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29)
- 2023(8247)
- 2022(6793)
- 2021(5656)
- 2020(4537)
- 2019(10030)
- 2018(9582)
- 2017(17881)
- 2016(10082)
- 2015(10759)
- 2014(10335)
- 2013(10330)
- 2012(9744)
- 2011(8791)
- 2010(8433)
- 2009(7232)
- 2008(6962)
- 2007(6035)
- 2006(5393)
- 2005(4671)
- 学科
- 济(37896)
- 经济(37842)
- 管理(29962)
- 业(26961)
- 企(20481)
- 企业(20481)
- 方法(17172)
- 数学(15487)
- 数学方法(15339)
- 学(12830)
- 环境(11932)
- 农(11627)
- 财(11429)
- 中国(9697)
- 税(9252)
- 税收(8697)
- 收(8663)
- 贸(8566)
- 贸易(8565)
- 业经(8500)
- 农业(8399)
- 易(8366)
- 划(7098)
- 制(6500)
- 和(6499)
- 务(6321)
- 财务(6319)
- 财务管理(6304)
- 技术(6272)
- 企业财务(6024)
- 机构
- 大学(146404)
- 学院(144444)
- 济(57511)
- 经济(56527)
- 研究(56049)
- 管理(51770)
- 理学(45865)
- 理学院(45304)
- 管理学(44304)
- 管理学院(44099)
- 农(40207)
- 科学(40112)
- 中国(39671)
- 农业(32533)
- 业大(31836)
- 京(31018)
- 所(30972)
- 研究所(28965)
- 财(25741)
- 中心(24227)
- 农业大学(21668)
- 江(21360)
- 院(20803)
- 财经(20762)
- 省(19926)
- 经(19097)
- 北京(19011)
- 室(18765)
- 科学院(18034)
- 经济学(17944)
- 基金
- 项目(109529)
- 科学(84478)
- 基金(81336)
- 家(77571)
- 国家(76995)
- 研究(67056)
- 科学基金(63160)
- 自然(45357)
- 自然科(44314)
- 自然科学(44294)
- 自然科学基金(43545)
- 社会(43499)
- 基金项目(43330)
- 省(42566)
- 社会科(41306)
- 社会科学(41293)
- 划(37792)
- 资助(32515)
- 教育(29056)
- 重点(25752)
- 计划(25531)
- 发(23697)
- 科技(23186)
- 创(23057)
- 部(23056)
- 编号(22815)
- 科研(22756)
- 创新(21738)
- 业(21238)
- 专项(19290)
共检索到203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智广 吴海一 孙福新 吕芳 詹冬梅
为比较海带在适应不同氮源加富后的生理特点,本研究设置了自然海水、氨氮加富和硝氮加富3种不同的氮培养条件,在不同氮条件下适应培养7 d后,分别测定海带孢子体的生长、不同无机碳浓度下的光合速率(P-Ci曲线)和氮吸收情况。结果显示,2种氮源加富均能促进藻体的生长,但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Ci曲线符合饱和动力学曲线,2种氮源加富均提高了最大光合速率(Vmax)和半饱和常数(Ks),但Vmax在2种氮源加富培养中没有显著差异,而氨氮加富的藻体具有较大的Ks值。与自然海水相比,硝氮加富提高了Vmax/Ks比值,氨氮加富对其没有影响。叶绿素a(Chl.α)和类胡罗卜素(Car)的含量均被氮加富提高,且...
关键词:
海带 氮源 光合固碳 氮吸收 生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葛红星 陈钊 李健 常志强 赵法箴
为了评估浒苔(Ulva prolifera)对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本文研究了4个温度水平(22.5℃、25.5℃、28.5℃和31.5℃)和3种氮源(NH_4Cl、NaNO_2和NaNO_3)下,浒苔对工厂化养殖水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其净化效果。结果显示,96 h内4个温度处理组浒苔对总氨氮(TAN,包括NH_4~+-N和NH_3)的平均吸收速率分别为14.65、14.88、14.48和13.53μmol/(g×h),144 h内温度各处理组对亚硝态氮(NO_2~–-N)的平均吸收速率分别为11.28、10.48、9.11和8.38μmol/(g×h),144 h内各温度处理组对硝态氮(NO_3~–-N)的平均吸收速率分别为9.41、8.62、8.80和7.35μmol/(g×h);温度对浒苔的生长速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而氮源对浒苔的生长速率有显著影响(P0.05),氮源为NH_4~+-N和NO_2~–-N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浒苔中叶绿素a的含量均有升高的趋势,而氮源为NO_3~–-N时,浒苔中叶绿素a的含量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温度和氮源对浒苔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着温度的升高,各处理组浒苔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呈升高的趋势,其中,在28.5℃和31.5℃条件下,NO_3~–-N处理组浒苔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研究表明,温度在22.5℃~31.5℃范围内,浒苔可以有效吸收TAN、NO_2~–-N和NO_3~–-N等对虾工厂化养殖废水中的营养盐,浒苔对NH_4~+-N的吸收速率最大,但随着水温的升高,浒苔对NH_4~+-N、NO_2~–-N和NO_3~–-N的吸收速率均呈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
浒苔 水温 氮源 生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隋海东 毛玉泽 郭晓亮 沈淑芳 方建光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碳源(添加CO2)和氮源(添加Na NO3)加富对大型海藻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生长及其生化组成的影响。设置碳源加富(800μL/L CO2)和对照(400μL/L CO2)2个碳源处理组,氮源加富(100μmol/L、300μmol/L和500μmol/L 3NO?-N)和对照(10μmol/L3NO?-N)4个氮源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实验共进行10 d,测定不同处理组藻体的生长及可溶性总糖(SS)、可溶性蛋白质(SP)、藻红蛋白(PE)、叶绿素a(Chla)、总碳(TC)和总氮(TN)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碳源和氮源加富都会促进脆江蓠的生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艳
本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光照(200μmol/m2.s、400μmol/m2.s)及N浓度(0.4mmol/L、4 mmol/L)对不同氮效率玉米自交系(478、Baici)生长及N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光照强度有助于光合产物向根系的运输,表现为根冠比、平均根轴长、根体积、根系吸氮量显著增加,光照与N水平对根系的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存在着正的交互作用。高光强高N水平对茎叶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根系,而高光强低N水平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茎叶。从品种的变化来看,在N素胁迫下,提高光照强度能够显著促进氮高效品种478根系的生长,提高了该品种对氮素胁迫的适应能力,能够在低氮下获取更多的氮素,...
关键词:
玉米 光照强度 氮浓度 生长 氮素吸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玲 翁贤权 侯利涵 刘美 邹娜 黄孝风 陈慧晶
为明确栲树幼苗生长和氮吸收对不同氮钾水平变化的响应,采用L8(4×2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氮形态(NH_4~+-N、NO_3~--N)、氮浓度(8、32 mmol·L~(-1))、钾浓度(0、0.5、1.5、3 mmol·L~(-1))对栲树幼苗成活、生长和氮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H_4~+处理条件下的各指标优于NO_3~-处理,成活率、苗高、叶片数、生物量、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氮含量分别提高了93.46%、6.09%、21.12%、14.81%、51.55%和73.76%;8 mmol·L~(-1) N处理时的成活率、苗高和生物量等较32 mmol·L~(-1)处理时大,分别提高了172.97%、6.77%和10.71%,但叶绿素SPAD值、根系直径和氮含量在32 mmol·L~(-1)时较大;K~+浓度水平对栲树各指标影响缺乏一致性,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分别以0 mmol·L~(-1)和3 mmol·L~(-1)较佳,此时植物体内N含量较低。栲树为偏喜铵树种,但铵态氮浓度过高时发生毒害效应,硝态氮浓度过高使栲树幼苗致死。
关键词:
栲树 氮 钾 生长响应 N含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辰明 徐烨红 赵海娟 图尔迪 沈其荣 张亚丽
采用控制条件下的水培试验,对不同氮形态(全铵、铵硝混合(75:25)、全硝营养)条件下水稻苗期的氮素吸收和根系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铵硝混合营养条件下水稻的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最高,全铵和全硝营养之间差异不明显。铵硝混合营养处理的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的氨基酸含量最高,全铵处理次之,全硝处理最低。全硝处理的水稻植株硝酸盐含量约为全铵和铵硝混合处理的4倍,铵硝混合营养处理的水稻植株硝酸盐含量高于全铵处理,增幅为18%。培养时间为0~5 d时,铵硝混合和全硝处理的水稻根系总长差异不明显,但高于全铵处理。从第5天开始,铵硝混合和全铵处理的根系总长增加迅速,培养到7 d时水稻的根系总长已显著大于全铵和全硝...
关键词:
水稻 氮素形态 根系生长 侧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翟锡姣 刘婷婷 曹世宇 卫旭阳 郑少文
为了探究春夏季设施内菜豆对水碳耦合的生理响应,采用盆栽试验,设2个CO_2浓度水平,即(390±20)μmol/mol(C390,对照)和(800±50)μmol/mol(C800),2个灌溉水平,即全生育期灌溉12次(W12)和全生育期灌溉18次(W18),共计4个处理,分别为C390W12、C390W18、C800W12、C800W18,研究CO_2加富及不同灌溉次数对菜豆不同生育期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及干质量均以C800W18处理最佳;CO_2加富对菜豆伸蔓期和开花期的净光合速率(Pn)及胞间CO_2浓度(Ci)的促进效应极显著,对结荚期Ci影响显著,而对各时期气孔导度(Gs)与蒸腾速率(Tr)影响均不显著,灌溉水平对菜豆伸蔓期Pn,苗期和伸蔓期Ci影响显著,对伸蔓期Gs及结荚期Tr影响显著,水碳互作效应对菜豆伸蔓期的Ci和Gs影响极显著;CO_2加富可以显著提高碳同化关键酶活性,其中在CO_2加富条件下碳酸酐酶(CA)及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活性随着灌溉增加而降低,果糖-1,6-二磷酸酶(FBP)活性受灌溉水平影响不显著,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活性在CO_2加富条件下随灌溉增加而提高;CO_2加富显著提高了开花期与结荚期的叶绿素含量,灌溉水平显著提高了菜豆结荚期叶绿素含量。综上,CO_2加富并在全生育期灌溉18次适宜菜豆的生长发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淑文 文宏达 周彦珍 李雁鸣 肖凯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氮效率小麦的氮素吸收和物质生产特性,阐明氮高效小麦品种高效吸收氮素的生物学基础。【方法】以具有典型特征的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丰、缺氮条件下的籽粒产量、氮效率、氮素吸收特性和氮素吸收同化关键酶活性。【结果】缺氮条件下,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和氮效率以氮高效品种(H)最高,中效(M)次之,低效(L)最低;H具有较多的单位面积穗数且与籽粒产量和氮效率显著相关;不同生育时期的植株氮累积量在抽穗期和成熟期以H最大,M次之,L最低;不同生育时期株高、群体茎数、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重、叶片NO3-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各生育阶段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均以H最大,M...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申 刘业萍 刘丽萍 于存申 吕绍元 李海云 司东霞
为明确硝态氮(NO_3~–-N)不同供应水平下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的生长和养分吸收特性,确定适宜高羊茅正常生长的NO_3~–-N浓度,以Ca(NO_3)_2为氮源,在石英砂盆栽培养条件下,研究高羊茅生长及养分吸收对不同浓度外源NO_3~–-N(0、5、10、15和20 mmol·L~(–1))的响应。结果表明,外源NO_3~–-N显著影响了高羊茅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随NO_3~–-N浓度的增加,高羊茅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植株地下部干物质累积量、根长和根表面积随NO_3~–-N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根系直径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 0.05)。增加NO_3~–-N浓度可提高植株地上部磷浓度和磷吸收量,适宜浓度的NO_3~–-N可促进植株地上部氮、钾的吸收和累积。适合高羊茅生长的NO_3~–-N浓度范围为4.3~18.2 mmol·L~(–1),4.3 mmol·L~(–1) NO_3~–-N浓度可作为高羊茅养护管理时合理施用氮肥用量推荐的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意 杨其长 赵姣姣 刘文科
在温室条件下,探究氮营养对3种水培盆栽不同叶色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叶色生菜光合色素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规律基本相同,均在330~500nm及640~690nm波段有较大吸光度,在500~640nm及690~800nm吸光度较小,并在340nm,430nm,660nm处存在光吸收峰值。生物量积累方面,3种生菜叶绿素a含量基本与氮水平呈正相关,叶绿素b含量受氮水平影响不大。3种叶色生菜地上部鲜重都随着氮水平增加而提高。绿叶生菜和红叶生菜上部干重随着氮水平增加而稍有提高,紫叶生菜相反。绿叶生菜总酚含量随着氮水平提高显著降低,紫叶生菜和红叶生菜无显著变化。3种生菜类黄酮含量在不同氮水平下均...
关键词:
生菜 氮营养 叶色 生长生育 营养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家钰 高兵阳 高怡帆 袁世仑 齐欣 黄玉芳 闫军营 赵亚南 叶优良
【目的】探明镁肥适宜用量对花生养分吸收运转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为花生高产高效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于2021和2022年在河南新乡开展田间试验,设置施MgSO4 0、20、40、60 kg·hm-2等4个镁肥用量,研究镁肥用量对花生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光合特性、光合限速酶及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合理施镁显著影响花生株高,各生育时期均以施镁肥40 kg·hm-2花生株高达到最大值;对分枝的影响最主要发生在花针期,施镁处理与不施镁相比平均增加分枝数8.8%;施镁显著影响花生干物质积累,成熟期施镁与不施镁相比增加3.5%—15.1%;施镁对产量、单株果数、百果重、百仁重提升有显著影响,其产量、单株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增幅分别为7.6%—15.5%、2.4%—18.1%、1.5%—11.1%、3.5%—10.9%,且均以施镁肥4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成熟期4个处理花生平均氮素吸收量分别为197.3、206.8、217.9、204.8 kg·hm-2;磷素吸收量为37.1、40.1、42.3、39.4 kg·hm-2;钾素吸收量为75.6、79.7、81.1、78.5 kg·hm-2;钙素吸收量为38.5、45.4、46.8、42.3 kg·hm-2;镁素吸收量为20.9、25.4、26.6、23.6 kg·hm-2。施镁肥40 kg·hm-2时氮、磷、钾、钙和镁的吸收量均达到最大,比不施镁分别提高10.4%、14.0%、7.3%、21.6%、27.3%。合理施镁能显著提高花生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Rubisco酶活性和抗氧化酶活性。各生育时期的SPAD值均在施镁肥40 kg·hm-2时达到最大;施镁对花生上中部叶片光合性能的改善明显,结荚期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分别为2.7%—10.3%、-3.7%—15.8%、-6.6%—5.9%、-8.2%—-3.0%;结荚期Rubisco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2.7%—9.1%、0.6%—5.3%、2.1%—7.3%,脯氨酸含量(PRO)降低3.3%—10.3%。【结论】合理施用镁肥可以促进花生的生长,提高养分吸收和产量,改善花生光合特征,延缓叶片衰老。在本试验土壤交换性镁243 mg·kg-1条件下施镁肥40 kg·hm-2效果最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黎泉 李刚华 陈依露 杨镒铭 徐晶晶 刘正辉 王绍华 丁艳锋
2010—2011年在大田试验下以富铁品系H9405和对照W1240为试验材料,设5个氮肥水平处理,研究不同铁含量水稻对Fe吸收和分配的差异及其对氮素的响应。结果表明:富铁品系H9405成熟期整个植株以及穗部枝梗、颖壳、米糠和精米4个部位铁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系W1240,主要原因是富铁品系H9405抽穗至成熟期Fe吸收量及成熟期Fe元素向籽粒中的分配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系W1240。随施氮量增加,两品系成熟期植株各部位Fe含量、穗中Fe的分配均增加;精米中Fe含量也呈增加的趋势,最大增幅H9405比W1240多。表明:氮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精米中的Fe含量,并且在富铁品系H9405中效果...
关键词:
水稻 施氮量 Fe含量 吸收与分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农传江 王宇蕴 范茂攀 徐智 汤利 张发宝
为探讨聚丙烯酰胺和聚硅酸钾与有机肥料复合而成的有机肥对蔬菜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培肥的效果。采用盆栽试验,在等氮量条件下,研究单施含聚丙烯酰胺有机肥和含聚硅酸钾有机肥及其与化肥配施对生菜生长、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施用含聚丙烯酰胺有机肥和含聚硅酸钾有机肥提高生菜的生物量、养分吸收量、肥料利用率和土壤养分含量,其中单施含聚丙烯酰胺有机肥、含聚丙烯酰胺有机肥配施化肥和含聚硅酸钾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比单施化肥处理的生物量分别提高5.07%、35.2%、11.95%,含聚丙烯酰胺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比含聚硅酸钾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的生物量提高21.11%;含聚丙烯酰胺有机肥配施...
关键词:
生菜 有机肥 养分 肥料利用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检 樊卫国
【目的】探究硝态氮和铵态氮及其配比条件对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实生苗的氮素吸收动力学参数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枇杷可吸收利用的氮素形态,为枇杷的氮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枇杷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离子耗竭法,测定枇杷实生苗根系对不同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吸收动力学参数;以p H为7.35的石灰性黄壤为栽培介质,设置5个不同硝铵比的施氮处理,研究不同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比对枇杷实生苗生长及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在不同的nH4+及no3-离子浓度及其不同配比的营养液中,枇杷实生苗根系吸收铵态氮、硝态氮及总氮的规律均符合MicHaELis-MEntEn酶动力学方程...
关键词:
枇杷 硝态氮 铵态氮 生长 吸收动力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卢红玲 崔新卫 鲁耀雄 高鹏 陈山 彭福元
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是解决当前化肥用量过高、防控畜禽粪污污染和农田面源污染的重要结合点。以水稻—油菜轮作制中的油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系统研究了富磷有机肥替代化学磷肥的应用效果。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化肥(T1)、富磷有机肥替代25%化肥(T2)、富磷有机肥替代40%化肥(T3)和富磷有机肥替代55%化肥(T4)。富磷有机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入。试验结果表明,用富磷有机肥替代部分化学磷肥,以25%替代比例为最佳,油菜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均为最高,分别达13 231.0kg/hm~2和2 801.2 kg/hm~2,比100%化肥处理高14.6%和11.5%。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油菜增产的主要机理可能在于:降低菌核病发生率、显著提高不同阶段油菜叶片的SPAD值,提高单株有效角果数、角果粒数等产量构成要素。但是有机肥替代比例超过40%会显著降低油菜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也会降低磷素表观利用率,并增加土壤磷素累积风险。本研究结果对于合理确定化肥减量幅度及有机肥替代比例有重要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