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8)
- 2023(8938)
- 2022(7557)
- 2021(6912)
- 2020(5912)
- 2019(12739)
- 2018(12433)
- 2017(22984)
- 2016(13432)
- 2015(14397)
- 2014(14222)
- 2013(13667)
- 2012(12611)
- 2011(11335)
- 2010(11163)
- 2009(9812)
- 2008(9726)
- 2007(8529)
- 2006(7128)
- 2005(6199)
- 学科
- 济(42228)
- 经济(42172)
- 管理(33913)
- 业(33739)
- 企(26414)
- 企业(26414)
- 方法(20603)
- 数学(18222)
- 数学方法(17988)
- 学(13612)
- 农(13174)
- 财(12823)
- 中国(12196)
- 业经(9359)
- 贸(9246)
- 贸易(9246)
- 理论(9165)
- 易(9021)
- 制(8846)
- 农业(8827)
- 技术(8724)
- 务(8412)
- 财务(8395)
- 财务管理(8380)
- 企业财务(8047)
- 银(8004)
- 银行(7933)
- 行(7501)
- 融(7472)
- 金融(7468)
- 机构
- 学院(182699)
- 大学(181722)
- 研究(67795)
- 济(65779)
- 经济(64300)
- 管理(62619)
- 理学(54937)
- 理学院(54218)
- 管理学(52872)
- 管理学院(52581)
- 科学(48419)
- 农(48072)
- 中国(47312)
- 农业(38737)
- 京(38525)
- 业大(38472)
- 所(37565)
- 研究所(35220)
- 财(29916)
- 中心(29660)
- 江(27526)
- 农业大学(25735)
- 院(25152)
- 财经(24493)
- 技术(24035)
- 省(23650)
- 北京(23640)
- 范(23016)
- 师范(22517)
- 经(22433)
- 基金
- 项目(134979)
- 科学(102708)
- 基金(95721)
- 家(90235)
- 国家(89491)
- 研究(87487)
- 科学基金(72954)
- 省(55165)
- 社会(53251)
- 自然(51450)
- 基金项目(51044)
- 社会科(50422)
- 社会科学(50408)
- 自然科(50329)
- 自然科学(50302)
- 自然科学基金(49434)
- 划(47395)
- 教育(41933)
- 资助(39189)
- 编号(32603)
- 重点(31944)
- 计划(29878)
- 创(28787)
- 部(28530)
- 发(28058)
- 科技(27745)
- 科研(27213)
- 创新(26965)
- 业(25816)
- 成果(25294)
共检索到256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丽 张亮 李蓬勃 刘福 王越 孔祥波 张苏芳 张真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杨树生长和害虫抗性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影响,探索营造既生长良好又抗旱、抗虫的杨树栽培方式,为提高人工林的森林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3年3月在河南孟州林场采用欧美杨108号(108杨)、N3016杨、丹红杨和南杨4种黑杨派无性系以纯无性系及4种无性系混合栽培的方式,通过抽样调查评估不同栽培方式对无性系长势、存活率及对杨树重要食叶害虫春尺蠖种群密度的影响;在2013年严重干旱部分无性系死亡的情况下,以抗旱较强的108杨作为补植树种于2014年3月对各小区进行补植,然后调查研究以108杨与其他品系混栽后各处理的生长状况及对春尺蠖的抗虫性。【结果】2013—2016年间5种处理的年平均树高生长率和年平均胸径生长率都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补植108杨后,2016年丹红杨和南杨的树高、胸径都显著大于N3016杨。2013年108杨和N3016杨的当年存活率显著高于丹红杨和南杨(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丽 刘福 王越 孔祥波 张苏芳 李如华 张真
[目的]以2种黑杨派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观察杨小舟蛾产卵后产卵植株和邻近植株对幼虫生长的影响并测定各处理叶片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变化,探讨2种黑杨派无性系在杨小舟蛾产卵后是否产生诱导抗性。[方法]杨小舟蛾在欧美杨108号(108杨)和欧美杨111号(111杨)产卵后,观察幼虫取食产卵植株、邻近植株和对照植株叶片的存活状况,再分别测定3种处理叶片的可溶性糖、全N、游离氨基酸、单宁和总酚5个指标的含量变化,研究2种黑杨派无性系诱导抗性的产生情况。[结果]取食2种黑杨派无性系3种处理叶片的幼虫存活率均差异不显著。108杨的产卵植株和邻近植株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111杨的产卵植株和邻近植株的二糖和全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植株,且产卵植株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同时,108杨邻近植株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产卵植株和对照; 111杨的产卵和邻近植株的总糖/全N值都显著高于对照。108杨产卵植株的单宁和总酚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而邻近植株的二者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111杨产卵植株的单宁和总酚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同时邻近植株的单宁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总酚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杨小舟蛾产卵使2种黑杨派无性系的产卵植株和邻近植株的营养物质含量都发生改变并且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不同程度增加。所以,2种黑杨派无性系的产卵和邻近植株都产生了一定的诱导抗虫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善文 姜岳忠 王桂岩 王卫东 乔玉玲
利用 9年生黑杨派 10个无性系试验林材料进行了生长与材性等 14个性状的遗传分析及选择研究。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测表明 ,无性系间 14个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各性状无性系重复力在 0 85 2~ 0 987。说明这些无性系在多个性状上存在广泛遗传差异 ,并且这种差异受较强的遗传控制 ,从中进行多性状遗传改良是可行的。经多性状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选出卡帕茨、5 0杨、I 6 9三个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无性系 ,其中卡帕茨为新选无性系 ,在该试验林中生长量最高 ,材积超I 2 14杨 6 9 7%、超中林 4 6杨 7 9% ,且材质优良 ,适宜推广应用
关键词:
黑杨派 无性系 遗传分析 联合选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俊修 陈甘牛 李善文 乔艳辉 仲伟国 李庆华 董玉峰 吴德军
【目的】为研究重金属Cd对林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探讨林木对Cd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日渐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对黑杨派的5个无性系进行沙培试验,测定其地径和苗高生长量及8个生理生化指标,评价不同无性系抗Cd2+胁迫的能力。【结果】镉胁迫导致无性系的CAT及MDA含量较CK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POD和SOD活性较CK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中L35、鲁林9号、鲁林16号的POD活性始终排在前3位;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加,无性系L35、I-107和中菏1号的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较CK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L35、I-107和中菏1号的叶绿素含量始终排在前3位。各无性系的地径和苗高在Cd胁迫下存在差异,苗高达到显著水平,而地径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参试无性系苗高性状较地径对Cd的胁迫更为敏感。【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对5个无性系生长量及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L35、中菏1号和I-107的抗重金属Cd能力较强,可作为修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理想无性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青兰 韩友吉 乔艳辉 谢孔安 李双云 董玉峰 李善文 张升祥
【目的】本研究以10个黑杨派无性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无性系的抗旱能力,筛选出抗旱性强的优良无性系,旨在为干旱立地杨树品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盆栽试验的方法模拟干旱胁迫,共设置4个水分梯度,测定10个无性系在不同缺水程度下的9个指标变化,探究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对各无性系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持续干旱胁迫下,10个无性系之间的苗高增量、地径增量和生物量增量差别明显,其中无性系1733和1627与对照2025差异显著。除无性系1716外,其余各无性系的叶绿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轻度干旱时小幅度增加,在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时下降。各供试无性系叶片的细胞膜透性随干旱时间的延续呈升高趋势,在重度干旱胁迫下,细胞膜通透性增至最大,增幅最大是无性系1716、1722,增幅最小的是无性系1733、1641。丙二醛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在中度干旱时含量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后降,在中度干旱下活性最大,与正常供水相比,无性系1627和1733的SOD活性升高幅度最大,无性系1733和1641的POD活性升高幅度最大。渗透调节物质积累随干旱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在重度干旱下,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增大幅度最高的均是无性系1627和1733,与对照2025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在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10个无性系的抗旱能力强弱依次为1733、1627、I-107、1641、1640、1725、1723、2025、1716、1722。【结论】干旱胁迫下10个无性系的各项指标变化不同,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初步认为无性系1733和1627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可作为干旱立地的试验材料进行进一步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金花 刘喜荣 卢孟柱 刘长敏 张绮纹
【目的】对13个黑杨派无性系3年生人工林上、中、下3个冠层水平上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片总厚度等解剖性状,气孔密度和长度等气孔性状以及生长性状的变异及性状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用于对生长性状的间接选择研究,以提高选择效率和缩短育种周期。【方法】选用2根1干、规格一致的苗木营建试验林,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5株×5行共计25株小区,3次重复区组,株行距3 m×5 m,每个区组选2株平均木,依照树冠自然分枝轮序,由上至下依次分上、中、下层,在各冠层南面方向上各取1个代表性一级分枝,选取其成熟叶片测定叶片性状,并连年测定1~4年生长性状,对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以生长性状(3年生和4年生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禹博 樊军锋 梁军 周永学 李周岐
【目的】从5年生69杨(从美洲黑杨中选育的优良无性系)天然杂种初选优良无性系对比试验林中选出抗溃疡病的杨树新品种。【方法】在杨树溃疡病高发期的7月中旬和9月下旬,调查每株无性系距地面0.3~1.8m枝干上的病斑数及胸径,计算各个杨树无性系的感病率和感病指数。【结果】高度抗病的杨树无性系有03-南-2-21、03-北-27-1和03-北-3-1;抗病的无性系有03-南-5-11、03-南-1-13和03-南-4-24,高度感病的无性系有03-南-4-1、03-北-1-7、03-南-3-2和03-北-1-15。【结论】03-南-2-21可以成为速生抗病性好的杨树新品种。
关键词:
美洲黑杨 溃疡病 抗病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金花 宋红竹 牛正田 张绮纹
以辽宁西部的7个黑杨派优良无性系为试材,以13年生的生长量(胸径、树高、)和材性性状(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壁腔比和1%NaOH抽提物)为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6个性状在7个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胸径和树高的重复力较高。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与DTOPSIS法对7个无性系进行生长与材性综合评价,47号杨的综合表现最好,这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在无性系优劣排序上基本吻合,但无性系间的Ci值差异十分明显,而灰色关联度差异不大。此外,还对分析中各性状权重的确定进行了探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金花 宋红竹 周春江 牛正田 张绮纹 王斌
以我国北方地区杨树人工林广泛种植的10个黑杨派品种(36杨、50杨、107杨、108杨、111杨、加杨、沙兰杨、I-214杨、109杨和110杨)为实验材料,先进行了苗期形态特征分析,并利用AFLP标记技术,选用E-TA/M-CAG和E-TC/M-CAG两对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获得了12条特异性条带,建立了这10个杨树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每个品种的扩增带型互不相同,可为杨树品种或无性系鉴定提供独特的特征。结果表明:利用AFLP DNA指纹图谱可以灵敏地鉴别相近无性系并与形态学鉴别分类结论相吻合,表明DNA指纹鉴定配合形态学鉴定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秦军 黄国伟 丁昌俊 张新叶
以美洲黑杨杂交子代2年生的高(H4)、低(L3)生长势无性系及父本(F)为试验材料,比较其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及对有效光辐射(PAR)和CO2响应等生理特征差异。结果表明:H4,L3,F的Pn日变化曲线没有显著的双峰现象,H4的光合优势主要集中在6:00-12:00之间;光响应曲线数据分析表明:3个系号除暗呼吸速率(Rd)外,最大光合速率(Pnmax)、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等存在显著差异,H4的Pnmax最大,为21.47μmol·m-2s-1,超过L3达39.42%,其LCP最小,仅15.09μmol·m-2s-1,LSP值又最大,分别超过L...
关键词:
美洲黑杨 杂交 生长势 光合特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敏丽
试验以赤茄,GS2,CRP和托鲁巴姆等4个野生茄子为砧木,以油罐茄、黑又亮、短把黑、快圆茄和二民茄等5 个山西省主栽品种为接穗,进行了茄子嫁接栽培的田间试验和果实品质的测试。结果表明:茄子嫁接成活率可达 88.5%以上;4个供试砧木中,托鲁巴姆对茄子黄萎病的抗病性最强;20个砧穗组合中,快圆茄/托鲁巴姆的综合指标最佳,与对照相比,发病率降低41.7%,总产量增加75.4%;嫁接株果实品质的主要指标没有下降。
关键词:
茄子 嫁接 黄萎病 砧木 抗病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立钦 郑勇平 吴纪良 孙品雷 杨彤
报道了美洲黑杨I 69杨×小叶杨F1的 5个新无性系及亲本I 69水培苗对盐胁迫反应的试验结果。采用Hoagland Snhyder ( 1 933)溶液加氯化钠的盐胁迫液水培和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 ,设 4个盐胁迫水平 (A ,B ,C ,D) ,其含盐量分加别为 1g·L-1,2g·L-1,3g·L-1和 0g·L-1,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 ,生物量、叶面积和苗高等是对盐胁迫反应比较敏感的指标。通过应用“坐标综合方法”对 9个生长指标综合评定 ,6个无性系的抗盐能力顺序为 80 1 1 7>80 1 0 5>80 1 0 6>I 69>80 1 0 8>80 1 2 1。表 8参 4
关键词:
胁迫 抗盐性 黑杨派 无性系 水培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童再康 郑勇平
对美洲黑杨新无性系各项试验历时 8a所测定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根据杨树木材的主要工业用途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 ,对 9大类已研究的性状进行分类 ,目的是为浙江省及周边省区建立评价优良新无性系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影响特定工业用材的关键指标 ,并按浙江省黑杨派无性系栽培的不同立地条件确定了最低限值 ,建立了衡量黑杨派新无性系工业用材适用性的具体系列指标 ,为新无性系生产推广及预测工业用材定向培育林的营林效果提供了估测标准。表 5参 1 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暝 黄秦军 丁昌俊 苏晓华
以美洲黑杨不同生长势的杂种F1及其亲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冠层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和碳、氮含量,分析不同生长势美洲黑杨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之间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势杂种F1的δ13C值及碳、氮含量均差异显著,超亲杂种F1在每个冠层的叶片δ13C值和碳、氮含量均显著大于低亲杂种F1;美洲黑杨叶片δ13C值与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2=0.941);叶片δ13C和碳、氮含量存在空间分布差异,树冠上层显著大于中层,下层最小;超亲杂种F1的水分利用效率(WUE)高于低亲杂种F1,但低亲杂种F1的氮素利用效率(NUE)极显著大于超亲杂种F1,WUE和NUE之间呈现显著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解荷锋 于中奎 陈一山 张绮纹 徐红
黑杨派基因库内无性系生长特性的遗传分析解荷锋,于中奎,陈一山,张绮纹,徐红关键词黑杨派,基因库,生长特性,遗传变异黑杨派杨树在杨属栽培种中速生性能及经济价值最高[1],其中尤以美洲黑杨为佳。我国从长江流域到黑龙江以南,广大平原地区都适宜生长[2]。为...
关键词:
黑杨派,基因库,生长特性,遗传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