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35)
- 2023(19060)
- 2022(16436)
- 2021(15564)
- 2020(13010)
- 2019(29835)
- 2018(29807)
- 2017(57224)
- 2016(31377)
- 2015(35391)
- 2014(35399)
- 2013(34676)
- 2012(31891)
- 2011(28665)
- 2010(29212)
- 2009(27115)
- 2008(26239)
- 2007(23400)
- 2006(20896)
- 2005(18416)
- 学科
- 济(123781)
- 经济(123656)
- 业(88879)
- 管理(84292)
- 企(64461)
- 企业(64461)
- 方法(53891)
- 农(53174)
- 数学(47426)
- 数学方法(46636)
- 农业(35238)
- 中国(34434)
- 财(30810)
- 业经(30098)
- 地方(28786)
- 贸(25536)
- 贸易(25523)
- 学(25522)
- 制(24865)
- 易(24852)
- 理论(20435)
- 银(19927)
- 银行(19882)
- 策(19550)
- 行(18933)
- 技术(18660)
- 环境(18422)
- 融(18148)
- 金融(18144)
- 和(17996)
- 机构
- 学院(436689)
- 大学(432000)
- 管理(170761)
- 济(170573)
- 经济(166587)
- 理学(146781)
- 研究(145880)
- 理学院(145157)
- 管理学(142245)
- 管理学院(141485)
- 中国(113884)
- 京(92466)
- 科学(92183)
- 农(85819)
- 财(79708)
- 所(73915)
- 业大(69900)
- 江(69529)
- 中心(68607)
- 研究所(67074)
- 农业(65979)
- 财经(62260)
- 范(58800)
- 师范(58267)
- 北京(57838)
- 经(56574)
- 州(54418)
- 院(52735)
- 经济学(49504)
- 省(48827)
- 基金
- 项目(295826)
- 科学(231000)
- 研究(216959)
- 基金(211164)
- 家(183830)
- 国家(182243)
- 科学基金(156044)
- 社会(134642)
- 社会科(127172)
- 社会科学(127139)
- 省(118263)
- 基金项目(111445)
- 自然(101803)
- 教育(100036)
- 自然科(99386)
- 自然科学(99355)
- 划(97966)
- 自然科学基金(97508)
- 编号(91071)
- 资助(87999)
- 成果(73708)
- 重点(66219)
- 部(64612)
- 发(63465)
- 课题(62811)
- 创(60534)
- 创新(56442)
- 科研(56213)
- 教育部(54673)
- 大学(54480)
- 期刊
- 济(194053)
- 经济(194053)
- 研究(128211)
- 中国(90434)
- 农(83766)
- 学报(70110)
- 科学(63939)
- 财(59390)
- 管理(59225)
- 农业(56800)
- 大学(53436)
- 教育(51110)
- 学学(50384)
- 融(45283)
- 金融(45283)
- 技术(39299)
- 业经(36271)
- 财经(28648)
- 经济研究(28546)
- 业(28382)
- 问题(26067)
- 经(24374)
- 版(22626)
- 图书(22615)
- 科技(21234)
- 技术经济(21224)
- 资源(20838)
- 统计(20699)
- 理论(20285)
- 现代(19597)
共检索到658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梁发超 林彩云
开展不同模式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风险评价及其防范对策研究是合理引导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前提条件。基于农户的微观福利视角,构建宅基地退出后的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利用福建省晋江市的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不同模式下宅基地退出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并提出对应的防范对策。结果表明:晋江市农村宅基地退出主要有指标置换和资产置换两种模式。总体来看,两种宅基地退出模式的综合风险分值均处于中警级别,两种模式对农户宅基地退出都具有比较较大的影响。政策了解程度在两种模式中均处于重警级别,农户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切实保障;家庭日常支出和人均居住面积在资产置换模式下处于重警级别。研究表明,不同模式下宅基地退出的基本动机和政策安排存在差异,使其对农户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因此,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应科学设定补偿标准和范围、规范宅基地退出程序和采取差别化的方式来推动农户参与,进而为农户退出宅基地提供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璐璐
契合当下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样本特性,本文以对晋江市807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为基础,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项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农民退出闲置宅基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别反映农户特征、住房使用情况和农民认知程度的变量中,只有家庭收入、是否有其他住房、是否有多处宅基地和房产是否确权四个变量有显著影响,其他的影响因素均不能通过检验。其原因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独有的经济结构、宅基地利用情况、农民大量务工和经营二、三产业的现实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璐璐
中国正在33个县级单位开展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试点,福建省晋江市是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本文利用实地调查法对晋江市农村宅基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明确整理潜力来源;运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户均宅基地标准和综合测算法,估算晋江市2020年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大小。研究表明:晋江市的宅基地闲置情况严重,普遍存在一户多宅、宅基地超标的情况,土地集约程度较低,宅基地用途出现"功能性剩余",这正是晋江市宅基地整理的潜力所在,宅基地整理十分必要。经测算,晋江市到2020年,宅基地整理潜力为6 476.81公顷,整理潜力巨大。
关键词:
宅基地 宅基整理 整理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娜娜 沈月琴 孙小龙 刘雅慧
[目的]基于对义乌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调研和观察,对宅基地退出的3种典型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剖析各种模式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各种模式成功和推广的前提和基础。[方法]运用“三圈理论”,从价值、能力、支持3个角度对宅基地3种退出模式进行剖析。[结果]义乌市宅基地退出的3种模式表现各不相同,但均处于公共价值、能力、支持三圈相交的“耐克区”,是成功的宅基地退出模式。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显化宅基地财产价值是宅基地退出追求的价值目标,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执行能力是保证宅基地退出顺利推进的基础条件,农户的支持是宅基地退出能够成功推进的前提条件。[结论]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应注重各种模式的适用性,切忌照搬滥用;政府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量力而为,切忌为了退出而退出,使改革陷入“风险区”;要统筹兼顾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民的利益,最大程度的保护农民利益。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冬亮 林彩云
研究目的:以福建省晋江市8个村庄为案例研究区,构建宅基地退出推动乡村振兴的理论模型与影响路径,探究经济发达地区宅基地退出如何推动乡村振兴目标实现。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实地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户等不同主体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有不同的行动逻辑,宅基地退出从产业发展、乡村规划、基层治理、分类推进、文化彰显5个方面形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而土地要素激活、人地关系协调、交易费用降低与差异化退出模式的运行机理形成的“内生推力—外源拉力—系统突变力”的作用力,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目标实现。不过,基层政策执行中的偏差与机会主义也会导致治理效能不足。研究结论:未来应从基层治理和乡村规划两方面设计出宅基地盘活利用的整体制度,以更好地激活乡村振兴内在动力,协同推进农村宅基地科学有序退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秋琴 罗海波 严金明 黄璐水
以贵州省6个不同城镇化水平的典型代表区作为样本区域,采取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统计分析法全面分析了农民对拥有宅基地的认识以及对闲置、废弃宅基地退出的意愿及影响退出意愿的因素。通过分析发现:受访者年龄越大、家庭人口越多,对占有宅基地的依赖性越大。性别、受教育程度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较小。对政策的认知,宅基地退出的补偿方式以及预期退出后的生活改善程度对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较大影响。对多余闲置宅基地的潜力评估及对宅基地退出政策实施的可行性评价结果显示:贵州省废弃闲置宅基地数量潜力较大,政策实施在政治上、组织上、经济上以及技术上都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因此,针对调查和评价结果提出:明晰宅基地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邢姝媛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与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分析陕西省现有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上面,认为陕西目前"一户多宅"、面积超标及"空心村"现象严重,然而尽管地方政府出台了有关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的相应政策与鼓励原则,但还存在诸如退出补偿机制不健全、退出宅基地的利用及收益分配不明确、各监管部门职责不明确,监管力度不足、未考虑农民意愿等制约陕西宅基地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该文通过实际调研与问卷调查,从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补偿形式与补偿标准,发展多形式的住房保障体系与实施农村宅基地整理置换复垦机制等方面来构建陕西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研究结论与相关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璐璐 王君也
晋江市是全国33个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之一,试点宅基地制度改革,并且晋江县域经济发达,农民流出和宅基闲置具有东部发达地区的典型特点。本研究以晋江市20个行政村为样本,探索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整理潜力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晋江宅基地整理的潜力来自闲置、一户多宅、面积超标、密度较低、利用强度有待提高、"功能性剩余"六种类型,其原因既暴露了宅基地制度的桎梏,又反映出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的共性,也有晋江独特的历史人文因素的影子。经济发达地区宅基地整理必须明确宅基地占有关系,划出闲置、一户多宅、面积超标部分,估算整理潜力;违规情况区分原因,确定整理等级和整理方式;统一规划布局,依据确定的整理等级,以整理闲置、破旧住宅为突破口,盘活腾退宅基地。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宅基地 宅基地整理 潜力 晋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银根 张曼 魏西云 刘彦随 徐小峰 何安琪
研究目的:依据宅基地对农民的功能效用对其价值进行定量测算,为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的合理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宅基地的有效退出和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模型测算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商丘偏远农村地区宅基地在不考虑期权价值的情况下为317.597元/m2;在假设的不确定性条件下期权价值占总价值的37.18%—81.5%,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价值是确定性条件下的1.592—5.405倍,期权价值随着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论:基于宅基地对农民发挥的主要功能来确定补偿测算模型,从定量角度为农村宅基地的退出补偿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范辉 刘卫东 单娜娜
宅基地退出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迫切要求。对宅基地退出的探索,有利于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农民土地权益维护和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划分等问题的解决。研究从宅基地的退出意愿、退出机制、退出模式和退出补偿方面,梳理了国内关于宅基地退出的已有研究成果。同时,从社会公平与正义、重视土地"利用主义"、引领土地制度改革和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等视角,对宅基地退出制度的未来改革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宅基地退出 退出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海龙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与此同时大量农村宅基地则被闲置。为确保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亟须对农村宅基地资源进行整合与再配置。然而,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农户自愿退出农村宅基地的意愿并不强烈。那么,制约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构建宅基地退出机制、引导农户自愿退出宅基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冬 韩立达 张勰 陈晓航
政府主导下的宅基地有偿退出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实践中或为追求建设用地指标而损害农民利益,或因忽视了土地市场规律而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基于四川、重庆、浙江、西藏、吉林等地的实地调研,从宅基地退出涉及的产权主体和实施主体角度归纳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实践类型,分析不同主体情景下的成效与问题。结果表明,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实践有是否履行住房保障职能两种情景,根据政府介入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又可细化为农民偶然退出、隐性市场行为、经济或社会导向型政府主导等类型,尽管实施主体和驱动力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退出主体不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玉婷 黄贤金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宅基地闲置及低效利用的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农村宅基地闲置和无序扩张并存,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农村生产居住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设又面临土地资源稀缺的刚性约束。面对这样的矛盾,如何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释放农村建设用地的价值和活力,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几年,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实践,其中包括新增宅基地"拍卖竞价"、"抽签付费"以及通过"地票"等证券化的形式促进宅基地流转等多种方式和思路。这些实践在一定范围内确实解决了宅基地无序、违规利用的难题,使一部分农民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快速获得了宅基地,同时宅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藜藜 宋戈 邹朝晖
通过分析经济新常态对宅基地退出的要求,从兼顾公平和效率的角度,建立"宅基地指标化+宅基地整理"的退出模式,构建政府-市场-村民(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与村民自治相结合)协同治理机制,并提出保障宅基地退出机制有效运行的配套措施和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璐水 罗海波 钟锋
农村宅基地退出,是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集约节约用地、有效缓解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土地供需矛盾、破解耕地占补平衡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该研究通过农村宅基地退出障碍因素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改革和完善相关土地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解决农村宅基地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优化农村宅基地退出实践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与政策建议。研究方法上采用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拟对农村宅基地退出实践中的困难及障碍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贵州省农村宅基地存在布局散乱、占地面积超标、"一户多宅"、闲置量日趋增多的利用现状,可退出宅基地数量较多、面积较大。但实际实施中由于缺乏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依据、宅基地确权滞后、相关部...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退出障碍 对策 贵州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