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3)
- 2023(10028)
- 2022(9163)
- 2021(8894)
- 2020(7380)
- 2019(17550)
- 2018(17214)
- 2017(31831)
- 2016(17837)
- 2015(20147)
- 2014(20195)
- 2013(20140)
- 2012(18546)
- 2011(16689)
- 2010(16612)
- 2009(14941)
- 2008(14429)
- 2007(11994)
- 2006(10265)
- 2005(8874)
- 学科
- 济(64466)
- 经济(64400)
- 管理(47092)
- 业(43803)
- 企(36587)
- 企业(36587)
- 方法(31264)
- 数学(27055)
- 数学方法(26739)
- 学(18245)
- 农(17209)
- 中国(17081)
- 财(15533)
- 业经(14157)
- 地方(13295)
- 贸(11687)
- 制(11684)
- 贸易(11681)
- 和(11477)
- 理论(11450)
- 农业(11426)
- 易(11340)
- 技术(10437)
- 环境(10294)
- 教育(10015)
- 务(9860)
- 财务(9802)
- 财务管理(9781)
- 融(9235)
- 金融(9233)
- 机构
- 大学(247747)
- 学院(244950)
- 管理(95837)
- 济(88589)
- 研究(87112)
- 经济(86378)
- 理学(83425)
- 理学院(82441)
- 管理学(80861)
- 管理学院(80444)
- 中国(61941)
- 科学(59176)
- 京(54022)
- 农(47490)
- 所(45862)
- 业大(42970)
- 研究所(42361)
- 财(38923)
- 中心(38719)
- 农业(37441)
- 江(34969)
- 北京(34390)
- 范(32811)
- 院(32453)
- 师范(32384)
- 财经(31524)
- 州(28813)
- 经(28811)
- 技术(28209)
- 省(26860)
- 基金
- 项目(178012)
- 科学(136251)
- 基金(126206)
- 研究(124784)
- 家(113428)
- 国家(112502)
- 科学基金(93740)
- 社会(74065)
- 省(70423)
- 社会科(69918)
- 社会科学(69899)
- 基金项目(68109)
- 自然(64398)
- 自然科(62800)
- 自然科学(62779)
- 自然科学基金(61628)
- 划(60455)
- 教育(56754)
- 资助(52265)
- 编号(50718)
- 成果(40873)
- 重点(40673)
- 部(37832)
- 发(37599)
- 创(36766)
- 课题(35526)
- 计划(35251)
- 科研(35014)
- 创新(34323)
- 大学(32331)
共检索到353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玉盛 何宗明 邱仁辉 俞新妥 黄宝龙
通过对南平溪后29年实生杉木不同连栽代数生长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1代和2代杉木在10年生前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量相近,此后,2代的生长迅速下降(早衰),29年生的平均单株材积比1代的下降4146%。3代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一开始就比2代的差,但未出现大幅度的衰退现象,29年生的单株材积比2代的下降1770%。杉木栽植代数越少,生长高峰出现时间越早,峰值越大,速生期持续时间亦越长。
关键词:
杉木,连栽代数,生长量,生长规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玉盛 邱仁辉 俞新妥 何宗明 黄宝龙
国内许多学者对不同栽植代数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林生产力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及生化活性的研究有较多的报道,但对不同栽杉代数处于近熟时林分土壤腐殖质组成及其结合形态的研究报道则较少(方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仁辉 杨玉盛 俞新妥
对杂木林及一代、二代、三代杉木人工林土壤颗粒、土壤团聚体组成以及土壤孔隙状况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木林受人为干扰少,土壤结构性能最好;一代杉木林取代杂木林炼山时,土壤结构性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属于较好类型;在一代杉木林基础上再度进行干扰,土壤结构退化较为严重;三代林由于林下植被大量生长,对林地土壤结构恢复有利,但二代和三代杉木林土壤结构性能均较差,属同一类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少辉 马祥庆 傅瑞树 刘爱琴
在全国杉木中心产区 ,选择不同栽植代数 ( 1、2、3代 )、不同发育阶段 ( 5、10、15、2 0a)、不同立地 ( 14、16、18地位指数 )的杉木人工林 ,进行不同栽植代数杉木林林下植被变化的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栽植代数对杉木林林下植被发育有较大影响 ,不同栽植代数杉木林林下植被种类、频度及生物量均存在明显差异。 1、2、3代杉木林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分别为 69、54、59种 ,并未出现不同代数杉木林的特有种 ,但不同代数杉木林林下植被物种出现的频度不同 ;随栽植代数增加 ,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及其养分积累均呈递增趋势 ,其养分浓度高于杉木凋落物 ,2、3代杉木林林下植被的养分积...
关键词:
杉木 栽植代数 林下植被 地力衰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祥庆 范少辉 刘爱琴 陈绍栓 林上杰
在全国杉木中心产区选择不同栽植代数 ( 1、2、3代 )、不同发育阶段 ( 5、10、15、2 0a)及不同立地 ( 14、16、18地位指数 )的杉木人工林 ,进行不同栽植代数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连栽导致了杉木林地土壤肥力的明显下降 ,随栽植代数增加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林地水稳性团聚体、非毛管孔隙、毛管孔隙、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及土壤各项养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而土壤结构体破坏率和容重却呈增加趋势 ,林地肥力朝不利方向发展
关键词:
杉木 栽植代数 土壤肥力 地力衰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玉盛 邱仁辉 何宗明 俞新妥 黄宝龙
对南平溪后29年生杉木林不同连栽代数林分生物量、净生产力及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研究结果表明:随连栽代数增加,林分总生物量下降,林分净生长量及乔木层净生长量占林分净生长量比例均有明显降低,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贮量减少,乔木层营养元素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均下降,但林下植被层营养元素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则明显增加,林分的营养元素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却增大。不同代数杉木林营养元素总的循环速率为2代(0493)>1代(0460)>3代(0439)。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边银丙 沈宝仙 赵纯森 周茂繁 王春和 胡青松
1992~1994年在湖北省南部杉木人工林中对杉木落针病(LophodermiumuncinatumDarker)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定位研究。病害于4月中旬在2年生针叶上显露症状,6月中旬病斑停止出现,9~11月病斑又略向四周扩展,翌年4月下旬在枯黄的病叶上产生子实体。病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能或未成熟的子囊盘在杉木的感病针叶上越冬。子囊孢子传播期为3月中旬至6月中旬,4月上、中旬为传播高峰期,孢子散放量与降水量密切相关。从带有子实体的病组织上分离到的菌丝体,人工接种能使健康针叶发病,并能再分离到相同的菌丝体,感病针叶上自然条件下能产生子实体。子囊孢子刺伤接种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无伤接种。分生孢子刺...
关键词:
杉木 落针病 症状 传播 侵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少辉 林光耀 何宗明 卢善土 杨旭静
关于现有人工林的地力衰退问题,在世界林学界范围内已得到基本一致的认同,但也有持不同意见者,有的将2代人工林的多种表现称之为“第2代效应”,包括品种改良和施肥等措施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常规措施导致的负面影响在内,造成认识不同的原因在于试验的方法和数据...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多代经营,立地处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封剑文 蔡宏明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树种,造林时,以营造纯林为主,整地方式又以全垦挖大穴或火烧炼山后挖大穴较常见。由于南方雨水充沛,雨量集中,而且常有大雨、暴雨出现,使得新造林地发生大量水土流失,在坡度较大地段,甚至出现滑坡,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以杉木新造林地为对象,设置径流场,进行定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俞新妥 杨玉盛 何智英
在4个坡度级的山场上建立12个径流小区,连续4年对炼山的杉木幼林地定位观测,分析了杉木幼林从炼山起至郁闭止,林地的水、土、肥流失的季节和年度的变化规律,划分了水土流失时期,分析坡度与流失的关系。结果指出,炼山后第一年水、土、肥流失最严重,泥沙冲刷量达24.81t·ha~(-1),以后逐年递减,至第4年趋于稳定,与不炼山的接近。常规幼林抚育措施加剧了林地水土流失,建议调整幼林抚育方式和季节,并采取必要的生物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温远光 刘世荣
在广泛收集杉木物候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杉木物候期地理变化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寻求生产力与生长期的相关关系。主要结果:揭示了杉木物侯期的地理分布规律,并建立了杉木主要物候期地理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指出杉木生长期长度与生产力呈二次曲线关系,主梢生长期在200-250天时(中带,生产力较高,为8—18t/ha·a:主梢生长期高于250天(南带)或低于200天(北带),生产力较低,为3—8t/ha·a。这是杉木的生态遗传性和产区的环境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段爱国 张雄清 张建国 钟建德
对来源于湖南省的38个杉木无性系在广西柳州市21年生试验林各生长性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中林龄杉木无性系间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及树冠指标生长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冠长及冠幅等性状重复力为58.65%87.19%,均达50%以上,表现为中等以上重复力,说明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及树冠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无性系生长性状胸径、树高及材积与树冠性状冠长、冠幅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从38个供试杉木无性系中筛选出88号、68号、300号等3个优良杉木无性系,单株材积分别达0.494 8、0.438 9、0.412 9 m3,较优良种源、改良代种子园种子及优良家...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生长 遗传 选育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邓超 李际平 曹小玉 费皓柏
对湖南省福寿国营林场不同龄组杉木生态公益林碳储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杉木生态公益林幼龄林总碳储量为97.084 3 t/hm2,中龄林总碳储量为124.998 5 t/hm2,近熟林总碳储量为116.192 1 t/hm2,中龄林总碳储量最高。土壤层碳储量所占比重最大,在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中分别占到了97.89%、87.47%和73.36%,所占比例依次减少,其中土壤的表层土碳储量含量最高。林下植被的灌木层、草本层和枯枝落叶层碳储量中所占比例较小,在幼龄林中占2.17%,在中龄林中占1.62%,在近熟林中占1.25%,且所占比例随林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关键词:
碳储量 杉木生态公益林 龄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宗明 杨玉盛 邱仁辉 俞新妥 戚继忠
The growth process of Chinese fir trees under the pattern of reserving broad leaved tree species in Chinese fir plantation and in pure Chinese fir stand(control)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ing with the control, the tree height, D.B.H and tree volume increment of Chinese fir under t...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任好
对纯林杉木、杉木福建柏混交林杉木的生长特点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纯林杉木生长落后于混交林杉木。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杉木16年生时单株材积增加了7010%;混交林杉木平均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高峰值出现时间早,峰值大,速生持续时间长。图9参7
关键词:
杉木 纯林 混交林 生长量 生长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