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0)
- 2023(8184)
- 2022(6852)
- 2021(6223)
- 2020(5174)
- 2019(11389)
- 2018(11017)
- 2017(20831)
- 2016(11607)
- 2015(12079)
- 2014(11672)
- 2013(11414)
- 2012(10481)
- 2011(9400)
- 2010(8981)
- 2009(7940)
- 2008(7826)
- 2007(6732)
- 2006(5577)
- 2005(4862)
- 学科
- 济(40933)
- 经济(40884)
- 业(31207)
- 管理(30700)
- 企(24329)
- 企业(24329)
- 方法(20903)
- 数学(18903)
- 数学方法(18736)
- 财(12496)
- 学(11781)
- 农(11656)
- 中国(10807)
- 贸(9289)
- 贸易(9287)
- 易(9088)
- 业经(8703)
- 农业(8137)
- 制(8015)
- 技术(7954)
- 务(7923)
- 财务(7918)
- 财务管理(7903)
- 企业财务(7622)
- 银(7148)
- 银行(7093)
- 融(6783)
- 金融(6783)
- 行(6709)
- 环境(6523)
- 机构
- 大学(161090)
- 学院(159118)
- 济(62391)
- 经济(61290)
- 研究(59208)
- 管理(57508)
- 理学(51267)
- 理学院(50619)
- 管理学(49529)
- 管理学院(49254)
- 科学(42124)
- 中国(41957)
- 农(41526)
- 业大(33900)
- 农业(33494)
- 京(33310)
- 所(32318)
- 研究所(30459)
- 财(27436)
- 中心(25914)
- 江(22844)
- 财经(22784)
- 农业大学(22397)
- 院(21850)
- 经(21085)
- 省(20448)
- 北京(20068)
- 经济学(19878)
- 室(19221)
- 科学院(18796)
- 基金
- 项目(121669)
- 科学(94179)
- 基金(90420)
- 家(85548)
- 国家(84906)
- 研究(75924)
- 科学基金(69876)
- 社会(49621)
- 自然(49387)
- 基金项目(48511)
- 自然科(48344)
- 自然科学(48322)
- 自然科学基金(47507)
- 社会科(47219)
- 社会科学(47203)
- 省(47077)
- 划(41231)
- 资助(36246)
- 教育(34162)
- 重点(28455)
- 计划(27036)
- 编号(26183)
- 部(26139)
- 创(25718)
- 发(25318)
- 科研(25085)
- 科技(24680)
- 创新(24178)
- 业(23248)
- 国家社会(21901)
共检索到217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永亮
用根垫-冰冻切片法研究不同氮源对石灰性潮土中黑松幼苗根-土界面无机磷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NH4+-N)处理后幼苗根-土界面pH值较对照处理明显降低,而硝态氮(NO3--N)处理后幼苗根-土界面pH值较对照处理升高,不同氮源引起的幼苗根-土界面pH值变动的幅度取决于氮源的质量分数。铵态氮处理明显降低了幼苗根-土界面Ca2-P,Fe-P和Al-P质量分数,100,200和400mg·kg-1的铵态氮处理后,距根表0~1mm处Ca2-P较土体亏缺率分别为37.1%,45.9%和57.7%,Fe-P较土体亏缺率分别为23.4%,29.1%和38.2%,Al-P较土体亏缺率分别为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永亮 周晓燕 韩士杰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ources on pH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mineral nutrients in the root/soil interface of Larix gmelinii seedlings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root-mat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NH~+_4-N decreased the pH in the root/soil interface, while...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永亮 马忠明
用根垫法研究了不同形态N源与P源对红松苗木根 土界面pH及磷有效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铵态N处理使根 土界面pH降低 ,硝态N处理使根 土界面pH升高 .不同N源处理引起根 土界面pH变化的幅度受P源种类及距根面距离的影响 ,施加矿物P时 ,铵态N引起的根 土界面pH下降的幅度明显减小 .不同P源处理时根 土界面有效P含量受N源种类的影响 ,铵态N处理时 ,加入易溶性P近根面处有效P含量显著增加 ,而加入难溶性P时仅距根面 0~ 2mm处有效P含量显著增加 ;硝态N处理时 ,仅在加入易溶性P时近根面处有效P含量显著增加 ,而加入难溶性P时 ,近根面处有效P含量与不加P处理时相近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路鹏 李文海 牛金璨 Batbayar Javkhlan 张树兰 杨学云
【目的】在土壤Olsen-P和全磷含量基本接近但土壤有机碳水平呈梯度的陕西省关中平原(土楼)土上,研究有机碳对土壤各形态无机磷有效性及其形态转化的影响,为合理培肥土壤,有效利用土壤累积态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并选取了陕西省关中平原小麦-玉米种植体系下(土楼)土Olsen-P含量相近(平均含量范围17.41—18.72 mg·kg~(-1)),不同有机碳水平(有机碳平均含量分别为6.38、8.34、10.17、11.95、13.64和15.74 g·kg~(-1))的土壤样品,采用蒋柏藩-顾益初改进的Chang和Jackson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分别对土壤中各磷组分(二钙磷(Ca2-P)、八钙磷(Ca8-P)、铝结合态磷(Al-P)、铁结合态磷(Fe-P)、闭蓄态磷(O-P)和十钙磷(Ca10-P))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陕西关中平原小麦-玉米种植区(土楼)土中,有机碳对土壤各形态磷素水平及形态转化起重要作用。随着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土壤中Ca2-P、Ca8-P、Al-P、Fe-P、O-P、缓效磷库(Ca8-P、Al-P和Fe-P)和难利用磷库(O-P和Ca10-P)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Ca10-P相对稳定。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活性磷库(Ca2-P)、缓效磷库(主要为Al-P)的相对含量(占无机磷总量的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难利用磷库(主要是Ca10-P)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Olsen-P含量与难利用磷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在Olsen-P相近,全磷也基本相似的条件下,土壤有机碳促进了土壤中难溶态磷酸盐向缓效态磷库和活性态磷库的转化,提高了有效磷源占无机磷总量的比例,从而提高了土壤磷素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可通过合理的措施培肥土壤,从而有效地促进土壤累积态磷的活化利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传敏 曹翠玉
盆栽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潮土、黄棕壤和红壤淹水后磷的有效性均提高,回旱后则降低,其中红壤最显著,这与土壤中Fe氧化物含量不同有关;淹水使3类土壤的磷肥肥效均降低,其顺序为红壤>黄棕壤>潮土;外加磷肥在潮土中主要转化为CaP,OP和AlP,红壤中则主要转化为FeP,AlP和O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柏寒 郭斗斗 黄绍敏 徐祺豪 张珂珂
为比较过磷酸钙和磷酸一铵作为磷肥来源对潮土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并分析其改变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原因,采用微区试验,在潮土上设置施用过磷酸钙和磷酸一铵2种磷肥品种,分析了3个不同磷肥用量下,连续施用3 a对小麦玉米产量、磷肥偏生产力、土壤有效磷及无机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施磷水平(P1、P2、P3)下,与施用过磷酸钙处理相比,磷酸一铵处理小麦平均产量分别增加24.9%,19.7%,22.0%,平均偏生产力分别提高31.0,16.2,13.6 kg/kg,玉米平均产量分别增加29.6%,28.7%,32.2%,平均偏生产力分别提高42.1,24.2,25.4 kg/kg,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分别提高9.6%,-3.4%,5.4%。磷酸一铵处理土壤无机磷以Ca_2-P、Ca_8-P增加为主,其中Ca_2-P分别增加13.4%,18.5%,26.1%,Ca_8-P分别增加17.2%,21.3%,15.8%,与过磷酸钙处理相比,磷酸一铵处理在3种施磷水平下土壤Ca_2-P相对含量分别提高0.25,0.30,0.33百分点,Ca_8-P相对含量提高1.73,0.80,3.60百分点;过磷酸钙处理土壤无机磷以Al-P、Fe-P增加为主,其中Al-P分别增加19.1%,23.7%,23.1%,Fe-P分别增加24.9%,23.3%,32.6%,Al-P相对含量比磷酸一铵处理提高1.27,1.19,1.26百分点,Fe-P相对含量提高2.12,2.87,2.49百分点。磷酸一铵和过磷酸钙对土壤Ca_(10)-P、O-P含量无显著影响,但磷酸一铵能降低Ca_(10)-P、O-P的相对含量,分别平均减少2.47,2.07百分点。与过磷酸钙相比,磷酸一铵能够提高潮土土壤小麦玉米产量、磷肥偏生产力、土壤有效磷含量,且磷酸一铵通过提高潮土土壤中有效性高的Ca_2-P、Ca_8-P含量及相对含量,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娅惠 徐瑾 雷蕾 万一 曾立雄 肖文发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分数度下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根系生理生化特征,以探究马尾松应对磷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为低磷区域的马尾松人工林经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2年生马尾松幼苗为材料,采用石英砂盆栽的方法,基于全国马尾松林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2.250 0 mg·kg~(-1)),设计0 (P_0)、0.562 5 (P_1)、1.125 0 (P_2)、2.250 0 (ck)、4.500 0 (P_3)、9.000 0 (P_4) mg·kg-1共6个有效质量分数度,分析了2个采样时间[8月(处理1.5个月)与9月(处理3.0个月后)]马尾松幼苗根系活力及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有机酸质量摩尔浓度、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以及3种抗氧化保护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差异。【结果】①随着磷质量分数的增加,ACP活性与有机酸质量摩尔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P_0处理的ACP活性在8和9月均显著高于ck (P<0.05),P_4处理的有机酸质量摩尔浓度显著低于ck(P<0.05)。②8月ck的根系活力显著低于P_0、P_1、P_3、P_4处理(P<0.05)。【结论】低磷胁迫会使马尾松幼苗根系MAD增加并影响其根系活力,但是马尾松幼苗通过增加根ACP活性与有机酸质量摩尔浓度以及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来应对低磷胁迫的影响。图3表1参39
关键词:
马尾松幼苗 磷 根系活力 抗氧化保护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温祝桂 朱小梅 刘冲 赵宝泉 董静 邢锦城 赵小慧 洪立洲
为了研究外生菌根真菌对宿主植物黑松幼苗耐盐性的影响,采用盆栽实验,将成功侵染菌种土生空团菌(Cg)、紫晶蜡蘑(La)的黑松幼苗移栽于盐渍土壤中,培育3个月后,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与非菌根化幼苗相比,接种菌根真菌Cg和La显著提高了针叶叶绿素a(由0.78 mg/g FW增加到1.27 mg/g FW和1.47 mg/g FW)和叶绿素b(由0.28 mg/g FW增加到0.40 mg/g FW和0.43 mg/g FW)的含量,增加了宿主体内脯氨酸含量(地上部:La> Cg> NM;地下部:La> Cg> NM),增强了K~+的吸收、转运,有效地维持(Cg菌种)或是降低(La菌种)了宿主地上部分Na~+/K~+的比值;显著(P Cg)。深入研究不同菌种对不同宿主植物耐盐性的影响,将会成为后续菌根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沿海滩涂盐碱地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玮 周运超
应用原位显色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马尾松幼苗根际pH值及Eh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磷肥马尾松幼苗苗木质量较好,苗高、地径分别达到8.08 cm及1.38 mm,根系发达,侧须根较多,根表面积大,且施磷肥根际土壤pH值变化较大,变化范围宽,下降快,10 h时从6.0下降到5.2,关于MnO2的Eh变化不明显;而施氮肥则相反,苗木质量较差,侧须根不发达,主根长,为7.47 cm,根表面积小,pH值变化范围窄,变化缓慢,高锰酸钾显色法研究结果表明施氮肥苗木根际范围内褪色,为还原态。
关键词:
马尾松幼苗 根系 根际环境 施肥 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路 陈永忠 张党权 陈隆升 彭邵锋
采用盆栽试验,比较研究四种不同供磷形态的磷源(K-P、Al-P、Ca-P、Fe-P)对油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K-P、Al-P和Ca-P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油茶幼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油茶幼苗的根系生长受磷源影响也较为显著,K-P、Ca-P和Al-P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油茶主根生长,减小了侧根数和根冠比;不同磷源处理都显著增加了油茶幼苗磷含量,与对照相比,K-P、Ca-P、Al-P和Fe-P处理的叶片中磷增加量分别为99.00%、90.90%、84.16%和48.51%。结论:4种磷源对油茶幼苗生长的影响作用大小为K-P>Ca-P>Al-P>Fe-P。
关键词:
磷源 油茶幼苗 生长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雷梅 甘子莹 谭世广 宋秀玲 上官翰婷 丘清燕
[目的]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和不同形态氮(NH_4~+-N、NO_3~--N)对杉木根际土壤氮(N)与磷(P)养分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研究杉木幼苗在接种摩西球囊霉(G.mosseae,Gm)和添加不同形态N(NH_4~+-N、NO_3~--N)后根际土壤N、P养分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与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结果](1)AMF接种提高了土壤有效P含量,降低了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氮以及全P含量,与NH_4~+-N处理相比,NO_3~--N处理下AMF对土壤N、P养分的调节作用更显著(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李萍 张福锁 王兴仁 毛达如
研究了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连续施肥对土壤剖面无机氮分布与累积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过量及偏施氮肥使冬小麦各生育期0~100cm 土壤剖面中 NO_3~-N 总量明显增加,施氮270kg·hm~(-2)比施用常量氮肥(135kg·hm~(-2))残留于土壤剖面内的 NO_3~--N 高出3倍;②270kg·hm~(-2)氮肥配施7500kg·hm~(-2)鸡粪,使0~100cm 土壤剖面内的 NO_3~--N 总量平均降低1倍,可有效减轻过量 NO_3~--N 对地下水的污染;③单施氮肥的处理,在适当配施磷肥后,土壤中残留的 NO_3~--N 也降低了1~4倍;④单施氮肥条件下,NO_3~--N...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跃华 张杨珠 黄运湘
【目的】探明耕作,施肥,灌溉等农艺措施对红壤性水稻土无机磷状况的影响。【方法】利用蒋柏藩等的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在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稻作制和有机肥用量及地下水位深度对红壤性水稻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结果】红黄泥耕层土壤的无机磷总量为398.6~546.1mg·kg-1,平均为(471.4±40.5)mg·kg-1。无机磷各形态以O-P和Fe-P为主,平均分别占无机磷总量的39.2%和38.6%。不同稻作制间,稻-稻-冬泡的无机磷总量高于稻-稻-油菜和稻-稻-绿肥。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处理间,化肥处理的无机磷总量高于常量有机肥和高量有机肥处理。低地下水位有利于土壤无机磷的积累。不同稻作制间,Fe-P...
关键词:
稻作制 有机肥 地下水位 无机磷 水稻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力文 刘小光 余新晓 陈丽华 涂志华 常玉
植物根系与土壤界面的摩擦特性对于斜坡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因素。为研究林木根系直径变化对植物根系固土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油松单根施加拔出载荷进行室内直接拉拔实验,分析了油松根系直径变化对根--土界面摩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根系--土壤最大摩擦力与根系直径存在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通过建立单根简化模型对根土间的摩擦情况进行分析,证明与实验结论一致;同时,实验与模型分析得出根土摩擦力与根系的埋置深度也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另外,对影响根系初始拔出载荷的因子进行分析,表明其大小也与根系直径和根系埋置深度呈正相关关系。研究了根系直径生长变化对根--土复合体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对建立边坡稳定模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若楠 王政培 BATBAYAR Javkhlan 张东杰 张树兰 杨学云
【目的】在有机质含量相同的土壤上探讨土壤无机磷组分对有效磷的贡献,为合理的磷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集并筛选陕西关中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土有机质含量相近(10.03—10.68 g·kg~(-1)),有效磷含量梯度(平均分别为10.73、18.06、20.61、24.01、30.73、43.69和58.58 mg·kg~(-1))的土壤样品,采用蒋柏藩-顾益初改进的Chang和Jackson无机磷分级方法进行磷组分测定。【结果】西北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耕层土壤的无机磷以钙磷为主,约占无机磷总量的66.67%,其中磷酸二钙(Ca_2-P),磷酸八钙(Ca_8-P)和磷灰石(Ca_(10)-P)分别占2.80%、16.80%和47.09%;铝结合的磷酸盐(Al-P),铁结合的磷酸盐(Fe-P)和闭蓄态磷酸盐(O-P)分别占16.28%、5.23%和11.81%。随着Ca_2-P、Ca_8-P、Ca_(10)-P、Al-P、Fe-P和O-P含量的增加,Olsen P呈显著线性增加;磷活化系数(土壤有效磷与全磷之比,PAC)与Ca_2-P、Ca_8-P、Al-P、Fe-P和O-P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无机磷对土壤有效磷(Olsen P)的贡献依次为Ca_2-P(0.974)>Al-P(0.186)>Ca_8-P(0.182)>Fe-P(0.150)>Ca_(10)-P(0.007)>O-P(-0.074),各形态无机磷对磷活化系数(PAC)的贡献为:Ca_2-P(0.768)>Al-P(0.082)>Ca_8-P(0.071)>Fe-P(-0.018)>Ca_(10)-P(-0.055)>O-P(-0.388),与土壤磷组分对有效磷的贡献大体一致。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a_2-P和Ca_8-P对Olsen P贡献最大,但仅Ca_2-P对PAC的贡献最大。【结论】在有机质相同或相近条件下,Ca_2-P是陕西关中平原小麦-玉米种植区■土最有效的磷源。土壤磷有效性的提高主要通过增加高有效性的磷形态比(例如Ca_2-P)和缓效磷形态(如Ca_8-P、Al-P),降低土壤中有效性极低的Ca_(10)-P的比例来实现的。由此看来,关中平原长期施用磷肥土壤磷仍主要以有效性相对较高的磷素形态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