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31)
- 2023(2670)
- 2022(2333)
- 2021(1994)
- 2020(1753)
- 2019(3763)
- 2018(3792)
- 2017(6408)
- 2016(3938)
- 2015(4115)
- 2014(3836)
- 2013(3835)
- 2012(3595)
- 2011(3192)
- 2010(3077)
- 2009(2806)
- 2008(2792)
- 2007(2351)
- 2006(1983)
- 2005(1750)
- 学科
- 济(12156)
- 经济(12145)
- 业(7711)
- 管理(7647)
- 方法(6385)
- 企(6029)
- 企业(6029)
- 数学(5955)
- 数学方法(5893)
- 学(5310)
- 财(3538)
- 农(3416)
- 税(2679)
- 中国(2610)
- 税收(2493)
- 收(2466)
- 环境(2459)
- 业经(2301)
- 务(2300)
- 财务(2300)
- 财务管理(2299)
- 农业(2253)
- 技术(2242)
- 地方(2231)
- 企业财务(2220)
- 稻(2134)
- 制(2066)
- 壤(1805)
- 土壤(1799)
- 银(1786)
- 机构
- 大学(54022)
- 学院(53908)
- 研究(24973)
- 农(21798)
- 科学(20317)
- 农业(18113)
- 济(17244)
- 经济(16857)
- 业大(15968)
- 管理(15869)
- 中国(15842)
- 所(15517)
- 研究所(14831)
- 理学(14006)
- 理学院(13783)
- 管理学(13283)
- 管理学院(13220)
- 京(11873)
- 农业大学(11824)
- 省(11045)
- 室(10720)
- 中心(10649)
- 实验(10555)
- 业(10177)
- 实验室(10119)
- 重点(9688)
- 科学院(9431)
- 院(8841)
- 江(8734)
- 财(7535)
- 基金
- 项目(44795)
- 科学(33095)
- 家(32747)
- 国家(32570)
- 基金(31972)
- 科学基金(25054)
- 研究(23651)
- 自然(19559)
- 自然科(19101)
- 自然科学(19093)
- 省(19049)
- 自然科学基金(18752)
- 基金项目(17469)
- 划(16748)
- 社会(13912)
- 社会科(13215)
- 社会科学(13208)
- 资助(12802)
- 计划(12745)
- 科技(12658)
- 重点(11578)
- 教育(10280)
- 发(9864)
- 专项(9790)
- 科研(9666)
- 农(9431)
- 业(9351)
- 创(9285)
- 创新(8913)
- 部(8834)
共检索到73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碧茜 范晓荣 徐国华 沈其荣
在土培条件下,选用氮高效水稻品种扬稻6号和氮低效水稻品种农垦57和日本晴,比较了它们的旗叶在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以及氮积累量、产量与氮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氮高效品种扬稻6号在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Pn较高,灌浆期氮积累量比日本晴和农垦57高16%和25%,氮转移率比较恒定,CAT和POD活性较高,MDA含量较低,衰老较慢。氮低效品种日本晴和农垦57的旗叶氮转移率下降较快,灌浆期各为34%和35%,成熟期则下降到16%和19%;Pn和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较快,趋于早衰。可见扬稻...
关键词:
水稻 旗叶 衰老 氮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绍华 吉志军 刘胜环 丁艳锋 曹卫星
采用去穗和疏花方法调节稻穗氮需求量 ,研究了水稻氮素供需差 (NSDB)对不同叶位叶片氮转运和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NSDB 0以后 (去穗 ) ,上部 4叶的氮积累量不仅未减少 ,相反还有显著的增加 ,叶片的衰老进程被延缓。研究证实顶 4叶叶色受氮素供需差的影响最大 ,当土壤供氮不能满足库需氮时 ,顶 4叶叶色浅于顶 3叶
关键词:
水稻 叶位 氮素诊断 叶片衰老 库调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东升 樊剑波 叶利庭 宋文静 图尔迪 张亚丽 沈其荣
选用3个氮高效水稻品种(武运粳7号、南光和4007)和1个氮低效水稻品种(Elio),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7个施氮水平(0、60、120、180、240、300和360kg·hm-2)下水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茎蘖变化动态、库容量以及光合产物和根系伤流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7个施氮水平下氮高效水稻品种的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Elio,籽粒产量的差异主要是由穗数决定。Elio的最大茎蘖数与氮高效水稻差异不显著,但其成穗率仅为25%左右,而3个氮高效水稻的成穗率为35%~49%,最终导致氮高效水稻的库容量大,差异呈显著水平。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齐穗期的叶面积指数差异不显著,但齐穗期后Elio的群体光合...
关键词:
水稻 氮效率 群体发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升谋 邹应斌
为了探明库源关系对杂交水稻根系及叶片衰老的影响效果 ,在水稻抽穗期 ,剪去穗部部分枝梗和叶片 ,形成不同的库源比 ,研究其与根系和叶片衰老的关系 .结果表明 ,与汕优 6 3相比 ,亚种间杂交水稻 5 46 0 /广抗粳 2号库源矛盾大 ,根系和叶片衰老快 ;降低库源比 ,能明显减缓其根系细胞分裂素含量的降低和3 2 P吸收的下降 ,并能减缓其叶片中蛋白质、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和SOD活性的降低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升高 ,说明杂交水稻叶片和根系衰老与其库源比较大有关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库源比 衰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琪 孙旭生 黄令峰 刘义国 赵长星
为探讨旱地高产麦田的高产潜力,在莱阳市冯格庄的旱地高产麦田(曾多次创出旱地9000 kg/hm2以上产量)创造条件研究了补充灌水对旱地小麦生育后期旗叶衰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补灌对旱地小麦旗叶衰老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随着补灌次数的增加,增大了旱地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在W2水平下,在灌浆的后期延缓了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降低了旗叶丙二醛的含量,增加了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延缓了旗叶的后期衰老,并达到了高产水平9310.20 kg/hm2。继续增加补灌次数,旗叶的SOD、CAT和POD活性增幅不大,在灌浆后期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在该试验条件下,W2产量最高。继续增加补灌次数,产量开始下降,甚至低于...
关键词:
小麦 不同补灌次数 旱地 衰老 旗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锦峰 成亚梅 黄正金 李春燕 郭文善 朱新开
【目的】探讨稻茬小麦高氮肥利用率条件下群体花后衰老特征。【方法】2010—2012年,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以扬麦20为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以施氮量(纯N)为主区,设210.0 kg·hm-2、262.5 kg·hm-2两个水平;以施氮比例为副区,设基肥﹕壮蘖肥﹕拔节肥﹕穗肥分别为3﹕1﹕3﹕3、5﹕1﹕2﹕2两个水平;以穗肥追氮时期为裂区,设剑叶露尖、孕穗期、抽穗期和开花期四个水平。通过试验构建不同氮肥利用率(NUR)群体,研究其产量、物质生产、氮素吸收及花后剑叶衰老特性的变化特征。【结果】不同群体NUR变幅在31.18%—72.23%,NUR≥60%群体(氮高效群体)籽粒产量8 500...
关键词:
稻茬小麦 氮效率 物质生产 衰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丽霞 于振文 石玉 赵俊晔 张永丽
【目的】探讨测墒补灌和定量灌溉对2个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荧光、衰老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为小麦节水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3—2015两年度,在大田条件下,选用泰农18(T18)和济麦22(J22)2个小麦品种,设置3个水分处理:W0(全生育期不灌水)、W1(依据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进行测墒补灌,拔节期和开花期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均为65%)、W2(定量灌溉,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灌溉60 mm),研究测墒补灌和定量灌溉对2个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及衰老特性的影响。【结果】W1处理通过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金贤 俞炳杲
水稻叶片衰老过程中,CAT 活性、CAR 含量在衰老初期就显著下降,而 SOD 活性直至衰老后期才迅速下降,同时,膜脂过氧化产物 MDA 含量在叶片离体后就开始不断积累.6BA 可显著延缓离(整)体叶片衰老过程中 SOD 活性、CAT 活性、CAR 含量的下降和 MDA 含量的上升.6BA 可延缓水稻叶片SOD 同工酶带数量增加和酶带强度的减弱.6BA 还可抑制 H_2O_2引发的 MDA 积累的加剧.6BA 在水稻叶片衰老过程中对活性氧代谢的调节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6BA 水稻 叶片衰老 活性氧代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童淑媛 宋凤斌 徐洪文
试验研究了紧凑型玉米郑单958和平展型玉米农大364在籽粒灌浆、成熟过程中叶片衰老的形态变化。在灌浆期内,两个品种植株下部和顶部叶片的衰老进程明显快于中部叶片,并且平展型玉米的表现更为明显。两个品种穗位叶以上叶片的衰老程度具有明显差异,成熟期时,除了第17、18两叶以外,平展型玉米各叶位叶片的衰老比例均高于紧凑型玉米,致使其单株叶面积显著低于紧凑型玉米。籽粒灌浆后半阶段叶片的衰老速率显著高于前半阶段,平展型玉米在灌浆后半阶段叶片的衰老速度明显高于紧凑型玉米,这可能是引起两个品种单株产量差异的原因之一。有效缓解灌浆后半阶段顶部叶片的衰老将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特别是平展型玉米。
关键词:
玉米 叶片 形态衰老 单株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洪展 郑风荣 赵世杰
以衰老类型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鲁麦L14和93503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衰老类型小麦品种在衰老的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自开花至成熟期,鲁麦L14小麦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光能转化效率的下降速度均明显快于小麦品种935031,但是各相关参数降低的起始时间不同,自开花后30 d鲁麦L14的叶片已经开始干枯,而935031小麦品种到成熟时大部分叶片还保持绿色,说明小麦叶片早衰与光合能力的下降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小麦 叶片衰老 光合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学欣 王东
【目的】探明微喷补灌对冬小麦开花后旗叶衰老和光合特性、籽粒灌浆速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小麦节水高产提供重要技术支持。【方法】于2011—2013年冬小麦生长季,选用高产冬小麦品种济麦22,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W0)、微喷补灌(W1)和传统畦灌(W2)处理,研究小麦开花后旗叶水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叶绿素荧光参数、群体光合速率和籽粒灌浆速率等的差异。W1与W2处理的灌水时期一致,均于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各灌水1次。W1处理采用小麦专用微喷带(Zl201220356553.7)补充灌溉,灌水前测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闻文 陈瑞修 董丽 刘爱青 王莲英
以 5个牡丹切花品种为材料通过瓶插观察 ,测定失水量与吸水量的差异 ,研究了牡丹切花品种的采后衰老特征、瓶插寿命与水分平衡的关系。结果表明‘百花丛笑’、‘朱红绝伦’及‘雪莲’不仅开放进程快 ,而且可达到最大开放程度 ,瓶插寿命为 5~ 6d ;‘玉面桃花’与‘天香湛露’瓶插寿命长达 8d ,但由于开放进程慢 ,并没有表现最长的观赏期。水分平衡值品种间存在差异 ,但变化趋势仍表现为上述两组 ,前 3个品种的水分平衡值前期较高 ,之后下降 ;而后两者则前期较低。水分平衡值与瓶插寿命未见直接的关系 ,但其变化趋势与花朵的开放进程关系密切
关键词:
牡丹切花 瓶插寿命 水分平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俞炳杲 严景华
PP_(333)对水稻叶片衰老过程中内源GA_4和ABA含量的调节作用俞炳杲,严景华(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南京210095;安徽农学院)REGULATIONOFPP_(333)ONENDOGENOUSGA_4ANDABALEVELSINRTC...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艺函 徐凡 蒋太英 崔胜男 马殿荣
衰老是植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在植物整个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生物学意义。叶片衰老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该过程中叶绿素、核酸、脂质、蛋白和其他大分子等被降解,细胞程序化死亡并引起叶色发生变化,然而目前关于这个生物学过程如何启动和如何调控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当植物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时也会加速其自身的衰老,蛋白磷酸酶催化的蛋白质去磷酸化反应会在植物适应外界环境的多种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C型蛋白磷酸酶是植物中数量较多的一类,其通过脱磷酸化来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以及信号传递,从而调整体内相关基因的变化来对抗逆境的胁迫。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并克隆了一个新的参与水稻(Oryza sativa)叶片衰老进程调控的2C型蛋白磷酸酶编码基因OsSAPP2,并通过双元表达载体构建获得了组成型异源过表达OsSAPP2基因的转基因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通过对35S-OsSAPP2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观察可知,35S-OsSAPP2转基因拟南芥出现莲座叶片变小、数量减少,抽苔和开花时间明显提前,株高增加,叶片颜色变浅、衰老加速等表型。在叶龄依赖和人工黑暗诱导的衰老过程中,过表达OsSAPP2基因导致转基因拟南芥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萎蔫加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35S-OsSAPP2转基因拟南芥中衰老标志基因SAG12,衰老关键转录因子NAC2、NAP、WRKY6和叶绿素降解关键酶编码基因ACD1等表达量上升;从植物进入衰老过程开始,光合作用关键基因RbcS和RbcL表达量快速下降。可见,OsSAPP2基因参与植物叶片衰老进程的调控,是衰老进程的正向调控因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安中 牟筱玲 李孟良 叶梅荣 余海兵
在总施氮 (尿素 )量 6 0 0kg·hm-2 条件下 ,研究了氮肥运筹方式对旱作水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降低基蘖肥的氮肥用量 ,增加穗粒肥用量 ,可以延缓旱作水稻衰老 ,增加每穗实粒数和粒重 ,提高旱作水稻产量。当旱作水稻的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粒肥之比按 3∶1∶0 75∶0 75∶0 5施用时 ,齐穗期有效叶面积指数较全部作基肥施用的提高 8 4 6 % ,开花后 30d剑叶叶绿素含量提高 1 6 8mg·g-1,开花后 2 4d剑叶丙二醛含量降低 16 2nmol·g -1,每穗实粒数增加 14 3粒 ,千粒重提高 2 3g ,增产 14 %以上。
关键词:
氮肥运筹 旱作水稻 衰老 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