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2)
- 2023(5481)
- 2022(4864)
- 2021(4390)
- 2020(3827)
- 2019(8086)
- 2018(8139)
- 2017(14689)
- 2016(8515)
- 2015(9136)
- 2014(8589)
- 2013(8195)
- 2012(7362)
- 2011(6678)
- 2010(6688)
- 2009(6294)
- 2008(5984)
- 2007(5237)
- 2006(4451)
- 2005(3999)
- 学科
- 济(24107)
- 经济(24076)
- 管理(18047)
- 业(17252)
- 企(13370)
- 企业(13370)
- 方法(9549)
- 农(8389)
- 学(8063)
- 数学(7986)
- 数学方法(7815)
- 中国(7403)
- 财(6667)
- 贸(6294)
- 贸易(6291)
- 易(6113)
- 业经(5896)
- 地方(5819)
- 农业(5555)
- 制(5044)
- 理论(4572)
- 融(4245)
- 金融(4244)
- 和(4234)
- 银(4209)
- 银行(4151)
- 教育(4143)
- 环境(4024)
- 行(3996)
- 务(3796)
- 机构
- 学院(110430)
- 大学(108085)
- 研究(42418)
- 济(36990)
- 经济(36046)
- 管理(35212)
- 科学(30535)
- 理学(30159)
- 理学院(29709)
- 中国(29082)
- 管理学(28875)
- 管理学院(28686)
- 农(28057)
- 所(24132)
- 京(23416)
- 农业(22733)
- 研究所(22469)
- 业大(22313)
- 中心(18730)
- 江(17445)
- 财(16851)
- 院(15713)
- 技术(15560)
- 范(15302)
- 省(15288)
- 师范(15008)
- 农业大学(14695)
- 北京(14633)
- 州(14216)
- 室(13404)
- 基金
- 项目(78837)
- 科学(58376)
- 研究(53405)
- 基金(53024)
- 家(50123)
- 国家(49694)
- 科学基金(39168)
- 省(33377)
- 社会(30687)
- 社会科(28873)
- 社会科学(28866)
- 划(28543)
- 基金项目(27510)
- 自然(26961)
- 自然科(26325)
- 自然科学(26313)
- 自然科学基金(25794)
- 教育(24979)
- 资助(22456)
- 编号(22055)
- 重点(19070)
- 发(18190)
- 成果(17915)
- 计划(17613)
- 创(16749)
- 科技(16675)
- 课题(16674)
- 科研(15982)
- 部(15940)
- 创新(15739)
共检索到161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喜霞 杨征 周永斌
为分析不同林分条件下林下大叶芹生长状况,筛选大叶芹最适宜生长的栽培模式,通过对辽东林地的踏查,针对大叶芹的生物学特性和所处林分的不同林分类型、坡位、坡向等条件,选择了典型的11块试验样地,在每一块样地内随机设3块小样方,分别就大叶芹的3个生长阶段(初期、中期、末期)在每一块标准地的样方中设置观测点进行观测取样测量工作。并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对影响该地区大叶芹产量的不同立地条件和环境因子及大叶芹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类型、坡向、坡位和坡度均对其生长有极显著影响,苗龄对其有显著影响;林下的株高大约为全光坡耕地上株高的3倍;在人工落叶松林下、坡上腹、半阳坡、坡度为15~20°生长的且苗...
关键词:
林下 大叶芹 生长状况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桂华 林庆源 汪家社
三种木腐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状况赵桂华,林庆源,汪家社关键词扁芝,栗褐拟层孔菌,二色笋革菌,木腐菌扁芝[Elfvingiaapplanata(Pers.)Karst]在中国已成为重要的立木和木材腐朽菌,分布于我国22个省,生于15种树木和竹杆上[...
关键词:
扁芝,栗褐拟层孔菌,二色笋革菌,木腐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雄
糖业是农产品国际贸易中最为敏感的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随着我国食糖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提高,食糖市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糖业安全出现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尝试构建一套评价糖业安全的指标体系以评估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糖业安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糖业安全水平较低且呈下降趋势。本文的贡献在于试图提出一个国家层面的糖业安全研究框架。
关键词:
开放条件 糖业安全 状况评估 国际比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买文选 田霄鸿 保琼莉 陆欣春 李生秀
采用螯合-缓冲营养液(Chelator-buffer culture solution)进行培养试验,对缺锌条件下3种小麦基因型(绵阳19、邯6172、新麦13)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对P、Cu、Fe、Mn营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且应用4种指标,即锌效率(缺锌与锌充足供应条件下小麦地上部干物质之比)、相对冠根比(缺锌与锌充足供应条件下小麦冠根比之比)、缺锌条件下小麦地上部的锌吸收量、干物质量,对3种小麦的耐缺锌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锌缺乏条件下小麦地上部生长量明显降低,而根系依然能保持相对较强的生长发育能力;不同小麦基因型对缺锌的耐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邯6172的耐性最强;在缺锌胁迫条件下,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佳 魏臻武 闵学阳 秦子旸 程皓雯
为了解绛三叶(Trifolium incarnatum)生长发育与不同播种期之间的关系,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对绛三叶越冬状况、花期、株高、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播期范围内,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绛三叶的出苗、开花时间也延长,但生育期缩短。10月22日之前播种,不仅可以确保绛三叶的高出苗率,其越冬率还可达84%以上。10月15日播种,绛三叶生物量最高,为12.01 g·株~(-1);10月22日播种,绛三叶的空荚率最低,仅有15.40%;种子产量最高,为0.663 2 g·株~(-1)。综上结果,扬州地区绛三叶在10月15日至10月22日播种有利于提前花期、收获高的草产量和种子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宝军 熊东红 Charlotte Moerkerke 杨丹 Donald Gabriels Wim Cornelis
合理施肥是促进足球场地草皮生长的有效方式,进而影响球场比赛质量,但施肥可能导致地表水及地下水质恶化,减少可饮用水资源。本文采用随机排列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矿物肥料、有机肥料、矿物-有机混合肥等3种肥料类型对草皮养分元素的流失及其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效果,并探讨了造成草皮对各肥料类型吸收利用率不同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各肥料类型处理小区渗出物中N、P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且均显著低于相应元素的容许限;而3种肥料类型的K浓度都超过了环境容许限度,即施用K量超过草皮吸收利用的能力;2植物可利用水量、土壤排水孔大小及渗透性的差异是导致各肥料类型处理小区渗出物中养分浓度差异的主要原因;3不同肥料类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志雄
棉花作为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棉花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尝试构建一套评价棉花安全的指标体系,并用之评估我国棉花安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说来我国棉花安全水平较低,且呈下降趋势。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开放条件 棉花 产业安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磊 潘丕克 李淳 徐庆祥 姚博 徐阳 刘晴 丁琳琳 张妍
【目的】探讨间伐方式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状况、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寻找适合构建日本落叶松人工复层林的间伐方式。【方法】对辽东山区34年生日本落叶松人工单层纯林进行均匀间伐(蓄积采伐强度31%)和带状间伐(蓄积采伐强度50%)。以人工更新的红松、水曲柳复层林为研究对象,以日本落叶松人工单层纯林为对照(CK),以均匀间伐为T1处理,以带状间伐为T6处理,比较不同间伐方式对日本落叶松及其更新树种人工林生长状况、林下植物多样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增长率均随间伐强度的提高而提高;不同处理的林分蓄积量表现为CK>T1>T6;T6处理的地径、树高、冠幅均大于T1处理。(2)T1处理的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的物种丰富度(R0)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提高;T6处理的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与CK的差异不显著,但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有所降低。(3)T1和T6处理均降低了土壤容质量,提高了土壤持水量,T1处理的效果优于T6处理;T1、T6处理均改善了土壤化学性质,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铵态氮含量表现为T1>T6>CK;T1、T6处理土壤的pH值,全磷、有效磷含量,脲酶活性均高于CK,但T1、T6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T1>CK>T6;T1处理土壤的全钾含量,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大于CK;采用熵权法对经营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经营效果的得分排序为T1>T6>CK。【结论】均匀间伐是构建日本落叶松人工复层林较适宜的间伐方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丁敏 倪荣新 毛轩平
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林下分别套种拉氏栲Castanopsis lamontii,青栲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和苦槠Castonopsis sclerophylla,形成针阔混交复层林。对该混交模式16年生的不同阔叶树种林分生长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阔叶树种的树高连年生长量的高峰值分别出现在第14年,第4年,第6年,第12年。而胸径连年生长量高峰值分别出现在第10年,第8年,第10年,第8年。不同阔叶树种的林分生长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格氏栲>青栲>苦槠>拉氏栲。在混交林模式中,林间套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栋才 郭鑫 王得祥 王韵淑 张欣 霍雪莹
【目的】探讨不同经营方法对秦岭华北落叶松林分生长和林下植被的影响,以期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优化该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经营技术,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实验林场平河梁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近自然经营指导下的抚育间伐技术措施,设置间伐处理(T1,间伐强度20%)和林窗处理(T2,只留下少许保留木,伐出其他乔木,形成32 m×32 m的方形林窗),以未经营样地为对照(CK),间伐和林窗经营7年后,调查不同经营方法对人工林林分生长及林下植被更新和生长的影响。【结果】间伐后的林木平均胸径、单株材积、总蓄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树高变化较小;间伐和林窗处理下的林下幼苗生长发育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间伐处理中,华山松和云杉幼苗的成活率较高,但人工补植的红桦幼苗全部死亡;间伐和林窗处理既促进了人工补植幼苗生长,又促进了幼苗天然更新;间伐和林窗处理后林下灌草的物种多样性显著提高;间伐和林窗处理后林下灌草的种类和盖度提高,物种丰富度也显著增加,以间伐处理效果最佳;对照样地和经营后样地之间共有植物种少,而间伐处理和林窗处理之间共有种较多,相似性系数高。【结论】间伐和林窗2种经营方法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间伐经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和幼苗更新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灌草的物种多样性也在间伐后显著提高,在秦岭其他区域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采用间伐经营更加合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素英
本文采用透射电镜对不同海拔、不同透光率以及不同年龄三七与近缘种屏边三七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比较观察,探索不同条件对三七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950 m叶绿体类囊体受损,1350、1670 m三七叶绿体健壮,2000 m基粒类囊体排列不规则;弱光下与强光下相比,三七叶绿体和基粒较大,片层多,随着光强的增加,质体小球增多。12%的透光率下,一年生和二年生三七叶绿体和类囊体受损,屏边三七比三七叶绿体和类囊体形态健壮。本研究可知,三七宜栽培于大于950 m小于2000 m的海拔高度,三七栽培过程中,应随着三七栽培年限,进行调节荫棚透光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韩新生 王晓 王彦辉 李振华
【目的】探讨土壤湿度对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下日蒸散变化的影响,为理解林地蒸散适应气候变化的机制及制定林水协调管理方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宁夏六盘山半干旱区叠叠沟小流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设置了遮断降水输入(防水处理)和自然降水输入2种处理,人为加大土壤湿度梯度,分析2种土壤湿度条件下气温、太阳辐射、降水量等因子对林下日蒸散量的影响。【结果】在8、9、10月,自然降水的林下日蒸散量分别为67.06、36.32、29.49 mm·d-1,防水处理分别为54.22、20.07、11.35 mm·d-1,各月自然降水下的日蒸散量均大于防水处理。2种水分条件的林下日蒸散量随时间进程总体呈逐渐减小趋势,且自然降水下波动大于防水处理。8—10月,2种水分条件的林下日蒸散量差值总体呈先升后降的波浪状变化,比值总体呈逐渐升高的波浪状变化;在8、9、10月,各日自然降水日蒸散量与防水处理日蒸散量之差的均值依次为0.41、0.54、0.59 mm·d-1,比值依次为1.29、1.91、2.74。随潜在蒸散增大,2种水分条件的林下日蒸散量差与土壤体积含水量差的比值逐渐增加。土壤湿度对林下蒸散的影响在日潜在蒸散量小于3 mm·d-1时较小,在大于3 mm·d-1时增大,在大于5 mm·d-1时增大极为明显。【结论】2种水分条件的林下蒸散影响因子大致相同,区别为自然降水的林下日蒸散量更多受降水影响,而防水处理则更多受土壤湿度影响。未来应增加多个土壤湿度梯度对林下蒸散差异的影响研究。图7表1参2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韦冬萍 韦剑锋 胡桂娟 吴炫柯 胡江如
通过研究麻疯树生长规律和营养特性,为其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集大田生长的4、16、28、40月龄麻疯树FD-8号植株,测定和比较其生长性状及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结果表明:(1)随着树龄的增加,地径、茎枝总长、根干物质、茎枝干物质及总干物质年净增长量先增而后减,其中均以28月龄的最大;株高年净增长量持续下降。(2)不同树龄叶的氮、磷及钾含量均为根或茎枝的1.5倍以上;随树龄的增加,各器官磷含量呈上升趋势,氮和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4月龄与40月龄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3)各器官氮、磷及钾积累量大小顺序
关键词:
麻疯树 生长性状 氮 磷 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任奕炜 钟小瑛 衣华鹏 常耀
[目的 ]研究不同林分类型(黑松纯林、黑松-刺槐混交林、黑松-麻栎混交林)的黑松针叶功能性状、林下物种多样性、林下土壤因子的特征,以期为黑松海防林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 ]以烟台牟平海防林内黑松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黑松针叶及林下0~20 cm土壤样品并调查林下物种多样性,测定针叶的相关功能性状及土壤理化性质,对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标进行计算,对林下土壤因子对针叶功能性状及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进行RDA分析。[结果 ](1)不同林分类型对叶面积(LA)、叶长(LL)、比叶面积(SLA)、比叶质量(SLW)、叶干物质量(LDMC)、叶含水率(LWC)等叶结构性状均有显著影响,叶化学性状中仅对C、N含量有显著影响。(2)不同林分类型对林下植被多样性指标均有显著影响,黑松-麻栎混交林的Simpson指数最高,黑松-刺槐混交林的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均最高,而黑松纯林各指标均表现为最低,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狗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在各群落中优势显著。(3)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EC、有机碳(SOC)、全氮(TN)、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速效钾(AK)均有显著影响。(4)SOC、AK、NH_4~+-N对叶功能性状及林下物种多样性均有显著影响,TP、NO_3~--N分别对功能性状与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影响。[结论 ]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林分类型下黑松针叶的功能性状、林下物种多样性对林下土壤因子均有一定响应,防护林的建设与管理要综合考虑林分类型、林下植被及土壤养分的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邸娜
跨国种子企业在中国玉米领域的布局和扩张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国内玉米种业安全的关注和争论。本文在对玉米种业安全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构建玉米种业安全综合评估体系,并结合2006—2013年的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段时期中国玉米种业基本安全,产业安全度的指标数值呈V形变化,与同期国内库存消费比的变动趋势相同,这说明外资的进入和迅速扩张尚未构成威胁,影响玉米种业安全的主要是国内的市场和政策因素。
关键词:
开放条件 玉米种子 产业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