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3)
- 2023(8607)
- 2022(7704)
- 2021(6861)
- 2020(6318)
- 2019(14630)
- 2018(14416)
- 2017(27662)
- 2016(15782)
- 2015(17776)
- 2014(18010)
- 2013(17824)
- 2012(16786)
- 2011(15329)
- 2010(15556)
- 2009(14470)
- 2008(14390)
- 2007(13127)
- 2006(11263)
- 2005(9857)
- 学科
- 济(67353)
- 经济(67299)
- 管理(40897)
- 业(40594)
- 方法(37940)
- 数学(34801)
- 数学方法(34334)
- 企(32074)
- 企业(32074)
- 农(17384)
- 财(16544)
- 学(16451)
- 中国(14320)
- 地方(11917)
- 业经(11840)
- 农业(11751)
- 贸(11409)
- 贸易(11407)
- 易(11051)
- 税(10210)
- 务(10076)
- 财务(10047)
- 财务管理(10022)
- 制(9884)
- 环境(9834)
- 和(9781)
- 税收(9597)
- 理论(9594)
- 收(9553)
- 企业财务(9480)
- 机构
- 大学(236281)
- 学院(234922)
- 济(91090)
- 经济(89171)
- 管理(86308)
- 研究(81651)
- 理学(75664)
- 理学院(74729)
- 管理学(72914)
- 管理学院(72509)
- 中国(58032)
- 科学(57498)
- 农(55660)
- 京(49966)
- 业大(45560)
- 农业(45062)
- 所(44898)
- 研究所(41669)
- 财(40708)
- 中心(37088)
- 江(35369)
- 财经(33131)
- 北京(30609)
- 农业大学(30141)
- 经(30009)
- 范(29267)
- 师范(28804)
- 院(28165)
- 经济学(28086)
- 省(27733)
- 基金
- 项目(164232)
- 科学(126816)
- 基金(118865)
- 家(108138)
- 研究(108054)
- 国家(107364)
- 科学基金(89292)
- 社会(66491)
- 省(66490)
- 基金项目(63150)
- 社会科(63103)
- 社会科学(63076)
- 自然(62353)
- 自然科(60958)
- 自然科学(60934)
- 自然科学基金(59837)
- 划(56775)
- 教育(50819)
- 资助(50048)
- 编号(42227)
- 重点(38102)
- 部(35639)
- 计划(35278)
- 发(34811)
- 创(33895)
- 成果(33496)
- 科研(33109)
- 创新(31884)
- 科技(31766)
- 课题(29744)
- 期刊
- 济(90906)
- 经济(90906)
- 研究(60366)
- 学报(51310)
- 农(49213)
- 科学(41702)
- 中国(41610)
- 大学(35589)
- 学学(34118)
- 农业(33142)
- 财(30864)
- 管理(27731)
- 教育(19841)
- 技术(19590)
- 业(18656)
- 财经(15844)
- 融(15430)
- 金融(15430)
- 经济研究(15215)
- 业经(14464)
- 统计(14252)
- 业大(14228)
- 版(13619)
- 经(13521)
- 策(12856)
- 问题(12722)
- 技术经济(12513)
- 农业大学(12067)
- 科技(12049)
- 决策(11791)
共检索到328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熊淑萍 吴克远 王小纯 张捷 杜盼 吴懿鑫 马新明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不同基因型小麦根系吸收特性与地上部氮素利用的差异,明确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为氮高效小麦品种的选育和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2015年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不同氮效率品种筛选的基础上,以氮高效品种周麦27、郑麦366和氮低效品种周麦28、开麦20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研究其根冠关系、根系生物量、根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力以及地上、地下部氮素转运分配能力的差异。【结果】两类品种小麦拔节期前根系特性无明显差异,拔节期之后氮高效品种周麦27、郑麦366和氮低效品种周麦28根系生物量、根冠比、根系总吸收面...
关键词:
小麦 根系 氮素利用 氮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敬锋 刘鹏 赵秉强 董树亭 张吉旺 赵明 杨吉顺 李耕
【目的】比较不同氮素利用效率夏玉米的根系时空分布特性及其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探讨玉米氮高效的生理机制。【方法】以氮高效玉米杂交种蠡玉13(LY13)和氮低效玉米杂交种鲁单981(LD981)为试验材料,以大田箱式土柱栽培方式,研究两个氮素水平下(0和4.29 g N/plant)玉米根系时空分布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LY13开花后具有较高的根系干重,根冠比显著高于LD981(P<0.05),土壤深层根系分布多,根系空间分布合理,后期根系活力高,根系功能期长,导致其库容量大,库调节能力强,氮素积累总量高,氮素转移率、贡献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LD981(P<0.05),施氮条件下优势...
关键词:
玉米 根系性状 氮素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晴 许甫超 董静 董建辉 秦丹丹 鲁梦莹 李梅芳
【目的】对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种质进行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分析,明确不同种质材料的氮素利用特性,为小麦氮素高效育种及相关分子机理研究奠定基础,同时探讨氮素利用效率与不同生育期性状的相关关系,为建立小麦氮素高效利用的评价指标提供参考。【方法】大田条件下,设置低氮(纯氮62.55 kg·hm(-2))和正常氮(纯氮187.5 kg·hm(-2))2种氮素水平,以主要来自于长江中下游麦区不同时期的小麦种质118份为材料进行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分析,通过对苗期地上部干重、分蘖数、叶绿素含量;花期地上部干重、植株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淑文 文宏达 周彦珍 李雁鸣 肖凯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氮效率小麦的氮素吸收和物质生产特性,阐明氮高效小麦品种高效吸收氮素的生物学基础。【方法】以具有典型特征的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丰、缺氮条件下的籽粒产量、氮效率、氮素吸收特性和氮素吸收同化关键酶活性。【结果】缺氮条件下,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和氮效率以氮高效品种(H)最高,中效(M)次之,低效(L)最低;H具有较多的单位面积穗数且与籽粒产量和氮效率显著相关;不同生育时期的植株氮累积量在抽穗期和成熟期以H最大,M次之,L最低;不同生育时期株高、群体茎数、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重、叶片NO3-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各生育阶段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均以H最大,M...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殷春渊 张庆 魏海燕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马群 杭杰 张胜飞
【目的】明确不同产量基因型水稻氮素营养吸收、利用差异。【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长江中下游地区5种生育期类型中相对高产和低产的20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施氮量为225kg·hm-2水平下两种产量类型水稻的产量、氮素积累量、氮素吸收速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随着生育期的延长,高产水稻类型的平均产量分别比低产类型高31.62%、31.94%、39.47%、26.21%和21.82%;氮素生育期累积量和氮素利用率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高产类型明显高于低产类型;氮素阶段性积累量和阶段性吸收速率的变化为:移栽至拔节和拔节至抽穗阶段为高产类型高于低产类型;抽穗至成熟阶段...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光 曹敏建 于海秋 蒋文春 李兴涛
以多年在田间筛选出的钾高效型大豆沈农6号和钾低效型大豆铁95079-2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比较研究了低钾和高钾(对照)处理下,2个不同基因型大豆干物重、钾素积累量、钾素吸收速率以及钾素利用效率、单位钾素形成的籽粒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低钾条件下,钾高效型大豆沈农6号的干物重、钾素积累量、吸钾速率与对照相比,下降幅度均不明显,而钾低效型大豆铁95079-2下降幅度均较大。低钾条件下,沈农6号大豆植株地上部钾素积累量在结荚鼓粒期明显高于铁95079-2大豆(沈农6号为346mg/株,铁95079-2为165mg/株),其根系钾素积累量在生育前期和成熟期也明显高于铁95079-2(沈农6号在生育前...
关键词:
大豆 钾素积累量 钾素利用效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刚 王淑英 王勇 李尚中 唐小明 张建军 王磊 党翼
根据干旱年和平水年两年型的数据,研究了40个不同品种冬小麦之间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吸收利用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40个品种两年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素生产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之间差异极显著,氮素生产效率平旱年平均为17.88 kg/kg,平水年为20.56 kg/kg,氮素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两年基本一致,分别为24.25%和81.75%,氮素生产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决定系数R2为0.977 9***;根据氮素利用效率可将40个品种分为三大类,高氮素利用效率的5个品种平均27.50 kg/kg。
关键词:
小麦品种 氮素 水分 利用效率 分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智勇 吕凯 罗凤 练兴明
以10份干物质生产效率不同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4种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和干物质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水稻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但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对施氮的响应程度不同。随施氮水平的提高,不同基因型水稻植株氮含量、氮素积累量以及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上升,但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明显下降。植株氮素积累量与植株氮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植株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植株氮含量、氮素积累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种植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的土壤氮素表观平衡间存在显著差异,此差异随施氮水平提高而更加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娜 杨志远 代邹 孙永健 徐徽 何艳 严田蓉 蒋明金 郭长春 王春雨 马均
【目的】探究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形态和氮素吸收利用与产量关系的规律,明确水稻高产根系形态特征,提出相应的水氮优化管理措施。【方法】2013年以氮高效品种川农优498和氮低效品种川优6203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穗肥运筹比例的裂区试验;2014年以相同试验材料进行穴苗数和促花肥、保花肥配比的裂裂区试验;2015年以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为试验材料,进行水分管理方式和氮肥施用模式的裂裂区试验;分别以上述3个大田试验获得的产量、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利用相关指标为样本,通过计算方差膨胀因子诊断变
关键词:
氮效率 水稻 根系形态 产量 岭回归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树亮 田奇卓 李娜娜 谢连杰 裴艳婷 李慧
采用山东省不同时期的30个主推小麦品种为材料,在高、低2种肥力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品种间氮素吸收和分配利用效率的差异,并对氮高效型品种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整株和茎叶、颖壳、籽粒中氮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高、低2种肥力下的最高值比最低值分别提高22.62%和42.58%,58.18%和78.67%,70.15%和59.92%,24.26%和42.64%;而且各器官的氮含量随着土壤肥力的提高而提高,各品种在高肥土壤中种植的平均氮含量分别比低肥提高12.47%,30.16%,9.83%,5.47%。各品种在2种地力下的平均氮素分配比例:籽粒为72.13%和74.14%,茎叶为21.61%和1...
关键词:
小麦品种 氮素 吸收 利用效率 分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享云 刘武定 皮美美
以对缺硼敏感性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其整体根系和离体根吸收硼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2个品种根系吸硼速率与外界硼浓度呈显著直线相关,直线斜率以敏感品种大于不敏感品种,无论整体根还是离体根都得到同样结果。在不同硼浓度时,2个品种整体根系吸硼速率有明显差异。低硼浓度时(B0.05~1.0μg/g),敏感品种吸硼速率显著低于不敏感品种;而高硼浓度时(B>1.0μg/g),则明显高于不敏感品种;采用离体根测定发现,硼进入2个品种根系自由空间过程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但敏感品种的Km值高于不敏感品种,Vmax则小于不敏感品种。不敏感品种在低硼浓度时吸收能力强以及对硼的亲和...
关键词:
缺硼 油菜 基因型 硼吸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陶静静 王海标 朱宗瑛 谭金芳 王宜伦
为探究不同氮效率夏玉米品种间作的氮肥增产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不同氮效率夏玉米品种间作种植模式对其产量、氮素积累量、地上部生物量、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水平下,郑单958和浚单20间作较郑单958和浚单20单作产量分别增加8.82%和6.34%,吐丝期净光合速率分别增加47.68%和30.89%;施氮240 kg/hm~2水平下,间作较郑单958和浚单20单作产量分别增加7.19%和5.88%,吐丝期净光合速率分别增加27.31%和22.16%;施氮450 kg/hm~2水平下,间作较郑单958和浚单20单作产量分别增加6.53%和5.31%,吐丝期净...
关键词:
基因型 夏玉米 间作 产量 氮肥效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继康 谭龙涛 喻春明 朱爱国 陈平 王延周 朱涛涛 熊和平
根系是苎麻(Boehmeria nivea)吸收氮素的主要器官,开展苎麻根系对不同氮素水平的响应研究对其品种改良和农艺调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本研究设置了0、6、9、12和15 mmol·L(-1)氮素水平处理进行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氮效率苎麻根系性状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特征,及其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增施氮素可显著提高苎麻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及比表面积(P0.05)。增施氮肥可显著促进苎麻根系体积与活力的增长,其中氮高效基因型苎麻H2000-03根系体积在12mmol·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晓果 徐春梅 陈松 计成林 章秀福 王丹英
【目的】测定不同水稻品种对外界铵浓度(Ammonium ion,NH4+)的响应,通过分析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NH4+浓度下的表型差异及NH4+吸收特性,揭示水稻品种间氮利用差异的机理。【方法】采用水稻品种齐粒丝苗(QLSM,氮高效品种)和沪科3号(HK3,氮低效品种),以营养液培养方式在苗期进行3种不同NH4+浓度(低、中、高)处理,15 d后分析两个水稻品种的株型特征、氮含量和氮积累量、根系活力及根系呼吸强度,并采用扫描离子选择电极技术分析根系NH4+流通量。【结果】氮高效品种QLSM在低NH4+条件下生长较好,其株高、分蘖与对照(CK)相比无显著差异,总干物质重和根部氮积累量分别增加2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永国 安调过 李俊明 童依平 安忠民
通过水培培养,研究了生产上主栽的不同小麦基因型在充分供氮条件下孕穗期的根系、根系生理活性及根系与地上部干重以及吸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根体积、根冠比、根活性及植株吸氮量不同基因型间有显著差异,根总吸收面积、根活跃吸收面积不同基因型间无明显差异;植株吸氮量与地上部干重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达0.634,经进一步相关性分析表明,植株吸氮量的差异和地上部干重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植株根干重和根体积不同造成的。研究表明,选择根干重和根体积大的小麦品种有利于提高小麦的氮利用效率。
关键词:
小麦 孕穗期 氮素 根系 吸氮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