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4)
2023(8899)
2022(7459)
2021(6767)
2020(5609)
2019(12214)
2018(12152)
2017(21520)
2016(12552)
2015(13892)
2014(13675)
2013(12822)
2012(11743)
2011(10556)
2010(10417)
2009(9123)
2008(8950)
2007(7786)
2006(6632)
2005(5638)
作者
(39693)
(33116)
(32947)
(31109)
(21017)
(16158)
(14694)
(13213)
(12675)
(11599)
(11496)
(11059)
(10892)
(10639)
(10430)
(10396)
(9998)
(9826)
(9697)
(9436)
(8730)
(8248)
(8244)
(7621)
(7589)
(7409)
(7377)
(7208)
(6851)
(6831)
学科
(38423)
经济(38366)
管理(31358)
(29058)
(22269)
企业(22269)
方法(16099)
数学(14117)
数学方法(13966)
(13433)
(12858)
中国(11914)
(11435)
(9564)
业经(8972)
理论(8860)
农业(8752)
(8474)
贸易(8473)
(8223)
(7810)
技术(7387)
地方(7294)
教育(7283)
(7074)
银行(7015)
(6694)
(6693)
环境(6685)
财务(6674)
机构
学院(170520)
大学(168709)
研究(64144)
(60084)
经济(58666)
管理(58073)
理学(50600)
理学院(49916)
管理学(48704)
管理学院(48439)
(45433)
科学(45278)
中国(44905)
农业(36715)
(36224)
业大(35461)
(35309)
研究所(32999)
中心(28448)
(27277)
(26700)
农业大学(24271)
(23527)
技术(23144)
(23003)
(22772)
师范(22296)
北京(21950)
财经(21823)
(21073)
基金
项目(125605)
科学(95838)
基金(88415)
研究(83213)
(82951)
国家(82260)
科学基金(67136)
(51867)
社会(50119)
基金项目(47490)
社会科(47285)
社会科学(47272)
自然(46875)
自然科(45817)
自然科学(45797)
自然科学基金(44973)
(44534)
教育(39774)
资助(34871)
编号(32719)
重点(30039)
计划(27518)
(26786)
(26761)
(26174)
成果(25398)
科技(25298)
创新(25041)
科研(25025)
课题(24591)
期刊
(61967)
经济(61967)
研究(44306)
学报(42373)
(40531)
中国(38016)
科学(33228)
大学(29822)
学学(28711)
农业(27666)
教育(24121)
(20414)
管理(19442)
(15293)
技术(13813)
业大(13030)
(11771)
金融(11771)
业经(11384)
(11229)
农业大学(11112)
经济研究(10792)
财经(10267)
科技(9760)
(8810)
林业(8631)
问题(8260)
资源(8156)
职业(7974)
中国农业(7397)
共检索到245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殿荣  陈温福  徐正进  张文忠  刘义玲  
对不同水稻栽培方式群体株高、叶片和穗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乳苗抛栽群体株高低于手插秧和抛秧,不同栽培方式株高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乳苗抛栽群体上层叶片比较平展,穗型比手插秧方式和抛秧方式小,各形态特征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群体形态特征的影响较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荣湘民  刘强  彭建伟  朱红梅  陈静彬  
为探讨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根系特征的差异 ,加速高蛋白水稻品种的选育与合理栽培 ,于 1999至 2 0 0 0年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 .结果表明 :高蛋白水稻品种 (组合 )湘早籼 2 4号和威优 5 6根系的干重、α 萘胺氧化力、7种金属养分离子的吸收量在水稻 5个生育时期均明显高于对照湘早籼 13号、中优早 81号和金优 974 .三壮三高栽培法可明显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 ,提高水稻根系的α 萘胺氧化力和金属养分离子的吸收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惠哲  朱德峰  饶龙兵  林贤青  张玉屏  
以高产水稻品种两优培九和II优7954为材料,研究强化栽培对水稻中后期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栽培在单位面积穗数不占优势下,主要是通过改善水稻后期群体质量,促进大穗形成从而实现增产。在强化栽培适宜种植密度下,抽穗期功能叶的配置比较合理,叶片宽且挺,能较好的截获光能,且水稻抽穗期至花后20 d的叶面积衰退率较少,有利于抽穗后光合能力的提高和物质积累,抽穗期茎鞘物质积累多,有利于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保证水稻大穗形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际  郭熙盛  王允青  许征宇  鲁剑巍  
【目的】于2007—2008连续2年在不同水稻栽培模式和秸秆还田方式下,研究油菜、小麦秸秆腐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方法】在水稻常规栽培和节水灌溉栽培模式下,采用尼龙网袋研究法。将装满秸杆的网袋放在水稻田表层和埋入土中,模拟秸秆覆盖还田和土埋还田。【结果】秸秆还田后,在0-30 d腐解较快,后期腐解速率逐渐变慢。油菜秸秆在水稻节水栽培模式下,采用土埋还田腐解率最大,90 d时腐解率达61.06%。试验结束时,小麦秸秆累计腐解率为48.88%-59.95%,油菜秸秆为50.88%-61.06%。常规栽培模式下,秸秆覆盖还田腐解率>秸秆土埋;节水栽培模式下,秸秆土埋>秸秆覆盖。秸秆覆盖还田时,两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海明  肖小平  逄焕成  聂泽民  李玉义  汤文光  于天一  汪柯  李强  杨光立  
为探明洞庭湖平原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和产量的影响,以常规稻和杂交稻为材料,对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手插和机插3种栽培方式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和产量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抛栽和手插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在分蘖期、齐穗期和灌浆期均显著高于机插,但各栽培方式间在成熟期无显著差异。2)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在水稻主要生育期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3)手插早稻的颖花数/叶面积、实粒数/叶面积和粒重/叶面积分别比机插平均增加17.7%、20.6%和10.0%,抛栽晚稻分别比机插平均增加29.1%、37.3%和12.1%。4...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洋  蔺芳  詹乃才  任敏  
通过豫北地区6 a定位试验,以撂荒地为对照,研究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单播、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单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3种不同的栽培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与有机碳垂直分布的影响,并探讨了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人工草地建植后,土壤团聚体形态结构改善较为明显;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组成以5.00~3.00和3.00~2.00 mm粒径为主(比例为35.55%~57.12%);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以<0.01)。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形维数值均与小粒径团聚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舒  张巧玲  陈小山  贾贞标  上官清河  吕亮  常向前  杨小林  陈其志  
对旱育免耕抛栽、小苗机插、盘育免耕抛栽、油林免耕套播、常规栽插等5种栽培方式下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与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油林免耕套播可抑制水稻苗瘟和叶瘟的发生,5种栽培方式对穗颈瘟和纹枯病的发生程度有一定影响,对稻曲病的发生没有影响;小苗机插偏方式下二化螟的发生较轻,其它4种方式之间发生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杰  张洪程  董洋阳  倪晓诚  杨波  龚金龙  常勇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目的】研究稻麦两熟制下,不同生态区栽培方式对不同类型品种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栽培方式及配套品种的科学选用与区划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熟晚粳、早熟晚粳、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4种类型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两种)为材料,采用手栽、机插和直播3种栽培方式,在苏南太湖稻区常熟(31.4°N)、苏中里下河稻区姜堰(32.3°N)与兴化(32.6°N)和苏北淮北稻区东海(34.5°N)3个不同生态区,比较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结果】不同栽培方式水稻产量差异极显著,手栽最高,直播最低;与手栽相比,机插和直播每667 m2分别减产20—50 kg和8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亚鹏  董鲜  周毅  薛林  洪立洲  徐阳春  沈其荣  郭世伟  
选用长期定位水稻旱作试验土壤,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稻旱作方式对后作大麦产量、产量构成及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旱作均较水作有利于后作大麦的生长;水稻旱作的后作大麦株高均高于水作后作大麦,产量及其构成也均优于水作后作大麦;在不同水稻旱作方式中,水稻盖草旱作后作大麦的冬前分蘖发生早,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略高于其他旱作处理,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分别较覆膜旱作和水作高10.84%和17.43%。大麦养分累积则表现为:氮累积量各生育阶段均以前茬盖草旱作处理的为最高,在成熟期达到每盆958.85mg,而磷累积量则是生育前期最高,钾累积量则是生育后期最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禹盛苗  许德海  林贤青  
早、晚直播稻和抛栽稻与常规的移栽稻相比,两种栽培方式在高产特性上具有相似性,与常规移栽法不同的特点是,营养生长期缩短,主茎叶片数减少,植株变矮;分蘖早而多,早发优势明显,够苗期早,分蘖成穗率较低,分蘖穗经济性状较好;中后期个体生长健壮,绿叶面积大,通风透光性能好,生物产量高;有效穗数多,但下层穗比例高,穗型偏小。因此,在确保多穗的基础上,争取大穗是直播和抛栽稻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佑宏  王治虎  张舒  张瑞洋  杨小林  
采用旱育免耕抛栽、小苗机插、盘育免耕抛栽、油林免耕套播、直播、常规栽插6种栽培方式,比较水稻发育进程、主要病害严重程度以及产量的差异,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稻瘟病、稻曲病、水稻纹枯病发生程度的影响,为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直播和常规栽插稻叶龄发育进程总体快过免耕抛栽方式;不同栽培方式之间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发生程度均有差异,产量从高到低顺序为常规栽插、小苗机插、直播、盘育免耕抛栽、旱育免耕抛栽和油林免耕套播。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的生育进程、主要病害的发生程度和产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常规栽插和小苗机插方式病害发生的总体情况优于其余4种栽培方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煦  刘强  荣湘民  彭建伟  谢桂先  张玉平  石其伟  
为了探明不同栽培方法对稻米蛋白质产量的影响机理,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4种栽培方法对湘早籼29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糙米全氮、蛋白氮含量及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栽培改良I与习惯栽培法相比,能够有效提高水稻功能叶硝酸还原酶(NR)、蛋白水解酶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提高糙米全氮、蛋白氮的含量与籽粒蛋白质产量,其中全氮含量提高了17.86%,蛋白氮提高了17.96%,籽粒蛋白质产量提高了29.6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红梅  刘强  荣湘民  彭建伟  谢桂先  陈军文  
比较研究了3种栽培法对水稻植株生长,光合速率,植株及籽粒全N,P,K含量,糙米全N,蛋白N含量,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拟栽培法最优,"三壮三高"栽培法次之,常规栽培法最低.与常规栽培法相比,初拟栽培法、"三壮三高"栽培法的糙米蛋白质含量,早稻分别增加了11.36,8.63g/kg,晚稻分别增加了8.33,6.19g/kg,早稻产量分别提高了19.14%,9.57%,晚稻产量分别提高了22.49%,13.5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瑛1  2  丁广大1  2  蔡红梅2  徐芳森1  2  石磊1  2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常规种“华双5号”和杂交种“华油杂1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考察直播、直接拔苗移栽和锄头辅助拔苗移栽方式下油菜全生育期根系形态构型、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播种时间和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同一生育期2个品种直播油菜的根系形态指标(根干质量、主根长、主根直径和根体积等)显著高于锄头辅助拔苗移栽,锄头辅助拔苗移栽油菜的根系形态指标显著高于直接拔苗移栽;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各处理间具有显著差异,表现为直播>锄头辅助拔苗移栽>直接拔苗移栽。同一处理,相同时期华油杂10号根系形态指标、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华双5号。油菜地上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瑛  丁广大  蔡红梅  徐芳森  石磊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常规种"华双5号"和杂交种"华油杂1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考察直播、直接拔苗移栽和锄头辅助拔苗移栽方式下油菜全生育期根系形态构型、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播种时间和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同一生育期2个品种直播油菜的根系形态指标(根干质量、主根长、主根直径和根体积等)显著高于锄头辅助拔苗移栽,锄头辅助拔苗移栽油菜的根系形态指标显著高于直接拔苗移栽;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各处理间具有显著差异,表现为直播>锄头辅助拔苗移栽>直接拔苗移栽。同一处理,相同时期华油杂10号根系形态指标、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华双5号。油菜地上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