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7)
- 2023(14564)
- 2022(12370)
- 2021(11946)
- 2020(10199)
- 2019(24112)
- 2018(23943)
- 2017(45439)
- 2016(24774)
- 2015(28265)
- 2014(28463)
- 2013(28094)
- 2012(26071)
- 2011(23498)
- 2010(23678)
- 2009(22048)
- 2008(21850)
- 2007(19366)
- 2006(16900)
- 2005(14977)
- 学科
- 济(107066)
- 经济(106960)
- 业(73154)
- 管理(65668)
- 企(51399)
- 企业(51399)
- 方法(49439)
- 农(49358)
- 数学(44313)
- 数学方法(43560)
- 农业(32585)
- 中国(26546)
- 财(25372)
- 业经(24821)
- 地方(22089)
- 学(20851)
- 制(19887)
- 贸(19188)
- 贸易(19178)
- 易(18557)
- 理论(15613)
- 技术(15515)
- 银(15257)
- 银行(15212)
- 务(15103)
- 财务(15041)
- 财务管理(14998)
- 融(14774)
- 金融(14770)
- 和(14568)
- 机构
- 学院(353637)
- 大学(349987)
- 济(144930)
- 经济(141942)
- 管理(137682)
- 理学(119274)
- 研究(118635)
- 理学院(118016)
- 管理学(115632)
- 管理学院(114995)
- 中国(90492)
- 农(77745)
- 科学(74490)
- 京(72807)
- 财(63588)
- 所(60694)
- 农业(60324)
- 业大(60011)
- 中心(57062)
- 研究所(55255)
- 江(54297)
- 财经(50561)
- 经(45982)
- 范(45823)
- 师范(45330)
- 北京(45032)
- 经济学(43213)
- 州(42821)
- 院(41791)
- 省(39154)
- 基金
- 项目(240373)
- 科学(188448)
- 基金(173362)
- 研究(173114)
- 家(152060)
- 国家(150769)
- 科学基金(129015)
- 社会(108512)
- 社会科(102575)
- 社会科学(102540)
- 省(97310)
- 基金项目(91765)
- 自然(84819)
- 自然科(82870)
- 自然科学(82847)
- 自然科学基金(81336)
- 划(80283)
- 教育(80175)
- 资助(71836)
- 编号(71385)
- 成果(57015)
- 重点(54405)
- 部(53019)
- 发(52182)
- 创(49963)
- 课题(48738)
- 创新(46722)
- 科研(46719)
- 教育部(44755)
- 计划(44597)
- 期刊
- 济(159059)
- 经济(159059)
- 研究(97694)
- 农(77210)
- 中国(70509)
- 学报(58849)
- 科学(53016)
- 农业(52195)
- 财(49200)
- 管理(46398)
- 大学(44612)
- 学学(42176)
- 教育(36664)
- 融(33557)
- 金融(33557)
- 技术(33217)
- 业经(31353)
- 业(26700)
- 财经(23977)
- 经济研究(23519)
- 问题(21946)
- 经(20539)
- 统计(19774)
- 版(19178)
- 技术经济(18025)
- 策(17632)
- 世界(16954)
- 图书(16760)
- 资源(16416)
- 科技(16309)
共检索到523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晨
基于2012年粤皖两省农民合作社问卷调查,构建了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采用比较分析法综合分析六种模式的农民合作社效率及相关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各种不同模式的农民合作社在帮助成员家庭实现收入、控制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成员利益需求及实现程度以及成员对合作社的满意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型的合作社效率最高,其次为供销社型的合作社,而效率最低的为说不清楚的合作社。政府应优先考虑主体明确的合作社并帮助其做好产权界定工作;在财政、信贷、用地等方面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型合作社,帮助其扩大业务范围,形成规模经济;加强信息渠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配套服务,以促进供销社型合作社的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雅 吴晨 原莹
以粤、皖两省440个样本农户成员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Probit计量经济模型,对农户成员选择退出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户主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成员对合作社认知度及成员对利益需求满意度等因素对成员选择退出合作社的意愿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特征组的成员选择退出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应做好入社成员的会员资格确认工作,防止机会主义行为发生;制定规范的农民合作社章程,为合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的基础上与成员签订各项购销合同,建立起可信赖的利润分配增长长效机制;完善合作社组织治理机制,为农民合作构建稳定的...
关键词:
农户 农民合作社 农户退社意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军
根据所依托的部门,将农民合作社划分为农村能人主导型、政府管理部门引导型、农民自组织型以及企业组织主导型等4种不同的模式,并基于广东、安徽148家农民合作社的调查数据,衡量出不同模式的农民合作社的绩效,进而以农民合作社的绩效作为观测变量,以农民合作社的不同模式作为控制变量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模式的农民合作社的绩效存在一些差异,其中,农村能人主导型、政府管理部门引导型以及农民自组织型的农民合作社的绩效显著地高于企业组织主导型,其余各模式之间的差异并未达到统计显著的程度。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绩效 合作模式 差异性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倩 孙剑 向云
为探究不同模式的农民合作社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将农民合作社的模式归纳为"中间组织引导型"、"龙头企业联合型"和"种养大户带动型"的基础上,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对3种不同模式农民合作社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并结合典型案例研究对影响机理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生产过程对技术的要求、技术更新速度、购买生产资料频率、农户管理能力及当地有中间组织对"中间组织引导型"的形成有显著影响;生产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技术更新速度、商品初加工资金投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与当地有龙头企业对"龙头企业联合型"的形成有显著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模式 影响因素 案例研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谭晓婷 钟甫宁
本文运用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同补偿模式的收入分配效应,借助Heckman两步法从微观层面对不同补偿模式下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实际获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的数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发生医疗支出群体收入公平的影响显著为正,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更倾向于患病群体,且收入低的群体获得的补偿高于收入高的群体;不同补偿模式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不同,与家庭账户相比,住院统筹或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的补偿模式更有利于低收入人群。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俊文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农户脱贫的重要措施,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帮助贫困农户实施产业扶贫和产业脱贫的主要载体。本文以2014年中国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数据库中山东和贵州两省3县60村5891户农户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促进贫困农户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贫困农户受益更大,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益贫性"特征比较明显。其根本原因在于贫困农户可获得"合作互助"与"政策扶持"的双重红利。然而,通过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入社与否的决定因素可知,相较于低收入农户,贫困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能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俊文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农户脱贫的重要措施,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帮助贫困农户实施产业扶贫和产业脱贫的主要载体。本文以2014年中国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数据库中山东和贵州两省3县60村5891户农户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促进贫困农户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贫困农户受益更大,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益贫性"特征比较明显。其根本原因在于贫困农户可获得"合作互助"与"政策扶持"的双重红利。然而,通过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入社与否的决定因素可知,相较于低收入农户,贫困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能性更小。此外,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贫困农户返贫的抑制作用在统计上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荣
本文利用山东省苹果种植农户调查数据,就"合作社+农户"模式对农户市场交易费用和农户纯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合作社+农户"模式能够降低农户市场交易费用并增加农户纯收入,同市场交易模式相比,"合作社+农户"模式将使农户市场交易费用降低约48元/亩,纯收入增加约321元/亩;此外,户主性别、受教育程度、种植规模、市场信息的可获得性、距市场距离和政府扶持等因素均对农户市场交易费用和农户纯收入具有显著影响。经调查发现,一些"合作社+农户"模式预期收益不明显和农户不愿放弃农业经营决策权,是制约农户选择"合作社+农户"模式的主要原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梁爽 王博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将农户联合起来进行规模经营,解决了小农生产与农产品市场化的矛盾,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论文选取代表性较强的吉林省,通过问卷调研与访谈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农民对合作社的参与意愿。结果显示,农户参与合作社的主要动机是销售农产品和获得市场信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值得信赖的组织者、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和对合作社的组织形式缺乏信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润平 周灵灵
基于河北和安徽两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数据,笔者运用有序Probit模型,从产品特征、成员特征、经营条件、组织功能等方面剖析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需求强度和需求期限的因素。结果表明:自有资金丰厚、社长为企业负责人、拥有企业、外部销售渠道稳定的合作社资金需求强度较高;成员人数、成员出资、资产结构、品牌注册和民间借贷对合作社资金需求期限有显著影响;产品特性对资金需求期限影响差异不大。笔者据此提出政府应尽快形成土地流转和土地使用权抵押的相关法律;规范合作社注册登记程序;金融机构则应该调整信贷政策,创新信贷产品和抵押担保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润平
该文利用河北、安徽两省的345份农民专业合作社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受访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及合作社的融资情况。结果显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合作社固定资产缺乏是贷款抵押物缺失的主要原因;尽管有部分龙头企业为合作社提供担保获得贷款,但合作社的外部融资途径仍然有限;金融机构现有信贷政策不能满足合作社的资金需求金额和期限。基于农村土地产权特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特征,建议政府应尽快形成土地流转和土地使用权抵押的相关法律,合作社应强化内部治理功能,金融机构应重在产品创新和信贷政策调整。
关键词:
问卷调查 农民合作社 金融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滨 陈池波 杜辉
本文首先提出了度量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指标和方法,然后运用从8个调查点共317份调查问卷得到的关于22个合作社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尽管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增长迅速,但合作社为社员和自身创造收益能力较差,合作社的发展潜力不强,社会影响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应该坚持从只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转向以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政策与价值导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邓军蓉 汪发元
为了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本文基于湖北省196个粮食类合作社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合作社成员账户的现状。结果显示,多数合作社没有依法设置成员账户,少数设置了成员账户的合作社中大部分只登记了出资额和交易量(额),都没有登记公积金和财政补助资金量化份额。其原因主要有合作社成员维权意识不强,股权集中度高,合作社"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大部分合作社盈余分配不合法,合作社收益与普通成员关联性不强,政府相关部门外部监督缺失。为此,必须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科学设置产权结构,完善内部治理监督机制,依法规范盈余分配制度,加强外部审计监督。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红东 楼栋 胡卓红 林迪
本文运用资源基础理论,首先对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应用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对影响合作社成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物质资本资源对合作社的成长影响最大,组织资本资源也有较大影响,而人力资本资源对当前合作社成长的影响并不明显。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资源基础理论 浙江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荣 韩洪云
为缓解农药过量施用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诱导农户合理施用农药,利用山东省苹果种植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步估计模型实证分析了合作社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苹果专业合作社、户主性别、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年纯收入、种植规模和农药危害性认知等因素对农户农药施用具有显著性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参与苹果专业合作社能够使农户减少农药施用水平约2 235元/hm2,其原因在于合作社实施了农药残留检测、农药施用控制、浮动定价制度和生产过程监督等选择性激励措施;户主性别和种植规模对农户农药施用的影响显著为正,而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年纯收入和农药危害性认知等因素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动农户融资模式研究——基于河南省社旗“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信用社”模式的考察
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识别与治理机制——两种基本合作社组织模式的比较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社员电商培训需求及问题研究——基于福建省134个样本的调查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
经营模式、制度特征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基于江西省赣州市三个典型个案的比较研究
环境变迁、流转价格与林地流转意愿——基于粤、赣两省的农户调查
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户贷款担保的优势、运作模式及政策研究
不同代际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研究——基于鄂豫两省829户农户的调研
农户对不同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及模式选择——基于新疆784个样本农户的调查
农户林地经营的适度规模研究——基于粤、浙、皖三省的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