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6)
2023(10890)
2022(9251)
2021(8266)
2020(7171)
2019(16227)
2018(15668)
2017(29972)
2016(16612)
2015(18298)
2014(17988)
2013(17721)
2012(16518)
2011(15069)
2010(14890)
2009(13908)
2008(13880)
2007(12598)
2006(10725)
2005(9336)
作者
(52798)
(44318)
(44267)
(41825)
(27774)
(21638)
(19995)
(17706)
(16400)
(15415)
(15218)
(14739)
(14187)
(14140)
(13903)
(13827)
(13723)
(13202)
(12703)
(12696)
(11515)
(10805)
(10649)
(10230)
(9894)
(9806)
(9769)
(9625)
(9093)
(9023)
学科
(71405)
经济(71335)
管理(43458)
(41813)
方法(32622)
(32338)
企业(32338)
数学(29420)
数学方法(29177)
(18992)
(17365)
地方(17138)
(16695)
中国(16371)
(14238)
贸易(14237)
(13815)
业经(13616)
农业(13025)
环境(11343)
(10897)
(10329)
财务(10316)
财务管理(10290)
地方经济(10259)
(9910)
企业财务(9715)
技术(9516)
(9408)
金融(9406)
机构
大学(243091)
学院(242277)
(97421)
经济(95508)
管理(89882)
研究(86862)
理学(78798)
理学院(77754)
管理学(76332)
管理学院(75883)
中国(62779)
科学(59740)
(55116)
(51399)
(46875)
业大(45928)
农业(44142)
研究所(43671)
(41085)
中心(39376)
(35907)
财经(33888)
北京(31791)
(31672)
(31180)
(30804)
师范(30704)
经济学(30096)
农业大学(29521)
(27988)
基金
项目(173634)
科学(134519)
基金(125908)
研究(115955)
(115325)
国家(114428)
科学基金(94742)
社会(73500)
社会科(69688)
社会科学(69662)
(68784)
基金项目(67945)
自然(64685)
自然科(63139)
自然科学(63115)
自然科学基金(61996)
(59131)
教育(52018)
资助(50320)
编号(44604)
重点(40445)
(38369)
(37222)
计划(36071)
(35820)
科研(34957)
成果(34025)
创新(33711)
科技(32710)
课题(31125)
期刊
(99234)
经济(99234)
研究(60959)
学报(51359)
(47701)
科学(43840)
中国(41380)
大学(36371)
学学(35120)
农业(31948)
(31187)
管理(27820)
教育(18066)
(17859)
金融(17859)
技术(17830)
(17800)
业经(17513)
经济研究(16478)
财经(16238)
问题(14175)
(14094)
(13910)
业大(13850)
科技(13106)
资源(13072)
林业(12672)
技术经济(11897)
商业(11728)
(11281)
共检索到335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麟  翟俊  宁佳  
退耕还林改变陆表覆盖状况,导致碳收支和地表能量平衡变化,从而影响区域气温。论文通过定量估算耕地转为林地导致生态系统吸收大气CO2和地表能量平衡的变化,分析21世纪初10 a中国不同气候区开展退耕还林对区域气候调节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仅考虑碳调节,各气候区退耕还林皆表现为241.6470.2 MgCO_2-eq hm(-2)的碳蓄积过程,具有2.216.5MgCO_2-eq hm(-2)的碳汇作用即致冷效应,特别是亚热带湿润区。2)仅考虑地表能量平衡,中温带干旱与半干旱区退耕还林引起的净辐射增加程度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聂强  
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证明了退耕还林工程还林结构演化稳定的结果。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市场将演化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其中一定比例的农户还经济林,而其余的农户还生态林。调整补贴政策对退耕还林结构进行引导、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可以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绩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转利  罗剑朝  张海鹏  王勇胜  
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率低下的原因在于博弈的存在:它包括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农户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以及农户之间的博弈。这三种博弈均陷入困境,而改变博弈结果的方法是制定新规则,以达到新的纳什均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国英  陈亮  
退耕还林政策规定对退耕农户补贴8年。由于补贴8年的承诺即将到期,政府下一步如何行动直接决定了广大退耕农户的行为选择。在过去的几年中,退耕补贴对农户收入、生活的影响如何,这成为下一期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通过对山西临县的实地调查,可以看到退耕补贴在退耕户的家庭收入中占到很大的比重。退耕还林的后续政策有必要延续以前的补贴措施,但补贴的方式应该发生一些变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文娣  张世秋  艾春艳  岳鹏  朱山涛  谢旭轩  
费用有效性评价是工程评价的重要方面,从政策制定和执行角度对退耕还林的费用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从退耕地选择和造林入手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费用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尝试对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由于缺乏长期的和有效的退耕还林规划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缺失,使得退耕还林费用有效性的损失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广泛存在,而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不相容性是影响工程有效实施的基本矛盾。有必要在退耕还林中确立明确的规划、清晰的退耕地选择标准,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和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控制机制,构建协调多方利益的长期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从而改进退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璨  
退耕还林工程对我国粮食产量产生了什么影响一直争论不休,直接影响到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及其规模。利用国家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经验性结果显示:(1)退耕地对粮食产量所产生的负面效果甚小;(2)若考虑到匹配荒山造林所带来的生态服务,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产量所产生的影响为正向,但效果依然较小;(3)对东部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对中部粮食产量影响甚小,对西部地区没有什么影响。因此,认为应当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并相应地调节区域结构,向西部地区倾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易福金  徐晋涛  徐志刚  
本文利用2003年调查和2005年跟踪调查数据,对退耕还林工程在陕西、甘肃和四川三省的实施过程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与早期的评估结果进行了对比。结论是,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方面有一定改善,但工程的经济效果与早期的评估结论相近,即在就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长方面没有显著效果。因此,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可持续性不容乐观。今后政策改进的方向是,降低退耕还林工程的规模和速度,改善工程的质量,及早出台有利于延续工程寿命的后续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福金  陈志颖  
本文利用2003年调查和2005年跟踪调查数据,对退耕还林工程在陕西、甘肃和四川三省促进非农就业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对每户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人数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该工程对非农就业的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该效果与工程增加了已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时间有关。总体上看,退耕还林工程促进非农就业的效果并不乐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长宁  王树进  
本文基于陕南地区291个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定量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当地农户收入的影响,以期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评估提供重要依据。研究认为户主身体健康水平越好、受教育程度越高、参加过农技培训、农户家庭所在位置离城镇越近等能够显著提升农户家庭收入。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推进及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非农就业和改善农民生计都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正效应。最后提出了退耕还林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农户家庭收入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翁奇  
基于以往学者对于西部若干个省份的研究并结合同期的宏观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出现很可能为部分地区传统粗放型农业经营模式带来挑战,也使得部分农户的生产与社会行为发生根本改变。因此,结合国内部分地区在退耕还林工程施行之后的实际情况,针对工程本身对于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改变和劳动力转移方面的影响进行讨论,并通过对于相关情况的分析提出因地制宜安排补贴标准,提高政策灵活性;扶持龙头企业,促进结构转型升级;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情况;改革户籍制度,解决转移人口生计难题等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祖英  王兵  赵雨森  牛香  
【目的】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区,也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和生态效益监测的重点地区,工程实施面积占到全国退耕面积的33.60%。为了对该区域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全面、系统、科学地定量化监测和评估,对长江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进行生态区划十分必要。【方法】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范围、年平均降水量、≥10℃积温、地貌数据以及中国行政区划,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中叠加分析法,区划得出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生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乔媚  赵串串  丁绍兰  王玉莹  王湜  董旭  
对湟水河流域8个县的退耕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12.0软件分析农户对退耕还林的态度和对生态环境的意识,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两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基本持支持态度,而且认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周边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在5个影响因素中,农户性别、受教育程度和人均收入是影响农户对退耕还林态度和对生态环境意识的显著性因素。总的来说,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民的根本利益产生了正面影响,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凡斌  
林权是现代林业经济制度的核心,稳定的林权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退耕还林工程具有生态、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多重目标,工程区域的广泛性和区域综合条件的异质性,要求林权安排的多样性。工程目标的复合性与林权政策单一性之间的矛盾是影响产权激励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林权政策及其经营管理形式的基本特征,从林权的初始安排、工程实施过程中林权组合以及林权安排的时空差异等角度,研究退耕还林工程林权的长期有效性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工程林权制度安排的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飞  李锐  温仲明  周民良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对黄土高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退耕还林 (草 )是国家和政府治理黄土高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为此 ,国家和地方开展退耕试点工作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关系到退耕工程的开展及其生态、社会效益的发挥。在对陕西省安塞县退耕还林 (草 )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对比国家、陕西省和安塞县相关政策 ,就其适宜性作以探讨 ,并对若干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成定平  
利用因果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法分析了我国林草地的增减变动对种植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前,林草地的减少所引致的环境退化对种植业造成了负面影响;工程实施后,中部、东部地区林草地的增加促进了种植业单产的提高,而西部地区尚未建立起这种关系;通过退耕还林工程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对种植业具有经济功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