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81)
2023(12097)
2022(10346)
2021(9992)
2020(8427)
2019(19882)
2018(20374)
2017(36901)
2016(21647)
2015(24998)
2014(26064)
2013(24795)
2012(22940)
2011(20918)
2010(21710)
2009(19769)
2008(19856)
2007(18441)
2006(15929)
2005(14444)
作者
(64217)
(53431)
(53253)
(51058)
(33808)
(25750)
(24563)
(21134)
(20316)
(19568)
(18275)
(18026)
(17267)
(17174)
(16888)
(16802)
(16792)
(15877)
(15777)
(15253)
(13672)
(13668)
(13243)
(12383)
(12317)
(12106)
(12091)
(12022)
(11066)
(10944)
学科
(76862)
经济(76781)
管理(54099)
(48508)
(39522)
企业(39522)
方法(38566)
数学(34084)
数学方法(33364)
中国(25197)
教育(22910)
(21583)
(21131)
(19745)
理论(19113)
(16036)
业经(14866)
地方(14475)
农业(13628)
教学(13489)
(13239)
贸易(13232)
(12798)
(12579)
(12281)
银行(12231)
(11867)
财务(11801)
财务管理(11754)
(11600)
机构
大学(306131)
学院(303361)
(106381)
研究(105688)
管理(105627)
经济(103368)
理学(89838)
理学院(88656)
管理学(86226)
管理学院(85658)
中国(74713)
科学(68815)
(68140)
(56512)
(56035)
(51168)
研究所(50923)
(49898)
(49222)
业大(48744)
师范(48665)
中心(48311)
农业(44794)
北京(44077)
技术(40742)
教育(40476)
财经(39883)
(39599)
师范大学(39010)
(37927)
基金
项目(194730)
科学(149467)
研究(143534)
基金(132783)
(117459)
国家(116362)
科学基金(96271)
社会(82450)
(80089)
社会科(77610)
社会科学(77585)
教育(74916)
(69143)
基金项目(68459)
自然(63500)
编号(62532)
自然科(61978)
自然科学(61956)
自然科学基金(60758)
资助(57199)
成果(54040)
课题(47257)
重点(45829)
(42972)
(42022)
(39635)
(38154)
科研(37565)
项目编号(37392)
计划(36999)
期刊
(119412)
经济(119412)
研究(94125)
中国(71637)
教育(67527)
学报(53794)
(50475)
科学(44879)
(42038)
大学(40140)
管理(38085)
学学(36097)
农业(33770)
技术(33690)
(23164)
金融(23164)
业经(20197)
财经(19247)
经济研究(18890)
(18740)
职业(18368)
统计(17380)
图书(17327)
(16524)
(16259)
(15423)
问题(15238)
技术经济(14392)
(14278)
论坛(14278)
共检索到464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文静  
高等教育评估概念形成了三种理解方式,可以由不同的模式进行指标体系的设计。这些模式处于理想状态下,具有普适意义。现阶段或者未来的评估指标越来越偏重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形成跨模式的主题。在专业标准和原则的框架下,以实用为导向的评估更加强调各种模式的应用性。因此,在模式为参考的标准的基础上,评估指标体系设计路径需注意以高等教育评估哲学作为理论支架,树立起对设计评估指标的正确意识和观念,设计路径的选取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律办事,将目标导向和绩效评估相结合并融入到设计之中,同时注意创新,以形成实现评估指标体系科学性、合目的性和可操作性相统一的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爱元  曹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国家人才的重大责任。高等教育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带动国家的繁荣富强,高等教育对国家乃至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志英 ,张彦通 ,张志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骆徽  
当前国内对教育现状的统计和评价存在教育公平维度的缺失,并且尚未建立起可实际操作的关于高等教育公平的官方评价体系。本研究借鉴CIPP模式,在分析和研究CIPP模式的选择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评价的契合性的基础上,建立"背景一投入一过程一成果"的系统分析框架,尝试从教育背景、教育入学机会、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及成就等方面,构建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海燕  林伟连  
通过关键要素调查法和专家问卷法筛选,确定了研究生素质教育评估的二级指标及其权重,从而初步建立了用以评估研究生培养单位素质教育成效的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啸  王俊  
在社会群体利益诉求、高等学校结构、大学目标追求等多元化语境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模型和指标要素的目标是协调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平衡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社会企业、受教育者等各方利益诉求。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演变的内在逻辑是大学功能与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变化。应从社会及受教育者满意度、智力贡献及人才贡献、国家经济战略服务、全面质量管理等四个维度审视与反思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模型及指标要素。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温小明  
高校图书馆第一轮评估工作的成绩显著,其指标体系基本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今图书馆的业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整体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也是剧烈而深远的,迫于各种形势的变化,高校图书馆评估的价值取向、目的定位、内容结构、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等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重新设计,从而促进高校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林正范  贾群生  
本文认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是培养有教养的高层次的社会公民。高等教育的内在质量由本质质量和过程质量两部分组成;高等教育的内在质量与外部目标并非完全一致,高等教育质量因背负了多重的社会原则而变得复杂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初步提出了一个操作性的高等教育质量概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政策评估体系,是推动职业教育政策科学、有效发展的前提。其中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是职业教育政策评估的核心环节。指标选择重在引导政策主体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提高政策执行的水平和效益,最终实现让政策受众及利益群体满意。评估过程一般包括评估准备、评估运行和评估反馈三个环节,各环节须重视行业企业参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燕娜  王玉海  廖建辉  
灾害救助的效果评价是灾害分析的重要内容。从已有研究来看,至今还没有一套被认可的灾害救助需求理论,实践中也没有一套恰当评价灾害救助效果的方法。本研究从受灾地区及其灾民的需求出发,界定了灾害救助需求及特点,提出了"‘2+3'灾害救助需求框架模型"。并进一步以灾民主体需求为线索,提炼形成一个包括"生命需求—生活需求—心理需求"在内的"三位一体救助需求"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灾害救助概念模型以及灾害需求经验系数进行了研究,就一些物资或人员的最小需求量进行了计算运用。最后,以需求系数为依据对救助需求满足的效果进行了评判,还延伸梳理了灾害救助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颖  刘庆武  高犁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向荣  张冬冬  高顷钰  
系统分析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共性技术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共性技术的定义确定评估要素,依据各要素设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德尔菲法对各指标进行打分,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权,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将评估结果引入"研发优先度-成熟度"二维矩阵分析,确定共性技术优先研发区间及对应的研发组织模式,提出政府对共性技术的分层供给思路。选择电动汽车产业共性技术为例展开实证研究,探寻该领域需优先研发的共性技术区间及相应的分层供给模式,验证本评估指标及模型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玉静、岳金凤在《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19期中撰文,从不同角度研究分析了国际职业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对我国构建科学的职业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借鉴价值。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重要国际组织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与培训指标的研究和制定,并从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岳金凤  
发展有效、系统、科学的指标体系,用于监控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实施绩效和运行结果是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领域。从这一角度出发,世界重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纷纷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评估、职业教育机构办学质量评估、具体教学过程评估等不同角度制定了独具特色的指标体系。借鉴其经验,我国应从不同角度建立多层次的职业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形成职业教育评估指标核心因素群,更加重视结果或绩效本位的指标开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军  
高等教育评估主体的两种模式是,以政府为主体的自上而下的行政评估模式和政府宏观调控多方参与共同治理评价模式。本文分别从代理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论证了两种模式存在的理论基础和两种模式所具有的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