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3)
2023(2000)
2022(1690)
2021(1538)
2020(1367)
2019(2982)
2018(2843)
2017(4639)
2016(2965)
2015(3211)
2014(3118)
2013(3211)
2012(3078)
2011(2725)
2010(2675)
2009(2505)
2008(2513)
2007(2311)
2006(2051)
2005(1792)
作者
(12716)
(10722)
(10627)
(9913)
(6790)
(5473)
(4643)
(4392)
(4121)
(3956)
(3889)
(3733)
(3701)
(3643)
(3562)
(3475)
(3381)
(3207)
(3186)
(3142)
(3084)
(2770)
(2733)
(2527)
(2460)
(2434)
(2409)
(2366)
(2348)
(2346)
学科
(6575)
经济(6567)
(5297)
(5077)
管理(5037)
(4141)
企业(4141)
(3468)
森林(3468)
(3441)
方法(3388)
数学(3029)
数学方法(2944)
(2194)
(2164)
中国(2113)
(2078)
土壤(2075)
生态(1937)
(1873)
生态学(1478)
业经(1457)
(1423)
及其(1409)
(1387)
财务(1383)
财务管理(1381)
农业(1367)
企业财务(1348)
人口(1265)
机构
大学(43079)
学院(42268)
研究(21510)
(18769)
科学(18410)
业大(15023)
农业(14697)
中国(14373)
(13830)
研究所(13243)
(11011)
管理(10940)
(10813)
(10737)
经济(10484)
林业(10282)
农业大学(9725)
(9582)
实验(9336)
理学(9290)
理学院(9128)
中心(9059)
实验室(8864)
(8753)
管理学(8658)
管理学院(8598)
重点(8428)
(8079)
(7843)
(7554)
基金
项目(34995)
(25617)
国家(25462)
科学(23976)
基金(23300)
科学基金(18169)
研究(17263)
自然(15066)
自然科(14664)
自然科学(14655)
(14524)
自然科学基金(14380)
(13037)
基金项目(12147)
科技(11387)
计划(10427)
资助(10287)
重点(8935)
专项(8269)
社会(8207)
科研(7745)
社会科(7603)
社会科学(7594)
(7415)
(7329)
教育(7298)
(6551)
(6538)
创新(6288)
技术(6158)
期刊
学报(20109)
(16407)
科学(14796)
大学(13782)
学学(13603)
(11765)
经济(11765)
林业(10564)
农业(10517)
研究(9081)
中国(8770)
业大(6810)
(6172)
农业大学(4613)
科技(4409)
(4379)
自然(3827)
科技大(3791)
科技大学(3791)
(3737)
管理(3446)
自然科(3252)
自然科学(3252)
(3245)
中国农业(3151)
农林(3135)
(3135)
(2874)
金融(2874)
业经(2793)
共检索到63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逯军峰  王辉  曹靖  袁宏波  
对小陇山林区不同林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枯落物现存量、持水性及主要营养元素储存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枯落物现存量为12.23~18.78 t.hm-2,现存量均高于对照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 acuteserrata林,其中以23年生油松林的枯落物现存量最大,为18.78 t.hm-2;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枯枝落叶层的氮、磷、钾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56~11.40,0.45~0.63和0.74~1.23 g.kg-1,30年生油松林的氮、磷最高,而钾最低;油松人工林枯落物的氮、磷质量分数均低于锐齿栎林,而钾高于锐齿栎林,油松人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鸿雁  吴钦孝  刘国彬  
In order to expound the role of litter in controlling soil and water loss,th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s of litter in Chinese pine stand have been studied,using the method of location monitor combined with simulation experiment.The results of the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intercepti...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周绪  于宁楼  刘星  
为探讨不同人工林经营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该研究于2000年在北京九龙山地区设立样地,对华北落叶松、油松、白蜡人工林和椴栎杨天然次生林的枯枝落叶数量、养分含量、分解速率和养分归还量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林下枯枝落叶储量的顺序为:油松>椴栎杨>落叶松>白蜡;②单位面积各营养元素的总量与枯枝落叶的储量及营养元素含量成正相关关系;③落叶松、椴栎杨林下枯枝落叶分解较快,油松和白蜡相对较慢;④对于枯枝落叶归还到土壤中的N、P、K数量,落叶松人工林最大,其次为椴栎杨天然次生林,油松和白蜡人工林最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鸿雁  吴钦孝  从怀军  
用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了人工油松林枯枝落叶的截流量及其截留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 ,黄土高原人工油松林枯枝落叶的截流量年均为49.3mm ,截留率为12.5%。枯枝落叶截留的动态过程受大气降水和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 ,也与其自身湿润程度有关。在次降水过程中 ,其截留的过程是当降水开始时 ,截留量增加迅速 ;降水持续到一定时间后 ,截流量的增量变小 ,达到最大值后 ,截流量在此处上下增减。枯枝落叶截留的动态过程可用直线和正弦函数的组合描述 ,且该函数能揭示枯枝落叶截留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对其过程的影响。该模型在计算森林水文及其水土保持效应评价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钦孝  刘向东  赵鸿雁  
枯枝落叶层作为土壤覆盖层(A层),对防止雨滴的直接击溅,降低水流速度,抑制土壤蒸发,促进降水入渗,控制水土流失,均有重要的作用,是继林冠之后森林水文效应的第二个活动层。研究并查明枯枝落叶层的蓄积量及其动态变化,将为确切评价林分的水文生态功能,合理经营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研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勇  李国雷  
2005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采用网袋法,比较21、29、36年生油松叶凋落物分解动态、分解速率、基质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所观测的14个月内,不同林龄油松叶凋落物分解动态差异较小,均呈快—慢—快的规律,翌年5至7月份凋落物分解速率低于2005年同期的分解速率。21 a、29 a、36 a油松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分别为26.97%、26.10%和23.96%,半分解周期分别为2.21 a、2.29 a和2.54 a,周转期分别为9.54 a、9.91 a和10.94 a。凋落物分解速率、半周转期、周转期失重率仅在0.1水平上差异显著。林龄对叶凋落物N影响最大(P=0.004),对粗灰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家城  盛炜彤  
杉木枯死枝、叶有在树上宿存多年的特性。江西分宜大岗山地区一立地指数 14 ,林龄 13a ,保留密度 2 60 0株·hm- 2 的 1代林 ,树上宿存枯死枝、叶总量达 4 10 8 0kg·hm- 2 ,相当枯枝落叶层生物量的 3 5 4 %。树上宿存枯死枝、叶在冠层的分解速度 ,与置于枯枝落叶层的分解速度的测定结果表明 ,后者比前者快得多。说明在杉木林生长急需养分的速生期和杆材期 ,将树上宿存枯死枝、叶适时地打落于地表 ,使其在枯枝落叶层分解 ,与挂在冠层上的分解相比 ,对林木营养作用不同 ,前者比后者能及时、更多地提供养分。树上宿存枯死枝、叶在林冠下部由低到高呈 4层分布。鉴于各层死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冬至  张冬燕  张志东  牟洪香  张玉珍  
林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林分稳定性和更新苗的存活与分布,因此,研究林分结构与更新格局至关重要。本文运用角尺度、大小比数、趋势面分析对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结构及更新苗分布格局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7 a生落叶松林为随机分布,32 a和39 a生落叶松林均呈均匀分布;更新苗在不同林龄落叶松林下均呈聚集分布,且与林龄呈负相关关系。不同林龄林分结构随着林龄的增加林木分化呈递减的趋势,随着林龄增加林木在空间结构上的分化趋于稳定;不同林龄更新苗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出随着林龄的增加更新苗分化不明显;草本植物对更新苗的数量和分布影响最大,在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应结合抚育间伐并对林下灌草及枯落物进行及时清理,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迪  郭建斌  王彦辉  王晓  马菁  洪流  高艳斌  
[目的]探究林龄对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水文效应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6月在宁夏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选择4种林龄阶段(16、25、34、43a)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调查林分结构和测量林下枯落物蓄积量、厚度、持水量等指标,分析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枯落物层持水能力差异。[结果]研究表明:(1)华北落叶松枯落物厚度介于4.5~6.0 cm,总蓄积量在29.08~33.21 t·hm~(-2),且半分解层蓄积量高于未分解层蓄积量,4种林龄枯落物厚度与蓄积量均表现为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2)各龄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介于79.47~110.05 t·hm~(-2),成熟林最大;最大持水率变动在273.32%~341.27%,中龄林最大。(3)各龄林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动态变化均类似,枯落物持水过程表现为浸水0.5 h内吸水速率最大,4 h之后吸水速率趋于平缓,10 h后枯落物持水量基本饱和,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均呈明显对数关系(R~2>0.92)。(4)各龄林枯落物有效拦蓄量在43.64~70.52 t·hm~(-2)之间,成熟林拦蓄能力最强。[结论]综合分析4种林龄枯落物水文效应,成熟林枯落物层水文功能最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彦辉  Peter Rademacher  Horst Flster  
对取自德国Solling的挪威云杉林的不同枯枝落叶层样品进行了一系列浸提实验 ,结果表明 ,枯落物分解程度、水∶物的比值和浸提液pH值都是元素浸提的主要控制因素。多数阳离子的浸提受到H+交换机制的很大影响 ,较低的pH值会导致较高的浸提量 ;而较高的pH值和稀释作用导致的pH值升高会导致较低的浸提量。在水∶物的比值增加到某一数值之前 ,水∶物的比值增加会导致浸提液内元素浓度与枯落物元素含量的新平衡 ,并导致浸提量增大。另外一方面 ,水∶物的比值增加导致的pH值升高会成为新的限制因素 ,导致较低的浸提量 ,尤其对于 2、3价阳离子。这两种作用机制的复合效应使浸提量与水∶物的比值的关系曲线非常复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淑荣  秦莹  刘强  赵培玉  韩晓东  
选择辽东地区不同林龄、坡向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采集林下凋落物,对其蓄积量和自然含水率、最大持水率、最大拦蓄率等持水性能进行研究,探索不同林型凋落物的持水性能。结果表明:林下凋落物蓄积量和持水性能都表现为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凋落物蓄积量为26.91~59.47t.hm-2,中龄林阴坡的蓄积量最大,幼龄林阳坡的蓄积量最小。林下凋落物的持水率为169.54%~292.57%,近熟林阴坡的林下凋落物持水率最大,幼龄林阳坡的林下凋落物持水率最小。对试验数据的细致分析和公式拟合,得到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的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之间存在WA=atb的关系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燕  杨淼焱  王恩姮  夏祥友  陈祥伟  
以典型黑土区林龄分别为21、30、40和52年生的落叶松人工林以及未经开垦干扰黑土表层(0~1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磷的最大吸附量(Qm)、最大缓冲容量(MBC)及解吸率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磷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吸附磷量和磷的吸附率均高于未经开垦黑土,土壤Qm的变化范围为692.24~759.41 mg/kg;Qm、吸附强度因子(K)和MBC随林龄的增加均表现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30年生林地达到最大值,与其他3种林地的差异达显著。土壤解吸磷量和磷的解吸率则随林龄的增加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并以30年生林分最小、52年生林分最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瑞英  杨小燕  王恩姮  邹莉  陈祥伟  
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以21、30、40和52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典型黑土区0~20cm土层范围内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的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培养168h时,落叶松人工林地上层(0~10cm)和下层(10~20cm)土壤的微生物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41~1.40和0.20~0.69,且均随林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大。2)落叶松人工林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随林龄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即52a>40a>30a>21a,且上层土壤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高于下层。上层和下层土壤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Si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曾德慧  陈广生  陈伏生  赵琼  冀小燕  
树木叶片的养分再吸收效率能够反映树木对养分保存、利用以及对养分贫瘠环境的适应能力。以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1、20、29、45年生树木叶片的基本特征、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结果表明:叶片衰老后其质量和面积明显减少;叶片凋落前的平均养分含量没有表现出随樟子松年龄增加而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凋落叶片中的N、P、K、Mg含量表现出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Ca的趋势与之相反;11年生和20年生的樟子松叶片N、P、K的再吸收效率相似,都显著高于29年生和45年生樟子松(P<0.05),而樟子松叶片对Mg的再吸收效率表现出随年龄增大而显著降低,Ca随叶片的衰老而不断累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飞  陈爱玲  李芳芳  张莉莉  谢书妮  张海燕  曹光球  
分析了酸雨区不同林龄(1、5、10、15 a)杉木人工林土壤活性铝含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同一季节同一土层深度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交换态铝含量表现为15 a>10 a>5 a>1 a,1 a与5 a差异不显著;同一林龄同一土层深度不同季节杉木人工林土壤交换态铝含量总体表现为冬季>春季>夏、秋季,夏、秋季间无明显变化.杉木人工林土壤吸附态羟基铝含量随林龄及季节的变化规律与交换态铝相似.同一土层深度同一林龄不同季节杉木工人林土壤有机络合态铝含量总体表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同一季节同一土层深度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络合态铝含量随林龄的增加而提高.酸雨区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表层土壤活性铝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