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6)
- 2023(12541)
- 2022(11075)
- 2021(10419)
- 2020(8804)
- 2019(20109)
- 2018(20110)
- 2017(38103)
- 2016(21166)
- 2015(23673)
- 2014(23690)
- 2013(23314)
- 2012(21197)
- 2011(19187)
- 2010(19063)
- 2009(17568)
- 2008(17354)
- 2007(14974)
- 2006(13149)
- 2005(11678)
- 学科
- 济(77736)
- 经济(77617)
- 管理(65738)
- 业(57981)
- 企(49784)
- 企业(49784)
- 方法(35110)
- 数学(29962)
- 数学方法(29618)
- 财(22739)
- 农(21024)
- 学(19771)
- 中国(19450)
- 制(18695)
- 业经(18477)
- 环境(16522)
- 地方(15301)
- 务(14493)
- 财务(14425)
- 财务管理(14394)
- 和(13885)
- 企业财务(13664)
- 农业(13650)
- 理论(13560)
- 划(13340)
- 贸(13034)
- 贸易(13026)
- 体(12925)
- 技术(12818)
- 易(12661)
- 机构
- 大学(299385)
- 学院(297361)
- 管理(116692)
- 济(111712)
- 经济(109100)
- 研究(101674)
- 理学(101234)
- 理学院(100076)
- 管理学(98305)
- 管理学院(97783)
- 中国(73177)
- 科学(66234)
- 京(64330)
- 农(54096)
- 财(53879)
- 所(52386)
- 业大(49236)
- 研究所(47999)
- 中心(45211)
- 江(43824)
- 农业(42836)
- 财经(42643)
- 北京(40383)
- 经(38625)
- 范(38403)
- 师范(37943)
- 院(36669)
- 州(35409)
- 经济学(32729)
- 省(31974)
- 基金
- 项目(209605)
- 科学(163028)
- 基金(150945)
- 研究(149910)
- 家(133570)
- 国家(132511)
- 科学基金(112310)
- 社会(92278)
- 社会科(87309)
- 社会科学(87286)
- 省(82945)
- 基金项目(80927)
- 自然(75096)
- 自然科(73220)
- 自然科学(73201)
- 自然科学基金(71866)
- 划(70227)
- 教育(68055)
- 资助(61510)
- 编号(60531)
- 成果(49244)
- 重点(47399)
- 部(45542)
- 发(44156)
- 创(43788)
- 课题(42022)
- 创新(40949)
- 科研(40390)
- 制(39946)
- 计划(39521)
共检索到429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云艳 马殿荣 李金英 马巍 陈温福
以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混插其中杂草稻的生长状况。在两种杂草稻密度下,相对于分蘖中等、直立穗型沈农265,分蘖力强、大冠层、弯曲穗型辽盐16都能显著降低移栽稻田中杂草稻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分蘖、植株干物重。在12株/m2杂草稻干扰下,齐穗期沈农265的有效穗数、叶面积指数、干物重明显下降,这些最终会导致其产量的下降,而辽盐16的穗数、干物重等因子下降并不明显。在两种株型中,辽盐16对杂草稻竞争力强,这对农业生产中杂草稻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水稻 杂草稻 株型 竞争 防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贵 吴竞仑 王一专 刘丽萍
【目的】筛选具有较强抑制杂草特性的主栽水稻品种,探索以水稻杂草生态关系为基础的水稻田杂草生态管理技术。【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建立各水稻品种与稗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生物群落,定量分析各水稻品种对田间杂草的抑制效果。【结果】两优华6号移栽后即表现出较强的抑制稗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能力。移栽后50d大多数水稻品种对稗草萌发的抑制率为79.14%—88.84%,对稗草干重的抑制率为84.44%—90.23%,但对阔叶杂草的抑制作用差异较大,两优932和PI312777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所有杂草萌发、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作用,移栽后50d对杂草发生株数的抑制率超过80%,对杂草干重抑制率...
关键词:
水稻品种 抑制作用 杂草 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云艳 马殿荣 李金英 陈温福
本文以栽培稻沈农265和杂草稻WR04-12为试验材料,研究盆栽试验条件下杂草稻与栽培稻地上部分的营养竞争。结果表明,在完全控制条件下,任何肥力下,杂草稻吸收养分的能力明显强于栽培稻沈农265。杂草稻在与栽培稻的营养竞争中,始终表现出较强的种间竞争优势,杂草稻竞争使栽培稻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显著降低。增加施氮量对杂草稻和栽培稻的营养吸收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相对更有利于杂草稻。
关键词:
栽培稻 杂草稻 营养 竞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慧丽 王平 姚琳 毛建辉 卢代华 胡容平 吴江 龚学书 肖兰英
为了明确杂糯间栽技术在不同生态条件下控制稻瘟病的效果,在四川省的叙永、资中、营山、蒲江、雅安5个不同的生态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杂糯间栽在不同生态区不同发病程度下对稻瘟病的控制作用不同。在发病较重的生态区(叙永,发病率86.46%,病指53.61),间栽糯稻发病程度与净栽糯稻无显著差异。在发病较轻的生态区(营山,发病率6.90%,病指1.08),部分间栽处理中糯稻发病程度极显著低于净栽。在叙永,杂糯间栽对感病糯稻叶瘟的控制效果在12%~26%,对颈瘟的效果为0;在发病较轻的雅安、营山,对叶瘟的控制效果最高达到46%~88%,对糯稻颈瘟控制效果的范围在11%~76%。总体来说,在发病较轻的生态区...
关键词:
水稻 杂糯间栽 稻瘟病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蓓 何雨 吴蓉 沈亚芳 王洋 赵光武
杂草稻Oryza sativa f. spontanea是一种伴生性的稻田恶性杂草,和栽培稻Oryza sativa同属禾本科Poaceae稻属Oryza,具有生长势强、易脱粒、休眠性强、耐逆等特性;其起源主要是由栽培稻品种去驯化而成。杂草稻的发生严重影响栽培稻产量,降低稻米品质,影响稻种纯度,且难以防除。中国杂草稻发生分布不均,在广东、辽宁、宁夏、江苏、江西、黑龙江、安徽、山东、浙江等地均有发生,且发生程度不同。其发生原因主要有农机跨区作业、栽培技术改变、选择性除草剂缺乏等。目前常采用人工拔除,调整栽培方式(套播、直播转变为移栽、机插),实施水旱轮作,施用丙草胺类除草剂等方式防除,但尚未有非常有效的防控措施。此外,由于杂草稻的变异类型丰富,其遗传背景又与栽培稻相似,因此可作为栽培稻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参6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殿荣 孙健 赵明辉 徐正进 陈温福
杂草稻已成为影响全球水稻生产的恶性杂草。关于分类及起源一直是杂草稻研究的热点问题,但至今尚无定论。杂草稻是指在人工栽培稻田中或稻田周边耕地里,通过种子落粒等对自然环境的极强适应能力而自然繁衍其群体,对稻田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稻属植株或群体。一般可根据形态特性、籼粳亚种属性、栽培型和野生型对杂草稻进行分类。杂草稻可能起源于栽培稻与野生稻的基因渐渗、籼粳亚中间杂交和栽培稻种间杂交,部分杂草稻可能是普通野生稻演化成原始栽培稻的过渡形态,栽培稻与杂草稻自然异交可产生更多的杂草稻类型。因此,提出了杂草稻分散起源的假说,认为杂草稻很可能是多次起源,而且杂草稻在不同地区可能是分散起源。对利用籼粳基因组分化...
关键词:
杂草稻 分类 起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楠 马殿荣 贾德涛 王莹 陈温福
以43份北方杂草稻为试材,栽培稻秋光为对照,对北方杂草稻的出苗动力及其与出苗率、秧苗素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草稻的耐深播性强于秋光。在覆土3 cm条件下,杂草稻的出苗动力主要源于中胚轴的伸长。在覆土5 cm条件下,大部分杂草稻的芽鞘节间也发生伸长,与中胚轴共同成为出苗动力。中胚轴长度与出苗率及秧苗素质的相关性随覆土深度的增加而加大。杂草稻有较强的耐深播性,但不同材料间仍有较大差异。随着覆土深度的增加,中胚轴的伸长对提高出苗率及秧苗素质有显著的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付佑胜 刘伟中 张凯 曹凯歌 赵桂东
【目的】研究秸秆高留茬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量对稻田杂草及水稻产量的影响,选择合适的秸秆覆盖量。【方法】在小麦收割前1~2 d采用人工播撒苏秀867稻种12.5 kg,用Kubota G688机器在小麦秸秆高留茬(16~20 cm)条件下,将小麦秸秆粉粹成长度8~10 cm,采用人工分别将秸秆按照1.00、0.75、0.50、0.25、0 kg/m~2覆盖稻田,3 d后上水。【结果】不同时间调查发现,秸秆覆盖量≤0.25 kg/m~2的处理水稻7~45 d成苗率均无变化;当秸秆覆盖量≥0.50 kg/m~2,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15 d内水稻成苗率下降,15~45 d水稻成苗率不再变化;对杂草控制情况看,随着秸秆覆盖量增加,田间杂草防控效果明显增加,高留茬条件下秸秆覆盖量≥0.75 kg/m~2的2个处理30 d对杂草的防效均为100%,45 d对稗草的株防效≥89.25%,对阔叶杂草的防效均为100%;秸秆覆盖量为0.50 kg/m~2的处理45 d对稗草防效为84.95%,对阔叶草的防效为100%。对产量的影响来看,高留茬条件下,秸秆覆盖量≤0.25 kg/m~2条件下,随秸秆覆盖量增加,产量明显增加;秸秆覆盖量为>0.25 kg/m~2,≤1.00 kg/m~2条件下,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水稻产量显著下降。【结论】综合水稻出苗率、杂草防控效果以及水稻产量3个因素,高留茬条件下秸秆覆盖量在0.25~0.50 kg/m~2最佳,结合本地区秸秆可收集综合利用率,小麦理论产量在221~443 kg/667m~2最佳,适合在本地区推广。
关键词:
小麦秸秆 高留茬 不同秸秆量 水稻 杂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亮 陈其志 陈茂华 张舒 田剑 潘学义 魏坦雄 朱有勇
选择湖北省稻瘟病常发区的早稻田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 ,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能够有效地控制稻瘟病的发生 ,间栽后各品种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同时还具有增产的效果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品种间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陆庆光
水生杂草是有害生物的重要类群。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资源———淡水及淡水水域,联合国于1996年在挪威召开的外来种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专家们再次发出呼吁,对水生杂草的生物控制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扩大应用。水生杂草的危害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稻田中水生杂草直接与作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智伟 陈铭学 牟仁祥 曹赵云 张卫星 林晓燕
水稻具有吸附镉的特性,使得镉成为稻米产品的主要污染物,影响粮食供给安全和食品安全。本文从水稻吸收积累镉的3个环节,即根系对镉的活化和吸收、木质部的装载和运输、经节间韧皮部富集到水稻籽粒中,综合评述了镉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代谢规律,运转蛋白和关键基因的控制机制,环境和投入品对水稻吸收镉的影响,以及水稻镉控制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农业可持续生产、控制稻米安全角度,辨证地探讨水稻镉控制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水稻 镉积累 镉控制 食品安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小红 陈温福 宋玉婷 全革
以穗型直立的紧凑型水稻品种沈农07425和穗型弯曲的松散型水稻品种秋光为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研究两种株型品种的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强度。结果表明,施氮条件下不同株型品种的土壤硝化作用强度存在差异,紧凑型沈农07425施氮处理的硝化作用强度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强,最大值为齐穗期高氮处理,分别较低氮、中氮处理及PK和CK处理高18.87%、16.53%、60.29%和56.60%;而松散型秋光施氮处理以分蘖期低氮的硝化作用强度最大,较中氮、高氮处理高13.32%和3.05%,但比PK和CK处理小21.27%和27.37%。施氮条件下紧凑型沈农07425与松散型秋光的反硝化作用强度表现一致,施氮水平越...
关键词:
氮 水稻 株型 土壤 硝化-反硝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小红 陈温福 宋玉婷
以穗型直立的紧凑型水稻品种沈农07425和穗型弯曲的松散型水稻品种秋光为试材,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研究粳稻品种地上部对氮肥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对两水稻品种株高、分蘖数、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单株叶面积均起促进作用。沈农07425和秋光株高的施氮增加率为10.81%~25.72%和0.63%~15.69%,分蘖的施氮增加率为46.27%~79.92%和17.39%~54.17%,单株叶面积的施氮增加率为12.71%~278.41%和22.34%~259.82%。除分蘖期CK处理的SPAD值较大外,其他时期沈农07425的SPAD值的施氮增加率为13.29%~101.86%,秋光SPAD...
关键词:
水稻 不同品种 氮素营养 氮肥敏感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甄若宏 王强盛 张卫建 卞新民 李元喜 沈晓昆
通过鸭子在稻田食物链的增加,研究了稻鸭共作对稻田生态系统主要病、虫、草发生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鸭共作对杂草的防除效应达到96.1%,降低了稻田杂草的发生种类,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提高;稻鸭共作对稻飞虱具有明显的生物控制效应,综合防效达到65.49%;稻鸭共作因鸭子对蜘蛛的捕食,虽然降低了稻田蜘蛛的数量,但由于稻飞虱数量明显减少,因此显著提高了稻田蜘蛛与稻飞虱的比例;鸭子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有一定的控制效应,但控制能力随着水稻株高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稻鸭共作虽不能因鸭子的活动而控制纹枯病的发生,但能减轻纹枯病的发病程度;稻鸭共作对稻瘟病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合防效达到57.02%。此外,...
关键词:
稻鸭共作 病虫害 杂草 生态控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锦文 梁义元 梁康迳 林文雄
以穗型较大的3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组合)新株型稻IR65600-85、二系杂交稻培矮64S/E32和三系杂交稻 优86为材料,研究其结实期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比较特性及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培矮64S/E32和 优86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它们极显著地高于IR65600-85.就单茎物质生产力而言,IR65600-85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归因于其株型紧凑、少蘖大穗、分蘖成穗率高、单茎茎鞘重、光合速率高,但由于抽穗后叶、茎、鞘物质输出受阻,导致功能叶碳氮代谢紊乱,比例失调,使籽粒结实率低、充实差,产量潜力无法发挥.
关键词:
水稻 碳氮代谢 物质分配 比较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