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10)
- 2023(6242)
- 2022(5185)
- 2021(4692)
- 2020(3878)
- 2019(8415)
- 2018(7998)
- 2017(14370)
- 2016(8218)
- 2015(8575)
- 2014(8187)
- 2013(7937)
- 2012(7278)
- 2011(6533)
- 2010(6206)
- 2009(5697)
- 2008(5420)
- 2007(4591)
- 2006(3812)
- 2005(3150)
- 学科
- 济(26230)
- 经济(26192)
- 管理(22220)
- 业(21163)
- 企(15970)
- 企业(15970)
- 方法(12993)
- 数学(11800)
- 数学方法(11695)
- 学(10375)
- 农(8789)
- 财(7597)
- 贸(7499)
- 贸易(7499)
- 易(7329)
- 业经(6365)
- 中国(6308)
- 农业(6198)
- 环境(5985)
- 技术(5791)
- 务(4828)
- 财务(4826)
- 财务管理(4820)
- 企业财务(4597)
- 划(4570)
- 制(4435)
- 产业(4204)
- 技术管理(4199)
- 出(3868)
- 地方(3868)
- 机构
- 大学(117945)
- 学院(117571)
- 研究(45069)
- 济(42056)
- 经济(41315)
- 管理(40835)
- 农(38983)
- 理学(36804)
- 理学院(36285)
- 科学(35734)
- 管理学(35335)
- 管理学院(35169)
- 农业(31638)
- 中国(30900)
- 业大(30800)
- 所(26112)
- 京(24939)
- 研究所(24835)
- 农业大学(21606)
- 中心(19472)
- 室(18030)
- 实验(17440)
- 省(17084)
- 江(16760)
- 实验室(16719)
- 院(16718)
- 财(16615)
- 业(16363)
- 重点(15842)
- 科学院(15685)
- 基金
- 项目(94226)
- 科学(71288)
- 基金(69190)
- 家(67480)
- 国家(66980)
- 科学基金(54125)
- 研究(53735)
- 自然(40608)
- 自然科(39609)
- 自然科学(39589)
- 自然科学基金(38912)
- 省(37636)
- 基金项目(37517)
- 社会(33967)
- 划(32873)
- 社会科(32253)
- 社会科学(32243)
- 资助(27421)
- 计划(23378)
- 教育(23346)
- 科技(22279)
- 重点(22186)
- 科研(19854)
- 创(19755)
- 发(19627)
- 业(19004)
- 部(18928)
- 创新(18651)
- 农(17873)
- 专项(17787)
共检索到153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黎明 郑殿峰
在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情况下,比较了大豆叶片中保护酶活性的差异,研究了喷药后对叶片同化物代谢的调控效应,为大豆鼓粒(R5)后期抗衰老和生理代谢功能的提高提供参考。试验于2006年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为了避免遗传因子的影响,本研究只选择垦农4号品种为材料,研究对其喷药后叶片内保护酶活性和同化物代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喷药时间的延续,SOD模拟物(SODM)、氯化胆碱(Cc)和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提高了叶片中的SOD和POD活性。其中SOD活性以DTA-6为最高,SODM次之;POD活性则以SODM调节剂的为最高,调节剂Cc次之。此外,DTA-6和SODM在一定程度...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大豆 保护酶 同化物代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殿峰 赵黎明 冯乃杰 杜吉到 李建英
在大田条件下,以垦农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生育后期根系内同化物及内源激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SODM调节剂明显提高了大豆根系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了根系内游离氨基酸的输出量,氯化胆碱和DTA-6调节剂表现不明显。喷药后5~30 d,氯化胆碱有效地降低了根系中ABA含量,SODM和DTA-6调节剂有效地提高了大豆根系内CTK和GA含量,而对IAA含量的促进并不明显。至喷药后20~30 d,SODM和DTA-6调节剂处理的根系ABA含量才有所降低。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大豆 根系 同化物 激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闻祥成 田华 潘圣刚 莫钊文 李妹娟 唐湘如
为了探索施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后对水稻产量及灌浆结实期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象牙香占与增城丝苗为实验材料,在水稻破口期喷施赤霉素(GA处理)、芸苔素内酯(BR处理)溶剂和喷施清水处理(对照处理,CK)。结果表明:与喷施清水(CK)相比,GA和BR处理均能提高象牙香占与增城丝苗的产量,增产幅度GA处理为15.98%、4.83%,BR处理为6.48%、9.78%;GA与BR处理水稻在灌浆结实期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K处理;GA与BR处理在水稻灌浆结实前期(齐穗后10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灌浆结实后期(成熟期)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于CK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
关键词:
生长调节剂 水稻 保护酶 产量 叶面施肥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玲 魏洪玲 李德文 唐中华 刘英 解胜男 田叙晨 储启明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杜仲Eucommia ulmoides叶片次级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筛选促进次级代谢产物生成的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条件,为杜仲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2年生杜仲幼苗作为研究材料,施加不同质量浓度配比的吲哚乙酸(IAA)和6-苄氨基嘌呤(6-BA),测量杜仲叶片生长形态特征以及叶干、鲜质量,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测定9种次级代谢产物的质量分数,结合生物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筛选高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的最适生长调剂配比条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0 mg·L~(-1) IAA+500mg·L~(-1) 6-BA处理时,杜仲叶面积、叶周长、叶宽、叶干质量、叶鲜质量显著提高(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IAA质量浓度与比叶面积、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6-BA质量浓度与绿原酸以及京尼平苷酸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殿峰 赵玖香 赵黎明
以垦农4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试验于始花期叶面喷施SODM、CC和DTA-6,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光合作用和同化物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调节剂均提高了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特别是生育后期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的促进作用较前期明显,增加叶片中蔗糖、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荚期前(R3)增加转化酶活性,结荚期后降低转化酶活性;鼓粒期(R5)大豆各层叶片夜间可溶性糖输出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部、上部、下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加速了大豆各层叶片夜间光合产物的输出,作用效果依次为SODM>DTA-6>CC;植株中层的产量构成因素最大,各处理植株上层的荚数、荚重和粒数与对照间的差异达到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肖红 葛雨萱 王亮生 甘长青
2000年秋季以4个不同叶色类型的黄栌("黄"、"橙红"、"紫红"、"红")为材料,调查其在秋季变色期叶片内的花青素相对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叶色类型黄栌的花青素相对含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10月24日达最高峰,其中"紫红"的含量最高,达306.55个色素单位,而"黄"的含量最低,仅42.25个色素单位。不同叶色类型黄栌叶片间可溶性糖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均在叶色变化过程中降低。"紫红"的pH值低于"黄"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同一株树上绿色叶片的pH值明显高于红色叶片。通过1998,1999和2001年3年叶色改善试验,发现喷施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
关键词:
黄栌 叶色 花青素 pH 乙烯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荣湘民 刘强 朱红梅 陈静彬 彭建伟 莫利拉 谢桂先
为了给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几种新型生长调节剂对水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并从中筛选出效果显著的两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结果表明 ,各处理水稻功能叶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酰胺转化酶活性及籽粒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酰胺转化酶活性在乳熟前期差异较大 .随着水稻生育期的延长 ,各处理之间的差异逐渐变小 .各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水稻功能叶及籽粒中上述酶活性均高于对照 ,其中以 PGR4处理酶活性最强 ,PGR3处理次之 .灌浆前期各处理的水稻功能叶蛋白水解酶活性之间的差异较小 ,而灌浆中、后期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增大 ,且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关键词:
水稻 植物生长调节剂 氮代谢 关键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温国泉 陆宇明 钦洁 莫江妮 文成忠 吴建明
为探索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试验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研究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对南方地区淮山药叶片营养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CC和CC+NAA在较低浓度时对淮山药叶片全N含量影响不大,而增加浓度却可以保持叶片生长后期具有较高的N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喷施CCC 2250 mg.-1提高了淮山药块茎膨大中期叶片P含量,并减缓块茎膨大中后期叶片K含量的下降,淮山药产量达到33 255.15 kg.hm-2,比对照及仅喷0.15%KH2PO4处理增幅为15.20%和13.22%;结薯比例最好,结单薯、双薯比例总和达到94.66%;块茎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丽媛 郭素娟
以迁西板栗品种燕山早丰‘3113’为试验材料,在花芽分化期叶面喷施GA3、PP333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查它们对板栗叶片生长发育以及碳氮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板栗的花芽分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低浓度的GA3和PP333对板栗叶片含水率,叶面积以及周长,叶片厚度,SPAD等生长发育指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喷肥处理对板栗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方面,随着GA3浓度的增加,淀粉含量呈"V"字型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全氮含量则呈单峰变化趋势,并且25和50 mG/L的处理效果较好;随着PP333浓度的增加,叶片内的淀粉与可溶性糖和全氮含量变化都呈倒"之"字型变化,250和1000 ...
关键词:
板栗 GA3 PP333 生理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海霞 关世凯 周锦业 宋倩 喇燕菲 罗述名
【目的】优化3种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植物的叶插繁殖条件,为报春苣苔属花卉在生产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报春苣苔属植物牛耳朵进行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不同部位叶片的叶插试验,对龙氏报春苣苔和线叶报春苣苔进行不同基质(泥炭土、珍珠岩、蛭石和稻壳炭)配比的叶插试验,分析各报春苣苔的扦插成活率、子株数和新叶总数,筛选适宜报春苣苔叶插繁殖的最优组合。【结果】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IBA、NAA和IAA)对牛耳朵叶插成活率、子株数和新叶总数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牛耳朵叶插的最优处理方式为以150 mg/L IBA速蘸叶片下部后再扦插。泥炭对龙氏报春苣苔的子株数和新叶总数具有显著影响,对叶插成活率影响不显著;珍珠岩、蛭石和稻壳炭对龙氏报春苣苔叶插成活率、子株数和新叶总数均无显著影响;龙氏报春苣苔叶插基质的最优组合为泥炭∶珍珠岩∶蛭石∶稻壳炭(体积比)=8∶2∶4∶1。泥炭对线叶报春苣苔叶插成活率具有显著影响,但对子株数和新叶总数无显著影响;蛭石对线叶报春苣苔叶插成活率无显著影响,但对子株数和新叶总数影响显著;珍珠岩和稻壳炭对线叶报春苣苔叶插成活率、子株数、新叶总数均无显著影响;线叶报春苣苔叶插基质的最优组合为泥炭∶珍珠岩∶蛭石∶稻壳炭(体积比)=4∶2∶4∶3。【结论】生产上牛耳朵以叶片的下部为插穗,以150 mg/L IBA速蘸后的扦插效果较佳;龙氏报春苣苔和线叶报春苣苔分别以泥炭∶珍珠岩∶蛭石∶稻壳炭(体积比)=8∶2∶4∶1和4∶2∶4∶3为扦插基质,可获得较佳的叶插繁殖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温国泉 刘永贤 农梦玲 梁云涛
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以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为供试药剂,探索不同种类及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南方地区淮山药生长中后期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2250 mg·L~(-1)矮壮素(CCC)能延缓淮山药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趋势,提高叶片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有利于加速淮山药块茎干物质的合成和积累。说明喷施矮壮素能有效改善淮山药中后期生长的光合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建伟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朱红梅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配方对水稻氮代谢,籽粒、糙米的全氮、蛋白氮含量和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合理配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水稻在生殖生长前期叶片和茎鞘保持较强的氮素同化能力,在生殖生长后期叶片和茎鞘中氮的降解和转运再利用能力增强;可增强水稻功能叶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蛋白水解酶活性及籽粒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提高籽粒和糙米中全氮及蛋白氮含量.籽粒蛋白质产量以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7+吐温80(PGRF7)为最高,其次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6+吐温80(PGRF6),再次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3+吐温80(PGRF3),分别比对照增产17.9%,15.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福东 冯乃杰 郑殿峰 崔洪秋 刘春娟 何天明 赵晶晶
【目的】荚是为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提供同化物的暂存源器官。大豆荚脱落率高是制约大豆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探讨化学控制技术提高大豆产量的内在机制,通过研究叶面喷施2种调节剂对大豆荚生理代谢及离区脱落纤维素酶基因(Gm AC)表达的影响,为大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品种抗线6号(GlyCine mAx)为材料,在R1期叶面喷施60 mG·l~(-1)促进型调节剂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和50 mG·l~(-1)延缓型调节剂烯效唑(S3307),以喷施清水为空白对照,于喷药后35、42、49和56 D选取处理和对照中的大豆豆荚,测定荚中可溶性糖、蔗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曲艳 李青丰 刘重阳 牛茹 窦焱艳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常见园林绿化植物萱草(Hemerocallis fulva)观赏性状及繁殖更新特性的影响,为萱草观赏性状的调控和繁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细胞分裂素(CTK)、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坐果精(Pol)、赤霉素(GA)等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萱草进行叶面喷施,以清水(CK)为对照,于盛花期测定叶片性状、花器构件、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及种子产量,分析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萱草农艺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CTK处理萱草的比叶面积明显低于CK(P叶中部>叶上部,且以CCC处理叶片SPAD值最大;CCC处理萱草叶片具有"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面积高、叶片干物质含量低"等特点,按叶经济谱属于"缓慢投资-收益型"植物。CCC处理萱草的花冠长与花柱长最短,有利于花粉传播;Pol处理萱草雄蕊与雌蕊长度相差最小,且花药最长,对有性繁殖具促进作用。PP333与Pol处理均可以明显增加萱草单位面积花葶数、花蕾数/花葶、开花数/花蕾、单位面积蒴果数、种子数/蒴果数及种子产量、种子大小。根据Pearson相关性,种子产量构成因子中单位面积花葶数与种子产量、种子千粒质量呈极显著相关,可用于植物花期种子产量及质量等指标的预测。【结论】植物生长调节剂CTK与GA可促进萱草的营养生长,CCC、PP333及Pol可促进萱草的繁殖生长,在实际栽培中可根据需要对萱草各功能器官进行针对性调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玉臣 周再知 梁坤南 马华明 黄桂华 林明平
The rooting ability of the cuttings of semi-lignified branches of Aquilaria sinensis by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treatments included the solutions of IAA,IBA,NAA and ABT-1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500,1 000 mg?L-1 and 1 500 mg?L-1.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
关键词:
白木香 扦插 植物生长调节剂 浓度 生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