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77)
- 2023(6681)
- 2022(5647)
- 2021(5150)
- 2020(4248)
- 2019(9455)
- 2018(9048)
- 2017(16087)
- 2016(9517)
- 2015(10227)
- 2014(9901)
- 2013(9344)
- 2012(8425)
- 2011(7567)
- 2010(7428)
- 2009(6447)
- 2008(6424)
- 2007(5483)
- 2006(4588)
- 2005(3776)
- 学科
- 济(28448)
- 经济(28401)
- 管理(25541)
- 业(25114)
- 企(19909)
- 企业(19909)
- 方法(13828)
- 数学(11862)
- 数学方法(11732)
- 学(10443)
- 农(10187)
- 财(8823)
- 业经(7628)
- 中国(7563)
- 贸(7379)
- 贸易(7376)
- 易(7197)
- 农业(6976)
- 理论(6693)
- 技术(6299)
- 务(5941)
- 财务(5938)
- 财务管理(5933)
- 企业财务(5656)
- 环境(5190)
- 制(5113)
- 划(4935)
- 教学(4893)
- 教育(4791)
- 人事(4638)
- 机构
- 学院(130081)
- 大学(128974)
- 研究(46673)
- 管理(46088)
- 济(45202)
- 经济(44312)
- 理学(41132)
- 理学院(40610)
- 管理学(39658)
- 管理学院(39465)
- 农(37221)
- 科学(34876)
- 中国(31771)
- 农业(30000)
- 业大(29815)
- 京(27087)
- 所(26102)
- 研究所(24561)
- 农业大学(20318)
- 中心(20231)
- 江(19455)
- 财(18534)
- 技术(17502)
- 院(17375)
- 省(16888)
- 室(16728)
- 北京(16448)
- 范(16213)
- 师范(15786)
- 财经(15612)
- 基金
- 项目(99264)
- 科学(75537)
- 基金(70558)
- 家(67123)
- 国家(66564)
- 研究(62585)
- 科学基金(54447)
- 省(40698)
- 自然(39571)
- 自然科(38677)
- 自然科学(38659)
- 基金项目(38354)
- 社会(38030)
- 自然科学基金(37997)
- 社会科(35939)
- 社会科学(35925)
- 划(35328)
- 教育(30279)
- 资助(27988)
- 重点(23598)
- 编号(23396)
- 计划(22660)
- 创(21597)
- 科技(21215)
- 部(20595)
- 发(20562)
- 科研(20214)
- 创新(20180)
- 业(19754)
- 农(18150)
共检索到176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徐涌 孙骏威 陈珍
以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雌株再生苗叶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对其组织培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 mg.L-1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1.0 mg.L-1 6-BA+0.1 mg.L-1α-萘乙酸(NAA)等2种处理均可诱导叶片叶柄端形成愈合组织,随后分化出不定芽。而其余处理只能诱导愈合组织而未见不定芽的分化,其中以添加2,4-二氯苯氧乙酸(2,4-D)诱导的愈合组织最佳。单独添加NAA不能诱导不定芽分化,但与6-BA同时添加时可增强6-BA的诱导效果;随着6-BA质量浓度的提高,不定芽分化率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类似的现象也发生在不定芽的增...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燕青 丁兰 徐步青 夏国华 崔永一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条叶榕Ficus pandurata var.angustifolia这一畲族习用药用植物,以条叶榕无菌植株为外植体,对影响条叶榕叶片愈合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增殖和壮苗生根的主导因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在添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物质(包括6-苄基腺嘌呤6-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和不同质量浓度的培养基中均能诱导愈合组织,且诱导率均达到100%,但愈合组织进一步分化成不定芽较为困难,以MS+1.0 mg.L-16-BA+0.2 mg.L-12,4-D+0.1 mg.L-1NAA分化率最高,为6.67%;不定芽在添加不同植物生长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承南 王红娟 李平 林凌秋
对我国吴茱萸、吴茱萸变种石虎和变种疏毛吴茱萸的主要药用成分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吴茱萸3品种中,吴茱萸的药用有效成分最高;3个品种中,广西灌阳县种植的吴茱萸和石虎含碱量分别是2.846%和1.34%,明显高于其他产区;疏毛吴茱萸含碱量最高的是贵州余庆县,含碱量为0.33%,明显低于吴茱萸和石虎。建议在发展吴茱萸的种类时,应重点考虑发展吴茱萸,从产地的规划上应重点考虑广西的北部和湖南的西南部及贵州的东南地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雷祖培 余宏傲 张书润 林瑞丰 康华靖
研究了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α-萘乙酸(NAA)2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以及MS(Murashige and Skoog),B5(Gamborg),N6和WPM(woody plant medium)等4种培养基对浙江雪胆Hemsleya zhejiangensis组培幼苗繁殖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6-BA和NAA质量浓度对浙江雪胆组培苗繁殖系数有较大影响,其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0.50 mg.L-1和0.20 mg.L-1,其繁殖系数分别为10.80和5.60,且6-BA的效果显著高于NAA;而不同质量浓度的NAA和6-BA配比的最佳配方为MS+6-BA 1.00 mg.L-1+NA...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博 范桂枝 詹亚光
In this study,effects of the different medium,and the kinds and concentration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 on callus induction,growth and triterpenoid production in birch (Betula platyphylla) stem extant cultur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lli were all obtained on IS medium supplement...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芹 刘勇
讨论不同施肥量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山茱萸移栽苗苗木质量以及保护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配合较好的处理有2个,1施肥量为尿素0.039 kg/m2,过磷酸钙0.077 kg/m2,氯化钾0.019 kg/m2,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为578.3 mg.kg-1(按多效唑与6-苄氨基腺嘌呤质量比1∶1)或者施肥量为尿素0.020 kg/m2,过磷酸钙0.040 kg/m2,氯化钾0.010kg/m2,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为600 mg.kg-1(多效唑与6-苄氨基腺嘌呤质量比1∶1);2SOD活性可作为山茱萸抗寒性生理指标,用于山茱萸及种源抗寒性选择,POD和CAT活性仅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青华 赵宇 邵瑞鑫 马兴立
为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根系衰老及产量的调控效应。采取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7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拌种处理对玉米根系生长、根系活力、根系抗氧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拌种处理后根系发达,根系数量增多,根量增大,根系活力和后期根系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延缓根系衰老,且复合处理的效应明显大于单一处理。在各处理中,E调控效应最为明显,玉米产量较CK提高9.93%。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根系衰老及产量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在玉米生产应用复合生长调节物质E是一项可行的技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梅 张静 李雪艳 王寅寅 王春夏 王锦霞
以亚洲百合Elite中外层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光暗不同培养条件下,苄基腺嘌呤(benzylaminopurine,BA)、萘乙酸(1-naphthlcetic acid,NAA)、蔗糖、活性炭(activated charcoal,AC)、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多效唑(paclobutrazol,PP333)对试管鳞茎诱导效果及诱导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鳞茎共有2种发生途径,1种是从外植体上直接诱导形成小鳞茎,第2种是外植体经诱导产生不定芽,40d后经不定芽基部膨大形成小鳞茎。光培养下小鳞茎的增殖系数高于暗培养,但小鳞茎直径小于暗培养。单因素试验中,蔗糖、AC及PP3...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栗艳龄 罗凤霞 沈向群 明军 王春彦
为验证生长调节物质对克服百合杂交不亲和性的作用,以亚洲百合多安娜、普瑞头以及东方百合索蚌为试材,授粉后采用5种生长调节物质对子房伤口处理,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花粉管生长行为。结果表明:5种激素对花粉管生长的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BA>NAA>GA>IAA>IBA,对于系内杂交,使花粉管在授粉后48h提前达到生长高峰,且BA、NAA使每个蒴果的结实量从6粒增加到15粒,提高了结实率;对于系间杂交,促进了花粉管伸长,推迟了花粉管停滞生长时间,未刺激花粉管进入子房;激素对不同组合花粉管生长情况不一致,多安娜×普瑞头、索蚌×多安娜花粉管在授粉后24~96h急剧生长,而多安娜×索蚌花粉管处于缓慢生长。生长调...
关键词:
生长调节物质 百合 花粉管 生长速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洪军 罗晓芳 田砚亭
该文结合近几年来的新进展,从酶促褐变的底物和多酚氧化酶出发,论述了组织培养外植体的影响因子,生产过程中克服褐变的方法,目前在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变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褐变机理的假说.结果表明,酚类物质的含量、多酚氧化酶的类型和活性、生物膜的透性以及外植体的种类、基因型都是决定材料是否发生褐变的重要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玉臣 周再知 梁坤南 马华明 黄桂华 林明平
The rooting ability of the cuttings of semi-lignified branches of Aquilaria sinensis by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treatments included the solutions of IAA,IBA,NAA and ABT-1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500,1 000 mg?L-1 and 1 500 mg?L-1.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
关键词:
白木香 扦插 植物生长调节剂 浓度 生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建伟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朱红梅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配方对水稻氮代谢,籽粒、糙米的全氮、蛋白氮含量和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合理配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水稻在生殖生长前期叶片和茎鞘保持较强的氮素同化能力,在生殖生长后期叶片和茎鞘中氮的降解和转运再利用能力增强;可增强水稻功能叶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蛋白水解酶活性及籽粒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提高籽粒和糙米中全氮及蛋白氮含量.籽粒蛋白质产量以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7+吐温80(PGRF7)为最高,其次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6+吐温80(PGRF6),再次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3+吐温80(PGRF3),分别比对照增产17.9%,15.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来贺 王妍 杨志坚 陈世品 冯金玲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闽楠扦插苗生根、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生长调节剂调控闽楠插穗生根及扦插苗生长的机理。[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闽楠扦插苗为材料,测定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质量浓度及处理时间对闽楠扦插苗生根率、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闽楠插穗在400 mg/L NAA溶液中浸泡6 h的生根率最高,新梢生长最长。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是影响闽楠扦插苗生根及生长的最主要因素。影响闽楠扦插生根的重要指标是IAAO活性、茎质量和MDA含量,而一级根长度、MDA含量和PPO活性是闽楠扦插苗新梢生长的关键指标。[结论]选择茎质量较大的闽楠插穗,在400 mg/L NAA溶液中浸泡6 h,提高IAAO活性,有利于一级根生长,促进扦插苗的新梢生长,从而培育闽楠扦插壮苗。
关键词:
闽楠 扦插 植物生长调节剂 调节机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慧 楼炉焕 朱小楼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和双吉尔6号(GGR-6)对西南卫矛Euonymus hamiltonianus和卫矛E.alatus插穗生根的影响,旨在为西南卫矛和卫矛的快速繁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西南卫矛属于愈合组织生根类型,综合生根率、不定根根长和不定根根数等指标,300 mg.L-1GGR-6处理效果最优;卫矛属于皮部和愈合组织综合生根类型,卫矛经过300 mg.L-1 IAA处理后生根率最高,达到91.1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栋 王金政 张安宁 翟衡
以凯特杏为试材,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研究了3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GA3、6-BA、NAA)对其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GA3、6-BA处理显著促进果实生长,果实纵横径、单果重、果实体积均明显高于对照,GA3处理效果最为显著,细胞学研究表明其对果实增大的原因在于增加了果实细胞数目,NAA处理对果实生长促进效果不明显,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3种处理均提高了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以6-BA处理效果最为明显,各处理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凯特杏 生长 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