对2个食味差异品种产量及米质特征的影响及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品种和氮肥运筹对2个杂交籼稻品种的产量、稻米加工及外观品质、RVA谱、蒸煮食味品质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品种对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垩白度和垩白粒率的调控效应大于氮肥运筹对其的调控;氮肥运筹对稻谷产量、稻米食味值的影响大于品种对其的影响;可通过优化产量构成因子,促进抽穗至成熟期水稻群体干物质累积,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值。在总施氮量150 kg/hm~2下,基肥、蘖肥、穗肥的施用比例为3∶3∶4的氮肥运筹处理能显著提高2种杂交籼稻的产量,并能有效改善和提升稻米食味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芳艳 武云霞 孙永健 郭长春 张桥 马均
以杂交籼稻广优847(优质食味)和F优498(高产低食味)品种为材料,在总施氮量120 kg/hm~2和150 kg/hm~2条件下,设置基肥、蘖肥、穗肥施用比例分别为4∶4∶2、3∶3∶4、2∶2∶6共6种氮肥运筹综合管理方式,以不施氮肥处理为对照,研究氮肥运筹对2个食味差异品种产量及米质特征的影响及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品种和氮肥运筹对2个杂交籼稻品种的产量、稻米加工及外观品质、RVA谱、蒸煮食味品质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品种对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垩白度和垩白粒率的调控效应大于氮肥运筹对其的调控;氮肥运筹对稻谷产量、稻米食味值的影响大于品种对其的影响;可通过优化产量构成因子,促进抽穗至成熟期水稻群体干物质累积,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值。在总施氮量150 kg/hm~2下,基肥、蘖肥、穗肥的施用比例为3∶3∶4的氮肥运筹处理能显著提高2种杂交籼稻的产量,并能有效改善和提升稻米食味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江青山 蒋鹏 陈家彬 姜方洪 赵德明 王峰 廖宗永 林纲
以冈优725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7个宜香系列杂交稻组合的干物质生产特性、产量形成特点、氮素吸收规律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冈优725相比,在75 kg N·hm-2下,宜香1108、宜香1577和宜香7808有效穗较多、结实率较高、成熟期干物质及齐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大,分别增产0.7%、0.5%和5.2%,成熟期氮素吸收量、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吸收利用率均较冈优725高;在150 kg N·hm-2下,宜香1577、宜香1979、宜香3003和宜香7808有效穗较多、粒重较高、收获指数较大,分别增产0.8%、0.5%、1.0%、1.4%,氮肥利用率差异不显著。可见,氮肥的适量...
关键词:
施氮量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杂交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江青山 蒋鹏 姜方洪 陈家彬 林纲 王峰 廖宗永 徐富贤
以"冈优725"为对照,研究不同密肥组合和施氮方式对优质杂交稻"宜香4245"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方式对杂交中籼稻的产量和稻米品质影响较小。"宜香4245"的产量、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与"冈优725"相当,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显著低于"冈优725",胶稠度显著高于冈优725。不同密肥组合对"宜香4245"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其中以中密中氮较高,平均为7.96 t·hm-2,分别较高密低氮、低密高氮增产5.2%、6.9%;不同密肥组合下"宜香4245"的稻米品质差异较小。综上所述,中密中氮处理下可实现杂交优质稻"宜香4245"的产量和稻米品质同时提高。
关键词:
密肥组合 优质稻 产量 稻米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思平 丁效东 向丹 曾路生 张玉晓 解军蕊 黄信诚 高发瑞
针对水稻生产中氮肥用量增加、栽植密度越来越低等问题,深入探究水稻施氮量和栽植密度的互作效应对水稻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减少施氮、高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找出水稻栽植密度与施氮量的最佳组合。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水稻试验田种植的第2季水稻圣稻18号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设置氮肥水平与栽植密度双因素处理,施氮量设4个水平:无氮(N1),0 kg/hm~2;低氮(N2),216 kg/hm~2;中氮(N3),288 kg/hm~2;高氮(N4),360 kg/hm~2。栽植密度设3个梯度:低密度,24万穴/hm~2;中密度,27万穴/hm~2;高密度,30万穴/hm~2。共12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拔节期水稻的株高、鲜质量、叶面积及分蘖数均以30N3处理为最佳。对于水稻养分吸收,中氮中密度下的水稻氮素含量最高,其中27N2处理在抽穗期比24N2处理高出20. 2%,27N3处理在灌浆期比27N1处理高出1. 30%。而水稻全磷、全钾含量随着施氮量增加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试验还表明,在中密度条件下,288 kg/hm~2的施氮处理比不施氮肥产量提高12. 1%;在中氮条件下,27万穴/hm~2的栽植密度比低密度处理产量提高18. 5%。因此,氮肥水平与栽培密度的最优组合为288 kg/hm~2和27万穴/hm~2,该组合在降低施氮量,控制合理密度的同时,产量实现最优,达到14 615. 3 kg/hm~2。
关键词:
水稻 氮肥水平 栽植密度 生长指标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元辉 郭耀杰 黄云 胡剑峰 任万军
以不同基因型杂交籼稻为试验材料,在相同施氮量(180 kg/hm2)下,研究不同氮肥后移比例(基蘖肥∶穗肥)对籽粒碾米和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后移可以提高籼稻籽粒的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氮肥后移对各基因型籼稻籽粒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碾米品质以及籽粒垩白度、透明度等外观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Ⅱ优498、蓉18优188和川香9838的糙米率和精米率随氮肥后移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F优498的糙米率和精米率随氮肥后移量的增加而增加;Ⅱ优498和蓉18优188的垩白度都随氮肥后移量的增加而减小,川香9838的垩白度随氮肥后移量的增加而增加,F优498在不同氮肥处理下其垩白度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龙继锐 马国辉 宋春芳 万宜珍 周静 沈洪昌
研究了2种施氮水平下5种肥料对超级杂交中稻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产量与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其次序为:成熟期>齐穗期>孕穗期>分蘖中期;低氮(节氮30%)处理比高氮(等氮)处理分蘖发生总量减少,无效分蘖也减少,但其后期干物质积累量没有明显减少,茎鞘物质转运率高于高氮处理;节氮栽培能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肥料SCU、CCF、LPK和低N适PK的氮素利用率均显明高于普通尿素,SCU优势最为显著。SCU的物质生产优势表现在生育中后期,其生育中后期群体生长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同等氮水平下,SCU处理的氮肥利用率较其它肥料高。因此,SCU较其它肥料有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殷春渊 张庆 魏海燕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马群 杭杰 张胜飞
以选育时期不同(两个选育时代)的1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于施氮量为0,225,300 kg/hm2纯氮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下两选育时代的水稻品种产量、物质生产积累量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着选育时代的更替有所提高,并随施氮量的增加两时代产量表现不同,早期品种中有83.3%的水稻基因型的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增加趋势,当代品种产量则有一半基因型在225 kg/hm2氮肥水平下产量达最大,说明早期品种对氮肥反应较当代品种敏感。农艺性状中的株高和穗长随着育种时代的更替有矮化和减小的趋势,着粒密度有所增加。干物质和氮素平均积累量在生育时期各阶段均表现为当代品种大于早期品种,...
关键词:
粳稻 氮素吸收 产量 育种时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维金 徐竹生 鲍隆清
对水稻不同品种(组合)进行了连续8年的施肥技术的研究,结果如下:重施穗肥与常规施肥比较,大穗型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显著,其中杂交稻增产的幅度(10%~21.5%)较常规稻品种大,但穗数型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重施穗肥可降低无效分蘖率,增加成穗率,提高单位面积上总颖花数和实粒数。抽穗至灌浆期间,重施穗肥较常规施肥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增加1.2,叶片含N率提高11%~15%,光合速率增高7%左右,干物质生产量增长14.4%。稻株对穗肥中N的吸收利用率较基肥和分集肥中N分别高出22.3%和14.6%,而且穗肥中N向穗部的转运率较基肥和分蘖肥中N分别提高9.2%和11.0%。
关键词:
水稻 杂交中稻 高产高效 穗肥 生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