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1)
- 2023(4553)
- 2022(3822)
- 2021(3300)
- 2020(2784)
- 2019(6220)
- 2018(5883)
- 2017(10719)
- 2016(6122)
- 2015(6764)
- 2014(6450)
- 2013(6494)
- 2012(6164)
- 2011(5700)
- 2010(5485)
- 2009(5007)
- 2008(4915)
- 2007(4466)
- 2006(3953)
- 2005(3532)
- 学科
- 济(22479)
- 经济(22442)
- 管理(14494)
- 业(13633)
- 方法(11145)
- 企(10735)
- 企业(10735)
- 数学(9989)
- 数学方法(9845)
- 学(9150)
- 中国(6173)
- 财(6100)
- 农(5509)
- 业经(4427)
- 贸(4325)
- 贸易(4324)
- 易(4218)
- 制(4051)
- 环境(3968)
- 壤(3934)
- 土壤(3921)
- 农业(3801)
- 融(3453)
- 地方(3452)
- 金融(3451)
- 技术(3345)
- 理论(3337)
- 务(3290)
- 财务(3285)
- 财务管理(3276)
- 机构
- 大学(93847)
- 学院(92091)
- 研究(40137)
- 济(34044)
- 经济(33371)
- 科学(30019)
- 农(28571)
- 管理(28212)
- 中国(27631)
- 理学(24661)
- 理学院(24313)
- 管理学(23520)
- 所(23493)
- 管理学院(23398)
- 农业(23233)
- 研究所(22119)
- 业大(21744)
- 京(21018)
- 中心(16651)
- 财(15265)
- 省(15021)
- 农业大学(14978)
- 院(14968)
- 室(14580)
- 江(14463)
- 实验(13664)
- 科学院(13486)
- 北京(13305)
- 业(13229)
- 实验室(13059)
- 基金
- 项目(70311)
- 科学(53058)
- 基金(51368)
- 家(50869)
- 国家(50537)
- 研究(40572)
- 科学基金(39944)
- 自然(29874)
- 自然科(29211)
- 自然科学(29195)
- 自然科学基金(28694)
- 省(27440)
- 基金项目(26553)
- 划(24986)
- 社会(24708)
- 社会科(23397)
- 社会科学(23389)
- 资助(21883)
- 教育(18269)
- 计划(17615)
- 重点(17427)
- 科技(16737)
- 发(15195)
- 科研(14696)
- 部(14671)
- 创(14270)
- 创新(13551)
- 专项(13422)
- 业(13228)
- 编号(13032)
共检索到133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文 焦鹏宇 唐楚珺 杜大俊 刘先 胡亚林 王玉哲
以中亚热带不同林龄(7、15、24和34 a)杉木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可浸提态矿质养分含量,并分析了不同林龄杉木林对各矿质养分的根际效应.结果表明:随林龄增大,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均呈下降趋势,而土壤含水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含量随林龄增大呈下降趋势,K、Ca和Mg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中龄林到近熟林阶段均显著降低,在近熟林到成熟林阶段均没有显著变化;微量元素Fe和Zn含量在不同林龄间没有显著变化,Mn和Cu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非根际土壤pH与K、Ca、Mn和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根际土壤pH与P和C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际土壤含水率与Mg和Al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非根际土壤含水率与N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幼龄林和中龄林对土壤矿质养分的根际效应均为正效应,而近熟林和成熟林对K、Na、Cu和Fe的根际效应显著降低.综上,在杉木近熟林阶段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显著降低,应注意该阶段的养分供给;同时,为实现杉木人工林可持续性经营,应注意杉木生长期土壤pH的调节.
关键词:
杉木 林龄 矿质养分 根际效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鹏 罗建勋 王刚
【目的】探究川黄檗不同树龄各部位和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规律,以及矿质元素和土壤因子相关性,以期为川黄檗幼龄林营养诊断、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川黄檗1~3年生苗木为试材,对不同部位(叶、当年生枝和根)和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根际土壤与不同部位间以及各部位中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进而评价不同部位对土壤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富集能力。【结果】1)不同树龄和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且随着树龄的增加,叶中N、Ca、Cu和Zn,当年生枝中P和Cu以及根中Mg含量显著下降(P <0.05)。2)不同树龄根际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显著(P <0.05),随着树龄增加,Ca、Mn和Zn含量显著增加(P <0.05),Fe含量显著下降(P <0.05);元素含量大小为:N> K> Ca> Fe> P> Mn> Mg> Cu> Zn。3)川黄檗对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对Ca、Mg的富集能力较强,对N、P和K的富集能力居中,对Fe、Mn和Cu的富集能力较低。4)叶中K与P,当年生枝及根中的N与K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 <0.05),各部位N与多种元素相关性显著(P <0.05);土壤中元素与叶、根中多种元素显著相关(P <0.05)。【结论】川黄檗幼龄林不同生长年限各部位及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各部位元素之间及与土壤中矿质元素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不同部位对矿质营养元素具有不同的富集能力。依据研究结果,川黄檗幼龄林施肥时应该注意补充叶中N、Ca、Cu和Zn,同时合理搭配P和Mg等元素,注意用量的协调,保证植株营养均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雷梅 甘子莹 谭世广 宋秀玲 上官翰婷 丘清燕
[目的]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和不同形态氮(NH_4~+-N、NO_3~--N)对杉木根际土壤氮(N)与磷(P)养分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研究杉木幼苗在接种摩西球囊霉(G.mosseae,Gm)和添加不同形态N(NH_4~+-N、NO_3~--N)后根际土壤N、P养分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与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结果](1)AMF接种提高了土壤有效P含量,降低了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氮以及全P含量,与NH_4~+-N处理相比,NO_3~--N处理下AMF对土壤N、P养分的调节作用更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福婵?李传涵
杉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比较陈f竣(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李传涵(华中农业大学土化系武汉430070)关键词杉木,根际土壤,土壤酶,杉木中毒由于林木生长的影响,使得林木根际土壤pH值、养分含量、微生物数目、生化活性等性质发生...
关键词:
杉木,根际土壤,土壤酶,杉木中毒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俊瑜 陈博 任艳芳 李岭 陆引罡 梁晓超
为了明确连作对烤烟烟田养分含量的影响,分析不同连作年限烟田烤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①随着烤烟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连作年限烟田烤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pH、非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总体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非根际土壤速效钾和全钾含量均呈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根际土壤速效钾、全钾和全磷含量及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非根际土壤全磷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②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逐渐下降,有机质含量和全量、有效态的氮、磷、钾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累积;根际土壤pH低于非根际土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童琪 陈玫婷 龙菁琦 童方平 李贵 刘振华 陈瑞 吴敏
对不同龄组南酸枣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差异进行研究,探明南酸枣根际养分的差异及对土壤养分的利用情况,为培育南酸枣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3年生南酸枣根际与非根际土之间仅全氮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15年生南酸枣与30年生南酸枣根际与非根际土之间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2)3年生南酸枣根际土壤仅全氮存在富集作用,15年生南酸枣与30年生南酸枣根际土壤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均存在富集作用。3)根际全氮与水解氮、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5)。随着树龄与胸径的增加,南酸枣根际效应更加明显,个体间根际土壤的差异性也越大;根际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是相互影响的,三者同时增加或降低。
关键词:
南酸枣 根际土 非根际土 土壤养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程昊天 孔涛 吕刚 王东丽 张莉莉
[目的]探究辽西北沙地不同林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碳(C)、氮(N)、磷(P)质量分数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关系,为该地区的樟子松林培育、经营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在辽西北章古台地区选取6个林龄(10、20、30、40、50和60 a)的樟子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林龄下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碳、氮、磷质量分数及化学计量比的差异和影响因素。[结果]辽西北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贫瘠,根际土壤碳、氮、磷质量分数均高于非根际土壤,根系对养分的富集与平衡维持作用明显。林龄、根际以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土壤碳、氮、磷质量分数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影响显著。樟子松人工林土壤C:N主要受到土壤全氮的影响,土壤C:P主要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土壤N:P受土壤全氮的影响大于全磷。各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C:N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现为氮限制,其中60a过熟林氮限制更为强烈。樟子松人工林根际土壤氮、磷限制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性。[结论]各林龄樟子松生长均受到氮限制,相较于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氮更为缺乏。在森林经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差异性,建议对辽西北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施用氮肥、引入固氮植物以解除氮限制,并注意根系磷肥的补充。图1表5参2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斌 虞应乾 李望军 邹顺 白晓龙 薛晓辉
【目的】为了解华山松对西南喀斯特环境的适应策略和养分循环机制,本研究探讨华山松根际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和根际效应对林龄的响应,为西南喀斯特地区人工林抚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在贵州省毕节地区选取4个林龄(10、16、22和47 a)的华山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方法 ,分析各林龄下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根际效应,以及pH值和C、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随林龄增加,根际土壤TC、TN、SOC含量先降低后升高,TP、TK、AN和AK逐渐升高,AP逐渐下降,TC_a和pH值先升高后降低。C∶N和C∶P比随林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N∶P比波动性变化。不同林龄华山松土壤养分的根际效应不同,幼龄林(10 a)和中龄林(16 a)对土壤养分的根际效应均为正效应,而近熟林(22 a)和成熟林(47 a)对土壤养分的根际效应显著降低,TN、AN、TP和TK在22 a时均表现为负效应;pH值无明显根际效应。根际土壤SOC与TN、TP和AN呈显著正相关,与TC_a呈显著负相关;pH值与SOC和TN呈显著负相关,与TC_a呈显著正相关;TK和TC_a含量与C∶N、C∶P、N∶P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性。【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根际土壤C、N、P、K和C_a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具有较强的“自肥”作用;幼林龄阶段根际土壤的C∶N和C∶P显著高于其他阶段,华山松生长可能受到N和P限制;林龄对华山松根际土壤有效养分的富集效应大于全量养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焦如珍 杨承栋
通过对江西省分宜县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山下、上村2个林场的一代和二代杉木人工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研究发现,二代杉木人工林土壤放线菌数量、类群以及芽孢杆菌属、固氮菌属、纤维单胞杆菌在细菌中所占比例均明显比一代杉木林的少;但真菌数量以及土壤杆菌、微球菌属、色杆菌属在细菌中所占比例、青霉菌在真菌中所占比例均明显比一代杉木人工林的高。一代和二代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的放线菌数量均比非根际土壤的少,细菌数量却比非根际土壤的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根际土壤 细菌 真菌 放线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丁应祥 王福升 林寿明
采用掘根抖落法收集根际土,研究江苏省东台市林场盐渍化土壤上1-69杨根际土的矿质离子和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根际土与非根际土有差异。根际土中矿质离子的总量比非根际土高,由大到小的顺序为:3年生林分、6年生林分、12年生林分。各林龄的林分中,K+在根际土中均明显地富积。就全土层平均值而言,Na+、Ca2+、Mg2+、SO42-在3年生林分的根际土中有较显著的富积,在6和12年生林分中则变化不明显;但在表土层的根际土中,Na+、Ca2+、SO42-有一定富积;其它离子如Mg2+、HCO3-、Cl-则变化不明显。所有林分中,根际土的pH都低于非根际土,水解N、速效P、水溶性K则有显著富积。
关键词:
杨树,海滨盐渍土,根际土,矿质离子,养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钱新标 张春桃
檫树根际土壤的全磷、有机磷和有效磷含量明显高于杉木根际土。两种林木根际土的无机磷总量无显著差异,但无机磷的组成有很大不同,表现在杉木根际土闭蓄态磷比例很高(占无机磷的61.48%),而檫树根际土明显低(仅占39.69%)。檫树根际土Fe-P,Ca-P的含量显著高于杉木根际土。杉木、檫树根际土中的有效磷都和Al-P,Ca-P显著相关,Al-P的含量都偏低,特别是杉木根际土。
关键词:
杉木 檫树 根际 土壤磷素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培坤 蒋秋怡 董林根 钱新标 金荣根
对杉木、檫树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生物化学过程强度和几种酶的活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细菌、放线菌还是真菌的数量檫树根际土都明显多于杉木根际土。檫树根际具有较高的呼吸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纤维素分解强度。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檫树根际土明显高于杉木根际土,但多酚氧化酶活性杉木根际土较高。两种林木各项生化性的R/S值除多酚氧化酶以外均大于1,并且檫树的大于杉木的。
关键词:
杉木 檫树 根际土壤 生物化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卓蔚 谷文超 许凌峰 周浓 尹福强 詹万龙 赵晶晶
【目的】研究滇重楼根茎及根际土壤无机元素的分布规律,分析栽培品与野生品中无机元素含量的差异,为滇重楼规模化种植及缓解野生资源危机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波消解仪对滇重楼根茎及根际土壤进行消解,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15种无机元素进行测定,并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产地滇重楼根茎及根际土壤中各无机元素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滇重楼根茎中Ca、Mg、Fe、Al、Na、Cu、Zn、Mn和Ba元素含量较高,根际土壤中Fe、Al、Ca、Mg、Na、Mn、Ba和B元素含量较高;野生品根茎中Mg、Ca、Al、Fe、Cu、Zn、Mn、Ba、B、Co、Ni元素含量整体高于栽培品,野生品根际土壤中Na、Mg、Al、Fe、Mn、B、Co、Se、Sb元素含量整体高于栽培品根际土壤。从变异系数来看,野生品根茎中(Zn、Ba、Co)和根际土壤中(Mg、Ca、Mo、Sb)元素变异系数大于100%,说明上述无机元素在野生品根茎、根际土壤中的分散程度较大,受野生生长环境影响较大;栽培品根茎中各无机元素变异系数均小于100%,栽培品根际土壤中Mg、Ca、Ba和Sb元素变异系数大于100%,说明栽培品根茎受栽培产地环境影响较小。由主成分分析可知,Al、Fe、Cu、Zn、Mn、Co、Se等元素为滇重楼根茎中的特征性无机元素,在Zg-4根茎中含量最为丰富;Mg、Al、Se、Ca、Mo等元素为滇重楼根际土壤中的特征性无机元素,在Yt-3产地根际土壤中含量最为丰富。【结论】大部分无机元素含量在野生品根茎和根际土壤中较栽培品高,且根茎与根际土壤中的无机元素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说明滇重楼对无机元素的吸收与各产地根际土壤中无机元素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在不同地区人工栽培滇重楼时需因地制宜科学施肥。
关键词:
滇重楼 根茎 根际土壤 无机元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孟亚利 王立国 周治国 陈兵林 王瑛 张立桢 卞海云 张思平
在麦棉两熟双高产条件下,设置麦棉自然根系(根系和肥水均可相互通过)、麦棉纱网隔根(肥水可相互通过,根系不能相互通过)和麦棉塑膜隔根(根系和肥水均不能相互通过)3种套种复合根系群体,研究麦棉两熟复合根系对棉花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麦棉共生期,与麦棉塑膜隔根相比,麦棉自然根系和纱网隔根复合群体中棉花根际非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均有所提高,其中以麦棉纱网隔根处理的土壤酶活性最高。同时,麦棉自然根系复合群体中棉花根际非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降低,纱网隔根处理减缓了小麦根系对棉花根系营养的竞争,同时又可能是小麦根系分泌物的作用使其养分含量最高。到棉花盛蕾期,小麦已收...
关键词:
棉花 麦棉两熟 根系 土壤酶 土壤养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岩 曾路生 李俊良 陈清
为了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以山东寿光种植番茄的大棚土壤为材料,研究了优化施肥下番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肥8 t/hm2+秸秆4 t/hm2,生育期追施150 kg/hm2化学氮肥处理是较优的施肥模式,宜在实践中推荐运用。番茄根际中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要高于非根际,而土壤速效磷含量低于非根际,碱解氮与速效钾在根际与非根际中差异不大。试验同时表明,脲酶和蔗糖酶对施肥影响比较敏感,其次是脱氢酶和磷酸酶,而过氧化氢酶则不敏感。番茄长期连作对多数土壤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其中,对脱氢酶和磷酸酶影响较大,其次是脲酶和蔗糖酶,而对过氧化氢酶影响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
关键词:
土壤养分 酶活性 优化施肥 设施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