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12)
- 2023(8261)
- 2022(6882)
- 2021(6109)
- 2020(5016)
- 2019(11029)
- 2018(10371)
- 2017(18935)
- 2016(10582)
- 2015(11130)
- 2014(10801)
- 2013(10500)
- 2012(9478)
- 2011(8486)
- 2010(8343)
- 2009(7456)
- 2008(7141)
- 2007(6113)
- 2006(5252)
- 2005(4345)
- 学科
- 济(38691)
- 经济(38653)
- 管理(27298)
- 业(25970)
- 企(19906)
- 企业(19906)
- 方法(18915)
- 数学(17106)
- 数学方法(16933)
- 学(11624)
- 农(11004)
- 中国(10198)
- 财(9125)
- 业经(8732)
- 贸(8142)
- 贸易(8137)
- 易(7880)
- 农业(7828)
- 地方(7763)
- 环境(7590)
- 技术(6849)
- 制(5774)
- 务(5648)
- 产业(5636)
- 财务(5636)
- 财务管理(5629)
- 划(5556)
- 银(5467)
- 银行(5400)
- 企业财务(5375)
- 机构
- 大学(152940)
- 学院(151614)
- 研究(57172)
- 济(56121)
- 经济(55002)
- 管理(53859)
- 理学(48251)
- 理学院(47560)
- 管理学(46295)
- 管理学院(46067)
- 科学(42919)
- 农(42231)
- 中国(39160)
- 业大(34900)
- 农业(34333)
- 京(32951)
- 所(31565)
- 研究所(29942)
- 中心(25084)
- 农业大学(23475)
- 财(22198)
- 江(21836)
- 院(20991)
- 室(20154)
- 北京(19758)
- 省(19678)
- 科学院(19114)
- 实验(19068)
- 范(19036)
- 财经(18940)
- 基金
- 项目(119381)
- 科学(92467)
- 基金(88396)
- 家(84057)
- 国家(83461)
- 研究(71628)
- 科学基金(69221)
- 自然(50400)
- 自然科(49305)
- 自然科学(49285)
- 自然科学基金(48404)
- 基金项目(48005)
- 省(47506)
- 社会(46437)
- 社会科(44267)
- 社会科学(44256)
- 划(41341)
- 资助(35037)
- 教育(32459)
- 重点(28018)
- 计划(27632)
- 科技(25582)
- 创(25053)
- 发(25023)
- 编号(24486)
- 科研(24440)
- 部(24334)
- 创新(23608)
- 业(21892)
- 专项(20618)
共检索到203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红春 冯丽肖 谢志霞 李存东 李金才
【目的】研究氮素营养对棉株主要源库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以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CCRI29)为材料,在田间进行不同氮肥水平(高氮:225.0kg·ha-1;中氮:112.5kg·ha-1;低氮:0kg·ha-1)试验,较为系统地研究了CCRI29中、下部铃-叶系统生理特性及铃重的空间分布。【结果】(1)与中氮、低氮相比,高氮促进了中部果枝叶生长后期叶绿素的合成,延长了叶片功能期。(2)氮肥水平对棉花器官中碳水化合物代谢有重要影响,低氮促进了果枝叶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中氮水平下碳水化合物代谢较为协调。(3)施入氮肥可以增加POD、SOD酶活性。不同部位棉铃对位叶的SOD、POD酶活性变...
关键词:
氮素 棉花 铃-叶系统 生理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莎莎 孙传范 孙红春 刘连涛 赵金峰 李存东
【目的】研究初花期(7月6日)、盛花期(7月17日)喷施不同浓度GA3(赤霉素)、BR(油菜素内酯)和6-BA(6苄基腺嘌呤)对棉花盛花期(7月17日)和盛铃期(7月31日)主茎功能叶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试验设GA3、BR和6-BA3种激素处理,每种激素设2种浓度,即GA3(10和30mg·L-1)、BR(0.01和0.1mg·L-1)和6-BA(10和100mg·L-1),以喷清水为对照。测定主茎功能叶内的可溶性糖、丙二醛、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内源激素含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100mg·L-1的6-BA能够显著提高盛花期主茎功能叶叶绿素、可溶性...
关键词:
棉花 花铃期 主茎叶 外源激素 生理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晓龙 李宗泰 张美玲 姬红 李金埔 王双磊 宋宪亮 孙学振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钾量对不同棉花品种苗期生长发育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设2个施钾处理,3个棉花品种(早发型品种L21、晚发型品种L22和稳健性品种L28)。结果表明,两施钾处理均可提高各棉花苗期的株高,增加其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和倒四叶叶面积,促进棉株生长发育。同时,施钾还可以促进功能叶叶绿素的合成,增加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Fo、Fv/Fm、提高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Ⅱ),改善其光合性能;提高功能叶片中SOD和CAT的活性,降低POD的活性,减少MDA的产生和积累,延缓其衰老。但低施钾量处理在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和改善叶片的生理特性上效果不显著;三品种相比,...
关键词:
棉花品种 钾素 苗期 叶片生理 生长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灵娣 李存东 高雪飞
利用防雨旱棚,研究了水分胁迫下3个不同铃重基因型棉花不同部位内围果枝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两处理下,各品种不同部位棉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趋势,反映了棉花不同部位对水分胁迫适应能力的差异。干旱使各部位3个品种各铃期内围果枝叶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其中,下部果枝叶中大铃品种和小铃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的幅度大于中铃品种,各品种的中部果枝叶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比下部平缓,表明此部位果枝叶生理状态在棉铃发育过程中相对稳定。在水分胁迫下,各时期不同品种各部位果枝叶中脯氨酸含量均比对照增加;大铃品种各部位果枝叶在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小于中、小铃品种。不同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新新 陈吉 刘敬然 吕丰娟 马伊娜 王友华 周治国 陈兵林
【目的】为采取适宜栽培措施减轻花铃期不适宜温光条件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温度敏感性差异较大的科棉1号(低温弱敏感型品种)和苏棉15号(低温敏感型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期(4月25日、5月25日、6月10日)播种和花铃期遮阴(相对光照率CRLR为100%、80%、60%),形成花铃期不同的温光条件,研究温光互作(用铃期内累积辐热积PTP表示)对棉花不同空间部位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1)铃期内日均温、日均最高温、日均最低温和光合有效辐射是造成棉纤维品质差异的主要气象因子,棉株不同空间部位各气象因子值纵向随果枝数增加、横向随果节数增加均逐渐降低。(2)纤维品质指标中马克隆值对...
关键词:
棉花 温光互作 空间部位 纤维品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芹 周治国 陈兵林
以美棉33B品种为材料,于2005年在黄河流域黄淮棉区的江苏徐州(117°11'E,34°15'N)和河南安阳(114°13'E,36°04'N)设置施氮水平(0、240和480 kg.hm-2)试验,研究不同开花期棉铃(伏前桃、伏桃、早秋桃和晚秋桃)氮素累积及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对施氮量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开花期棉铃氮素累积动态变化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铃壳、棉籽、纤维及单铃氮素累积受施氮水平和开花期的影响。不同施氮水平下,以240 kg.hm-2处理最有利于氮素累积,而不施氮和施氮480kg.hm-2均不利于棉铃氮素累积。棉铃氮素累积特征参数(快速累积起止时间、快速累积持续期及平均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国艺 罗宏海 姚炎帝 杨美森 杜明伟 张亚黎 张旺锋
【目的】研究超高产棉花冠层叶面积分布、叶倾角、主茎节间长度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叶片空间配置对冠层结构的影响及与群体光合生产的关系,揭示超高产形成的机理。【方法】定向培育棉花超高产田,系统测定高产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叶倾角、主茎节间长度等指标的空间分布,分析冠层结构变化对群体光合速率的影响及与棉铃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单产皮棉4 000 kg.hm-2超高产棉花吐絮前株高72.3—87.7 cm,主茎平均节间长度为7.15—7.20 cm,中上部节间较长;盛花期至盛铃后期叶面积指数在冠层上、中、下3层的分布比例为1﹕1﹕1,上部叶片的叶倾角为48.8—53.8、中部41.0—49.3、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树华 黄金龙 朱虹 李连录
棉花生产中棉铃的重量及其纤维品质存在时空上的差异,这是客观事实。抓好优质铃期的生产管理是提高棉花生产效益的关键途径。本文提出了一套定量分析优质铃群体结构的方法,其分析结果与实际生产管理情况基本相符。与试验设计和模拟分析方法不同,本文的分析从棉花的成铃规律入手,以田间调查数据资料为基本依据,运用模拟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产量构成及棉铃分布的设计。
关键词:
棉花 优化设计 产量结构 棉铃分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振安 李品芳 吕新 龚江 王艳娜
目的探讨不同滴灌施肥方式下土壤水、盐、氮和棉花根系的分布,对于滴灌条件下水肥盐的合理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温室条件下应用15N标记尿素进行了不同滴灌施肥方式对土壤水、盐和氮素分布的影响及其与棉花根系分布之间关系的盆栽试验。根据滴灌灌水(W)和施肥(N)的先后顺序,设置4种不同氮肥施用方式:①氮肥在一次灌溉过程的前期施用(N-W);②后期(W-N);③中间(W-N-W);④全程施用(NW)。同时以传统的氮肥直接施入土壤后浇灌(SN-W)为对照。结果土壤水盐分布明显受灌溉方式的影响,但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水盐分布无影响。氮肥滴灌施肥24 h后15N主要分布在0~20 cm深度土层,但不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海娜 李存东 肖凯
以易衰型品种33B和延衰型品种丰抗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对棉花光合和衰老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各测定时期,丰抗6的Pn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均较33B明显增加。随着处理时间延长,不同氮素处理下33B和丰抗6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蛋白含量均不断下降,其中,在低氮下,处理中后期丰抗6的上述参数高于33B。可溶性糖含量的表现规律与上述参数相反。低氮处理下,与33B相比,丰抗6处理中后期具有较高的SOD活性。不同氮素处理中,各测定时期丰抗6的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33B,而单株干质量和单株叶面积则均高于33B。较低的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可能是延衰型品种丰抗6不同氮素水平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连涛 李存东 孙红春 张永江 白志英 冯丽肖
【目的】探讨在大田条件下,土壤氮素含量水平对棉花生长过程中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干物质积累量、组织含水量、叶面积载荷量的影响,为调控棉花早衰和提高棉花产量提供依据。【方法】设置3个氮素水平(纯N:低氮0kg·hm-2;中氮189.50kg·hm-2;高氮395.0kg·hm-2)处理,研究棉花衰老过程中主茎功能叶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组织含水量及载荷量特征。【结果】盛铃末期为处理间生理生化指标产生差异的起始时期。与中氮、高氮相比,从盛铃末期开始,低氮处理棉花的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SOD和POD活性降低,组织含水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快速下降,而MDA含量、叶面积载荷量快速升高,加速...
关键词:
棉花 氮素 叶片衰老 生理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富裕 李蒙春 杨建荣 季新疆 申屠向东 陶会俊
对棉花花铃期前期 (开花以后前 10d)、中期 (开花后 10~ 4 0d)、后期 (开花 4 0d以后 ) 3个时段水分亏缺(土壤含水量临界值为 0~ 6 0cm ,土层 4 0 %~ 5 0 %田间相对持水量 )的群体光合效应研究表明 ,花铃期中期水分亏缺对棉花群体光合影响最大 ,导致群体光合速率 (CAP)最大值 (CO2 ,3.6 g·m-2 ·h-1)比适水 (CO2 ,4 .5 g·m-2 ·h-1)下降 4 2 .2 % ,最大值出现日期提前 7d ;对冠层上部影响最大 ,其次是中部 ,下部最小。其中冠层上部CAP下降2 8%、中部 13.3%、下部 10 % ;并且使棉株果枝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波浪 罗佳 蒋平安
为探讨棉花内源激素对不同磷水平的响应变化,提高磷素吸收利用,以中棉36号(ZM36)和新陆早13号(XLZ13)为试验材料,用液培方法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对棉株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营养对棉株内源激素玉米素(ZT)、赤霉酸(GA_3)、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含量产生了明显影响,随着磷水平的提高,XLZ13棉株中ZT含量也相应提高,ZM36棉株以中磷处理(MP)最高;棉花根和茎中GA3含量以中磷处理(MP)最高,高磷处理(HP)次之;ZM36棉株IAA含量以中磷处理(MP)最高,而XLZ13根和叶IAA含量以高磷处理(HP)最高;棉株中ABA含量以中磷处理(MP)最低,其次为高...
关键词:
棉花 内源激素 磷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庆宁 刘文旭 邵泽芸 贾海民
1991~1994年,在冀市粮棉混作区,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棉铃虫在不同作物上的种群分布.结果表明:一代卵麦田占99.6%,二代卵棉田占84.9%;三代卵棉田占47.6%,玉米田占44.9%,大豆、花生、谷、甘薯田等占7.5%;四代卵棉田占53.6%,玉米田占34.6%,大豆、花生、谷、甘薯田等占11.8%.棉铃虫幼虫在不同作物上分布与卵分布比率有所不同,玉米田幼虫分布比率明显减少.人为防治影响幼虫分布,防治后棉田分布比率下降.
关键词:
棉铃虫 寄主作物 种群分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建磊 于海业 宋述尧 肖英奎 张蕾 张艳平
基于不同形态的氮素营养栽培试验,分析了不同氮素形态下马铃薯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的氮素营养对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在发棵期和结薯期表现得较为明显。但不同形态的氮素营养对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影响不大,从幼苗期至结薯期均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以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素3种光合色素的含量作为模型自变量,所建立的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及PSⅡ潜在活性的三元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各生育时期所对应的模型决定系数均在0.865以上,能够较好地反映马铃薯叶绿素荧光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