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0)
- 2023(5049)
- 2022(4445)
- 2021(4014)
- 2020(3555)
- 2019(7949)
- 2018(7657)
- 2017(14045)
- 2016(8159)
- 2015(9052)
- 2014(8832)
- 2013(8878)
- 2012(8364)
- 2011(7650)
- 2010(7724)
- 2009(6883)
- 2008(6815)
- 2007(6050)
- 2006(5381)
- 2005(4795)
- 学科
- 济(27627)
- 经济(27594)
- 管理(16975)
- 业(16662)
- 方法(14567)
- 数学(13030)
- 数学方法(12803)
- 企(12611)
- 企业(12611)
- 学(10694)
- 农(8304)
- 教育(7074)
- 中国(7006)
- 制(6112)
- 财(5831)
- 农业(5716)
- 业经(5482)
- 研究(5207)
- 理论(5204)
- 贸(4904)
- 贸易(4903)
- 易(4764)
- 地方(4732)
- 生(4355)
- 环境(4286)
- 和(3947)
- 度(3941)
- 制度(3927)
- 技术(3825)
- 划(3708)
- 机构
- 大学(122637)
- 学院(117957)
- 研究(51140)
- 济(40995)
- 经济(39897)
- 管理(38119)
- 科学(37297)
- 农(36897)
- 理学(33232)
- 中国(32983)
- 理学院(32694)
- 管理学(31559)
- 管理学院(31367)
- 农业(29878)
- 所(29144)
- 业大(28445)
- 京(27801)
- 研究所(27239)
- 中心(21074)
- 农业大学(19900)
- 江(19559)
- 省(19244)
- 院(18955)
- 室(18171)
- 北京(17449)
- 财(16806)
- 实验(16276)
- 范(16089)
- 技术(15933)
- 业(15793)
- 基金
- 项目(87932)
- 科学(65820)
- 基金(62304)
- 家(60490)
- 国家(60038)
- 研究(53171)
- 科学基金(47717)
- 省(35882)
- 自然(35381)
- 自然科(34560)
- 自然科学(34541)
- 自然科学基金(33936)
- 基金项目(32794)
- 划(31325)
- 社会(31033)
- 社会科(29317)
- 社会科学(29307)
- 资助(26783)
- 教育(25955)
- 重点(21369)
- 计划(21280)
- 科技(20259)
- 编号(19008)
- 发(18692)
- 部(18373)
- 科研(18307)
- 创(17927)
- 创新(16908)
- 专项(16399)
- 农(16297)
共检索到175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费学谦 周立红 龚榜初
对15个柿栽培品种和5个柿属野生种叶中Vc和酚类物质的测定结果表明,野生种的年平均Vc、总酚、黄酮平均含量均高于栽培种,其中Vc含量排序为:野生种>涩柿品种>甜柿品种。除罗田甜柿和老鸦柿外所有材料5月份Vc含量均超过10mg·g-1(FW),大部分甜柿品种的Vc含量随季节的变化显著下降,其它(品)种则变化幅度较小。烘干(60℃)后的柿叶Vc平均保存量只有鲜叶的8 88%。总酚量最高的是野生种,年平均达44 91mg·g-1(FW),所有(品)种的季节变化规律大体上与Vc相同。柿叶中共检测到8种酚酸,其中没食子酸、肉桂酸、咖啡酸和香豆酸分别占酚酸总量的48%、21%、12%和10%。柿叶中黄酮类...
关键词:
柿叶 Vc 酚类 黄酮 季节变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嘉嘉 梁玉琴 梁晋军 傅建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87份柿种质资源叶中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柿种质资源叶维生素C含量的多样性,并对其中15份材料的叶维生素C含量年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15份野生和栽培资源叶中维生素C含量随生长时间呈多样性变化;柿近缘种、野柿、甜柿、涩柿品种叶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3.21%、18.61%、30.89%、25.30%,含量均值为13.58、10.13、9.98和9.21 mg/g;野生资源叶中的维生素C含量从展叶期到落叶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②87份柿种质资源叶中的维生素C含量为1.93~23.91 mg/g,变异系数为44.17%,多样性指数为1.96;野生资源类型...
关键词:
柿 叶片 维生素C 年动态变化 多样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龚翔宇 饶帅琦 吕晓菡 杨静 祝彪
【目的】研究杭椒Capsicum annuum ‘Hangzhou Jizhua’בJilin Zaojiao’果实辣椒素、维生素C等物质在采收期的动态变化,以确定最佳采收期。【方法】选取4个常见杭椒品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开花后14、21、28、35、42、49、56 d采收的果实中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维生素C以及干物质质量分数。【结果】采收期内4个杭椒品种果实辣椒素类物质质量分数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文辉 王吉桥 程鑫 柳圭泽 李文宽 骆小年 李敬伟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新兴淡水养殖对象,其养殖技术和适宜饲料蛋白及维生素C磷酸酯的需要量等已有报道,但对包膜维生素C的生长和免疫反应目前尚未见报道,而维生素C是鱼正常生长和抗病的重要微量营养素。为此,在水温(22.0±3.0)℃下,将平均体质量10.0 g的黄颡鱼幼鱼放养在30个60 cm×60 cm×120 cm的微流水网箱中,投喂以鱼粉为蛋白源,粗蛋白含量40.0%和粗脂肪8.0%的半精制饲料,按300 mg.kg-1、600 mg.kg-1、900 mg.kg-1、1 200 mg.kg-1和1 500 mg.kg-1的剂量分别添加维生素C磷酸酯和包膜...
关键词:
黄颡鱼 蛋白质 维生素C 生长 免疫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瑞国 郑权
蔬菜是重要的维生素C源,了解常见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对人们合理补充维生素C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碘量法测定了黄瓜,白萝卜,冬瓜和土豆四种蔬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黄瓜的维生素C含量为10.60 mg/100 g,白萝卜为22.50 mg/100g,冬瓜为15.25 mg/100g,土豆为13.82 mg/100g。其中白萝卜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
关键词:
蔬菜 维生素C 含量 碘量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理想 徐杭忠 刘长江 王贵龙 艾怡 蒋万胜 罗庆华 李虹 罗莉 向枭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C对大鲵机体生长性能及消化系统各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鱼粉、鸡肉粉等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配制大鲵基础饲料,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 mg/kg、150、300、450、600和750mg/kg的维生素C(维生素C磷酸酯,35%含量),配制成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养殖初始体质量为(34.14±0.15)g 的幼鲵。[结果]结果表明:大鲵增重率(WGR)维生素C添加水平的升高呈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在维生素C水平为450mg/kg 时达到最大,为102.04%。随维生素C水平的增加,大鲵胃蛋白酶、H~(+)-K~(+)-ATP酶活性均呈先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维生素C水平为300mg/kg 时均达到最强;肠道糜蛋白酶、脂肪酶及Na~(+)-K~(+)-ATP酶活力均维生素C水平的升高而呈先升后趋于平稳趋势,且均在维生素C水平为450mg/kg 时达到最强(P<0.05);通过对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维生素C添加水平为300mg/kg时更利于大鲵胃及肠道肌层和绒毛的发育(P<0.05);随维生素C水平的增加,大鲵肝脏中CAT、T-SOD、ACP及AKP活性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MDA、AST和ALT的活性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并且,随着维生素C的添加,大鲵肝脏炎性细胞浸润现象明显减少,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结论] 综上所述,适量的维生素C可有效的改善大鲵消化道的结构,增强其消化酶活性,提高其生长性能,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有效地保护肝脏健康。
关键词:
大鲵 维生素C 生长 消化吸收 组织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卫娟 李加茹 李华威 梁玉琴 孙鹏 傅建敏
为了解不同(品)种柿叶总酚与总黄酮含量差异及其年动态变化规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15份柿叶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份柿叶资源总酚含量在13.84~107.42mg/g波动,变异系数较大;总黄酮含量在12.06~58.20mg/g波动,变异系数较小。柿近缘种、野生柿、涩柿、甜柿总酚年均含量及变异系数分别为36.83、43.82、46.05、38.86mg/g和32.46%、30.58%、35.31%、30.78%;总黄酮年均含量及其变异系数分别为33.92、29.43、27.13、26.19mg/g和21.01%、19.75%、18.59%、17.33%。不同(品)种柿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
关键词:
柿叶 总酚 总黄酮 年动态变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亮华 王寿昆 甘平旭 陈强
分别用0、5000、10000、15000、20000 IU.L-1维生素A和维生素D3浸浴菲律宾蛤仔96 h,研究维生素A和维生素D3对蛤仔内脏团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溶菌酶(LSZ)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A能提高蛤仔内脏团ACP、ALP和LSZ的活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维生素A剂量的增加,ACP、ALP和LSZ活性显著提高(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艾春香 陈立侨 温小波 周忠良 王群
通过投喂添加或不添加VE、VC和HUFA的四组实验饲料,经198d饲养实验,以雌蟹的性腺系数、产卵力、孵化率、各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等为指标,研究这两类营养素交互作用对其生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E、VC和HUFA对雌蟹生殖性能有显著的影响(P<0.05):在产卵力方面,1组为3790个卵细胞·g-1体重,极显著高于2组(为2317个卵细胞·g-1体重)和3组(为2129个卵细胞·g-1体重)(P<0.01),显著高于4组(为3050个卵细胞·g-1体重)和5组(对照组)(为3010个卵细胞·g-1体重)(P<0.05);而孵化率方面,1组(86....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艾庆辉 麦康森 王正丽 张文兵 段青源 谭北平
The data reported in the update literature on the effects of vitamin C on the nutritional physiology and immunity of fish are compiled and discussed.The vitamin C requirements of fishes usually vary to some degrees by species,size,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status of vitamin ...
关键词:
鱼类 维生素C 营养生理 营养免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兰晓芳 王璐 范志红
采用化学测定方法对汽蒸和水焯处理不同时间的菠菜和芥蓝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K1和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维生素K1和叶黄素的烹调损失低于10%;2)维生素C在水焯处理后损失较大,在菠菜和芥蓝中的保存率分别为41.6%和61.7%;3)各营养素保存率均以汽蒸烹调更佳。短时汽蒸烹调处理时,无论脂溶性还是水溶性营养素保存率均较高,适宜作为绿叶蔬菜的少油烹调方法。
关键词:
烹调 菠菜 芥蓝 维生素 类胡萝卜素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谭晓风 袁德义 袁军 廖婷
以油茶‘华硕’Camellia oleifera‘Huashuo’花粉为试材,运用琼脂培养基萌发法研究维生素C(AsA)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油茶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质量浓度的维生素(CAsA),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赤霉素(GA3)对油茶花粉萌发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单因素处理AsA质量浓度为20mg·L-1时,花粉萌发率达到最高(65.86%),比对照提高了23.80%;GA3质量浓度为10mg·L-1时花粉萌发率最高,达74.22%;NAA和2,4-D处理花粉萌发率在质量浓度为1.0mg·L-1时最高,分别达到61.33%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文科 杨其长
通过温室水培试验,研究了3种断氮处理对生菜各部位叶片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营养液相比,3种断氮处理可显著提高生菜展开叶叶片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断氮处理2 d时效果已很明显,8 d时维生素C增持效果依然显著。除第4天无氮营养液和蒸馏水处理增加了老叶维生素C含量外,在其他取样时间3种无氮营养液处理对生菜老叶中维生素C含量无显著影响。基于可操作性和成本,建议清水(取代蒸馏水)和氯化钾溶液作为无氮处理液用于采前提高无土栽培叶菜维生素含量。
关键词:
断氮处理 维生素C 展开叶 老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贞杰 叶保民 常青 陈四清 刘长琳 胡建成 王志军
本研究旨在探究维生素C(V_C)对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早期发育中孵化率、出膜率和成活率的影响,对其消化酶和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及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的影响。实验用圆斑星鲽为人工受精卵,分为5组,孵化水体V_C浓度分别为0 mg/L、20 mg/L、25 mg/L、30 mg/L和35 mg/L,分别在成熟卵、受精卵、原肠中期、晶体出现期、内源营养期(2日龄)、混合营养期(6日龄)及外源营养期(9日龄)取样。记录圆斑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贞杰 叶保民 常青 陈四清 刘长琳 胡建成 王志军
本研究旨在探究维生素C(V_C)对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早期发育中孵化率、出膜率和成活率的影响,对其消化酶和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及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的影响。实验用圆斑星鲽为人工受精卵,分为5组,孵化水体V_C浓度分别为0 mg/L、20 mg/L、25 mg/L、30 mg/L和35 mg/L,分别在成熟卵、受精卵、原肠中期、晶体出现期、内源营养期(2日龄)、混合营养期(6日龄)及外源营养期(9日龄)取样。记录圆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