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8)
2023(7788)
2022(6519)
2021(5736)
2020(4796)
2019(10597)
2018(9978)
2017(18385)
2016(10384)
2015(11182)
2014(10637)
2013(10505)
2012(9727)
2011(8875)
2010(8655)
2009(7862)
2008(7617)
2007(6679)
2006(5809)
2005(5013)
作者
(35940)
(30029)
(29949)
(27909)
(18922)
(14614)
(13229)
(11832)
(11473)
(10433)
(10319)
(10057)
(9956)
(9617)
(9418)
(9393)
(9276)
(8937)
(8729)
(8701)
(7906)
(7360)
(7173)
(6833)
(6828)
(6740)
(6653)
(6459)
(6277)
(6219)
学科
(37725)
经济(37674)
管理(28478)
(26779)
(20535)
企业(20535)
方法(18246)
数学(16385)
数学方法(16215)
(12460)
(11674)
(9801)
中国(9547)
(9334)
贸易(9333)
(9115)
业经(8712)
农业(8060)
环境(7301)
技术(6913)
(6513)
(6075)
(5916)
财务(5914)
地方(5911)
财务管理(5898)
企业财务(5636)
(5456)
产业(5446)
(5432)
机构
大学(152799)
学院(150507)
研究(58743)
(57904)
经济(56833)
管理(52500)
理学(46595)
理学院(45973)
管理学(44881)
管理学院(44662)
(44415)
科学(42937)
中国(40946)
农业(36134)
业大(34467)
(33082)
(32730)
研究所(31071)
中心(25540)
农业大学(24150)
(23452)
(22360)
(21528)
(20528)
(20380)
北京(19942)
财经(19488)
科学院(19297)
(19144)
实验(18964)
基金
项目(114209)
科学(87574)
基金(83881)
(80238)
国家(79626)
研究(69369)
科学基金(64955)
自然(47151)
自然科(46017)
自然科学(45996)
自然科学基金(45232)
(45063)
基金项目(44630)
社会(44215)
社会科(41948)
社会科学(41934)
(39739)
资助(33992)
教育(31062)
重点(26961)
计划(26719)
科技(24560)
(24245)
编号(24050)
(24002)
(23973)
科研(23556)
创新(22575)
(22554)
(20699)
期刊
(56216)
经济(56216)
学报(42244)
(38911)
研究(37200)
科学(33280)
大学(29497)
中国(28629)
学学(28599)
农业(26421)
管理(17642)
(16854)
(14630)
业大(13140)
农业大学(11047)
教育(10506)
(10388)
(10335)
金融(10335)
经济研究(10318)
业经(9588)
财经(9578)
技术(9338)
科技(9314)
林业(9138)
(8271)
问题(7920)
中国农业(7917)
自然(7472)
资源(7028)
共检索到210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加林  别之龙  张盛林  
研究了4种氮素形态配比(NO3--N:NH4+-N分别为100:0,75:25,50:50和O:100)对生菜(品种为“弘农”和“绿领”)生长、品质和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中氨态氮比例的增加,地上部和根的鲜重、干重逐渐降低,叶片数、叶长、叶宽、叶片含水量均显著降低,而根冠比则随着氨态氮比例的增加而上升;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处理对地上部生长的影响在定植10 d后才表现出显著差异。随着氮素中氨态氮比例的增加,SOD和POD活性逐渐增加,完全氨态氮处理下SOD和POD活性最高。定植后13 d内各处理叶片中的(MDA含量无显著差异,其后对于完全氨态氮处理和NO3-N:NH4+-N为5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碧阳  林碧英  林志斌  庄团达  郑冬梅  杨玉凯  李彩霞  陈艺群  龙宇  
以叶用黄甜菜为试材,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其配比对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叶用黄甜菜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对营养液中硝铵态氮配比(NO_3--N∶NH_4+-N)的需求不同,硝铵态氮配比≤1/2时,植株生长品质较好,硝铵态氮配比为4∶4和2∶6的处理较佳;营养液中的硝铵态氮配比≥1/2时,根系生长较好,硝铵态氮配比为6∶2和4∶4的处理较佳.(2)随着营养液中铵态氮比例的增大,植株的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和生物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硝铵态氮配比为6∶2的处理较佳;各处理的硝酸盐含量均未超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源源   吴翠南   吴雪   徐识溥   岳钉伊   胡立盼   曹凯  
【目的】对红光(R)与远红光(FR)调控生菜生长及营养品质的生物学作用进行研究,为提高植物工厂中生菜的产量及品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意大利’生菜为试验材料,在光子照度250μmol/(m~2·s)的条件下,以白光(W)为对照(CK),设置不同配比的R/FR(分别为0.2,0.4,0.8,1.6,3.2)照射28 d,分析不同R/FR配比对生菜生长指标(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叶面积)的影响,筛选最经济有效的最佳R/FR配比;然后在最佳R/FR配比下设置不同照射时间(分别为14,21和28 d,其中14,21 d处理在最佳R/FR配比照射结束后恢复成W照射直至28 d),分析不同照射时间对生菜生长指标的影响,筛选最适宜照射时间;最后在最佳R/FR配比及其最佳照射时间下分析其对生菜光合特性(光响应曲线参数、CO_2响应曲线参数及净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_i)、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及总叶绿素含量)、品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抗坏血酸含量)和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最佳R/FR配比试验表明,与CK相比,随着R/FR配比的增大,生菜株高降低了50.57%~111.49%,鲜质量降低了6.03%~21.19%,干质量降低了2.70%~23.11%,叶面积降低了1.84%~9.77%;当R/FR配比为1.6时,生菜鲜质量与R/FR为0.2,0.4,0.8处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CK和R/FR为3.2处理。最佳R/FR配比下不同照射时间试验表明,当R/FR配比为1.6时,14 d的照射时间可以显著提高生菜的鲜质量,与照射0,21和28 d相比其鲜质量分别增加了30.26%,4.40%和22.94%。与CK相比,最佳R/FR配比及其最佳照射时间处理能显著促进生菜鲜质量、可溶性糖和抗坏血酸含量的积累,可显著降低生菜的P_n及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并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而C_i、G_s、T_r无显著性差异。光响应曲线及CO_2响应曲线分析表明,当光合有效辐射大于200μmol/(m~2·s)或胞间CO_2浓度大于50μmol/mol时,P_n显著降低。【结论】本研究条件下,R/FR配比1.6照射14 d最适用于植物工厂中生菜的生产,在该光环境下植物工厂中的生菜产量最好,并可显著促进其可溶性糖及抗坏血酸的积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郑军  曹福亮  郁万文  
为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生育后期银杏Ginkgo biloba叶品质的影响,按1.00 g.盆-1的氮素水平对银杏2年生实生苗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银杏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间存在极显著差异(F根系活力=438.203>F0.01=4.456,F硝酸还原酶=1 103.357>F0.01=4.456),硝态氮、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还原性糖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在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F>F0.01);铵态氮部分替代硝态氮可降低银杏叶中硝态氮质量分数,并明显受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共同影响,使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还原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箬涵  郁继华  杨兵丽  胡琳莉  李录山  胡云飞  张国斌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不施肥、硝态氮∶铵态氮依次为10∶0,7∶3,5∶5,3∶7,0∶10、酰胺态氮、当地施肥)对娃娃菜产量、品质和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处理(NO-3-N∶NH+4-N为5∶5时)促进娃娃菜产量显著提高,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硝态氮肥易增加娃娃菜中硝酸盐的积累,增施铵态氮能有效降低硝酸盐积累,促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NO-3-N∶NH+4-N在3∶7~0∶10可有效减少娃娃菜叶片中硝酸盐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在5∶5~3∶7内有利于增加可溶性蛋白的含量;CK2(当地施肥)和T4(NO-3-N∶NH+4-N为3∶7)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波  王梅农  赖涛  沈其荣  
采用0∶100、10∶90、25∶75和50∶50(质量比)4种铵硝比的营养液,研究了其对生菜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液中铵硝比为25∶75时,生菜的地上部生物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及气孔导度(Gs)最高。随着NH4+-N比例的进一步增加,生菜的地上部生物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反而有所下降,表明适量增铵对生菜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不同铵硝配比对生菜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影响与对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的影响相反。申选1号的光合特性对不同铵硝配比比耐热耐抽苔生菜敏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笑超  刘勇  李进宇  李世安  孙明慧  万芳芳  张劲  宋协海  
【目的】研究雄性毛白杨对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响应,为提高雄性毛白杨的氮素利用效率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窄冠雄性毛白杨331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容器植苗方法,设置不同形态氮素配比(硝态氮∶铵态氮=0∶100、75∶25、50∶50、25∶75、100∶0)、单一形态氮(酰胺态氮)和不施肥为对照,测定毛白杨苗高、地径、生物量、叶片结构、根系特征和氮、磷、钾含量,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雄性毛白杨生长、生理结构和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雄性毛白杨331在同一施氮水平下,苗高、地径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当硝态氮比例达到50%及以上时,苗高、地径趋于稳定,平均分别达到189.33 cm、21.84 mm;根和茎的生物量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但硝铵比为75∶25处理(0.84)的根茎比显著大于单施硝态氮的处理(0.68)。硝铵配比施肥对毛白杨叶片总厚度、细根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0%及以上硝态氮处理下的细根根长和根表面积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组合。高硝铵比(50∶50或75∶25)和尿素施肥处理均能有效促进植株茎、根的氮素积累,但尿素处理苗木根系的磷含量显著低于高硝铵配比处理。【结论】硝态氮能够明显促进窄冠雄性毛白杨331的生长和养分积累,毛白杨331具有明显的偏硝性。雄性毛白杨施肥时建议采用硝铵比为50∶50至75∶25的施肥配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何  王乐  赵春丽  肖昉  郑友峰  刘生财  
为了研究苋菜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对不同铵硝配比及红蓝复合光配比调控氮代谢的响应,采用RT-PCR结合qRT-PCR的方法从大红苋菜中克隆出一个NiR基因,命名为AtrNiR (GenBank登录号:MT374155),对其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并测定材料NiR酶活性。结果表明:1)苋菜AtrNiR基因含一个1 785bp开放阅读框,编码594个氨基酸;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苋菜AtrNiR的蛋白分子式为C_(2937)H_(4692)N_(828)O_(873)S_(28),相对分子质量为66.47ku,AtrNiR为亲水性较强的蛋白;3)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苋菜AtrNiR蛋白序列与甜菜、藜麦和菠菜的NiR蛋白同源性最高,具有类似的功能;4)苋菜幼苗NiR酶含量分析表明,不同铵硝配比处理3d时,硝态氮(NH_4~+-N)与铵态氮(NO_3~--N)摩尔比值为10∶0时NiR酶活性最高,处理6d时,NH_4~+-N与NO_3~--N摩尔比值为3∶7时NiR酶活性最高;不同红蓝光配比处理3d时,红光(Red)∶蓝光(Blue)=2∶8处理下NiR酶活性最高,可见,NO_3~--N和蓝光能提高苋菜幼苗NiR酶活性;5)qRT-PCR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铵硝配比处理3d时,NH_4~+-N与NO_3~--N摩尔比值为5∶5时AtrNiR表达量最高;不同红蓝复合光配比处理3d时,R∶B=2∶8处理下AtrNiR表达量最高。研究表明,适宜比例的氮素和红蓝复合光能提高AtrNiR转录水平,改善苋菜幼苗的氮代谢,为优质苋菜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先信  黄国林  陈宏英  王卫红  
在固体基质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形态氮源(硝态氮和铵态氮)及其配比对脐橙生长发育和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形态氮素对脐橙根系生长、发枝与枝梢生长以及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都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以铵态氮为惟一氮源的植株,其地上与地下部生长均较以硝态氮为惟一氮源的植株差;根系与叶片中积累的NH+4量也以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并伴随出现根系腐烂、叶片的叶尖与叶缘枯萎等NH4+毒害症状.2)适当浓度的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比对地上地下部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比单独使用硝态氮效果更好,两者的浓度比以2∶1为最佳.3)在氮素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营养液中NH+4的增多与NO3?的减少,叶片中的N,P,F...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国栋  胡骁伟  牟梦晓  夏根清  盛卫星  
利用砂培法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毛竹实生苗形态指标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实生苗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吸收和利用有显著差异.NO-3∶NH+4=2∶2最适于毛竹实生苗的生长,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了毛竹实生苗生物量,促进了N、P、K等大量元素和Ca、Mg、Zn、Fe等中微量元素的吸收;NO-3-N为主的氮素供给模式更有利于毛竹实生苗的生长,且能促进实生苗提前分蘖;当氮源中NH+4的比例超过总氮源50%时,毛竹实生苗生长即受到抑制,当氮源全部为NH+4-N时,毛竹实生苗最终死亡.本研究表明,毛竹实生幼苗为弱喜硝植物,这对毛竹林施肥实践有一定参考意义.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韦悦  张翠平  郭双  卢克欢  吴能表  
本研究采用砂培、浇灌营养液方法种植颠茄(Atropa belladonna),研究不同铵硝配比(0∶100、25∶75、50∶50、75∶25、100∶0)在不同处理时间(7、14、21、28d)对颠茄干重、叶绿素和主要含氮化合物含量以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为颠茄的合理施肥、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颠茄叶片叶绿素、游离氨基酸(FAA)及可溶性蛋白(SP)含量随铵态氮比例增加而升高,其中叶绿素、FAA含量在铵硝比75∶25时最高,SP含量在铵硝比50∶50时最高,但这种影响在不同处理时间表现并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卫国  葛慧敏  吴素芳  杨婷婷  罗燕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铵态氮、硝态氮和尿素[CO(NH2)2]为氮源,研究氮素形态及配比对铁核桃苗植株大小、生物量、根系形态特征和苗木元素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形态及配比对铁核桃苗木的高度、基径、根冠比值、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根系形态特性、苗木中元素含量及积累量有明显的影响。以50%NH+4-N+50%NO-3-N为氮源的苗高、基径、根冠比值、整株及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根系的总表面积及平均直径、根尖数、苗木中元素含量及积累量都最大;单一供应CO(NH2)2的苗木根系总长度和总体积最大,苗木整株和地上部及根系的生物量、苗木中的元素含量及积累量仅低于50%NH+4-N+50%NO-3...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召林  祁娟  刘文辉  金鑫  杨航  宿敬龙  李明  
以采自高寒草甸野生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子为材料,单一氮素添加为对照,采用营养液沙培方式研究硝态和铵态氮及其不同配比(NO_3~–-N∶NH_4~+-N分别为0∶10、3∶7、5∶5、7∶3和10∶0)对老芒麦苗期生长特性的影响,旨在探索不同氮素形态对老芒麦的促生效应,以期找到最佳的氮素形态配比。结果表明:混合态氮素较单一氮素施入能够更好促进老芒麦的生长,硝态和铵态氮配比为7∶3时,老芒麦株高、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其他处理高,硝酸还原酶活性较单一NO_3~–-N和NH_4~+-N处理分别提高了48.54%和74.71%,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10.16%和7.30%。硝态和铵态氮配比为5∶5时根系活力最高,该处理下老芒麦根系活力较单一NH_4~+-N和NO_3~–-N处理分别提高了31.05%和8.08%,且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0.05)。经隶属函数度进一步综合分析得出,NO_3~–-N∶NH_4~+-N为7∶3时氮素能更好地提高老芒麦生理活性,且促进其生长。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学  王晓帆  张钟莉莉  吴勇  钟永红  于景鑫  
为明确不同灌溉水源的磁化处理对生菜生长、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意大利生菜为试验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磁化和灌溉水源2个因素,在日光温室条件下进行磁化处理和未磁化处理(对照)的淡水、再生水和微咸水(矿化度2.46g·L~(-1))灌溉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水经磁化处理后,pH和溶解氧含量显著提高,对电导率影响不显著,淡水、再生水和微咸水的pH分别提高7.06%、5.70%和6.61%,溶解氧含量分别提高11.03%、9.85%和10.29%。不同灌溉水源条件下加磁灌溉效果不同,淡水和再生水加磁灌溉促进生菜生长,显著提高生菜株高和株幅。淡水加磁灌溉的生菜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9.75%、14.85%和12.04%;再生水加磁灌溉的生菜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7.47%、15.62%和9.16%;但微咸水加磁灌溉的生菜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无显著差异。在所有处理中,淡水加磁灌溉的生菜地上部鲜重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而且不同灌溉水源加磁灌溉下,改善生菜品质,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淡水和再生水加磁灌溉对生菜生长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效果优于微咸水加磁灌溉。整体来看,淡水加磁灌溉处理下,生菜生长和品质最优。该研究结果为磁化水在农业节水方面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荣建华  闵光  赵思明  
采用常温贮藏、泡沫箱加冰贮藏和低温贮藏3种方式,观察其对采后新鲜生菜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菜采收后,感官品质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失重率和亚硝酸盐含量上升;低温贮藏能明显减缓生菜的失重率和亚硝酸盐的生成量,降低呼吸强度,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泡沫箱加冰贮藏的效果差于低温贮藏,略好于常温贮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