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6)
- 2023(8393)
- 2022(6940)
- 2021(6272)
- 2020(5193)
- 2019(11569)
- 2018(10976)
- 2017(20267)
- 2016(11617)
- 2015(12647)
- 2014(12442)
- 2013(12045)
- 2012(11392)
- 2011(10254)
- 2010(10356)
- 2009(9521)
- 2008(9890)
- 2007(8792)
- 2006(7747)
- 2005(6714)
- 学科
- 济(44297)
- 经济(44229)
- 管理(32402)
- 业(30779)
- 企(24522)
- 企业(24522)
- 方法(21076)
- 数学(18320)
- 数学方法(18045)
- 学(13407)
- 农(12888)
- 财(11431)
- 中国(11378)
- 业经(10184)
- 贸(9875)
- 贸易(9870)
- 易(9604)
- 农业(8805)
- 制(8032)
- 技术(7351)
- 环境(7323)
- 地方(7294)
- 理论(7160)
- 务(7087)
- 财务(7076)
- 财务管理(7059)
- 企业财务(6719)
- 银(6714)
- 银行(6651)
- 融(6493)
- 机构
- 大学(176466)
- 学院(173577)
- 济(64827)
- 研究(63590)
- 经济(63548)
- 管理(61243)
- 理学(54068)
- 理学院(53325)
- 管理学(51964)
- 管理学院(51682)
- 科学(45511)
- 中国(45021)
- 农(44268)
- 京(37410)
- 农业(35838)
- 所(35274)
- 业大(35261)
- 研究所(33000)
- 财(28186)
- 中心(27974)
- 江(26137)
- 农业大学(24090)
- 财经(23319)
- 范(23150)
- 北京(22729)
- 师范(22703)
- 院(22348)
- 省(21355)
- 经(21285)
- 科学院(20388)
- 基金
- 项目(124360)
- 科学(95945)
- 基金(90899)
- 家(84962)
- 国家(84271)
- 研究(78998)
- 科学基金(69377)
- 社会(50595)
- 省(49008)
- 自然(48615)
- 基金项目(48434)
- 社会科(47932)
- 社会科学(47916)
- 自然科(47583)
- 自然科学(47563)
- 自然科学基金(46747)
- 划(42735)
- 资助(36737)
- 教育(36532)
- 重点(29105)
- 编号(28792)
- 计划(27314)
- 部(26409)
- 发(26152)
- 创(25782)
- 科研(24964)
- 科技(24698)
- 创新(24268)
- 业(22923)
- 成果(22721)
共检索到245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琴 何莉莉 王淑杰
以沈椒4号为试材,在桶栽条件下,研究不同氮水平对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及其代谢相关物质的影响,以期为合理调控辣椒素的合成代谢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低水平的氮素(96kg·hm-2)促进胎座和果肉中肉桂酸(6.02μg·g-1DW)、香豆酸(16.31μg·g-1DW)、阿魏酸(3.75μg·g-1DW)和香草醛(5.81μg·g-1DW)等合成代谢中间物质合成积累,从而促进了辣椒素的合成积累。辣椒素合成竞争物质木质素、类黄酮、单宁在低氮水平时积累较快。由此可见,低氮对竞争物质的合成与积累的抑制作用较差。综上所述,较低水平的氮素有利于辣椒素的合成积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妍萍 何莉莉 陈俊琴 高嵩 李现伟 董祥开
分别在辣椒的定植期、花期、绿熟期、红熟期进行遮光处理,对辣椒素含量及其代谢中相关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熟期遮光处理辣椒素含量最高,其次是花期遮光、定植期遮光、红熟期遮光,对照的含量最低。绿熟期遮光处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最高,花期和定植期遮光次之,再次是对照和红熟期遮光。过氧化物氧化酶(POD)活性,红熟期和定植期遮光最高,其次是对照和花期遮光,绿熟期遮光最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对照和红熟期遮光较高,定植期和花期遮光次之,绿熟期遮光最低。由此表明,遮光增加了辣椒素含量,绿熟期遮光效果较好。辣椒素含量高时,PAL活性高,但POD和PPO活性低,表明辣椒素含量与三种酶的活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淑杰 何莉莉 陈俊琴 耿丽娟 佟贤
研究了氮素对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及其竞争物质的影响。以沈椒4号为试材,在桶栽条件下,研究0(A),96(B),192(C),288(D),394(E)kg·hm-2共5个水平氮素处理下的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及其竞争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B处理(96kg·hm-2)最有利于胎座中辣椒素的积累,辣椒素含量最高为16.93mg·g-1。D处理(288kg·hm-2)下果肉中辣椒素含量最高,可见,果肉中辣椒素的合成需较高水平的氮素,但辣椒果实中的辣椒素主要来源于胎座,故B处理为促进辣椒素积累的最佳氮素水平。B处理胎座中辣椒素合成竞争物质木质素、类黄酮和单宁含量最高,分别为4.38,0.09,1.55mg·...
关键词:
氮素 辣椒素 木质素 类黄酮 单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琴 何莉莉 张坤鹏 刘磊
为明确外源腐胺(PUT)对辣椒果实中辣椒素的影响机理,以牛角椒为试材,在花期喷施PUT(0.1mmol·L-1)和多胺合成抑制剂(DFMO,0.1mmol·L-1),研究外源腐胺处理对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及其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花后50d,与CK相比PUT处理可提高苯丙氨酸转氨酶(PAL)活性21.05U·g-1,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0.13g愈创木酚·h-1,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8.53U·g-1,提高辣椒素含量2.79mg·g-1,同时促进内源多胺的合成;DFMO处理抑制PAL、POD活性,促进PPO活性,抑制内源多胺的合成和辣椒素的积累;PUT和DFMO复配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富宏丹 何莉莉 陈俊琴 赵瑞 王丽红
对3个不同辣椒品种胎座和果肉中的辣椒素与其降解相关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辣椒,不同发育时期辣椒素含量及积累特点不同,其中牛角椒胎座中辣椒素含量最高,沈椒4号次之,农大40最少;沈椒4号果肉中辣椒素含量略高于牛角椒中含量,农大40果肉中最少,仅在花后36d检测到极少量的辣椒素,并且胎座中辣椒素的含量均高于果肉中。在整个辣椒果实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和辣椒素含量呈一定的负相关,因此,这两种酶有可能参与了辣椒素的氧化降解,且在该过程中有互补的作用。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素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段建利 杨志刚
以6-溴己酸为起始原料,利用Wittig反应,制备以Z-8-甲基-6-壬烯酸为主的产物,然后在NaNO2—HNO3的作用下,转化为以E-8-甲基-6-壬烯酸为主的产物,经后处理得到E-8-甲基-6-壬烯酸。在酶催化作用下,E-8-甲基-6-壬烯酸选择性地与香草醛的醇羟基反应,得到辣椒素酯。实验过程让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科学组合,更加贴近真实的药物研发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辣椒素酯 Wittig反应 酶催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爱平 王富华 王晓容 李乃坚 赖穗春
建立了一种测定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样品中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用乙腈提取,以水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HP ODS Hypersil(5μm,250 mm×4 mm i.d)柱分离,用荧光检测器(λex=229 nm,λem=320 nm)测定。研究表明辣椒素和二氢辣椒在0.02~125.00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待测物的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 9,相对标准偏差在0.44%和2.74%之间,回收率为80.8%~99.9%。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范围广,重现性好,灵敏度高。
关键词:
辣椒素 二氢辣椒素 高效液相色谱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根良 郑积荣 李许可
以发光二极管(LED)蓝光(B),红蓝组合光(RB)(红∶蓝=8∶3和7∶3)和白光(W)为光源,研究了不同光质、不同补光时间对设施越冬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蓝光有利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红蓝83光可促进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的形成;白光可提高果实叶绿素、总黄酮和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红蓝73光有利于总多酚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②蓝光能促进果实横向生长,红光能促进果实纵向生长,红蓝光有利于果实膨大且提高果实商品性;红蓝83和红蓝73补光8 h时,辣椒的商品率、结果率和产量与对照差异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龚翔宇 饶帅琦 吕晓菡 杨静 祝彪
【目的】研究杭椒Capsicum annuum ‘Hangzhou Jizhua’בJilin Zaojiao’果实辣椒素、维生素C等物质在采收期的动态变化,以确定最佳采收期。【方法】选取4个常见杭椒品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开花后14、21、28、35、42、49、56 d采收的果实中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维生素C以及干物质质量分数。【结果】采收期内4个杭椒品种果实辣椒素类物质质量分数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阳建勋 朱邦雄 夏延斌 罗凤莲
分别对室内袋装稻谷、平房仓小区、浅圆仓和房式仓实仓进行辣椒素粉剂防治储粮稻谷书虱试验,结果表明,2%辣椒素粉剂对袋装稻谷书虱的有效作用时间可达3个月,是空白对照组的3倍;平房仓小区试验中,2%辣椒素粉剂优于3%书虱灵粉剂、10%书虱灵乳剂、10%浏阳霉素,2%辣椒素粉剂处理的书虱密度最大仅为其他3种处理的2/5;在浅圆仓表面粮层施用2%辣椒素粉剂40kg,可以控制书虱的发生和为害,在房式包装粮仓施用2%辣椒素粉剂20kg,可使书虱密度降低50%.
关键词:
辣椒素粉剂 书虱 防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尚红梅 马永梅 孙睿 李引乾 陈辉玲 童德文 董玲玲 曹新宇
【目的】制备辣椒素/SiO2微球,并对其制备参数进行优化。【方法】以油包水包油(O/W/O)复乳法制备辣椒素/SiO2微球,采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检测微球形态和粒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包封率。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外油相稳定剂羟丙基纤维素(HPC)、水相稳定剂聚乙二醇(PEG)、亲水性表面活性剂Tween 20和亲油性表面活性剂Span 80的用量进行优化。【结果】用O/W/O复乳法制得了具有中空结构的辣椒素/SiO2微球,微球平均粒径(4.62±0.12)μm,分散系数ε为0.76。在不考虑交互作用的条件下,优选出较高包封率的微球制备参数组合为:HPC与Span 80含量分别为外...
关键词:
辣椒素/SiO2微球 包封率 正交设计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雄泽 陈文超 张竹青 熊科 刘志敏
对中国目前生产中应用较多的94份辣椒资源果实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田间观察,并对果实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所有资源中,低辣度的18份,占资源总数的19.1%;中辣度的56份,占资源总数的59.6%;高辣度的20份,占资源总数的21.3%.辣度小于1 000 SHU的果实,辣味低,干物质含量低,适宜鲜食;辣度为1 000~5 000 SHU的果实,辣味中等,可鲜食或加工;辣度大于5 000 SHU的果实,主要为小辣椒,味辣,干物质含量高,适宜加工.2)86.2%资源的辣椒素含量大于二氢辣椒素含量,其中,11份材料(占总资源的11.7%)的辣椒素与二氢辣椒素含量比大于2.5;13份...
关键词:
辣椒 辣度 辣椒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书栋 杨博智 张竹青 陈文超 戴雄泽
以干辣椒中所含辣椒红色素色价为考察指标,确定适宜的辣椒干制温度、干椒取样量和辣椒粉末粒径。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振荡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的主要影响因素(转速、温度和时间)。结果表明,适宜的辣椒干制温度为60℃,干辣椒取样量为20个,辣椒粉末粒径为380μm;辣椒红色素提取的适宜条件为转速230 r/min,温度50℃,时间4 h。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用振荡法按适宜提取条件提取辣椒(干椒)红色素操作简便,提取率(辣椒红色素色价为10.68)高,方法易于推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攀栋 沈火林 杨学妍 马丽华
研究了一个甜椒品系405和一个辣椒品系伏地尖果实在生育期内主要糖含量和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绿熟期和转色期甜椒品系405的可溶性总糖、蔗糖含量都明显高于辣椒品系伏地尖,绿熟期甜椒品系405的可溶性总糖含量为213.3 mg/g,而辣椒品系伏地尖则为97.6 mg/g,但红熟期两者相差不大;与辣椒品系相比甜椒品系蔗糖和淀粉含量在绿熟期后有一个升高又降低的过程;两品系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趋势差异不大,酸性转化酶与中性转化酶活性在果实快速生长期和成熟期较高,而在绿熟期较低;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在绿熟期较高,而在快速生长期和成熟期较低。虽然甜椒品系与辣椒品系之间糖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但两...
关键词:
辣椒 果实 糖含量 蔗糖代谢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燕 赵尊练 巩振辉 杨广君 郭建伟
为确定不同加工目标线辣椒果实的最佳采收时期,探明果实品质变化的生理机制,以线辣椒品种(系)陕椒2006、L6、L3-2和2005-2共4个品种为材料,测定了果实发育期间相关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各指标变化趋势大致相同:1)果实中的VC和干物质含量(质量分数)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红熟期达到最高;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则在果实发育初期(花后16~23 d)有一下降过程,以后又上升,最终也在接近红熟时达到最高。红熟期4品种的VC含量分别为170.340、175.898、200.996和173.944 mg/100g(FW),干物质含量分别为12.853%、12.647%、12.8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