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7)
2023(6346)
2022(5316)
2021(4744)
2020(3911)
2019(8544)
2018(8055)
2017(14666)
2016(8369)
2015(8620)
2014(8362)
2013(8108)
2012(7299)
2011(6652)
2010(6248)
2009(5614)
2008(5539)
2007(4650)
2006(3928)
2005(3268)
作者
(29283)
(24633)
(24562)
(22879)
(15499)
(12298)
(10702)
(9768)
(9284)
(8617)
(8528)
(8158)
(8100)
(7943)
(7838)
(7562)
(7424)
(7388)
(7172)
(7046)
(6672)
(6014)
(5918)
(5635)
(5423)
(5422)
(5410)
(5364)
(5170)
(5033)
学科
(27948)
经济(27916)
管理(20672)
(20650)
(15488)
企业(15488)
方法(13743)
数学(12485)
数学方法(12348)
(10962)
(8875)
(7364)
(7127)
贸易(7126)
中国(6994)
(6935)
业经(6599)
农业(6353)
环境(5582)
技术(5273)
地方(4768)
(4623)
财务(4618)
财务管理(4612)
(4460)
企业财务(4386)
产业(4270)
(4226)
(4023)
土壤(4009)
机构
大学(119356)
学院(118696)
研究(46893)
(42446)
经济(41708)
管理(41135)
(37407)
理学(37018)
科学(36942)
理学院(36462)
管理学(35458)
管理学院(35281)
中国(32225)
农业(30216)
业大(29878)
(27150)
研究所(25928)
(25823)
农业大学(20459)
中心(19868)
(18082)
(17495)
实验(17463)
(17176)
(16870)
(16737)
实验室(16710)
科学院(16179)
重点(15869)
北京(15816)
基金
项目(95409)
科学(72826)
基金(70296)
(68608)
国家(68137)
科学基金(55349)
研究(54435)
自然(41579)
自然科(40643)
自然科学(40621)
自然科学基金(39931)
基金项目(38316)
(37543)
社会(34568)
(33132)
社会科(32828)
社会科学(32819)
资助(27914)
教育(23646)
计划(23426)
重点(22746)
科技(22440)
科研(20127)
(19870)
(19760)
(19250)
创新(18692)
(18305)
专项(18007)
编号(17758)
期刊
(38476)
经济(38476)
学报(37004)
(32068)
科学(29149)
研究(25756)
大学(25635)
学学(25201)
农业(21712)
中国(19085)
管理(12507)
(12340)
业大(12053)
(11547)
林业(10506)
农业大学(9586)
(8820)
科技(8356)
资源(7332)
经济研究(7234)
自然(7202)
业经(6987)
中国农业(6710)
技术(6663)
财经(6490)
(6453)
金融(6453)
自然科(5758)
自然科学(5758)
(5508)
共检索到156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文辉  刘圣恩  林开敏  蔡锰柯  石丽娜  陈梦瑶  
采用盆栽模拟试验,对添加杉木、火力楠、乳源木莲、楠木、木荷5种不同树种凋落叶的盆栽杉木苗土壤的温度与含水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凋落叶覆盖下1与5 cm土层土壤温度在8时至14时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上升;16时1 cm土层土壤温度均降低,而不同树种凋落叶覆盖下5 cm土层土壤温度的变化情况各异.从8时至16时,不同树种凋落叶覆盖下1与5 cm土层土壤温度的大小顺序分别为:CK>杉木>木荷>楠木>火力楠>乳源木莲、CK>杉木>楠木>木荷>火力楠>乳源木莲.不同树种凋落叶覆盖下1与5 cm土层土壤中,有添加凋落叶覆盖处理土壤的日温差均小于CK;添加凋落叶覆盖的处理中,杉木凋落叶覆盖处理的土壤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葛晓改  曾立雄  黄志霖  肖文发  谭本旺  周本智  
采用凋落物袋法研究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对不同立地条件下马尾松林凋落物叶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解540天后,20,30和46年生林分凋落物叶干质量剩余率分别为63.57%,59.80%和65.50%,30年生林分与20,46年生林分差异显著;凋落物叶分解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二次函数关系(P0.05),凋落物叶分解速率与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比值呈极显著三次函数关系(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佳  周小玲  陈建华  韦铄星  田育新  张珉  蒋燚  
以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中野外试验采取网袋法,系统研究了桉树人工林间作下土壤养分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可旨在为维护桉树人工林的长期生产以及实施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桉树纯林凋落物叶和枝分解360 d后均比桉树+象草林低,比桉树+山毛豆林凋落物叶和枝分解低。不同间作模式下桉树凋落物叶和枝均先固持后释放;P含量变化不同,K、Ca、Mg含量均下降。桉树纯林土壤有机质降低34.8%,而桉树+象草林、桉树+山毛豆林土壤有分别增加147.3%和15.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秋芳  钱新标  桂祖云  
杉木、马尾松和檫树3种林木凋落物室内混土培养的结果表明:杉木、马尾松凋落物分解造成土壤pH值下降;杉木凋落物的分解还使土壤水解氮和有效磷缺乏,而檫树和马尾松处理则能提供比对照更多的有效养分。3类凋落物分解均能显著增加过氧化氢酶、脲酶、纤维素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其中檫树处理的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最强。杉木凋落物并未使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其他处理,但它能很好激活纤维素酶的活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凤林  张月全  陈爱玲  王珍  叶义全  曹光球  
以酸雨区不同配比的杉木、火力楠凋落物(A 1∶0、B 0∶1、C 1∶1、D 1∶2、E 2∶1)为对象,研究凋落物分解速率、凋落物及表层土壤酶活性及其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解300 d时不同配比杉、火凋落物分解速率排列顺序为处理B(27.93%)>处理D(25.99%)>处理E(24.55%)>处理C(21.78%)>处理A(21.07%).不同配比杉、火凋落物酶活性均高于表层土壤酶活性.不同配比凋落物的纤维素酶活性在分解180 d时最高,在分解300 d时最低.表层土壤酶活性随分解时间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超  陈月华  吴际友  
以土壤为对象,研究在高温下5种不同覆盖方式(清耕处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枝叶覆盖、灌木覆盖)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覆盖方式在高温下对土壤性状产生了影响:地膜覆盖提高了地表温度,且地膜覆盖下的地表温度上升最快,上升幅度最大,秸秆覆盖、枝叶覆盖和灌木覆盖则降低了地表温度,灌木覆盖的降温效果最好;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枝叶覆盖和灌木覆盖都能提高地表湿度,其中地膜覆盖前期保湿效果最好,后期则低于清耕处理;地膜覆盖的土壤水分散失最慢最少,秸秆覆盖和枝叶覆盖次之,灌木覆盖的水分散失最快最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勇  陈林  庞丹波  李学斌  刘瑞亮  
【目的】研究凋落物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准确评估森林CO_(2)排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势树种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油松(Pinus tabulaeformnis)林以及油松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在每种林分内设置去除凋落物(No litter,NL)、对照(CK)和凋落物加倍(Double litter,DL)3种处理,采用LI-8100A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呼吸和土壤温湿度。【结果】测定期内3种林分土壤温度日动态呈明显的单峰曲线,土壤湿度的变化规律不同,受降水影响较大。不同凋落物处理下3种林分土壤温度和湿度在不同月份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自然状态下>去除凋落物,说明添加凋落物会使土壤呼吸作用增强,而凋落物的去除会使土壤呼吸作用减弱。3种林分在不同凋落物处理下土壤呼吸均与土壤温度(T_(10))呈显著正相关(P混交林>青海云杉林,而土壤湿度(W_(10))对土壤呼吸速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土壤温湿度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大于单个因子。【结论】凋落物是影响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图分类号:S154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儒  崔荣美  贾志宽  韩清芳  路文涛  侯贤清  
【目的】探索半湿润区沟垄覆盖栽培条件下冬小麦田的蓄水保墒效果和增产增收效应。【方法】采用普通地膜、液体地膜和秸秆设置不同沟垄覆盖栽培模式,连续3年对冬小麦土壤水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冬小麦全生育期,垄覆地膜沟覆秸秆的蓄水保墒作用最为明显,能有效改善土壤的水分利用状况。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和垄覆液膜沟覆秸秆的产量最高,3年平均产量分别较平作不覆(CK1)提高39.3%(P<0.05)和29.4%(P<0.05),较垄不覆沟不覆(CK2)提高35.6%(P<0.05)和25.9%(P<0.05),WUE平均分别较CK1提高39.6%(P<0.05)和30.3%(P<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淇玮   龙瑜   余鑫   周时宇   朱泓静   余慧英   郑文辉  
【目的】探讨9个树种凋落物之间及同一树种鲜叶凋落物和枯叶凋落物之间的酸缓冲能力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酸雨背景下人工造林树种选择及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方法】在模拟酸雨条件下,测定9个南方常见树种的鲜叶凋落物和枯叶凋落物的酸缓冲能力、pH值、比叶面积、平均吸水速率和淋洗液盐基离子含量等指标,分析不同树种凋落物酸缓冲能力及同一树种鲜叶凋落物与枯叶凋落物酸缓冲能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不同树种鲜叶凋落物和枯叶凋落物的酸缓冲能力均存在显著差异,粉单竹、香樟及无患子鲜叶凋落物和枯叶凋落物的酸缓冲能力均较强。(2)不同树种鲜叶凋落物和枯叶凋落物酸缓冲能力的影响因素不同,鲜叶凋落物酸缓冲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凋落物pH值和比叶面积,枯叶凋落物酸缓冲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凋落物pH值、比叶面积、平均吸水速率和淋洗液K+、Mg2+含量。(3)鲜叶凋落物和枯叶凋落物酸缓冲能力的差异与树种有关;杉木、马尾松和木莲鲜叶凋落物的酸缓冲能力显著高于枯叶凋落物,而粉单竹、香樟、垂枝红千层和无患子鲜叶凋落物的酸缓冲能力显著低于枯叶凋落物;鲜叶凋落物与枯叶凋落物酸缓冲能力的影响因素也与树种有关。【结论】9个树种的鲜叶凋落物和枯叶凋落物都能对酸雨起到缓冲作用;不同树种凋落物的酸缓冲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树种鲜叶凋落物和枯叶凋落物的酸缓冲能力也存在差异;粉单竹、香樟、无患子等树种的鲜叶凋落物和枯叶凋落物酸缓冲能力均较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舒  韩海荣  康峰峰  赵金龙  立天宇  高晶  宋小帅  
【目的】探究3个龄级油松天然次生林去除凋落物后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对环境因素的响应。【方法】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仪测定中龄林(HF)、近熟林(NF)、成熟林(MF)3个龄级油松天然次生林生长季总土壤呼吸速率、去除凋落物后土壤呼吸速率,并同步采用自带的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测定5cM深度处的土壤温度(T)和湿度(W)、近地面大气温度(Ta)和相对湿度(RH);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5cM深处土壤微生物量碳(MBc)。【结果】各林龄油松林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环境因子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6-8月较高,5月和9月较低。测量期间,油松HF、NF、MF去除凋落物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2.45,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大辛  郭平毅  原向阳  董淑琦  王东明  李永虎  
为研究不同地膜覆盖材料对旱区谷子的增产效果和机理,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地膜覆盖(白色聚乙烯地膜(WP)、白色可降解地膜(WD)和黑色可降解地膜(BD))对土壤水温、谷子叶片和群体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CK,露地)相比,各覆膜处理均使020cm土层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0100cm土层的蓄水保墒能力有所增加。其中WP处理的地温日较差最大,增温效应最明显,WD、BD处理依次减弱。WP处理的020cm土层保水效果最好。各覆膜处理均使谷子生育前期0100cm土层的蓄水保墒能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荣玮  张建军  陈宝强  王雅琼  孙若修  冯换成  茹豪  
为了研究覆盖措施在干旱陡坡造林中对土壤水分蒸发量、土壤含水量及当年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并筛选出效果最佳的覆盖措施,在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布设试验,分析了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3种覆盖措施对土壤蒸发量、含水量、密度和孔隙度及当年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初期连续蒸发20 d后,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处理的栽植穴土壤累积水分蒸发量分别比对照减少11.50、5.64、20.96 mm。不同覆盖处理的栽植穴土壤含水量,4—6月减少量:对照>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土中覆草;6—8月增加量:土中覆草>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对照;8—10月减少量:对照>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土中覆草。生长季结束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宇星  王志超  竹万宽  杜阿朋  
【目的】了解雷州半岛不同品种桉树(Eucalyptus spp.)速生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氮、磷分配格局及化学计量特征,为其科学经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雷州半岛赤桉(E.camaldulensis)、粗皮桉(E.pellida)、托里桉(E.torelliana)、尾叶桉(E.urophyll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湿加松(P.elliottii×P.oaribaea)人工林为对照,对各桉树人工林生活叶、凋落物及土壤(020cm)的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各桉树林分有机碳和全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静丹  薛立  郑卫国  梁丽丽  田雪琴  谭家得  张学平  
The effects of litter removal on soil properties in a Pinus caribaea stand were studied by comparing with a litter reserved stand.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BH) and mean tree height in the litter removal stand were 21% and 11% smaller than those in the litter reserved st...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孟好军  刘贤德  张宏斌  赵维俊  
为了解不同人工林林分凋落物和土壤水分特性,给祁连山区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以1984年营造的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山丹柳灌木林、青海云杉+灌木混交林、沙棘林和灌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物理性质、枯落物和土壤水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人工林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具有: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青海云杉+灌木混交林>山丹柳灌木林>沙棘林>灌木混交林的特征;(2)5种人工林类型凋落物量和最大持水量分别具有: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青海云杉+灌木混交林>山丹柳灌木林>沙棘林>灌木混交林和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青海云杉+灌木混交林>山丹柳灌木林>灌木混交林>沙棘林的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