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59)
- 2023(5523)
- 2022(4630)
- 2021(4104)
- 2020(3428)
- 2019(7472)
- 2018(7116)
- 2017(13025)
- 2016(7378)
- 2015(7576)
- 2014(7269)
- 2013(6988)
- 2012(6255)
- 2011(5586)
- 2010(5240)
- 2009(4693)
- 2008(4614)
- 2007(3825)
- 2006(3181)
- 2005(2546)
- 学科
- 济(25111)
- 经济(25081)
- 业(19865)
- 管理(19767)
- 企(15196)
- 企业(15196)
- 方法(12845)
- 数学(11721)
- 数学方法(11642)
- 学(8458)
- 农(7983)
- 财(7394)
- 贸(6974)
- 贸易(6974)
- 易(6814)
- 业经(6011)
- 中国(5982)
- 农业(5653)
- 环境(4959)
- 技术(4852)
- 务(4812)
- 财务(4810)
- 财务管理(4805)
- 企业财务(4587)
- 制(4205)
- 产业(4000)
- 壤(3955)
- 土壤(3941)
- 划(3798)
- 出(3683)
- 机构
- 大学(103454)
- 学院(103388)
- 济(39292)
- 经济(38682)
- 研究(37839)
- 管理(37553)
- 理学(33976)
- 理学院(33551)
- 管理学(32832)
- 管理学院(32678)
- 农(31462)
- 科学(28749)
- 中国(26159)
- 农业(25450)
- 业大(25216)
- 京(21339)
- 所(21161)
- 研究所(20203)
- 农业大学(17493)
- 中心(16495)
- 财(15467)
- 室(14056)
- 江(14015)
- 院(13602)
- 实验(13586)
- 财经(13387)
- 省(13364)
- 科学院(13148)
- 业(13096)
- 实验室(12973)
- 基金
- 项目(82503)
- 科学(63362)
- 基金(61318)
- 家(58877)
- 国家(58437)
- 研究(48263)
- 科学基金(48043)
- 自然(35335)
- 自然科(34544)
- 自然科学(34527)
- 自然科学基金(33945)
- 基金项目(33525)
- 省(32373)
- 社会(31663)
- 社会科(30096)
- 社会科学(30087)
- 划(28381)
- 资助(24013)
- 教育(21212)
- 计划(19644)
- 重点(19355)
- 科技(18342)
- 创(17457)
- 科研(17219)
- 发(17152)
- 部(17030)
- 创新(16442)
- 业(16288)
- 编号(16060)
- 农(14893)
共检索到131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秋芳 钱新标 桂祖云
杉木、马尾松和檫树3种林木凋落物室内混土培养的结果表明:杉木、马尾松凋落物分解造成土壤pH值下降;杉木凋落物的分解还使土壤水解氮和有效磷缺乏,而檫树和马尾松处理则能提供比对照更多的有效养分。3类凋落物分解均能显著增加过氧化氢酶、脲酶、纤维素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其中檫树处理的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最强。杉木凋落物并未使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其他处理,但它能很好激活纤维素酶的活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凤林 张月全 陈爱玲 王珍 叶义全 曹光球
以酸雨区不同配比的杉木、火力楠凋落物(A 1∶0、B 0∶1、C 1∶1、D 1∶2、E 2∶1)为对象,研究凋落物分解速率、凋落物及表层土壤酶活性及其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解300 d时不同配比杉、火凋落物分解速率排列顺序为处理B(27.93%)>处理D(25.99%)>处理E(24.55%)>处理C(21.78%)>处理A(21.07%).不同配比杉、火凋落物酶活性均高于表层土壤酶活性.不同配比凋落物的纤维素酶活性在分解180 d时最高,在分解300 d时最低.表层土壤酶活性随分解时间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佳 周小玲 陈建华 韦铄星 田育新 张珉 蒋燚
以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中野外试验采取网袋法,系统研究了桉树人工林间作下土壤养分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可旨在为维护桉树人工林的长期生产以及实施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桉树纯林凋落物叶和枝分解360 d后均比桉树+象草林低,比桉树+山毛豆林凋落物叶和枝分解低。不同间作模式下桉树凋落物叶和枝均先固持后释放;P含量变化不同,K、Ca、Mg含量均下降。桉树纯林土壤有机质降低34.8%,而桉树+象草林、桉树+山毛豆林土壤有分别增加147.3%和15.5%;
关键词:
间作 凋落物分解 土壤养分 典范对应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承佳 袁访 卜通达 梁红 宋理洪
[目的]揭示土壤动物在喀斯特森林凋落物分解中的作用,深入认识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植物-土壤系统养分的循环过程。[方法]采用凋落物袋法,以贵州中部地区喀斯特森林优势木本和草本植物凋落物(白茅、圆果化香树和翅荚香槐)为研究对象,进行持续1年的原位分解,通过排序分析、随机森林模型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不同体型土壤动物群落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间凋落物质量损失率差异显著,草本植物凋落物白茅质量损失率最高,木本植物凋落物翅荚香槐损失率最低。一定范围内,凋落物质量损失率与碳氮比成反比。土壤动物平均增加了24.89%的凋落物分解,中小型土壤动物作用(15.34%)大于大型土壤动物作用(9.55%);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的贡献率在分解前期较后期大。从凋落物袋中共捕获土壤动物13 733头,分属21个类群,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和弹尾目;随机森林模型结果显示,前气门亚目、长角(虫兆)目、短角(虫兆)目、伪蝎目、中气门亚目、蚁甲科在凋落物分解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结论]除草本植物外,黔中喀斯特森林凋落物分解速率与碳氮比成反比。土壤动物在凋落物的分解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在分解前期贡献较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舒 韩海荣 康峰峰 赵金龙 立天宇 高晶 宋小帅
【目的】探究3个龄级油松天然次生林去除凋落物后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对环境因素的响应。【方法】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仪测定中龄林(HF)、近熟林(NF)、成熟林(MF)3个龄级油松天然次生林生长季总土壤呼吸速率、去除凋落物后土壤呼吸速率,并同步采用自带的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测定5cM深度处的土壤温度(T)和湿度(W)、近地面大气温度(Ta)和相对湿度(RH);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5cM深处土壤微生物量碳(MBc)。【结果】各林龄油松林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环境因子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6-8月较高,5月和9月较低。测量期间,油松HF、NF、MF去除凋落物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2.45,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英华 杨德付 张夫道 王建修 白秀兰 王兵
2002年4月~2002年10月,采用凋落袋法(5、1、1/300 mm)对北京九龙山栎树(Quercus liaotungensis)纯林和混交林(辽东栎∶油松(Pinus tabulaeform is)=2∶1)凋落层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在两种林型98只分解袋中,共采集到土壤动物3 564只,隶属3门10纲19目,其中膜翅目(Hym enoptera)、啮虫目(Psocoptera)、双翅目(D iptera)、弹尾目(Collembola)和蜱螨目(Acariform es)为优势类群。土壤动物以杂食性为主。混交林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数均大于栎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卓男 张新军 王瑞红 李傲 李欣彤 魏雨泉
为探究高寒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揭示海拔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本研究于西藏色季拉山3 500~4 300 m海拔梯度开展为期一年的凋落物掩埋实验,结合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和不同海拔凋落物降解规律来分析,阐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凋落物分解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相对稳定,优势菌门丰度受总氮、碳氮比显著影响(P<0.05);土壤含水率、碳氮比显著影响真菌优势菌门变化(P<0.05);细菌和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均受海拔、凋落物降解及二者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P<0.001)。高海拔(4 100和4 300 m)和低海拔(3 500、3 700和3 900 m)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别具有一定相似性,而不同海拔细菌和真菌共生网络复杂程度差异较大;掩埋1年后,凋落物在不同海拔的降解率为28.2%~45.2%,碳氮比与凋落物降解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研究发现,海拔、碳氮比、土壤含水率均对细菌、真菌群落演替和凋落物降解率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真菌群落较细菌群落对凋落物降解贡献更大。本研究可为色季拉山高寒森林不同海拔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和凋落物降解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海拔 细菌 真菌 凋落物 降解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英华 汪来发 卢萍 谭飞 徐演鹏 孙楠
应用稀释平板法和16S RNA序列分析法对不同密度杂种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又日本落叶松人工林2种孔径凋落袋,即上层网孔2 mm、下层网孔1 mm的异孔分解袋和网孔均为1/300 mm的同孔分解袋中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细菌群落及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细菌数量因凋落物分解而发生明显变化(F=10.97,P<0.01),其中以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葡萄球菌为代表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多。2种孔径凋落袋下菌落的变化不一致:同孔分解袋中菌落随造林密度加大而增多,优势现象明显;异孔分解袋中菌落数随造林密度增加而减少,优势现象不显著。土壤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主要受采样时段影响。不同密度杂种落叶松林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丽萍 张兴昌 刘增文 孙强 王书斌 孙红彦 于维峰 刘玉杰
【目的】研究人工林凋落叶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为防止土壤退化、增加土壤肥力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集四川岷江流域上游的4种(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糙皮桦(Betula1 utilis)和云杉(Picea asperata))林木凋落叶及林地土壤样品,通过对当年凋落叶进行240 d室内分解培养试验,探讨不同凋落叶在分解过程中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云杉和云南松凋落叶分解使土壤pH值降低,糙皮桦和连香树凋落叶分解使土壤pH值增加;4种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土壤微生物量C、N以及4种土壤酶(蔗糖酶...
关键词:
人工林 凋落叶分解 土壤性质 土壤酶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静丹 薛立 郑卫国 梁丽丽 田雪琴 谭家得 张学平
The effects of litter removal on soil properties in a Pinus caribaea stand were studied by comparing with a litter reserved stand.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BH) and mean tree height in the litter removal stand were 21% and 11% smaller than those in the litter reserved st...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葛晓改 曾立雄 黄志霖 肖文发 谭本旺 周本智
采用凋落物袋法研究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对不同立地条件下马尾松林凋落物叶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解540天后,20,30和46年生林分凋落物叶干质量剩余率分别为63.57%,59.80%和65.50%,30年生林分与20,46年生林分差异显著;凋落物叶分解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二次函数关系(P0.05),凋落物叶分解速率与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比值呈极显著三次函数关系(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振海 殷秀琴 张成蒙
【目的】研究长白山臭冷杉凋落物分解率和C、N、P元素释放量的变化规律,探讨土壤动物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对臭冷杉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元素释放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为长白山地区森林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利用凋落物袋法对长白山北坡暗针叶林和明亮针叶林2个亚带(2类生境)优势种——臭冷杉凋落物的分解率、养分动态及土壤动物的作用进行研究。采用手捡和TullgreN法相结合来分离凋落物中的土壤动物,凋落物中有机碳(TOC)的测定先采用过量的K2Cr O7-H2SO4经高温消煮分解后,再用Fe SO4滴定法滴定,全氮(TN)和全磷(TP)相对含量的测定...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倩 郑翔 邓邦良 郑利亚 黄立君 王书丽 张令 郭晓敏
以江西省武功山海拔1 6001 900m的山地草甸为对象,对不同海拔下,凋落物全磷、土壤全磷、土壤有效磷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梯度下凋落物全磷、土壤全磷、土壤有效磷分别是0.503.53、0.281.29、0.1917.47mg·kg(-1)。土壤全磷的含量随着海拔的逐渐增加,呈现出"U"型的分布规律,在海拔1 7001 800m处含量较低。不同物种之间的全磷含量具有明显差异,芒(Miscanthus sinensis)、中华苔草(Carex chinensis)、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勇 陈林 庞丹波 李学斌 刘瑞亮
【目的】研究凋落物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准确评估森林CO_(2)排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势树种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油松(Pinus tabulaeformnis)林以及油松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在每种林分内设置去除凋落物(No litter,NL)、对照(CK)和凋落物加倍(Double litter,DL)3种处理,采用LI-8100A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呼吸和土壤温湿度。【结果】测定期内3种林分土壤温度日动态呈明显的单峰曲线,土壤湿度的变化规律不同,受降水影响较大。不同凋落物处理下3种林分土壤温度和湿度在不同月份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自然状态下>去除凋落物,说明添加凋落物会使土壤呼吸作用增强,而凋落物的去除会使土壤呼吸作用减弱。3种林分在不同凋落物处理下土壤呼吸均与土壤温度(T_(10))呈显著正相关(P混交林>青海云杉林,而土壤湿度(W_(10))对土壤呼吸速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土壤温湿度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大于单个因子。【结论】凋落物是影响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图分类号:S154
关键词:
凋落物 土壤呼吸 贺兰山 不同林分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文辉 刘圣恩 林开敏 蔡锰柯 石丽娜 陈梦瑶
采用盆栽模拟试验,对添加杉木、火力楠、乳源木莲、楠木、木荷5种不同树种凋落叶的盆栽杉木苗土壤的温度与含水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凋落叶覆盖下1与5 cm土层土壤温度在8时至14时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上升;16时1 cm土层土壤温度均降低,而不同树种凋落叶覆盖下5 cm土层土壤温度的变化情况各异.从8时至16时,不同树种凋落叶覆盖下1与5 cm土层土壤温度的大小顺序分别为:CK>杉木>木荷>楠木>火力楠>乳源木莲、CK>杉木>楠木>木荷>火力楠>乳源木莲.不同树种凋落叶覆盖下1与5 cm土层土壤中,有添加凋落叶覆盖处理土壤的日温差均小于CK;添加凋落叶覆盖的处理中,杉木凋落叶覆盖处理的土壤日...
关键词:
凋落叶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杉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