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2)
2023(8472)
2022(6820)
2021(6256)
2020(5354)
2019(12084)
2018(11900)
2017(22908)
2016(12384)
2015(13551)
2014(13213)
2013(12590)
2012(11003)
2011(9854)
2010(9858)
2009(9008)
2008(8745)
2007(7383)
2006(6350)
2005(5390)
作者
(37855)
(31326)
(31250)
(29330)
(19770)
(15290)
(13849)
(12380)
(11875)
(10962)
(10664)
(10494)
(10014)
(9746)
(9652)
(9637)
(9605)
(9444)
(8961)
(8943)
(8052)
(7669)
(7325)
(7161)
(7107)
(6971)
(6796)
(6789)
(6405)
(6245)
学科
(49161)
经济(49105)
管理(34290)
(33559)
方法(27767)
(27098)
企业(27098)
数学(25717)
数学方法(25194)
(12893)
中国(12718)
(11333)
(10421)
业经(10065)
(9928)
贸易(9925)
(9689)
农业(8787)
技术(8010)
(7836)
理论(7614)
(7365)
财务(7329)
财务管理(7312)
环境(6997)
地方(6972)
企业财务(6923)
(6553)
(6487)
银行(6446)
机构
大学(174253)
学院(174195)
管理(68968)
(68498)
经济(67226)
理学(61494)
理学院(60844)
管理学(59298)
管理学院(59031)
研究(57037)
中国(41300)
科学(38529)
(36708)
(35777)
业大(32728)
(29781)
农业(29533)
(28292)
研究所(27776)
中心(26294)
财经(23839)
(23784)
北京(21902)
(21886)
经济学(20851)
农业大学(20449)
(20294)
(20289)
师范(19911)
经济学院(19007)
基金
项目(128785)
科学(100866)
基金(95082)
(86890)
国家(86240)
研究(83907)
科学基金(73462)
社会(54351)
社会科(51672)
社会科学(51655)
自然(51478)
(50726)
自然科(50435)
自然科学(50422)
基金项目(50277)
自然科学基金(49527)
(43591)
资助(39513)
教育(39338)
编号(31784)
重点(29212)
(27318)
(27155)
计划(26780)
(26364)
科研(25677)
创新(25427)
科技(23203)
大学(23101)
国家社会(23038)
期刊
(63911)
经济(63911)
研究(43167)
学报(35082)
(31679)
科学(31056)
中国(30035)
大学(25741)
学学(24947)
管理(23747)
农业(21457)
(20502)
技术(15156)
教育(14127)
(11969)
经济研究(11944)
(11721)
金融(11721)
业经(11557)
统计(11221)
财经(11085)
(10596)
业大(10331)
(9740)
科技(9436)
(9430)
决策(9320)
技术经济(8876)
农业大学(8736)
商业(8659)
共检索到232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华丽  吴云程  
文章将选取联合国生命量表和寇尔德曼生命量表相应的标准死亡模式对基于不同的标准生命表构建的未来人口死亡模式有多大差异、基于不同死亡模式老龄人口预测结果会带来多大差异的问题展开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死亡模式的设置对老龄人口的预测结果差异是明显的,联合国死亡模式预测结果中人口呈现典型老龄化现象,整体人口呈现缩减趋势。相比而言,寇尔德曼死亡模式预测结果人口年龄分布更为均衡,人口结构更为科学合理。因此,在具体人口预测研究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预测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加合适的死亡模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士泉  
医学保健技术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生育率与死亡率的下降,使老年人口比重日益提高,老龄问题正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老年人口数量、构成与死亡率的变动趋势,是进行人口预测、制订人口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医疗保健对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老龄化问题的基本信息。本文通过对1968—1983十六年人口、出生、生育与死亡的调查统计,描述了长江三角洲北岸一个98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馨玮  
提高老年人群消费倾向是激活老年消费市场、提升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关键。文章从不同养老模式出发,研究社交网络对老年人口消费倾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交网络规模与密度的提高能够显著增加老年人口消费倾向,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社交网络和消费倾向有明显差异,居家养老模式与社交网络规模和社交网络密度能够形成显著正向调节效应,社区养老模式能够与老年人社交网络形成正向调节效应。因此,应该进一步丰富养老模式,完善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同时强化对老年人群社交网络的培育,建立全面的社交养老支持体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舒畅  
就生育因素而言,不难得到预测年份的出生人数与生育率的关系: B=P_f(15—49)·?(15—49)P_f(15—49)为预测年份15—49岁妇女人数(用年龄移算得出);?(15—49)为育龄妇女一般生育率。考虑到年龄别生育率及妇女的年龄构成,进而得到预测公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强  
文章应用时间序列模型,以中国和瑞典的历史人口数据为例,深入探讨了预测误差的相关性对人口预测结果的影响。预测误差的相关性是指预测误差与时间、年龄、地区和性别,以及生育、死亡和迁移预测误差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只有充分考虑了误差相关性的预测区间才能覆盖实际人口的发展变化。预测误差的相关性对总人口数量预测结果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对分年龄段人口数量和人口年龄结构指标预测结果的影响较大。在进行人口预测时,需要将预测误差相关性纳入模型,才能得出准确和科学的预测结果。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饶克勤  
疾病死亡模式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个国家或地区人群死亡原因中各类疾病死亡率水平、相对死亡比及其年龄别、性别、职业别和地区别等的差异特性。它反映了各类疾病在一定时期对居民生命的威胁程度和人群健康状况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生活方式等变量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当今世界中,大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何景熙  
四川彝族人口近期死亡模式分析何景熙四川省大、小凉山地区是中国彝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区之一。1990年四川彝族人口占全国彝族总人口的26.41%。本文以第三、四次人口普查有关死亡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对彝族人口的死亡模式作动态分析。同时还对四川彝族与云南省楚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饶克勤,周有尚  
疾病死亡模式及其变化,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卫生状况的改善和人群健康素质的提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人口死亡及其原因的登记和死亡模式的分析研究。在当今世界中,许多国家已经经历了由生物性传染性疾病到慢性非生物性疾病死亡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震  戴志杰  杨菁  
高质量人口死亡数据的匮乏长期困扰着中国的死亡率研究,死亡率的间接估计也由此成为中国人口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过去常用的方法如模型生命表和死亡关联模型等存在的一些缺陷会导致死亡率的误估。Wilmoth等提出的二维死亡模型具有对数据要求少、估计效果好的特点,但该模型的提出、构建和验证均基于发达国家的死亡率数据,对中国人口死亡模式的适用性还有待检验。文章从模型构建、经验系数和输入参数3个方面考察该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二维死亡模型在理论和模型估计上均对中国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准确地刻画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年龄模式。对拟合效果的检验和比较显示,二维死亡模型估计的精度优于其他的间接估计方法,拟合效果更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震  戴志杰  杨菁  
高质量人口死亡数据的匮乏长期困扰着中国的死亡率研究,死亡率的间接估计也由此成为中国人口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过去常用的方法如模型生命表和死亡关联模型等存在的一些缺陷会导致死亡率的误估。Wilmoth等提出的二维死亡模型具有对数据要求少、估计效果好的特点,但该模型的提出、构建和验证均基于发达国家的死亡率数据,对中国人口死亡模式的适用性还有待检验。文章从模型构建、经验系数和输入参数3个方面考察该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二维死亡模型在理论和模型估计上均对中国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准确地刻画中国人口死亡率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人炳  陈宁  
人口预测结果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当前对过往预测结果进行回顾检验的研究却被学术界所忽视。文章通过选择部分人口预测研究成果为样本,设定误差率作为测量指标,结合人口发展实际,对样本的预测效果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从基础数据、参数设定、预测模型三个方面考察了人口预测结果出现偏差的缘由。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路磊  
一、问题的提出 在编制实际生命表时,我们通常是先根据人口普查或人口调查提供的资料计算出一组分年龄的死亡率,{M(x,n)},然后再根据这组实际的分年龄死亡率编制出相应的生命表。在编制模型生命表时,我们通常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英平  牛津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能老年人口的长期护理保障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推行长期护理保险有望缓解家庭和社会负担、保障失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而失能率是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本文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近年来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中大多数地区使用的失能评估工具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作为老年人口失能评定标准,分别运用广义线性模型和生命表技术中高龄人口死亡率估计模型对我国老年人口失能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高龄人口死亡率模型对老年人口失能率的测算效果整体上优于目前常用的广义线性模型,特别是对于中度失能率和重度失能率的测算,广义线性模型明显低估7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失能率,而不同程度的老年人口失能率测算分别适用于不同高龄人口死亡率估计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英平  牛津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能老年人口的长期护理保障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推行长期护理保险有望缓解家庭和社会负担、保障失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而失能率是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本文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近年来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中大多数地区使用的失能评估工具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作为老年人口失能评定标准,分别运用广义线性模型和生命表技术中高龄人口死亡率估计模型对我国老年人口失能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高龄人口死亡率模型对老年人口失能率的测算效果整体上优于目前常用的广义线性模型,特别是对于中度失能率和重度失能率的测算,广义线性模型明显低估7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失能率,而不同程度的老年人口失能率测算分别适用于不同高龄人口死亡率估计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鲍思顿,顾宝昌,罗华  
上海、北京和天津市在20世纪都经历了生育率急剧下降和预期寿命大幅度上升。生育率和死亡率的这些变化形成并将继续形成大量的老年人口。文章分析了这三大城市及中国的老年人口状况和未来的增长趋势,并就中国及这三个城市的人口趋势对老年抚养的影响进行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