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3)
2023(7325)
2022(6128)
2021(5421)
2020(4545)
2019(10073)
2018(9449)
2017(17959)
2016(9939)
2015(10726)
2014(10536)
2013(10241)
2012(9364)
2011(8562)
2010(8356)
2009(7511)
2008(7488)
2007(6505)
2006(5766)
2005(5068)
作者
(33260)
(27742)
(27595)
(25998)
(17364)
(13668)
(12388)
(10950)
(10644)
(9751)
(9645)
(9188)
(8971)
(8865)
(8713)
(8644)
(8411)
(8338)
(7977)
(7939)
(7171)
(6874)
(6611)
(6373)
(6231)
(6221)
(6099)
(6062)
(5681)
(5648)
学科
(35098)
经济(35064)
管理(25613)
(25561)
(19951)
企业(19951)
方法(18317)
数学(16779)
数学方法(16666)
(16635)
银行(16489)
(15231)
(13949)
(9772)
(9631)
金融(9631)
(9410)
(9405)
制度(9393)
(9351)
中国(9164)
业务(8942)
(8537)
贸易(8533)
(8331)
银行制(7807)
业经(7655)
农业(6929)
(6118)
财务(6107)
机构
大学(142573)
学院(140423)
(56185)
经济(55161)
研究(51784)
管理(50981)
理学(44722)
理学院(44174)
中国(43340)
管理学(43260)
管理学院(43029)
(39713)
科学(35805)
农业(32345)
业大(30206)
(29670)
(28618)
研究所(26878)
(24342)
中心(23953)
(21037)
农业大学(20628)
财经(20356)
(18788)
(18733)
(18188)
经济学(18085)
(17939)
北京(17922)
(17897)
基金
项目(103793)
科学(80010)
基金(77026)
(72454)
国家(71898)
研究(63792)
科学基金(59457)
自然(42412)
社会(41606)
自然科(41499)
自然科学(41483)
基金项目(41190)
自然科学基金(40809)
(40574)
社会科(39617)
社会科学(39606)
(35445)
资助(31361)
教育(29013)
重点(24206)
计划(23396)
(22188)
编号(21963)
(21895)
(21453)
科研(21374)
科技(21279)
创新(20632)
(20138)
大学(18183)
期刊
(51823)
经济(51823)
研究(38508)
学报(35972)
(34319)
科学(29172)
(25716)
金融(25716)
大学(25449)
中国(25245)
学学(24821)
农业(21453)
(17996)
管理(16337)
(11969)
业大(10998)
财经(10368)
经济研究(9503)
农业大学(9194)
(8890)
(8769)
业经(8317)
林业(8081)
技术(8079)
教育(8033)
科技(7977)
问题(7222)
理论(6610)
国际(6583)
中国农业(6540)
共检索到202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郑军  曹福亮  郁万文  
为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生育后期银杏Ginkgo biloba叶品质的影响,按1.00 g.盆-1的氮素水平对银杏2年生实生苗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银杏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间存在极显著差异(F根系活力=438.203>F0.01=4.456,F硝酸还原酶=1 103.357>F0.01=4.456),硝态氮、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还原性糖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在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F>F0.01);铵态氮部分替代硝态氮可降低银杏叶中硝态氮质量分数,并明显受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共同影响,使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还原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加林  别之龙  张盛林  
研究了4种氮素形态配比(NO3--N:NH4+-N分别为100:0,75:25,50:50和O:100)对生菜(品种为“弘农”和“绿领”)生长、品质和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中氨态氮比例的增加,地上部和根的鲜重、干重逐渐降低,叶片数、叶长、叶宽、叶片含水量均显著降低,而根冠比则随着氨态氮比例的增加而上升;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处理对地上部生长的影响在定植10 d后才表现出显著差异。随着氮素中氨态氮比例的增加,SOD和POD活性逐渐增加,完全氨态氮处理下SOD和POD活性最高。定植后13 d内各处理叶片中的(MDA含量无显著差异,其后对于完全氨态氮处理和NO3-N:NH4+-N为5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碧阳  林碧英  林志斌  庄团达  郑冬梅  杨玉凯  李彩霞  陈艺群  龙宇  
以叶用黄甜菜为试材,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其配比对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叶用黄甜菜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对营养液中硝铵态氮配比(NO_3--N∶NH_4+-N)的需求不同,硝铵态氮配比≤1/2时,植株生长品质较好,硝铵态氮配比为4∶4和2∶6的处理较佳;营养液中的硝铵态氮配比≥1/2时,根系生长较好,硝铵态氮配比为6∶2和4∶4的处理较佳.(2)随着营养液中铵态氮比例的增大,植株的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和生物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硝铵态氮配比为6∶2的处理较佳;各处理的硝酸盐含量均未超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箬涵  郁继华  杨兵丽  胡琳莉  李录山  胡云飞  张国斌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不施肥、硝态氮∶铵态氮依次为10∶0,7∶3,5∶5,3∶7,0∶10、酰胺态氮、当地施肥)对娃娃菜产量、品质和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处理(NO-3-N∶NH+4-N为5∶5时)促进娃娃菜产量显著提高,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硝态氮肥易增加娃娃菜中硝酸盐的积累,增施铵态氮能有效降低硝酸盐积累,促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NO-3-N∶NH+4-N在3∶7~0∶10可有效减少娃娃菜叶片中硝酸盐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在5∶5~3∶7内有利于增加可溶性蛋白的含量;CK2(当地施肥)和T4(NO-3-N∶NH+4-N为3∶7)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楼崇  唐二春  汪贵斌  张往祥  曹福亮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通过单因素和配方施肥2组试验,研究氮、磷、钾等3种肥料对银杏Ginkgo biloba2年生实生苗叶黄酮质量分数和单株叶黄酮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对银杏叶中黄酮质量分数的影响最大,2组试验各水平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氮肥次之,磷肥不显著。氮肥和钾肥对单株黄酮总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分别以施氮3.2g.株-1和钾2.4 g.株-1最好,单株黄酮总量分别达1.09 g.株-1和1.00 g.株-1。其变化趋势与相应的单株生物量的趋势较一致。磷肥对黄酮影响不大。最好的配施处理是施氮4.8 g.株-1+钾2.4 g.株-1,最差的是施氮6.4 g.株-1+磷0.8 g.株...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笑超  刘勇  李进宇  李世安  孙明慧  万芳芳  张劲  宋协海  
【目的】研究雄性毛白杨对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响应,为提高雄性毛白杨的氮素利用效率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窄冠雄性毛白杨331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容器植苗方法,设置不同形态氮素配比(硝态氮∶铵态氮=0∶100、75∶25、50∶50、25∶75、100∶0)、单一形态氮(酰胺态氮)和不施肥为对照,测定毛白杨苗高、地径、生物量、叶片结构、根系特征和氮、磷、钾含量,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雄性毛白杨生长、生理结构和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雄性毛白杨331在同一施氮水平下,苗高、地径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当硝态氮比例达到50%及以上时,苗高、地径趋于稳定,平均分别达到189.33 cm、21.84 mm;根和茎的生物量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但硝铵比为75∶25处理(0.84)的根茎比显著大于单施硝态氮的处理(0.68)。硝铵配比施肥对毛白杨叶片总厚度、细根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0%及以上硝态氮处理下的细根根长和根表面积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组合。高硝铵比(50∶50或75∶25)和尿素施肥处理均能有效促进植株茎、根的氮素积累,但尿素处理苗木根系的磷含量显著低于高硝铵配比处理。【结论】硝态氮能够明显促进窄冠雄性毛白杨331的生长和养分积累,毛白杨331具有明显的偏硝性。雄性毛白杨施肥时建议采用硝铵比为50∶50至75∶25的施肥配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先信  黄国林  陈宏英  王卫红  
在固体基质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形态氮源(硝态氮和铵态氮)及其配比对脐橙生长发育和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形态氮素对脐橙根系生长、发枝与枝梢生长以及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都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以铵态氮为惟一氮源的植株,其地上与地下部生长均较以硝态氮为惟一氮源的植株差;根系与叶片中积累的NH+4量也以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并伴随出现根系腐烂、叶片的叶尖与叶缘枯萎等NH4+毒害症状.2)适当浓度的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比对地上地下部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比单独使用硝态氮效果更好,两者的浓度比以2∶1为最佳.3)在氮素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营养液中NH+4的增多与NO3?的减少,叶片中的N,P,F...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谢友超  曹福亮  吕祥生  
In order to cultivate high yield with good quality Ginkgo biloba leaf-producing plantation, coppice management of 1,2,3-year-old Dafuzhi seedling at different stump heights (or top bud pruning) were taken and som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yield of Ginkgo biloba leaves were d...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慧丰   张晶晶   罗怡璇   汪贵斌  
【目的】探讨不同外源乙烯利浓度对银杏叶生物量、生理及品质的影响,为提高银杏叶片药用有效成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3年生银杏实生苗为材料,喷施4种浓度的乙烯利(200、400、600、800 mg·L~(-1)),30 d后采样。测定叶生物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内源激素及萜内酯类化合物含量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有利于银杏叶生物量积累、生理代谢和品质提高的外源乙烯利浓度。【结果】除800 mg·L~(-1)的处理组外,其余处理组叶生物量均高于对照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外源乙烯利浓度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银杏叶总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800 mg·L~(-1)的乙烯利处理显著提高了银杏叶片中萜内酯类化合物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3.41%。此浓度下,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含量显著增加。高浓度乙烯利(> 500 mg·L~(-1))处理组银杏内酯A(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除600 mg·L~(-1)的处理组外,其他浓度处理组的银杏内酯B(GB)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均显著降低了白果内酯(BB)含量,而对银杏内酯C(GC)含量无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GA含量与叶绿素a、总叶绿素呈显著负相关,与类胡萝卜素呈极显著负相关。GB含量与ABA呈显著正相关,与生长素(IAA)、GA3、玉米素(ZR)呈显著正相关。GC、BB含量与ZR呈显著正相关。基于主成分分析得出各乙烯利喷施浓度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800、600、400、200、0 mg·L~(-1)。【结论】喷施适宜浓度的乙烯利能有效促进银杏叶生物量的积累,增强初生代谢,提高银杏叶中萜内酯化合物的含量,适宜的乙烯利喷施浓度为800 mg·L~(-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安友  任莉  
对银杏叶营养元素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杏雌雄株无性系叶中N、P、K、Ca、Mg、B、Fe、Zn、Mn、Cu的含量随物候期呈规律性变化。雌株与雄株无性系叶片中N、P、K、B、Fe、Zn的含量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Ca、Mg、Mn、Cu的变化基本一致。大果无性系对P、K、B、Zn的吸收量最高而Ca的含量最低,不同无性系间(大、中、小果)N、Mg、Fe、Mn、Cu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水源  顾曼如  束怀瑞  
报道了近年银杏叶黄酮的最新研究进展 ;银杏叶黄酮生物体内合成代谢途径 :遗传因子、生长发育进程、生态条件和栽培措施对银杏叶黄酮的影响 ;调控银杏叶黄酮的遗传和生理生化机制等 ,介绍了生物技术和化学合成在工厂化生产银杏叶黄酮方面的尝试 ,并对提高银杏叶黄酮含量的途径进行了评价及前景展望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国栋  胡骁伟  牟梦晓  夏根清  盛卫星  
利用砂培法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毛竹实生苗形态指标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实生苗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吸收和利用有显著差异.NO-3∶NH+4=2∶2最适于毛竹实生苗的生长,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了毛竹实生苗生物量,促进了N、P、K等大量元素和Ca、Mg、Zn、Fe等中微量元素的吸收;NO-3-N为主的氮素供给模式更有利于毛竹实生苗的生长,且能促进实生苗提前分蘖;当氮源中NH+4的比例超过总氮源50%时,毛竹实生苗生长即受到抑制,当氮源全部为NH+4-N时,毛竹实生苗最终死亡.本研究表明,毛竹实生幼苗为弱喜硝植物,这对毛竹林施肥实践有一定参考意义.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家胜  应叶青  曹福亮  张往祥  
为探索施氮对叶用银杏叶片产量及叶黄酮含量的影响,按0,1 5,3 0,4 5和6 0g·株-1等5个水平进行施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银杏叶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有显著影响。施氮量在3 0g·株-1以下,氮的增施对叶产量、单叶面积、单株叶面积及单叶质量等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3 0g·株-1为最佳,超过3 0g·株-1时,苗木会受到毒害,以上各指标均下降;施氮对银杏叶片黄酮含量和黄酮总量均有显著的影响;5种施氮处理中,以1 5g·株-1的叶片黄酮含量和黄酮总量最大。1 5g·株-1可作为2年生银杏叶用园的推荐施用量,可望获得单位面积上较高的黄酮产量。表5参1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友  王欢利  汪贵斌  曹福亮  
为了探索温度和光照强度对银杏叶黄酮合成及调控机制,本研究对两年生银杏盆栽苗进行温度和光强的两因素三水平的处理,测定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代谢过程中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并建立黄酮类含量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T1Q3处理40 d后和T2Q2处理20 d后,单株银杏黄酮含量相较处理前显著增加;大部分处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增量存在显著的温度效应,部分处处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增量存在显著光强效应和温度、光强交互效应;黄酮代谢过程基因表达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温度、光强及温度、光强交互效应;相关性分析表明;仅在处理10 d时,槲皮素的含量与F3H、FLS和ANS基因的表达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艳  曹松屹  韩静  
分别提取银杏叶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采用NBT(氯化硝基四氮唑蓝)光还原法检测银杏叶提取物消除氧自由基能力的大小,并计算出抑制率。结果表明:银杏叶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均能消除氧自由基,水溶性成分消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强于脂溶性成分。水溶性提取物组的活力单位是0.167mg,脂溶性提取物NaOH组的活力单位是0.17mg,脂溶性提取物无水乙醇组的活力单位是0.795m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