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0)
- 2023(10226)
- 2022(9146)
- 2021(8761)
- 2020(7395)
- 2019(17141)
- 2018(17241)
- 2017(32612)
- 2016(18549)
- 2015(20965)
- 2014(21035)
- 2013(20521)
- 2012(18681)
- 2011(16706)
- 2010(16636)
- 2009(14715)
- 2008(14200)
- 2007(12178)
- 2006(10448)
- 2005(8710)
- 学科
- 济(64275)
- 经济(64201)
- 管理(49289)
- 业(46124)
- 企(38591)
- 企业(38591)
- 方法(32016)
- 数学(27617)
- 数学方法(27285)
- 农(17596)
- 中国(17238)
- 学(16707)
- 财(15787)
- 业经(14295)
- 理论(13921)
- 地方(13588)
- 农业(11676)
- 教育(11466)
- 和(11373)
- 技术(11160)
- 贸(10734)
- 贸易(10730)
- 制(10591)
- 环境(10572)
- 易(10399)
- 务(10392)
- 财务(10329)
- 财务管理(10311)
- 企业财务(9764)
- 划(9572)
- 机构
- 学院(251098)
- 大学(250913)
- 管理(98815)
- 济(88916)
- 经济(86672)
- 理学(86197)
- 理学院(85210)
- 研究(84000)
- 管理学(83579)
- 管理学院(83160)
- 中国(58796)
- 科学(57086)
- 京(54360)
- 农(46021)
- 所(43359)
- 业大(43233)
- 研究所(40210)
- 财(39537)
- 中心(37419)
- 农业(36356)
- 江(36110)
- 北京(34336)
- 范(34166)
- 师范(33798)
- 财经(32383)
- 院(31246)
- 技术(30838)
- 州(29706)
- 经(29422)
- 师范大学(27058)
- 基金
- 项目(181381)
- 科学(139476)
- 研究(130175)
- 基金(127309)
- 家(113070)
- 国家(112126)
- 科学基金(94391)
- 社会(76940)
- 省(73673)
- 社会科(72643)
- 社会科学(72623)
- 基金项目(68899)
- 自然(64010)
- 自然科(62467)
- 自然科学(62448)
- 划(61962)
- 自然科学基金(61278)
- 教育(61268)
- 编号(54276)
- 资助(52750)
- 成果(43749)
- 重点(41049)
- 部(38673)
- 课题(38553)
- 发(38054)
- 创(37915)
- 创新(35237)
- 科研(35147)
- 计划(34741)
- 大学(33294)
共检索到352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牟雪丽 陈伟 汤夏安 蒙盼盼 陈娟 孟桂花 王春燕
[目的]筛选生长优良的楸树无性系,为楸树组培苗的生产应用和良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9种楸树无性系组培苗(1-1、2-6、2-8、0、8402、19-01、2、1-3和008-1,编号依次为W1~W9)为试验材料,DKW为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比较不同楸树无性系组培苗的生根时间、生根率、叶片数、生根数、茎长及根系指标,观察其生长形态差异。[结果](1)培养45 d后,9种楸树无性系组培苗均能生根,但生根状况表现有别,以无性系W7生根率最高,为90%;无性系W8次之,为70%。无性系W7初始生根时间最短,为9 d;同时其叶片数最多(15.00)、茎长最长(4.90 cm);形态观察发现,无性系W7生长势较强,生根数最多且生根均一(每株生根数4~5条)。(2)不同无性系根系生长状况也存在一定差异,以无性系W4与无性系W7根系生长较优。(3)楸树无性系组培繁殖性状与根系指标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在9种楸树无性系组培苗中,初步筛选出无性系W7为楸树重点选育对象。
关键词:
楸树 无性系筛选 组织培养 根系生长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麻文俊 张守攻 王军辉 董菊兰
N素是世界农林业生产中消耗量和浪费量最大的元素之一,且世界上大部分农业土壤和森林土壤N素匮乏,是作物高产和林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王忠,2000;黄建国,2003;王新超等,2004;樊瑞怀等,2009a)。在林业生产实践中,人工林抚育较少采取施肥措施,经常在贫瘠的土地上造林,即使施肥也会造成土壤和水体的严重污染。
关键词:
楸树 无性系 N素经济利用效率 选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迪 孙操稳 王立宪 贾黎明
【目的】花楸是分布在我国山区海拔500~2 200 m的重要乡土树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本研究对不同花楸无性系的田间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为早期筛选出适应于北京高平原地区的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来自5个种源的14个无性系花楸的2年生嫁接苗为材料,在北京延庆海拔500 m的田间条件下,对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量、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以及SOD、POD的活性进行测定;利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隶属函数分析法对14个无性系花楸幼苗的耐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各单项指标值在4个月之间的差异显著,且在不同无性系之间的差异也显著;WL1、WL2、SH1和SH2的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表现显著优于其他无性系。TB1和TB2的生长表现最差;TB1和TB2的MDA含量从5月到6月升高最显著,耐热性表现差。FN2和WL2的MDA含量从5月到6月反而下降,优于其他无性系;WL2、FN1和FN2的两种保护酶活性高,优于其他无性系;FN1和FN2的叶绿素含量受高温的影响下降最少,优于其他无性系;SS1、SS2、SS3和SS4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较高,优于其他无性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苗高和地径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10个单项指标经过主成分分析后,得到4个新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结论】经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各无性系幼苗的田间耐热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WL2、WL1、FN1、SH2、SH1、FN2、SS2、HS2、SS4、SS3、SS1、HS1、TB2、TB1。
关键词:
花楸 产地 耐热性 高平原 隶属函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桂英 吕士行
以杨树新无性系NL-80l06、NL-80121和NL-80351为材料,从解剖学角度研究其扦插生根的机理。结果表明,无性系NL-80106的生根能力较NL-80121和NL-80351强;插穗的不定根原基在母株生长早期形成,起源于射线与形成层交叉处;不定根原基的数量随着苗高的增长而增多;但插穗的生根能力与不定根原基的数量关系不大。
关键词:
杨树新无性系,不定根原基,扦插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麻文俊 张守攻 王军辉 张建国 赵鲲
In order to study the growth traits of Catalpa bungei clones in various growth periods during the nursery stage 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genetic improvement,the authors matched the height and diameter in nursery stage by Logistic equ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height of cl...
关键词:
楸树 无性系 生长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安瀛 陈铭秋 林彦 卢万鸿 王楚彪 燕青 罗建中
[目的]通过不同种类培养基及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4个尾巨桉无性系幼苗进行处理,以了解各因素对其生根的影响,为尾巨桉的离体快繁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来自尾巨桉同一杂交组合,亲本相同但生根能力不同的4个无性系(EC262、EC264、EC269和EC272)为试验材料,设4因素4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培养30 d时对其生根率、生根量、平均根长、最长根长等生长指标进行测量,并评估其生根性状,最后利用极差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评价。[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培养基类型及无性系均对植株生根的效果具有极显著影响。4个无性系在不同处理下均可生根,生根率在7.5%~55%之间,平均根数介于1~3.27之间,平均根长在1.95~5.02 cm之间,最长根长在2.18~7.03 cm之间,生根性状评分介于27.78%~75.75%之间。极差分析表明:代表生根前期的根系发生能力的生根率及生根根数,主要受无性系的影响;而代表后续根系质量的平均根长、最长根长及生根性状评价,培养基的作用超过了无性系起了更重要的作用。[结论]在尾巨桉4个无性系生根初始阶段,遗传因素是其生根差异的主导因素,而在根系发育的后续阶段,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大。本研究的结果可为桉树及其它树种的组培扩繁技术体系优化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参考。
关键词:
尾巨桉 组培 无性系 生根率 根系形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小环 彭向永 李青 张开春
研究了基本培养基(1/2WPM,1/2F14,1/2MS)、培养方式(液体培养、根部黑暗、两步生根法)和生长素浓度对甜樱桃(PrunusaviumL.)品系"6-7"组培苗生根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1/2F14为最适基本培养基;液体培养对组培苗的生根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根部黑暗条件培养次之,两步生根法作用不明显;生长素质量浓度配比以IBA1.0mg/L+NAA1.0mg/L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89.7%。据此认为,要提高组培生根困难的木本植物的有效生根率,以岩棉为支撑物的液体培养是一项有效措施。
关键词:
甜樱桃 组织培养 生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洪震 刘术新 练发良 吴伟建
为选育适合不同土壤条件栽植的小叶蚊母树Distylium buxifolium无性系,分别以红壤、黄壤、石灰性土和滨海盐土及4个无性系(D1,D7,D13,D19)的1年生苗木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方法,测定苗高、地径、冠幅和新梢数量,研究了不同土壤对无性系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上生长的小叶蚊母树苗高、地径和冠幅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土壤(P<0.05),而在滨海盐土上生长的小叶蚊母树新梢数量最多(P<0.05),而无性系D13的新梢数量达56.40个,显著多于其他无性系(P黄壤>石灰性土>滨海盐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雪琴 夏新莉 尹伟伦 张新时 慈龙骏 胡庭兴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ave and take full advantage of limited water resource in China by breeding and applying water-saving cultivars of plant. Relative studies showed that water use efficiencies (WUE) of poplar were obviously different among clones, but its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was not very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梅 吴幼媚 黄寿先 黄晓露
据估计,全世界已有超过40%的耕地为酸性土壤,我国酸雨区覆盖面积、酸性土壤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40%,21%,并有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刘鹏等,2005),而在酸性土壤中活性铝浓度会大大增加,成为酸性土壤抑制植物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刘东华等,1995;丁爱芳等,2000)。广西是我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降雨酸度平均pH值为4.9,最小值可降至3左右,土壤对酸雨的敏感度绝大部分属于最敏感和敏感2级(王敬华等,1994;张帆等,2005),又由于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工林连作及施用肥料等原因,更加剧富铝化酸性土壤的酸化程度,是极易产生活性铝
关键词:
pH值 铝 生理特性 无性系 桉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贾文庆 徐小博 刘会超 李纪元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为芍药科(Paeoniaceae)牡丹组(Sect.Moutan)落叶亚灌木,是原产我国的名贵木本观赏花卉,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是中国的候选国花[1]。牡丹广泛的用途使其需求量日益增加,但牡丹很多品种不结实或结实率极低,目前主要以分株繁殖和嫁接繁殖为主,存在繁殖速度慢、苗木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牡丹的规模化生产,牡丹的良种扩繁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牡丹 ‘乌龙捧盛’ 组培苗 生根 解剖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曦阳 王军辉 张金凤 张守攻 张增顺 马建伟 贠慧玲 李奎友
对29个楸树无性系的生长性状(树高、地径、胸径、节间距)、叶片性状(叶片长度、宽度、叶柄长度、叶面积、鲜比叶质量、干比叶质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等11个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Fv/Fm的日变化曲线呈"V"字型,体现了楸树无性系光能利用率的变化和叶片在高光强下的自我保护机制;29个楸树无性系树高、地径、胸径的平均值分别为4.58m、50.98cm、39.31cm,叶片鲜比叶质量和干比叶质量平均值分别为0.042和0.014g/cm2,Fv/Fm平均值为0.836。叶片长度、宽度和叶柄长度平均值均大于20.00cm,表明楸树无性系叶片较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指标差异极显著,其中7个...
关键词:
楸树 无性系 叶绿素荧光参数 生物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臣 虞木奎 张翠 吴统贵 袁健军 周成云
以3个楸树无性系为材料进行盐胁迫试验,分析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加,所有无性系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方差分析表明:处理间及无性系间差异显著(PYQ1>02-2-5,净光合速率最大值(Pmax)都出现在8:00时,无性系间差异显著,且02-2-5>YQ1>07-1。回归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航洋 张启香 胡恒康 张振茹 黄坚钦
以天目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组培苗的不定芽为外植体,采用单因子实验从基本培养基、生长素以及蔗糖质量浓度对其适宜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1/2WPM(wood planty medium)基本培养基中,天目杜鹃组培苗的生根率、平均根长及平均根数显著高于MS(Murashige and Skoog),1/2MS和1/4MS培养基(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韩东花 杨桂娟 肖遥 王秋霞 翟文继 麻文俊 王军辉 王良桂
[目的]为评价和选育优良楸树(Catalpa bungei C. A. Mey)无性系。[方法]本研究利用32个楸树无性系7年的生长测定数据,以分析其生长规律及早期生长过程。对各无性系的单株材积生长进行Logistic拟合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对32个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楸树无性系在不同年份(1 a除外)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说明楸树无性系间变异丰富。楸树单株材积变异系数最大(7.84%~35.56%),胸径次之(11.89%~17.29%),树高最低(6.91%~10.87%),无性系单株材积改良潜力较大。同时生长后期单株材积(0.75)和胸径(0.82)保持较高的重复力,意味楸树单株材积受遗传控制较强。利用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平均值,拟合了楸树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曲线的Logistic模型,估算的生长参数在无性系间具有较大差异。楸树无性系7年生单株材积平均年生长量呈"S"型曲线生长趋势,而连年生长量先上升后下降,在第5年达到高峰,截止到本次调查时还未达到数量成熟。相关性分析显示:楸树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量与最大生长速率(MGR)、线性生长速率(LGR)、线性生长量(LGI)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32个楸树无性系分为4大类,其中第I类的楸树单株材积生长总量较大,且具有较强的后期生长潜力。[结论]不同楸树无性系的遗传变异丰富, 1-1、22-07、19-01、16-05、16-01、16-07等6个无性系生长潜力较高,可作为楸树的优良无性系进行推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