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9)
- 2023(11514)
- 2022(10362)
- 2021(9755)
- 2020(8256)
- 2019(18731)
- 2018(18772)
- 2017(35705)
- 2016(19847)
- 2015(22054)
- 2014(21637)
- 2013(21241)
- 2012(19135)
- 2011(17185)
- 2010(16865)
- 2009(15527)
- 2008(14632)
- 2007(12490)
- 2006(10654)
- 2005(8970)
- 学科
- 济(69309)
- 经济(69227)
- 管理(53003)
- 业(49568)
- 企(41555)
- 企业(41555)
- 方法(33983)
- 数学(29164)
- 数学方法(28794)
- 农(19199)
- 学(18438)
- 财(17337)
- 中国(17207)
- 业经(15784)
- 地方(13976)
- 贸(13579)
- 贸易(13573)
- 易(13188)
- 理论(12911)
- 农业(12713)
- 和(12219)
- 环境(11502)
- 制(11486)
- 务(11321)
- 技术(11290)
- 财务(11255)
- 财务管理(11238)
- 企业财务(10587)
- 教育(10463)
- 划(10086)
- 机构
- 学院(270086)
- 大学(269551)
- 管理(105118)
- 济(96574)
- 经济(94286)
- 理学(92045)
- 理学院(90999)
- 研究(90638)
- 管理学(89162)
- 管理学院(88721)
- 中国(63456)
- 科学(62268)
- 京(57046)
- 农(52050)
- 所(47201)
- 业大(47191)
- 研究所(43847)
- 财(42718)
- 农业(41756)
- 中心(40430)
- 江(37827)
- 北京(35505)
- 范(35489)
- 财经(35124)
- 师范(35009)
- 院(32851)
- 经(31907)
- 州(31530)
- 技术(31455)
- 师范大学(28113)
- 基金
- 项目(195047)
- 科学(149880)
- 基金(138158)
- 研究(138016)
- 家(123416)
- 国家(122418)
- 科学基金(102648)
- 社会(82598)
- 省(78417)
- 社会科(78011)
- 社会科学(77990)
- 基金项目(74140)
- 自然(69857)
- 自然科(68188)
- 自然科学(68169)
- 自然科学基金(66890)
- 划(66580)
- 教育(63113)
- 资助(57117)
- 编号(56905)
- 成果(45458)
- 重点(44335)
- 发(41824)
- 部(41416)
- 创(41086)
- 课题(39237)
- 计划(38365)
- 创新(38327)
- 科研(38241)
- 大学(35604)
共检索到373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松鹤 徐开未 白燕 解晋 胡斐 王妮 刘明 王文莉 陈远学
为探讨玉米不同部位生物量和养分含量大小及饲用品质的高低,于2016年在四川农业大学雅安农场进行,以川单42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用量(0,90,180,270,360 kg/hm~2,分别记为N_0、N_1、N_2、N_3、N_4)下玉米不同部位生物量、养分含量及饲用品质。结果表明,总体上,玉米茎、叶和籽粒生物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N_2时达最大,相比N_0分别增加34.9%,28.0%和107.3%;玉米叶鞘、苞叶和芯的生物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在N_4时达最大,相比N_0分别增加28.7%,102.1%和69.4%。施氮显著提高了玉米秸秆不同部位氮含量,降低了磷、钾含量。施氮显著提高了玉米不同部位粗蛋白(CP)含量,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但当施氮量高于N_2或N_3时,玉米茎、叶和芯NDF含量有些略微升高,玉米茎、叶、苞叶和芯ADF含量有升高的趋势。同一施氮处理内,在施氮量为90 kg/hm~2及以上时,玉米不同部位间生物量大小依次表现为籽粒﹥茎﹥叶﹥芯﹥苞叶﹥叶鞘。综上所述,适量施氮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本研究条件下,玉米施氮量以180 kg/hm2为宜。
关键词:
玉米 氮用量 生物量 养分吸收 饲用品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唐德富 陈志刚 李飞 郭涛 潘发明 郝生燕 徐琳娜
在甘肃省民勤县采集227份青贮玉米(Zea mays)样品,采用改良偏最小二乘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用3种导数处理和10种光谱散射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青贮玉米原料不同部位(组织)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cid detergent lignin, ADL)等养分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旨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青贮玉米不同部位(组织)养分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 ADF含量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for validation, RSQV)和外部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atio of performance to deviation for validation, RPD)均高于其他成分,而NDF、粗蛋白和有机物含量的RSQV和RPD均低于ADF;ADF、NDF、粗蛋白和有机物这4个指标的RSQV均大于0.9,且其RPD均大于2.5,能用于实际生产中准确分析;2)粗脂肪含量的RSQV和RPD分别为0.701和1.838,建立的模型只能用于样品的粗略预测;3)干物质、ADL含量的RSQV和RPD分别为0.525和1.549、0.631和1.602,这2种营养成分的预测模型不能用于实际生产中的检测,模型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综上所述,本试验初步建立了青贮玉米不同部位(组织) ADF、NDF、粗蛋白和有机物含量这4种营养成分近红外预测模型,能够应用于生产实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阳 杨华 付忠军 蒋志成 黄永川 周茂林
以喷施和拌种等方式对糯玉米进行硒处理,通过籽粒中硒含量及其营养物质含量、蒸煮品质、穗部性状、产量等分析,表明不同浓度、不同方式硒处理均可显著提高糯玉米籽粒的硒含量;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均有增加趋势;各处理间的穗部性状和蒸煮品质没有较大差异,田间产量随硒处理浓度增加而略有增加。结果说明一定浓度的硒处理不会影响糯玉米的品质,还具有一定的增产效应。
关键词:
硒 糯玉米 品质 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空军 张吉旺 刘鹏 胡昌浩 董树亭 蒋高明
采用大田试验,对中国北方1990s以来种植面积较大的50个玉米品种粗蛋白质含量(CPC)进行了研究。通过探测分析和正态分布测试检测表明,秸秆CPC、籽粒CPC和整株粗蛋白产量(CPY)分别符合正态分布N(5.48,0.532)、N(9.42,0.792)和N(530.67,64.632),三者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38%~7.09%、7.03%~11.00%和417.43~726.72g/plant。籽粒CPC与秸秆CPC相关性不显著(P>0.05)。对籽粒和秸秆的CPC进行分层聚类,将北方玉米品种划分为籽粒高秸秆低型(HGLS)、籽粒与秸秆双低型(LGLS)和籽粒与秸秆双高型(HGHS)。目前...
关键词:
玉米 粗蛋白质含量 分层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玲 连娟 郭再华 张秀 杜爽爽 何兴龙 赵竹青
【目的】阐明磷肥用量以及水稻磷营养特性对砷污染水稻产量、生物量及其安全性的影响,探讨降低水稻砷污染的农艺措施。【方法】以2个耐低磷(磷高效吸收型品种99011和磷高效利用型品种580)和1个低磷敏感型水稻(99056)为材料,通过土培试验研究不同磷用量对中、高度砷污染土壤上水稻产量、生物量以及秸秆、颖壳和稻米P、As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无砷处理相比,50 mg.kg-1的砷略微增加水稻的生物量,但降低水稻产量,增施磷肥显著提高生物量和产量;100 mg.kg-1的砷显著降低水稻生物量和产量,增施磷肥显著提高生物量,但产量在磷用量为30 mg.kg-1时最高,磷用量为150 mg.kg-1时最...
关键词:
水稻 磷 砷 产量 生物量 食品安全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青 陈正刚 李剑
研究施肥与不同玉米品种本身的吸肥规律的关系,为提高氮素的利用率提供依据,在施磷钾肥相同的条件下,设置4个施氮量水平,对2个产量水平的玉米品种(黔单21和墨白94)茎叶含氮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高产品种茎叶的含氮量总是高于相对低产品种。施氮量的多少,对相对高产品种拔节期茎叶含氮量影响较大,对相对低产品种整个生育期茎叶中含氮量影响较大。随着施氮肥量的增加,相对高产的品种茎叶的含氮量随之增加,而相对低产品种茎叶含氮量在施高氮条件下反而下降。
关键词:
施氮量 茎叶含氮量 玉米品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侯青光 韦林汕 卢亚妮 黄柄壬 韦贵剑 黄小英 赵峰进 李世奇
【目的】探究外源硒对河玉397籽粒产量和品质及硒、镉和砷含量的影响,为筛选适宜生产富硒玉米的外源硒肥种类及其使用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开展河玉397喷施硒肥试验,A因素(主处理)为硒肥喷施期,分别设A1(拔节期)、A2(大喇叭口期)和A3(抽雄期)3个主处理,B因素(副处理)为硒肥种类及清水对照(CK),分别设B1(锌硒葆)、B2(亚硒酸钠)、B3(硒硅肥1号)、B4(硒硅肥2号)、B5(硒硅肥3号)和B6(CK)6个副处理,共18个处理。各处理玉米成熟采收后进行产量及果穗农艺性状考查,测定、分析其籽粒的粗蛋白、脂肪、淀粉、硒、砷和镉含量。【结果】A2B1处理河玉397的行粒数和百粒重均较CK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学健 沈涛 胡继学 王延风 穆炳青 宗晓莉 李涛
【目的】探讨相同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系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生物量茎、叶分配特征和多糖含量差异。【方法】测定云南3个品系铁皮石斛植株茎、叶生物量、多糖含量等相关性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祥馨2号的株高(23.22 cm)最高,茎、叶鲜重(5.59,4.21 g)最重,茎、叶生物量(0.58,0.97 g)最高与其他品系植株差异显著(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株高与茎、叶鲜重,茎、叶生物量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生物量 分配模式 多变量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磊 白由路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营养水平下的春玉米叶片叶绿素和全氮含量与叶片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拔节期和喇叭口期是玉米氮素光谱营养诊断的敏感时期;利用绿峰处叶片最大光谱反射率反演玉米叶片氮素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精度为:喇叭口期>拔节期>开花吐丝期;不同生育时期诊断玉米叶片氮素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时所采用的光谱波段也不同,拔节期和喇叭口期采用可见光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可靠性较高,而开花吐丝期采用近红外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可靠性较高;两波段组合光谱变量对叶片叶绿素和全氮含量的判别精度高于单一波段的判别精度。
关键词:
玉米 氮素 叶绿素 光谱反射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丽华 王慧军 王璞
本试验对0,90,180,270kg/hm24个施氮量下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和金海5号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进行了研究,目的是明确不同株穗型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3个品种夏玉米均在施氮量90~180kg/hm2下冠层透光率较高,LAI发展动态合理(前快、中稳、后衰慢),群体光合性能较高;其群体粒数、群体粒重和籽粒品质较高,源库性能较优。早衰型品种CF008成熟期粒叶比处理间无规律可循;郑单958成熟期粒叶比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较高的条件下成熟期源不足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而保绿性较好的品种金海5号成熟期粒叶比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施氮量较高条件下库不足是限...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 源库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丽华 赵明 赵久然 陶洪斌 王璞
【目的】试验通过氮肥调控,塑造高效冠层,确立不同夏玉米品种高效冠层与氮肥调控的定量化关系指标。【方法】设置4个施氮水平(0、90、180、270kg·ha-1),研究不同施肥量对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金海5号冠层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3个品种夏玉米在施氮量90或180kg·ha-1下冠层光合性能和产量较高。在灌浆前期,群体光合势(LAD)和叶面积指数(LAI)在施氮180或270kg·ha-1条件下显著较高,之后为90或180kg·ha-1下较高,说明,高氮条件下生育前期冠层内透光率较低,冠层结构较不合理,导致生育后期叶片提早衰老,使后期光合性能和产量降低。【结论】由此得出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向前胜 王宁 赵越 邹林有 孙奎 王凯月
通过研究青海省6个地区3种小檗属植物不同部位小檗碱含量的差异,旨在寻找青海省内小檗属植物优质产区以及探寻小檗碱分布的地域规律。结果表明,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种、不同部位小檗碱在不同区域间差异显著,玉树藏族自治州所产的西北小檗药用部位中小檗碱含量较高;湟水河流域所产鲜黄小檗药用部位中小檗碱含量较高;黄南藏族自治州所产直穗小檗药用部位小檗碱含量较高。本研究为小檗属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苏港 王怡针 葛均筑 李子芳 臧凤艳 王金龙 吴锡冬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绿肥油菜还田时期对不同施氮量下春玉米产量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华北平原春玉米减氮增效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裂区设计,主区绿肥油菜还田时期分别为无绿肥油菜冬闲田(G0)、始花期(G1)、盛花期(G2)和荚果期(G3),裂区施氮量分别为0 (N0),135(N135),270(N270),405(N405),540 kg/hm~2(N540)。收获期五点取样法取土测定土壤养分含量,玉米考种测产。与G0相比,G2处理因春玉米穗粒数均值显著增加5.59%而增产5.89%,G1处理2020年增产6.37%,其中穗粒数增幅8.37%,但G1和G2百粒质量与G0无显著差异;G3处理2020年因穗粒数与百粒质量均值降低2.62%,6.40%,导致减产8.43%;春玉米产量随施氮量增加显著增加;G1、G2和G3处理下,春玉米产量在施氮量为N405、N270和N405时达最高,分别为10 961.21,11 253.34和10 331.12 kg/hm~2。线性加平台模型分析可知,G1和G2处理可以保证产量稳定在10 000 kg/hm~2以上,实现氮肥减施7.89%~41.45%,2020年G3处理减氮10.53%,产量降低6.27%。与G0相比,G1和G2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增幅分别为8.28%和4.12%,11.17%和12.77%。G1、G2和G3处理土壤全氮含量2019年显著增加6.01%,5.86%,8.00%;G1、G2和G3处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比G0处理显著降低;处理间全钾含量无差异,但G1和G2处理增加了土壤速效钾含量,2020年G3处理含量比G0降低3.41%(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增汉 肖振杰 冯永新 范运涛 李彤 刘晓昂 何坤 胡振鸿 武珂峰 解彩军 刘大双 吕培新
为明确烤烟品种云烟85不同着生位置烟叶碳氮积累的差异性,利用全自动元素分析仪对该品种不同叶位烟叶的碳、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叶位烟叶的碳元素相对含量随叶位降低呈明显减小规律,绝对含量随叶位降低呈先增加后减小规律,很多叶位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在部位上的差异更大;氮元素相对含量随叶位降低呈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上部叶与中、下部叶的差异极显著,中部叶和下部叶的差异不显著;氮元素绝对含量随叶位降低呈先增加后减小规律,很多叶位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或显著水平;碳氮比以中部叶位最高,下部叶位次高,上部叶位最低,三大部位的平均值相互差异极显著。结论:云烟85不同叶位和不同部位烤后烟叶碳...
关键词:
烟叶 叶位 部位 碳 氮 碳氮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汤继华 谢惠玲 黄绍敏 胡彦民 刘宗华 季洪强 寇志安
在低氮胁迫条件下,对25个玉米自交系穗三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自交系穗三叶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呈现相似的规律性,光合速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不同自交系间降低的幅度存在较大差异。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可作为氮素利用效率的次级选择指标,以穗位叶叶绿素含量降低的百分率为指标,将供试材料分成4类,其中许178、辽5114等自交系叶绿素含量降低幅度较小,具有较高的氮素利用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