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5)
2023(15011)
2022(13309)
2021(12326)
2020(10435)
2019(23758)
2018(23582)
2017(45009)
2016(24758)
2015(27856)
2014(27341)
2013(26838)
2012(24613)
2011(21882)
2010(21723)
2009(19796)
2008(18769)
2007(16092)
2006(13699)
2005(11656)
作者
(69496)
(57402)
(57234)
(54245)
(36710)
(27711)
(26059)
(22531)
(21934)
(20485)
(19895)
(19206)
(18091)
(17794)
(17703)
(17684)
(17454)
(16998)
(16419)
(16381)
(14425)
(13932)
(13773)
(13019)
(12907)
(12789)
(12671)
(12578)
(11558)
(11514)
学科
(92751)
经济(92645)
管理(66254)
(62197)
(51748)
企业(51748)
方法(46184)
数学(39757)
数学方法(39312)
(25742)
中国(24302)
(22667)
业经(21308)
(20725)
地方(20055)
理论(18336)
农业(17435)
(16876)
贸易(16867)
(16273)
(15383)
(14860)
教育(14808)
环境(14741)
(14702)
财务(14635)
财务管理(14604)
技术(14586)
企业财务(13790)
(12561)
机构
大学(337610)
学院(337474)
管理(131593)
(125358)
经济(122439)
理学(115190)
理学院(113822)
管理学(111624)
管理学院(111037)
研究(109169)
中国(78177)
(71427)
科学(71037)
(56464)
(56440)
(54082)
业大(53253)
研究所(49763)
中心(49754)
(48636)
(47746)
师范(47286)
财经(46354)
农业(44523)
北京(44493)
(42152)
(40019)
(39945)
师范大学(38089)
技术(37509)
基金
项目(239536)
科学(187227)
研究(175445)
基金(171224)
(149630)
国家(148310)
科学基金(127078)
社会(108416)
社会科(102540)
社会科学(102513)
(95169)
基金项目(91772)
自然(83475)
教育(82668)
自然科(81528)
自然科学(81508)
(80138)
自然科学基金(80043)
编号(73268)
资助(70147)
成果(59380)
重点(53790)
(52074)
(50758)
课题(50504)
(49874)
创新(46322)
科研(45902)
项目编号(45077)
大学(44983)
期刊
(132206)
经济(132206)
研究(95713)
中国(62790)
学报(57128)
(50701)
科学(50506)
教育(46794)
管理(45323)
大学(42827)
(41914)
学学(39989)
农业(35502)
技术(29223)
(24207)
金融(24207)
业经(23146)
财经(21726)
经济研究(21131)
图书(20296)
(18538)
(18483)
问题(17264)
科技(17000)
(16491)
理论(15515)
技术经济(14991)
资源(14902)
商业(14582)
业大(14454)
共检索到476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学男  郑新蓉  
通过对云南省腾冲县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与北京市朝阳区城区的共计48名学生分层抽样,针对科学知识、科学概念及语言表达方面进行了半结构化的互动式访谈,并从民族、地区、城乡差异、文化背景等维度进行对比,发现小学四年级学段少数民族儿童的科学素养与汉族儿童之间的差异是由于认知发展、语言输出、生活环境等多因素相互影响所致,进而揭示小学四年级学段少数民族儿童的思维过程与特点,并据此提出教学改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可平  
儿童的自然成长具有普遍一致的规律,而我们在寻求发展客观规律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文化教育的影响。本文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角度,探讨儿童在父母教养和社会文化环境中社会心理调整和学业努力的特征,以期建立适当的文化环境来促进青少年的发展。研究中,我们调查了中美两国儿童对其父母权威和父母教养实践的感知,并分析了儿童解释父母采取如此的实践的原因。基于父母教养方式的跨文化研究,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的社会心理与生活体验相互作用的意义,以进一步探索儿童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自主与调节。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淳姣   唐璞妮   杨瑞   杨力彬  
人才和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核心是通过扶智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能力。现有对扶智的研究缺乏从阅读素养视角,分析乡村家庭文化资本对乡村儿童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从阅读素养视角出发,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问卷对四川、湖北、重庆、江西和贵州五省的948名乡村儿童的情况开展调查,并采用分层多元回归模型及单因素方差法分析。研究发现,客体文化资本家庭藏书量、主体文化资本亲子阅读和父母学习支持以及制度文化资本母亲受教育水平对乡村儿童阅读素养有显著影响。进而提出通过乡村儿童阅读素养促进乡村扶智目标实现的核心逻辑在于在乡村空心化大环境下对残缺的乡村家庭文化资本的修复和完善,并将乡村儿童主要监护陪护人(母亲和祖辈)作为主要参与力量。为此,研究提出四条乡村扶智实施思路:建立乡村儿童家庭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家庭藏书福利配给机制,为寄宿制乡村儿童建立班级图书借阅角并完善借阅机制,建立面向乡村儿童监护陪护人的亲子阅读技能培训体系,以及通过县区级政府牵头建立与完善乡村阅读活动福利激励机制。这四条建议相辅相成,在实施时不应偏废其一。表8。参考文献27。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阮静  
本文通过介绍加拿大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论述了承担中国汉语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任务的对外汉语教师(包括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在面对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学生时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进一步阐明了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才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真正树立起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耿泽   高宏钰   张艺   张静漪  
文化回应性评价作为近些年来多元文化教育的重点,倡导充分考虑文化之于评价的意义,将文化纳入评价之中,其影响日益扩大到学前教育评价领域。本研究通过对美国12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进行文本分析发现,美国幼儿园教师文化回应性评价素养的核心指标包括:重视文化影响的评价理念,教师须了解并尊重儿童的文化多样性并将其纳入评价设计,即“尊重性评价”;适宜文化情境的评价实践,教师须采用文化适宜的评价方式以适应儿童的文化多样性,即“适宜性评价”;强调文化沟通的评价结果,教师需吸纳熟悉儿童文化背景的家庭、社区人员、其他专业人士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评价,即“协作性评价”。由此对我国幼儿园教师开展文化回应性评价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建设适宜我国多元文化背景的评价体系、构建吸纳多元文化主体参与的评价共同体、加强我国幼儿园教师的文化回应性评价素养培训。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景义新   钱志影  
作为“新文科”中的财经类专业,实施新财经改革是“新文科”建设分类推进的必由之路,是教育部“四新”建设在财经教育领域的新实践。在新财经教育改革中,提升商科人才文化素养尤为必要。传统商科人才文化素养中存在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财经教育体系有待改造升级、文化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为此,只有把握新财经教育改革对商科人才文化素养提升的新要求,构建“融通式”商科人才文化素养培育模式,完善“三化一养”商科人才文化素养培育内容,打造“理论实践结合”商科人才文化素养培育路径,加强“多方协作”商科人才文化素养教育质量监督,才能顺利完成新财经背景下商科人才文化素养培育体系的构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景义新   钱志影  
作为“新文科”中的财经类专业,实施新财经改革是“新文科”建设分类推进的必由之路,是教育部“四新”建设在财经教育领域的新实践。在新财经教育改革中,提升商科人才文化素养尤为必要。传统商科人才文化素养中存在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财经教育体系有待改造升级、文化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为此,只有把握新财经教育改革对商科人才文化素养提升的新要求,构建“融通式”商科人才文化素养培育模式,完善“三化一养”商科人才文化素养培育内容,打造“理论实践结合”商科人才文化素养培育路径,加强“多方协作”商科人才文化素养教育质量监督,才能顺利完成新财经背景下商科人才文化素养培育体系的构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孝娟  吴曼丽  邓金雨  赵宇翔  
[目的/意义]对国外现有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旨在厘清公众科学情境下科学素养的内涵、理论、工具方法及影响因素,为我国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指导。[方法/过程]基于主题内容分析法,探索目前公众科学情境下科学素养相关理论成果。[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公众科学情境下科学素养内涵可划分为"大素养观"和"小素养观";科学素养测量指标主要集中在知识、理解、态度维度,方法上涉及定性、定量、及定性定量结合,为提高测量灵敏性,部分学者引入教育学、行为学、信息学等领域理论自行开发测量工具;科学目标和教育目标的平衡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科学素养的影响路径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模型体系。通过对上述研究的总结述评,建议我国公众科学情境下科学素养的研究可从对象、工具、因素及外部环境维度等方面展开后续工作。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林圣爱  
在国际大趋势与国内群众运动的双重压力下,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关注多元文化理念。然而,日本多元文化理念的真正意图是借助多元文化之名强化国内不同民族群体对日本文化的认同。受此影响,日本时至今日既不赋予民族学校正规学校之名,也不承认民族教育。本文通过考察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的在日朝鲜人教育政策,探讨多元文化理念在日本民族教育政策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影响,进而分析日本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及问题所在。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杨进中   赵良千   王兴华   宋述婷   李林林  
脑科学素养指对大脑运作原理的理解和辨识神经迷思(被曲解的脑科学知识)的能力。培养脑科学素养有助于我们理解教与学过程,对促进教育教学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遵循PRISMA协议,对脑科学素养干预研究开展系统综述。研究发现,在接受脑科学素养训练后,1)教师教学策略得到优化,教学技能得到提升,师生关系和教学态度均有积极变化;2)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有所改善。研究最后探讨了提升脑科学素养的教育模式和策略,以及脑科学素养干预研究存在的问题,如长期追踪研究不足、缺乏定量数据支持及对高等教育教师干预研究缺失等。未来线上干预研究和新兴脑科学技术接受度研究将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泉泉  魏铭  刘霞  
科学素养是培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国民的重要基础,是个人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成分。本文以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为指导,通过对科学素养内涵与结构的历史梳理及国际比较研究,提炼出核心素养视域下科学素养内涵的整体性、发展性、情境性、时代性等四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科学素养结构中理性思维、批判质疑能力、科学探究三大关键成分。在我国核心素养课程改革中,科学素养的培养应从系统把握科学素养内涵与结构入手,高度重视批判质疑能力的培养,积极寻求有效的科学探究教育模式,同时完善适合我国国情与文化的科学素养评价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张海  李子建  尹弘飚  张忠华  
对西北地区部分汉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师生课堂互动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同民族文化影响下的师生互动行为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师生课堂互动各有特点。学生视角中的师生互动、课堂环境、学习动机方面,各民族均有明显差异,表明课堂教学中确实存在民族心理与行为特点方面的影响因素;教师视角中的师生互动、教师效能、专业承诺、专业发展方面,各民族均有明显差异,表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课堂互动的理念与方法各不相同。民族地区课堂教学中强调现代教学的共性较多,关注文化差异性较少,这是导致民族地区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民族地区课堂教学的改革要充分考虑各民族文化的特点、师生的心理与行为方式特点,并以此作为提升其教...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克文  李川  
2013年3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了《PISA2015科学框架草案》,其目的是为PISA2015科学素养测试题目的编制提供依据。该框架将"科学地解释现象"、"评价和设计科学探究"、"科学地解释数据和证据"定义为科学素养的三种能力,把PISA2006测试框架中的"科学知识"定性为"内容性知识","有关科学的知识"细化为"程序性知识"和"认知性知识",并首次提出科学素养能力和知识类型的"认知需求"框架。这是PISA测试对"科学素养"内涵给出的最新解释。对此进行分析研究,会对我国科学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鸿飞  
城市中的水域空间是城市设计中最具特色的景观表现载体,其滨水独特性和地域色彩文化正是构成城市景观印象的主要部分。文章以兰州市河谷滨水生态空间为研究对象,在依托黄河地域文化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地域实体基础色彩进行全方位调研分析,总结出适合兰州市地域特色的基调色彩,并结合区域内不同功能主体特色,构建具有文化内涵的滨河景观空间分区色彩体系,提出山水城市滨水生态空间营建与色脉传承发展的优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接忠  
消费者伦理研究属于营销伦理的范畴。尽管从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提出这一概念,但大部分伦理研究主要是以卖方为主,忽略了买方,尤其在国内相关的分析仍很少。消费者作为商业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与决策的影响者,是商业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基于此,在中国文化环境下,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方法,运用回归分析,考察消费者伦理信念与消费者非伦理行为及消费者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并考虑把文化价值观作为消费者伦理信念与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调节变量,进而得出减少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一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