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7)
2023(2217)
2022(1937)
2021(1787)
2020(1477)
2019(3264)
2018(3002)
2017(5254)
2016(3151)
2015(3152)
2014(2996)
2013(2894)
2012(2729)
2011(2452)
2010(2456)
2009(2132)
2008(2135)
2007(1830)
2006(1530)
2005(1270)
作者
(12585)
(10792)
(10688)
(10118)
(6592)
(5482)
(4647)
(4336)
(4112)
(3910)
(3781)
(3636)
(3593)
(3589)
(3566)
(3455)
(3361)
(3275)
(3101)
(3090)
(3072)
(2711)
(2515)
(2484)
(2432)
(2425)
(2370)
(2346)
(2315)
(2271)
学科
(9401)
经济(9399)
(6304)
方法(4595)
数学(4330)
数学方法(4240)
管理(4076)
(4067)
(3806)
土壤(3793)
地方(2882)
(2543)
(2487)
企业(2487)
(2331)
中国(2195)
(2192)
(2178)
森林(2178)
植物(2157)
环境(2127)
(2109)
生态(2062)
农业(1857)
(1560)
(1516)
地方经济(1476)
生态学(1437)
生物(1411)
业经(1375)
机构
学院(44815)
大学(44561)
研究(21678)
科学(19387)
(18739)
农业(15270)
业大(14031)
(13465)
中国(13401)
研究所(12920)
(11514)
经济(11112)
管理(11025)
(10929)
(10195)
农业大学(10026)
实验(10026)
理学(9821)
实验室(9633)
理学院(9545)
(9187)
重点(9166)
管理学(8984)
管理学院(8934)
中心(8868)
科学院(8686)
环境(8484)
资源(8479)
(8336)
(8130)
基金
项目(38825)
(29287)
国家(29164)
科学(28640)
基金(27777)
科学基金(22487)
自然(18789)
研究(18487)
自然科(18359)
自然科学(18345)
自然科学基金(17958)
(15860)
基金项目(15444)
(14721)
科技(11767)
计划(11595)
资助(11097)
社会(10206)
重点(10111)
社会科(9681)
社会科学(9677)
(8507)
专项(8407)
科研(8329)
教育(7866)
(7627)
(7483)
创新(7350)
(6822)
(6743)
期刊
学报(18851)
(16927)
科学(13774)
大学(12239)
学学(12125)
农业(11520)
(10513)
经济(10513)
研究(9098)
中国(7407)
(7300)
业大(6265)
林业(5831)
农业大学(4786)
自然(4243)
(4037)
科技(3957)
资源(3940)
中国农业(3917)
自然科(3244)
自然科学(3244)
科技大(3150)
科技大学(3150)
管理(3070)
农林(2940)
(2940)
地理(2583)
统计(2542)
(2495)
(2482)
共检索到58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振明  余新晓  徐娟  甘敬  王小平  李金海  
为研究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碱解氮空间变异性并预测碱解氮含量,应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5种植被类型下土壤碱解氮在不同土层(A、B、C层)的空间变异特征,同时结合GIS,分析了该地区植被类型和土壤碱解氮之间的关系,并应用多水平贝叶斯方法建立了该地区森林土壤碱解氮预测模型。结果表明:①不同土壤层中阔叶林地的土壤碱解氮含量最高,针叶林地含量最低;各植被类型土壤碱解氮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②5种植被类型土壤碱解氮在土壤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异程度均无明显的规律,但变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③该区土壤碱解氮含量的空间分布表现为条状和斑块状分布;土壤碱解氮含量在研究区西南部较高,而中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武泽宇  薛亮  张显松  李金垚  李生  王佳  
[目的 ]研究喀斯特白云岩区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及分布规律,为石漠化地区植被快速恢复和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白云岩草地、灌丛、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4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1月利用网格法分0~10 cm和10~20 cm土层进行土壤取样并分析,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土壤水分含量及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 ](1)除草地和人工林之间差异不显著外,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水分含量呈极显著差异(p 草地>人工林>灌丛,最大值(40.22%)是最小值(18.59%)的2.16倍,变异系数为5.34%~29.42%。(2)草地和灌丛浅层土壤水分半变异函数的最优模型为高斯模型,深层土壤为指数模型,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均为指数模型,草地变程最小(4.24 m),而人工林变程最大(16.48 m),灌丛基台值最大(14.42),天然次生林块金值最大(1.27)。(3)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值均发生于样地内上半部,深层土壤水分含量高于浅层土壤,且同种植被类型在0~20 cm土层有相似的空间分布格局。(4)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总孔隙度成正相关,与土壤密度成负相关,植被类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水分含量,但并非随植被的正向演替而增加。[结论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空间结构明显,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4种植被类型中天然次生林土壤水分含量最高,草地土壤水分连续性最差,人工林土壤水分连续性最好,同种植被类型在0~20 cm土层水分分布相似。在相同气象条件下,植被类型、坡位、土壤密度和孔隙度可能是影响土壤水分含量分布的重要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永华  黄冠华  赵立新  
在田间对土壤的一些基本特性参数──体积密度、初始含水率、饱和含水率、饱和水力传导度和孔隙大小分布参数进行了测试。对各土壤特性参数实测样本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定的试验田块中除孔隙大小分布参数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外,其他参数均服从正态分布。根据各参数在该田块内的等直线分布图,分析了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改兰  池宝亮  黄学芳  王东峰  
根据64个样点的测定数据,应用经典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褐土容重和含水量的空间变异性,并给出了不同置信水平和不同精度要求下两者的合理取样数目。在此基础上,应用半方差分析方法,进一步讨论了容重和含水量的空间变异结构和半方差函数模型。结果表明,容重和含水量的空间变异都是有结构的,容重的相关域为13m,含水量的相关域为10m。两者的半方差函数均可用球函数模型拟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江厚龙  张均  李钠钾  徐宸  杨超  王红锋  耿莉娜  陈益银  
为了解烟草试验站土壤理化特性的空间变异情况进而为大田试验布局提供依据,本研究在地统计学和GIS的支持下,以半方差函数为基本工具,分析了彭水试验站的耕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并运用普通克里格(Kriging)进行最优无偏线性插值,制作了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试验站内磷钾素含量较高,氮素含量较低,且各种养分的差异性均较大,土壤呈酸性。所有土壤属性均可用球状和指数模型进行较好拟合,且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土壤p H、阳离子交换量、全磷和速效磷受结构因素影响较大,其余各土壤属性的空间相关性由结构性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决定。采用克立格方法进行最优内插,绘制了各种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图,为大田试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柳云龙  章立佳  施振香  卢小遮  庄腾飞  
为揭示城市化、工业化等人为活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选择能反映上海城郊乡梯度差异的城市样带,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表层土壤样品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属中等变异,徐汇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态分布,奉贤区、闵行区和所研究样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徐汇和闵行区土壤有机碳符合指数模型,奉贤和所研究样带土壤有机碳符合球状模型。通过泛克里格插值得到城市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图,发现徐汇、闵行区土壤有机碳呈岛状,奉贤区呈条带状,而所研究样带呈条带和岛状分布相结合的特点。土壤有机碳含量城郊乡梯度差异明显,工业化、城市化、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海燕  聂宜民  赵文武  陈永智  
本研究以寿光市为例,在分析其露天耕地土壤养分特征值的基础上,采用GIS和地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壤特性除pH值为弱变异性外,其他均为中等变异;②土壤有机质、Ca、Mg含量较高,N、P、K有一定程度的缺乏;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均衡,Zn普遍缺乏,Fe含量不高;③NH4+-N、T-N、Cu、Ca、Mg的变异性结构较差,其他土壤养分变异结构明显。Zn在整个区域内表现为恒定的变异。P、K、pH、Mn、B空间变异主要是由土壤母质、地形、气候等非人为的区域因素引起。OM、Fe在研究区域上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其由施肥、作物、管理水平等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性较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海生  金玮佳  
【目的】为了在优质烟田间栽培中更好地实施精确定位施肥,需要准确掌握植烟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信息。【方法】本文根据地统计理论,采用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方法分析河南省内乡县一长期植烟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并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插值法、普通克里格插值法进行预测精度比较。【结果】研究区植烟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处在最适宜范围内,其平均值为14.81 g·kg~(-1),变异系数为13.74%,表现为中等程度变异性。植烟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半方差结构,其半方差函数最优拟合模型是指数模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在插值和预测方面,EBK经验贝叶斯法除了明显优于普通克里金插值法以外,还优于RBF神经网络插值法。【结论】在微尺度条件下,采用以坐标和邻近样点为输入的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方法,来分析植烟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可以达到快速便捷、精度更高的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海生  王素娜  
在地统计和GIS的支持下,以半方差函数为工具,对豫中植烟田土壤pH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CEC均为正态分布,土壤pH平均值为7.42,土壤CEC平均值为11.36,土壤pH变异系数只有6.09%,而土壤CEC的变异系数为32.69%。土壤pH符合高斯模型,土壤CEC符合指数模型。土壤CEC的块金效应为25%,空间相关性较强;而土壤pH的块金效应为32.9%,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性。豫中植烟田土壤pH和CEC的等值线图可更准确和直观地了解其在研究区的分布情况,从而为精确施肥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永东  冯娜娜  李廷轩  张锡洲  廖桂堂  
【目的】研究茶园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空间变异性特征,可以为茶园生态建设以及茶园土壤肥力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利用地统计学方法探讨了两个取样尺度下四川蒙顶山茶园土壤CEC的空间变异性特征。【结果】(1)小尺度下,茶园土壤CEC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C0/(C0+C)值为18.84%),相关距离高达1818m,结构性因子是影响其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2)微尺度下,茶园土壤CEC仍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C0/(C0+C)值为16.52%),空间相关距离达311m,结构性因子是影响其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结论】小尺度下土壤CEC在坡度方向变异明显,横坡方向变异最弱;普通Kriging插...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文举  崔珍  马孝义  马宏  于平  
为了探明西北地区特有的压砂地枣树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及其尺度效应,本文基于野外试验,选取32m×32 m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改变采样幅度和采样间距,基于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理论,研究了不同采样幅度和间距条件下0-5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对于所有5种采样幅度(32m×32 m、28 m×28 m、24 m×24 m、20 m×20 m和16 m×16 m),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呈减小的趋势,而变异系数呈增大的趋势,空间变异强度基本表现为弱变异至中等偏弱变异;当采样幅度增大时,土壤含水量的变异系数cv、块金值c0及变程A均不断增大。对于4 m、8 m和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刁二龙  曹广超  曹生奎  袁杰  虞敏  付建新  
[目的]以祁连山南坡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及电导率沿剖面(0~50 cm)垂直变化特征及空间变异性。[方法]对祁连山南坡5种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进行采样,通过单因素方差方法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并利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会影响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及电导率的垂直分异,除pH值随土层深度增大外,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及电导率随土层深度增加均呈减小趋势。土地利用方式不同会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性,研究区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pH值、含水量、有机质和电导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及电导率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性,而土壤pH值的空间变异性较小,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及电导率的变异性逐渐减小。[结论]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较肥沃;土壤pH呈弱碱性,符合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大多呈碱性的特征;土壤电导率较低,未出现盐碱化现象。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及电导率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性,而土壤pH值具有弱空间变异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鹭,陈素英,胡春胜,霍习良  
本试验对喷灌区不同水分处理的麦田进行取样分析,分别测定0~10、10~20、20~40、40~60cm四个层次的土壤水分。应用传统统计学的方法对所取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20cm土层受降雨、蒸散和根系等因素的影响最大。通过地统计学的半方差函数分析,发现不同处理的同一层次、同一处理的不同层次的空间相关性均存在差异以及喷灌对土壤水分空间相关性的影响。比较各处理相应层次的变程,其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表明喷灌区灌水多的处理水分分布更均匀。所得结论可用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精确农业(灌水)的研究和实践。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勋鑫  肖润林  王翠红  王久荣  周卫军  
利用GPS接收机定位采样,ArcGIS9.2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及地统计学方法对果园土壤中铝形态空间变异特性进行分析:包括交换性铝、吸附态羟基铝、有机络合态铝。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中铝形态具有显著空间结构性特点,小尺度明显受pH值、成土母质、地形地势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且空间分布无明显变化规律;而中尺度受耕作管理措施和酸性环境因素影响,具有一定渐变性分布规律。该成果可为果园的选种、定位施肥、改良土壤以及其它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红菊  付梦洋  代天飞  李启权  
本文根据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1803个土壤采样点数据,采用地统计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分析该地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为在8.6~61.4 G/kG。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块金值和基台值分别是51.000和177.800,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为28.6%。旌阳区土壤有机质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由结构性因素及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和作用,且结构性因素引起的变异大于随机因素所引起的变异。空间分布总体上表现为中西部地区为旌阳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值区,东部为低值区。研究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主要受地貌类型和种植制度的影响。成土母质对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