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1)
2023(11194)
2022(10049)
2021(9688)
2020(8257)
2019(19162)
2018(19284)
2017(35933)
2016(20483)
2015(23322)
2014(23353)
2013(23024)
2012(20970)
2011(18785)
2010(18890)
2009(16958)
2008(16700)
2007(14803)
2006(12932)
2005(11242)
作者
(60241)
(49572)
(49537)
(46987)
(31585)
(23945)
(22449)
(19733)
(18869)
(18057)
(17021)
(16729)
(15932)
(15716)
(15404)
(15273)
(15252)
(14799)
(14183)
(14089)
(12714)
(12337)
(12085)
(11343)
(11244)
(11195)
(11128)
(10896)
(10150)
(10001)
学科
(70834)
经济(70759)
管理(63129)
(56310)
(48942)
企业(48942)
方法(33723)
数学(28069)
数学方法(27726)
(20564)
(19560)
中国(18520)
(17520)
业经(17063)
理论(15534)
地方(15527)
(14037)
财务(13964)
财务管理(13933)
(13900)
企业财务(13191)
(13161)
农业(12936)
(12565)
贸易(12559)
(12184)
(12176)
教育(11913)
技术(11817)
(11365)
机构
学院(276632)
大学(276207)
管理(111175)
(99381)
经济(96697)
理学(94265)
研究(93665)
理学院(93161)
管理学(91516)
管理学院(91001)
中国(69028)
科学(61985)
(60513)
(49844)
(48904)
(47006)
业大(45663)
研究所(44820)
中心(42573)
(41860)
农业(39275)
北京(38737)
(37014)
师范(36628)
财经(36528)
(34677)
(34630)
技术(33242)
(33116)
(31878)
基金
项目(190829)
科学(146383)
研究(137629)
基金(133644)
(118482)
国家(117498)
科学基金(98804)
社会(80672)
(77252)
社会科(76173)
社会科学(76143)
基金项目(72330)
自然(67158)
自然科(65493)
自然科学(65472)
(64768)
教育(64339)
自然科学基金(64255)
编号(57581)
资助(55526)
成果(47039)
重点(43226)
课题(40668)
(40654)
(39883)
(39715)
创新(36953)
科研(36657)
计划(36181)
项目编号(35376)
期刊
(113058)
经济(113058)
研究(79595)
中国(58336)
学报(49619)
(44782)
管理(43798)
科学(43737)
教育(38078)
(37102)
大学(36543)
学学(34185)
农业(31366)
技术(25901)
(22211)
金融(22211)
(18748)
业经(18101)
财经(17019)
图书(16996)
经济研究(16138)
科技(14851)
(14422)
理论(14277)
问题(14090)
(13843)
林业(13604)
实践(13371)
(13371)
技术经济(13059)
共检索到414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殷丽琼  刘德和  王平盛  蒋会兵  矣兵  玉香甩  
云南省是中国古茶树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省份,但由于对古茶园栽培管理不当,造成很多古茶树衰退。本研究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对云南保塘古茶树的树冠、树幅、叶层厚度、新梢生长、鲜叶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作-施肥-合理留叶采摘春、秋茶-留养夏梢的措施能明显使茶树生长势增强,产量提高。这对加强古茶树的保护及茶叶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季鹏章  王家金  李慧  詹春红  宋维希  朱兴正  刘大会  汪云刚  金航  
对云南栽培茶树茶(Camellia sinensis)、阿萨姆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及野生茶树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资源的10个形态性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茶、阿萨姆茶和大理茶主要性状有明显差异,多样性指数平均为阿萨姆茶(1.873)>茶(1.868)>大理茶(1.766)。阿萨姆茶形态多样性指数最高,大理茶最低。说明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对云南主要茶区阿萨姆茶茶树种质资源的10个性状数据进行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3个阿萨姆茶茶区(普洱茶区、版纳茶区、滇西茶区)间形态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沈培平  郝春  刘学敏  王玉海  李咏涛  徐蕾  赵辉  廖竞谦  安晓玥  
本文认为,云南省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省份,主要分布在思茅、临沧、西双版纳和保山等地。古茶树及野生群落是茶叶的种质资源库,作为特有的自然资源,其价值除了直接使用价值外,还具有服务生态等间接使用价值以及满足人类精神文化和道德需求的非使用价值和作为物种保险的远期价值。为此,要以当地政府为主导,按照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加大保护力度,减少直接利用,扩大如旅游等延伸产品的开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洋  何春阳  李晓兵  
本文选取普洱茶树的起源地云南作为研究区,综合考虑普洱茶树的自然立地条件与大规模种植的便利条件,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建立栽培型普洱茶树大规模种植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进而划分适宜性等级、分析统计适宜地区的土地数量和空间分布规律,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普洱茶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建立的适宜性评价模型能定量、直观地获取适宜地区的土地数量与空间信息,可操作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2)云南省内,共有面积约为6400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68%的土地比较适宜大规模种植栽培型普洱茶树,还具有较大的规模化种植潜力;3)自然立地条件是决定普洱茶品质及其价值的至关重要因素,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浦绍柳  范承胜  伍岗  蔡丽  邓少春  张艳梅  周玉忠  董辉  毕晓清  郝连奇  
【目的】找出云南不同茶区古树茶的品质差异。【方法】选取比较有知名度的勐海、勐腊、双江3个茶区的12个古树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检测,结合化学成分对茶叶感官品质的影响,分析不同茶区的古树茶在饱满度、浓厚度、苦涩度、鲜醇度和回甘生津度5个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勐海、勐腊、双江3个茶区古树茶的水浸出物平均值分别为49.65%、48.80%、48.66%;茶多酚平均值分别是24.77%、22.44%、22.36%;咖啡碱平均值分别为3.63%、3.42%、3.72%;酯型儿茶素的含量分别为5.55、5.12、5.43 mg/g;游离氨基酸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74%、5.06%、5.49%,酚氨比平均值分别为5.3、4.45、4.08。【结论】不同的内含化学成分,使得各茶区的古树茶感官品质明显不同。勐海茶区的古树茶滋味浓厚,口腔饱满度高,稍有涩味,回甘生津度明显;勐腊茶区的古树茶滋味醇柔,滑顺,茶汤浓稠,苦涩度低;双江茶区的古树茶滋味鲜醇、甘甜,涩味明显,回甘生津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友勇  王家金  梁名志  刘本英  田易萍  孙雪梅  包云秀  徐丕忠  蒋会兵  周萌  
以云南省勐海县、昌宁县和思茅区茶树品种园的7个茶树品种1芽4叶为试材,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弄清云南不同茶树品种氟的富集特征,为选育低富集氟大叶茶树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上述地区7个茶树品种中氟含量均值为62.07~113.50 mg/kg,除思茅区外均以云抗10号氟平均含量最低,均值差异为最不显著。LSD多重比较表明,在地区内品种间和品种内地区间氟的含量均值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品种内尤以勐海县茶树品种中氟的含量均值差异为最不显著居多。因此,云抗10号可作为云南大叶种茶树对氟富集特征研究和大叶种茶树低氟选育工作的模式材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玲  蒋会兵  何青元  孙云南  陈林波  唐一春  刘本英  
【目的】调查分析文山州古茶树资源特征,为其有效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调研和走访等方法,对文山州境内的古茶树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文山州古茶树资源物种丰富,表型多样;目前共发现古茶树资源分布点43个,记录到5种、2变种,古茶树资源储量8583株;古茶树平均树高6.89 m、平均基围1.35 m、平均分枝高度0.63 m、平均冠幅29.25 m2,4个树体性状变异系数平均为52.11%;古茶树总体长势良好,其生长势为旺盛、一般、较差、濒死和死亡植株分别占调查总数的64.8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柴勇  朱华  孟广涛  施济普  杨国平  
用种群结构、存活曲线、扩散系数、最近邻体指数及Ripley’s K函数等分析了云南哀牢山野生古茶树群落优势树种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2 hm2样地内记录到胸径≥1.0 cm的乔木2 894株,隶属于22科38属48种。普洱茶个体数量最多,重要值排名第一,木果石栎重要值排名第二,但具有最大的相对优势度。该群落应为以普洱茶、木果石栎等为优势树种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类型,目前处于群落演替的顶极阶段。10个优势树种中,木果石栎、红花木莲、腾冲栲3个树种幼苗、幼树较少,大树较多,属衰退型种群,分布格局在大多数尺度下呈随机分布,聚集程度随径级增大而增加。普洱茶、硬斗石栎和针齿铁仔3个树种中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田  沈晓进  李法营  韦玲长  蓝增全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17份茶树样品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2条ISSR引物共产生193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为100.0%。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50~0.88。通过UPGMA法,可将17份材料分为2个大类,第1大类为"红毛茶",第2大类又可分成2个亚组,其中组Ⅰ包括双江古茶树和永德大叶种,而组Ⅱ包括勐库群体品种、勐海大叶种和部分凤庆大叶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双江古茶树与采自永德的茶树亲缘关系最近,而与采自勐海和凤庆大叶种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国育  高峻  武卫  段学良  黄伟  邵宛芳  李荣春  李丹桐  彭子芸  陈蕊  
根据茶园的生态环境,结合食用菌覆土栽培的技术要求,开展了"茶树与食用菌复合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和食用菌复合栽培模式具有增加茶园产出与收入;提高茶叶品质与产量;培肥茶园土壤;节省劳力减少支出等优点。为改变茶园种植管理模式单一、总体效益低,改善茶园环境,提高茶园综合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冉隆珣  玉香甩  曾莉  肖强  汪云刚  
对勐海茶区云南大叶种茶树茶饼病发生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茶饼病始发期为8月初,盛发期为8~12月。茶树品种和叶位与抗病性相关。协调使用栽培措施和药剂防治抑制该病,效果比较明显,可减免茶叶产量的损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军营  杨宇虹  邓建华  殷红惠  王伟  段燕平  何元胜  
KRK26是引自津巴布韦的烤烟新品种,其在云南烟区的栽培技术尚不成熟,以植烟密度、施肥量、留叶数和留叶方式4个关键生产技术为试验因素,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以烟株的田间表现和产量产值为评价指标,对KRK26的最佳栽培措施进行筛选。结果表明,KRK26在云南烟区种植时,以株行距55 cm×120 cm、每公顷施氮量75~105 kg、留叶数22片、打顶时去掉下部2~4片叶为最优栽培技术组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一春  杨盛美  季鹏章  汪云刚  宋维希  矣兵  马玲  
云南是茶树的起源地和多样性中心,野生茶树资源种类众多、分布广泛。野生茶树具有进化上原始、抗逆性强、含有特异的生化成分等特性,是重要的遗传资源。概述了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多样性、利用价值及保护研究进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本英  宋维希  孙雪梅  蒋会兵  马玲  矣兵  季鹏章  汪云刚  王平盛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茶树种质资源种类众多,遗传多样性丰富,在茶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总结了60多年来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在考察征集、保存保护、鉴定评价与共享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发展方向的建议。提出今后应加强珍稀濒危茶树种质的收集保存、生态型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利用、生物技术在优良茶树种质创新中的应用、优良基因的发掘和功能研究以及利用平台的构建、物种或种群保护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等重点领域的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季鹏章  王家金  刘大会  宋维希  詹春红  李慧  朱兴正  金航  梁名志  
对茶Camellia sinensis 104份(含其变种阿萨姆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87份,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 15份)分别进行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和氨基酸总量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茶种、阿萨姆茶种质资源生化性状有明显差异,表现出显著的生化多样性,多样性水平较高,而大理茶生化性状多样性则相对较低。水浸出物等4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阿萨姆茶(15.42%)>茶(15.22%)>大理茶(12.68%)。对云南主要茶区阿萨姆茶种质进行茶叶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和氨基酸总量等分析揭示,不同茶区茶树种质资源间存在一定差异。水浸出物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